立论的典范,雄辩的名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00271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论的典范,雄辩的名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立论的典范,雄辩的名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立论的典范,雄辩的名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立论的典范,雄辩的名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论的典范,雄辩的名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雄辩的名篇,立论的典范(该文发表在新课程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任世求邮编 311100 六国论作为千古名篇,广为传诵,作为现代议论文师法的典范,其雄辩之美,令人赞叹,可从三个方面体味其大美至情。首先是强有力的逻辑推理。现在我们看到的 六国论 是老泉思维的成品,分析其结构及推理方法固然有很大的作用,但如追本溯源,倒吃甘蔗,对我们则更有启迪。实际上六国的灭亡,其原因是综合的,正如秦国的强盛,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人一事的因。 苏洵至少认识到这样几点原因有割地的,有派刺客冒险的,排斥名将自毁长城的 , 从历史上看,还有是否改革,君臣是否一心,政策是否保持了连续性,国君是否立志图强、 是否

2、有称霸天下的思想,天下人才能否为我所用等等。苏洵抓住哪个关键点去论述呢?联系当时的社会,令有识之士担忧的、与六国时何其相似的不正是灭国之忧吗?亡国不正因为被“劫”而生“怯”,因“怯”而求和,求“和”而更割地肥人,自已生贫生弱积贫积弱吗?以银、茶、丝绸求和,即是在重蹈韩、魏、楚赂秦覆辙,所以苏洵选择了“赂秦”这一“根本点” ,其余灭亡原因围绕着它,提纲挈领,以达到针砭时弊之目的。可见老泉有很高的立足点,有很强的目的性, 有很远的眼光。 反过来在表达时, 就不可能没有力量。苏洵接下来重构“赂秦”的策略给“赂秦”之后果“亏”己而“助”秦,此破灭之道也。 同时, “赂秦” 者必然不助 “抗秦” 者,因

3、而导致 “抗秦” 者失去 “强援”,不能“独完” , “不赂者以赂者丧” ,从而讲清六国破灭的道理。作者首先从赂者方面入手,分两层论证第一个分论点。第一层论证秦之大欲,诸侯之大患在赂不在战。 事情发生的原因存在着几种可能性的情况下,作者就运用了选言推理的形式,这种推理形式,使自己的立论无可辩驳。作者以事实为依据,割肉养敌,瘦已肥人,弱者更弱,强者更强,养痈遗患,非常可怕。第二层,退一步讲,诸侯赂秦,这是否就换来了苟安呢?事实上,非但不能得到安宁,反而激起秦国更大野心的事实归纳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结论。随后又以此为前提,运用连锁推理,顺推而下,得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最终结论。这种连锁

4、推理的运用,简明、清晰、层层推演,使人信服。最后,作者又用了“抱薪救火”这段文字,既是常见的引证,又是通俗的类比,形象生动而又具体,增强了这一层的论证效果。从不赂者方面论证。作者运用了完全归纳推理的形式,对齐燕赵三国情况一一加以具体分析,从三国个别的、特殊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三国灭亡的共同原因。齐国的灭亡固然与齐“与嬴而不助五国”有关,但根本上还是因为“五国既丧”,齐势单力孤, “以赂者丧” 。燕、赵两国初期坚持用兵, “义不赂秦” ,曾收到良好效果,可见兵非不利,战非不善;可惜两国用武不终,不免一亡。作者再退一步讲,指出两国后期“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际上也是

5、“以赂者丧”。由于作者运用了完全归纳法,对每一对象进行了考察,使得“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授,不能独完”这一分论点无懈可击。一般而言,文章到此也就很透彻了。立论也很雄辩了。但作者的思维如江河之水,一泻千里。 他又提出两个假言判断,假言判断的真实性不决定于判断中所说的事实在现实中是否存在,而决定于是否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那么就有可能改变六国破灭这个结局。把“世俗场合中从价值中被排除去的”东西, 即现实世界中已经不是现实的那种可能性的东西,仍然纳入自己的思维之中,正是一

