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081236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3.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课件(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不稳定型心绞痛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心肌梗死,包括:,ACS的病理基础,斑块内出血,不稳定粥样斑块,斑块纤维帽破裂,血小板在局部 激活聚集,红色血栓,血管痉挛,主要内容,心绞痛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诊断要点 治疗要点,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治疗要点,(一)稳定型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

2、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劳累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刺激急性循环衰竭,常见诱因,病因与发病机制,基本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供求之间矛盾加深导致心绞痛,心肌血液的“求”增加,心肌血液的“供”减少,临床表现,症状,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体征,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典型的疼痛特点:,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压迫、发闷、紧缩、烧灼感,但不尖锐 不象针刺或刀割样痛,偶伴濒死感 发作时病人常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体力劳动 情绪激动 饱餐,寒冷 吸烟 心动过速 休克,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35min内逐渐消失,可

3、数天或数周发作一次,亦可一天内多次发作。,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静息心电图 发作时心电图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要点,诊断仍有困难者,可考虑,心电图负荷试验 Holter 冠状动脉造影,年龄和存在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根据典型的发作特点和体征,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结合年龄和存在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绞痛,一般即可建立诊断。,治疗要点,发作时的治疗 缓解期治疗 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外科治疗 运动锻炼疗法,休息 药物治疗,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扩张周围血管,减轻心脏负荷,硝酸酯制剂,硝酸甘油 硝酸异山梨酯,硝

4、酸酯制剂 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 调整血脂药物 中医中药治疗,受体阻滞剂,作用 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减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氧耗量,注意事项 小剂量开始,以免引起低血压,停用时应逐步减量,不宜应用 低血压、支气管哮喘、心动过缓、度或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调整血脂药物,治疗目标水平: TC4.68mmol/L(180mg/dl) LDL-C2.60mmol/L(100mg/dl) TG1.69mmol/L(150mg/dl),他汀类 贝特类,(二)不稳定型心绞痛除典型的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缺血性胸痛统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机制,不稳定斑块,斑块内出血,表面有 血小板聚集,斑块

5、纤维帽 出现裂隙,刺激冠状 动脉痉挛,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表现,原有稳定型心绞痛在1个月内疼痛发作的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时限延长、诱因发生改变,硝酸酯类药物缓解作用减弱; 1个月之内新发生的较轻负荷所诱发的心绞痛; 休息状态下发作心绞痛或较轻微活动即可诱发,发作时表现有ST段抬高的变异型心绞痛; 由于贫血、感染、甲亢、心律失常等原因诱发的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高,中,低,治疗要点,一般处理:休息、监护、吸氧。 止痛处理 抗栓(凝)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常用护理诊断/问题,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活动无耐力: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护理措施及依据,疼痛,休息与活动 心理

6、护理 吸氧 疼痛观察 用药护理 减少或避免诱因,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延迟见效或完全不见效可能的原因:,病人长期反复用药产生耐药性,需增加剂量或停药10h后可恢复疗效; 硝酸甘油已过期失效或未溶解; 病情进展; 疼痛为其他原因,并非心绞痛。,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的注意事项:,控制滴速,以防低血压发生; 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可擅自调节滴速; 血管扩张作用可使病人产生的不适:,面部潮红 头部胀痛 头晕、心动过速、心悸,活动无耐力,评估活动受限程度 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中不良反应观察与处理,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休息,不稳定型心绞痛者可卧床休息。,活动安排,避免竞赛活动和屏气用力动作 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的工作和

7、长时间工作,适当运动有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病人的活动耐力。,其他护理诊断/问题,潜在并发症:心肌梗死。 焦虑:与心绞痛反复频繁发作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控制诱发因素及预防心绞痛发作的知识。,健康指导,改变生活方式,合理膳食 控制体重 适当运动 戒烟 减轻精神压力,总热量摄入约9.310.1MJ,50%60%,碳水化合物,总脂肪,30%,避免诱发因素 病情自我监测指导 用药护理 定期复查,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急需。 硝酸甘油见光易分解,应放在棕色瓶内存放于干燥处,以免潮解失效。 药瓶开封后每6个月更换1次,以确保疗效。,二、心肌梗死,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诊断要点

8、 治疗要点,护理评估 常用护理诊断/问题 目标 护理措施及依据 评价 其他护理诊断/问题 健康指导,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先兆,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 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性质较剧、持续时间长,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症状体征,疼痛 全身症状 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 低血压和休克 心力衰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特别是入院前主要的死因。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心动过缓。,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mHg,且病人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

