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习 非选择题(四)(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098229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习 非选择题(四)(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习 非选择题(四)(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习 非选择题(四)(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习 非选择题(四)(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习 非选择题(四)(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习 非选择题(四)(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习 非选择题(四)(含解析)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92019 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非选择题(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非选择题(4 4)李仕才李仕才 1 1、(2017烟台高三第一学期期中,28)“断发易服”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碰撞和交融影响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06 年,天津大公报进行了有关“剪发易服”的征文活动,下面是其中一些观点:“近据生理学家考求,毛发原为血垢之发表,不剪除以净刷,即于生理攸关。 ” “今苟断然行之,则全国之精神必为之一振,而皆知我国实行新政之迫切,则军业、学业、工商农诸业,各一(以)竞争之心以图前进。 ”材料二 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

2、,上海申报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 ”天津大公报描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 ”一些“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的时代服装,如中山装等开始被研求和推广。当时,长袍马褂、西服、中山装多在城乡上层人士中流行,下层民众以中式衫袄和抿裆裤为主。摘编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摘编自王

3、文泉等主编中国近代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社会提倡“剪发易服”的理由。(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民国初年服饰变化的特点及其社会背景。(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作者观点的认识。答案 (1)理由:剪辫易服有利于个人健康;提振士气,改善精神面貌;配合新政的开展,促进社会进步。(2)特点: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传统、现代服饰并存或中西兼有;)存在地区和人群二元化;既有继承,也有改革(或创新)。(也可回答改良长袍马褂、研求中山装之类。)社会背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散,西方文化(或生活习俗)的传入;政治活动家的提倡(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推动);西装、改良装方便人们生活;社会变革带来

4、的心理变化(或弃旧从新的观念);服饰价格的左右。(3)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文化碰撞交流所激发出来的历史 进步作用是巨大的;学习和融合外来先进文化的同时要注意保留原来文化的民族性与延续 性。 2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 398 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 “高祖”等庙号受到祭2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

5、。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 “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7 分)解析:本题以北魏孝文帝庙号改革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逐点概括即可。第(2)问,改革的意义则要从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出发,从这一改革对孝文帝改革的推动作用、对民族融合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

6、:(1)内容:改变拓跋珪时的做法,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尊崇“天子七庙”儒家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 “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2)意义:改用汉族的庙号制度,加强了皇帝为中心的君主专制制度;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权 封建化发展,有利于巩固北魏的统治;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融合,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3 3、(2017 全国卷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 “严且备矣” ,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 ,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 , “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 。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

7、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 。对此改革, “官吏闾民,皆称不便” ,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7 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清末,有很多部门负

8、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 ,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 , 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 ”“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清政府令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3设官吏闾民,皆称不便 ,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从改革所需的条件、改革的宗旨等角度分析。答案:(1)原因:西方的影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城市宜居性差,影响城市形象;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2)困难: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打破了百姓习惯。启示:改革既要除旧

9、又要布新,不可偏废;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益;改革需要勇气和毅 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 4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是著名的反战活动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即发出致德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公开信,呼吁反战,遭到拒绝。从 1914 年到 1918 年,他连续发表文章,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呼吁立即结束这张自相残杀的战争,但不为人民理解,甚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 ,总结大战的教训,呼吁知识界保持精神独立,以防战争再次爆发。在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不久当

10、选为名誉主席。在世界反战大会上,他被选为大会主席,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保卫苏联。后被提名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据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1)根据材料,概括与一战时相比,罗曼罗兰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5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曼罗兰反战活动变化的原因。(10 分)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第(1)问罗曼罗兰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要根据两段材料先概括罗曼罗兰在一战时期和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反战的主张,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变化。第(2)问原因,一是根据材料的时间和内容进行分析,二

11、是要结合所学知识,从一战后西方国家与苏俄(联)的关系,世界及法西斯斗争的进展,罗曼罗兰与苏联的关系等角度进行概括。答案:(1)由个人宣传反战到组织反战活动;由反对欧洲交战各国政府到反对法西斯,保卫苏联。(2)总结一战教训:交战各国宣扬极端民族主义,蒙蔽广大民众,个人反战未能取得明显效果。形势变化:一战是非正义战争,交战双方政府都负有战争责任,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兴起, 成为和平的最大敌人,攻击矛头指向苏联。 5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40 年 6 月,当法国政府战败投降之际,戴高乐将军发起了“自由法国”运动,向法国人民发出了坚持抵抗的号召。他通过英国电台多次向法国人民发表演讲,指出

12、法国输掉了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法国并不是孤立的,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广大的4法兰西帝国;法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它还可以利用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在英国政府帮助下,戴高乐重新组建了法国军队,并且很快投入到盟国在非洲和欧洲战场的战斗中。1941 年 9 月,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成立,1943 年改组为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并与各盟国建立了外交联系。1944 年 6 月,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改组为法国临时政府。诺曼底登陆后,法军与盟军一起参加了解放法国的战斗,并在盟军协助下解放了巴黎。1944 年 10 月,英、苏、美等国先后承认了法国临时政府。联合国成立后,法国和美、英、苏、中一起成为联合国安

13、理会常任理事国。摘编自戴高乐战争回忆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将军号召法国人民坚持抵抗所持的理由。(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法国复兴的历史经验。(8 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法国并不是孤立的,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广大的法兰西帝国” “法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它还可以利用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 ,概括出海外殖民地依托和英美军事力量和经济援助;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由法国”运动的正义性角度分析。第(2)问,依据材料“指出法国输掉了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 ,说明法国具有战胜法西斯侵略的坚定信念;“法兰西民族委员会” “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 “法国临时政府

14、” ,表明法国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依靠人民坚持军事斗争;“法军与盟军一起参加了解放法国的战斗,并在盟军协助下解放了巴黎” ,反映出法国与反法西斯盟国互相合作。答案:(1)自由法国的事业是正义的,是为法兰西民族利益而战;法国本土虽然沦陷,但可以依托海外殖民地继续战斗;可以借助英美军事力量和经济援助。(2)具有战胜法西斯侵略的坚定信念;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与反法西斯盟国相互合作; 依靠人民坚持军事斗争。 6 6、(2018 菏泽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虽然与伊军在数量对比上不占优势,但多国部队调集的现代化装备数量却超过伊军许多倍:新式飞机数量比为 13/1,

15、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16/1,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多国部队拥有绝对优势。在拥有质量优势的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失去了意义。材料二 “零伤亡”是近期局部战争发起者追求的目标。他们试图达到己方“零伤亡” 。然而,尽管他们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势, “零伤亡”也没有成为现实。对于作战地域内的平民百姓来说,造成的更是巨大的、惨痛的伤亡。(1)据材料一,概括海湾战争的特点。(8 分)(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局部战争”的认识。(7 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的关键信息着手, “新式飞机数量比为 13/1,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 16/1”说明空中打击成为主要手段;“多国部队调集的现代化装备数量却超过伊军5

16、许多倍”说明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发展,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第(2)问,应围绕“局部战争”展开,言之有理即可,如局部战争同样有破坏力;应努力制止非正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答案:(1)空中打击成为主要手段;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发展;是一场高科技战争。(2)局部战争同样给人类发展带来巨大灾难、破坏和威胁;应努力制止非正义战争,维护世 界和平与安全。 7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 “蕃将” ,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副都护,镇守西域,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 “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蕃属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 “皆入其家” 。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