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5年秋学期高三期中调研考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84125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5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2015年秋学期高三期中调研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5年秋学期高三期中调研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5年秋学期高三期中调研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5年秋学期高三期中调研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5年秋学期高三期中调研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2015年秋学期高三期中调研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2015年秋学期高三期中调研考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无锡市 2015 年秋学期高三期中调研考试语文试卷2015.11命题单位:锡山区教研室制卷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注意事项及说明: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卷两部分,共160 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 2. 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一、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1在下面句子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匆忙是为了掩盖焦虑,热闹是为了掩盖空虚,但是。人们憎恨安静,害怕独处,无休止地用事务和交际来麻痹自己,一旦安静独处, 耳边就会响起一个声音,搅得人。可是那个声音恰恰是我们应该认真倾听的,它叮咛我们:“成为你自己! ”A自欺欺人因为心烦意乱B欲盖弥彰因为心烦

2、意乱C欲盖弥彰如果魂不守舍D自欺欺人如果魂不守舍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当年,如何处理台湾问题在中日联合声明中的表达方式及内容,是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的最大难点,谈判气氛也曾一度趋于紧张。B为了创建新优质学校,我们主动与研究所、报刊社、高等院校、网络系统等部门沟通,取长补短,增强自身教科研的创新能力。C两款三星公司的新产品上市,将使苹果公司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后者与三星及其他安卓智能手机制造商的竞争愈演愈烈。D我们将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中践行“求是”的文化理念,切实落实“民主管理”“幸福课程”“健康心理”等,让学校文化深入人心。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3 分)A

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B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C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D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此外,还需要什么别的理由吗?或者翻译些他的诗文像苏东坡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作品相伴就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我一直都希望写一本有关苏东坡的书现在,我能专心致志地写关于他的传记,自然是件乐事2 即便此愿不能实现,在我旅居国外时,也愿意身边有他的作品相伴ABCD5对以下漫画的寓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中国 500 强企业没有

4、美国500 强企业有竞争力。B中国 500 强企业有贪图虚名、急功近利的毛病。C中国 500 强企业不能敦本务实,有以体量取胜的心态。D中国 500 强企业与美国500 强企业都重攀比。二、文言文阅读(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南宫生传高 启南宫生,吴人。伟躯干,博涉书传。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游戏,尽丧其赀。逮壮,见天下大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得风后握奇陈法。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无所合。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华、会稽诸山,渡浙江,泛具区而归。家居以气节闻,衣冠慕之,争往迎候,门止车日数十辆。生亦

5、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有二军将恃武横甚,数殴辱士类,号虎冠。其一尝召生饮,或曰:“彼酗,不可近也。 ”生笑曰:“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即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其人竦听,居樽下拜,起为寿,至罢会,无失仪。其一尝遇生客次,顾生不下己,目慑生而起。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带刀策马踵生后,若将肆暴者。生故缓辔当中道路,不少避。知生非懦懦,遂引去,不敢突冒呵避。明旦介客诣生谢,请结欢。性抗直多辩,好箴切友过。有忤己,则面数之,无留怨。时藩府数用师,生私策其隽蹶多中。有言生于府,欲致生幕下,不能得,将中生法,生以智免。家虽以贫,然喜事故在,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四方游士至吴者,生

6、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延誉上下。所知有丧疾不能葬疗者,以告生,辄令削牍疏所乏,为请诸公间营具之,终饮其德不言。故人皆多生,谓似楼君卿、原巨先而贤过之。久之,稍厌事,阖门寡将迎。辟一室,庋历代法书周彝汉砚唐雷氏琴,日游其间以自娱。素工草隶,逼钟、王,患求者众,遂自秘,希复执笔。歆慕静退,时赋诗见志,怡然处约,若将终身。赞曰:生之行凡三变,每变而益善。尚侠末矣!(选自明代高启高太史凫藻集,有删节)【注】风后:传说是黄帝时的一个人物。具区:太湖的古称。藩府:指元朝末年张士诚占据苏州,称吴王。隽蹶:胜败。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乃谢酒徒去,学兵兵:兵法3 B数殴辱士类