9、、尿少、神志迟钝,甚至晕厥者则为休克表现。,主要为急性左心衰竭,为心肌梗死后心脏舒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 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重者可发生肺水肿,随后可发生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右心衰表现。 右心室心肌梗死者可一开始就出现右心衰竭表现,伴血压下降。,并发症,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栓塞心室壁瘤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心电图,特征性改变,ST段抬高性AMI,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背向心肌坏死区,ST段明显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T波倒置,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压低0.1mV,但aVR导联ST段抬

10、高,或有对称性T波倒置,无病理性Q波,也无ST段变化,仅有T波倒置变化,非ST段抬高AMI,动态性改变,在起病数小时内可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ST段抬高 AMI,动态性改变,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接,形成单相曲线;数小时2天内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低,为急性期改变。Q波在34天内稳定不变,此后大多永久存在,ST段抬高 AMI,动态性改变,如果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不进行治疗干预,抬高的ST段可在数日至2周内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波逐渐平坦或倒置,为亚急性期改变。,ST段抬高 AMI,动态性改变,ST段抬高 AMI,数周至数月后,T波呈V形倒置,两支对称,

11、为慢性期改变。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则表现为普遍压低的ST段(除aVR,有时V1外)和对称倒置加深的T波逐渐恢复,但始终不出现Q波。,ST段抬高性AMI的定位诊断,、 aVF,下壁,、aVL,高侧壁,前间壁,V1 V2 V3 V4 V5 V6 V7 V8,局限前壁,广泛前壁,正后壁,V1、V2、V3导联 前间壁心肌梗死,II 、III、 aVF导联 下壁心肌梗死,V1V3导联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V1V5导联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 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心肌酶 起病 高峰 恢复 CK-MB 4h 1624h 34dCK 6h 24h 34dAST 612h

12、 2448h 36d cTnI或 34h 1124h 710d cTnT 34h 2448h 1014d 肌红蛋白 2h 12h 2448h,诊断要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必须至少具备下列3条标准中的2条:,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 度的动态改变。,一般治疗,休息 吸氧 监测 阿司匹林,解除疼痛,治疗要点,再灌注心肌,冠脉介入治疗,溶栓治疗,起病36h最多在12h内,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再灌注,溶栓疗法,适应证 禁忌证 药物应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0.2mV,肢导联0.1mV),或病史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伴左束支传导阻滞,起

13、病时间12h,病人年龄75岁。 ST段显著抬高的心肌梗死病人年龄75岁,经慎重权衡利弊仍可考虑。 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已达1224h,但如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广泛ST段抬高者可考虑。,既往任何时间发生过出血性脑卒中,1年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或脑血管事件; 颅内肿瘤; 近期(24周)活动性内脏出血(月经除外); 可疑主动脉夹层;,入院时严重而未控制的高血压(180/110mmHg)或慢性严重高血压病史; 近期(3周)外科大手术; 妊娠;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近期(24周)创伤史,包括头部外伤、创伤性心肺复苏或较长时间(10min)的心肺复苏; 近期(2周)在不能压迫部位的大血管穿刺。,代

14、表药物:,第一代:尿激酶、链激酶 第二代: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第三代: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作用机制,血栓中纤维 蛋白溶酶原,激活,纤维蛋白溶酶,纤维蛋白 溶酶原激 活剂,溶解冠脉内血栓,治疗要点,消除心律失常 控制休克 治疗心力衰竭 其他治疗,抗凝疗法 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极化液疗法,护理评估,病史,患病及治疗经过 目前病情与一般状况 心理-社会资料,身体评估,意识状态 生命体征 心脏听诊,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常用护理诊断/问题,疼痛:胸痛 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自理能力缺陷 与急性期医疗限制活动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卧床时间 长,虚弱、疲

15、乏有关; 有便秘的危险 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 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护理措施及依据,疼痛:胸痛,休息 给氧 维持静脉通路 监测,饮食护理 心理护理 止痛治疗的护理 溶栓治疗的护理,药物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寒战、发热、皮疹等; 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 出血,包括皮肤粘膜出血、尿血、便血、咯血、颅内出血等,胸痛2h内基本消失; 心电图ST段于2h内回降50%; 2h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出现(14h以内)。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直接判断。,疗效观察,自理能力缺陷,加强宣教 生活护理 心理支持,活动无耐力,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 解释合理活动的重要性 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 活动时的监测,急性期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无并发症,24h后,床上腹式呼吸,协助床上洗漱,床上坐起进餐,关节被动运动,若无低血压,坐椅上活动床边活动,第4天,5到7天,逐步增加活动,若有并发症,适当延长卧床时间,有便秘的危险,了解排便情况 心理疏导 指导病人正确采取通便措施,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评价,病人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 知晓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并能够遵从指导,卧床期间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能叙述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了解并遵循活动计划进行活动,活动耐力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