6、种超越现实世界的扩展性思维。当然,作者不会忘记对比论证这一得力武器。如,“得”与“亡”的对比, “难”与“易”的对比, “有限” 与“无厌” 的对比。还有间接的对比:如六国与秦的地位之比, “皆诸侯”;实力比较,“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当然,这就是暗中说了宋与契丹、西夏的地位比较、实力比较;其次是宋与六国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总之,由于逻辑推理的成功运用,文章简短明晰,严谨有力。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不绝。其次是苏洵的忠君忧国之情感美。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

7、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说过: “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宋朝建国后, 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 以至灭亡的教训, 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由于实行了兵将分离的政策,导致将不识兵,兵不识将,没有丝毫的战斗力。重用文官,到后期上战场打仗,有的将领拿不起兵器,有的上了战场两腿发抖,更别提上马杀敌。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两次进攻幽州,都遭败绩。宋统治者完全失去了自信,只好委曲求全。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 纵横恣肆, 痛陈利弊, 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

8、强国力,与敌斗争。但北宋最高统治者历来认为:“国家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之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为可惧。帝王合当用心于此。”而苏洵已看到了买静求安势必加深内患。因此, 毫不含糊地提出: “天下之计不如勿赂(贿赂) 。 ” ( 机策审敌 )历史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难” (1126 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真正是“纷纷世事无穷尽,后来凭吊空牢骚“。当大家处于某种强势权力的压迫之下时,很多人都希望自保,不顾及别人别单位和别国的安危, 甚至都有种侥幸心理,总是以为别国被强

9、势者吃掉与自己没有关系,弱势群体甚至指望自己从强权者那里得到了蝇头小利。于是, 自己虚妄的以为,只要自己给强势权力者进行贿赂,搞好与强权者的关系,自己就可以从强权者那里获取到好处。结果,最后大家全部被各个击破,大家都要被毁灭掉!如果大家都试图以贿赂现实生活中的强权者去寻求自保,只顾及自己的个体小利益,那么,这就是“ 一日之苟安,数百年之大患也”、“ 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结果,永远无法满足强势权力者的欲望和野心,最后,只有灭亡掉弱势群体自身和全部。那刻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上的那篇发人深省的“ 短诗 ” : 他们先是来抓共产党,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他们接着来抓犹太

10、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他们又来抓工会会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他们再来抓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他们最后来抓我,这时已经没有人替我说话了。中外何其相似!古今何其一致!现在反观历史,苏洵的忧国情感是多么令人震憾!再次, 六国论语言的动态刚健之美。苏洵把自己比做汉代的政论家贾谊,而不愿意有人把他比做辞赋家司马相如,他不赞成舞文弄墨、 纯粹在辞章上耗费精力。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他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 论据有力, 语言锋利, 明快酣畅, 纵横捭阖, 雄奇遒劲, 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作者插入一些

11、生动的叙述,引用一些形象的譬喻,例如: “今日割五城, 明日割十城, 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 而秦兵又至矣。 ”又如: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再如: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使读者感到摇曳多姿,兴味无穷。既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又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到了结尾, 作者以感叹方式归到现实,行文略作回荡,收煞得意味含蓄不尽,而又极其苍劲雄迈。作者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审透彻,行文干练老辣。“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不要在强大敌人的威力面前被吓倒!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 “、“悲夫 “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 “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 “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句式整饬有度, 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富有节奏感。苏老泉的 六国论 “使得失较然, 可以观, 可以法, 可以戒, 大则兴王, 小则临敌”,显示出他那超迈的才气和拯救民族社稷的壮志。文气似雷霆,笔墨淋漓;气质似日月,慷慨奋发、壮志凌云,正气凛然。千年而下,掩卷沉思,心潮起伏,感愤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