7、数:屡次C带刀策马踵生后踵:跟随D辄令削牍疏所乏疏:疏通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南宫生家中本来财物很多,但因为供养了大量的宾客,以致耗尽了家产。B南宫生在家乡一向以有气节出名,士大夫们都仰慕他,他也愿意结交他们。C对两位蛮横的武官,南宫生先是以理服人,再示强不惧,故意抗衡,逐个制服了他们。D南宫生精通草书和隶书,但苦于索求的人太多,就隐藏不露,很少再拿笔写字。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1)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无所合。( 4 分)(2)四方游士至吴者,生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延誉上下。(5 分)9文末说“生之行凡三变”,

8、请简要概括说明南宫生一生经历的三次变化。(4 分)三、古诗词鉴赏( 10 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田园乐(其六)王 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试简要概述全诗表现了哪些田园之乐?(3 分)( 2)王维诗素有“诗中有画”之誉,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4 分)( 3)试分析诗中“未” “犹”二字的表达效果。(3 分)四、名句名篇默写( 8 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靡有朝矣。 ( 诗经),蟪蛄不知春秋。 (庄子逍遥游 ),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 )大弦嘈嘈如急雨,。 (白居易琵琶行 ),亦

9、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盈虚者如彼,。 (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 题。吃酒丰子恺说起吃酒,我忘不了下述几种情境。我在日本结识了一个留学生黄涵秋。此人爱吃酒,富有闲情逸致,我二人常常共饮。有4 一天到江之岛游玩,我们两人踞坐一榻。“两瓶正宗,两个壶烧。”正宗是日本的黄酒。壶烧是这里的名菜,一种大螺蛳,约有拳头来大。取出大螺蛳肉来切碎,再放进去,加入酱油等调味品,煮熟,其味甚鲜。我和老黄吃壶烧,三杯入口,万虑皆消。海鸟长鸣,天风振袖,仿佛身在仙境。老黄看见年轻侍女就搭讪,问年纪,问家乡,引起她身

10、世之感,使她掉下泪来。于是临走多给小帐,约定何日重来。我们又仿佛身在小说中了。又有一种情境,也忘不了。吃酒的对手还是老黄,地点却在上海城隍庙里。这里有一家百年老店, 我和老黄每逢闲暇,便相约去吃素酒。我们的吃法很经济:两斤酒, 两碗“过浇面”,一碗冬菇,一碗十景。冬菇非常肥鲜,十景也非常入味。浇头的分量不少,下酒之后,还有剩余,可以浇在面上。我们常常去吃,现在,老黄作古,菜馆也改头换面,不可复识了。另有一种情境,则见于患难中。那年石门湾沦陷,我们一家老幼逃到桐庐,在城外河头上租屋而居。屋主姓盛,兄弟四人。我们租住老三的屋子,隔壁就是老大。他有一个孙子,十七八岁,常常来向我请教问题,因此老大常常

11、邀我到他家去坐。这老翁常坐在一只圆鼓凳上,我一到,他就请我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站起身来,揭开鼓凳的盖,拿出一把大酒壶来,在桌上的杯子里满满地斟了两盅;又向鼓凳里摸出一把花生米来,就和我对酌。他的鼓凳里装着棉絮,可以保暖,斟出来的黄酒,热气腾腾。酒是自家酿的,色香味都上等。我们就用花生米下酒,一面闲谈。谈的大都是他孙子的事。我用空话安慰他,骗他酒吃。骗得太多,不好意思,我准备后来报谢他。但杭州沦陷,我们匆匆离去,终于没有报谢他的酒惠。最后一种情境,见于杭州西湖畔。那时我居在里西湖招贤寺隔壁的小平屋里,对门就是孤山。家居多暇,则闲坐在湖边的石凳上,欣赏湖光山色。每见一中年男子在湖边垂钓。他钓的不是

12、鱼,而是虾。钓钩上装一粒饭米,挂在岸石边。一会儿拉起线来,就有很大的一只虾。钓得了三四只大虾,他就起身走。我问他:“何不再钓几只?”他笑着回答:“下酒够了。 ”我跟他去,见他走进岳坟旁边的一家酒店里,拣一座头坐下了。我就在他旁边的桌上坐下,叫酒保来一斤酒,一盆花生米。他也叫一斤酒,却不叫菜,取出瓶子来,用钓丝缚住了这三四只虾,拿到酒保烫酒的开水里去一浸,不久取出,虾已经变成红色了。他向酒保要一小碟酱油,就用虾下酒。我看他一只虾要吃很久,由此可知此人是个酒徒。此人常到我家门前的岸边来钓虾。我被他引起酒兴,也常跟他到岳坟去吃酒。彼此相熟了,但不问姓名。有一次,我带了扇子去吃酒。他借看我的扇子,看到

13、了我的名字,吃惊地叫道: “我有眼不识泰山! ”于是说了许多仰慕的话。我也请教他姓名,知道他姓朱,是在湖滨旅馆门口摆刻字摊的。下午收了摊,常到里西湖来钓虾吃酒。此人自得其乐,甚可赞佩。可惜不久我就离开杭州,远游他方,不再遇见这钓虾的酒徒了。写本文时,我久病初愈,酒戒又开。回想上述情景,酒兴顿添。(选自丰子恺散文选有删节)12有人说作者与黄涵秋间吃的是“知己酒”,依据文本内容概括说明这么评价的理由。(4 分)13作品中的西湖酒徒有哪些性格特点?试做简要分析。( 4 分)14丰子恺散文语言素有漫画风格,试以第段为例简单概括其特点。(6 分)15读文末画线句,联系全文内容,探究作者的生活态度。(6

14、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 题。文学书写要坚守核心价值观如今,文学书写面临多元选择,多元文化视野的拓展在更新文学创作题材的同时,文学作品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也受到了冲击。商业化浪潮下, 文学已经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商品的属性。当下文学创作如何以一种更为有力的姿态引导读者的价值选择,从现象解读回归人性反思,从肤浅功利走向深层因果,核心价值观仍然要成为作家书写的题中应有之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不变诉求。从孔子的“士志于道”,到孟子的“养浩然之气” ,再到汉末陈蕃的“澄清天下之志”,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历代知识分子

15、都把道义层面的理性追求与现实层面的民生担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士大夫双重的文化人格:一方面崇尚理性,有坚贞气节,凛然傲骨;另一方面又心系民生,渴望建功立业,九死而未悔。这一传统到了近代五四时期虽有所改变,知识分子对道义的追求演变为对科学、民主的向往,民生的担当转变为救亡、启蒙的责任,但是双重关怀是不变的。到了当下,现代性的转变,带来了更高层面对科学理性的追寻,现实民生问题凸显为更深层面的人性道德反思。知识分子的双重关怀仍然不离不弃,既代表最先进的科技水平、思想文化方向,又心系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社会前进的核心动力。正是这种双重关怀,使得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始终未尝脱离现实世俗生活,进入西

16、方理性所谓“静观”的层面,片面地追求冷漠的科学真实。正是这种心系民生,汲汲入世的道德情怀,使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成为社会核心价值观亘古不变的代言人,而文学工作者更是其中之大宗。核心价值观中的道德关怀、政治色彩看似与文学的审美特质、艺术精神格格不入,实则不然。审美是文学诸多特质中的一点,从中国长远的历史传统来看,文学概念更多的存在于广义的层面上,广义的文学则不仅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还包括历史纪实、政治文案、思想论稿等作品。传统的文学与史学亦为一家,所谓“文史不分”。可见传统社会的经典道义,亦即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正是通过文学来传播立言的。五四之后, 近代思想由西方引入,文学学科的划分成为近现代思想与传统决裂的一大标志,文学的概念特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审美成为一时之风气,作家的书写、读者的阅读都随之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