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禽料市场投诉的一些问题原因分析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4KB
约27页
文档ID:54078625
禽料市场投诉的一些问题原因分析_第1页
1/27

禽料市场投诉的一些问题,一、成品水分过高; 二、成品粉化率高; 三、料肉比高: 四、饲料外观颜色变化: 五、拉料粪、拉稀:,一、成品水分过高的控制措施,1.1、半成品水分控制,1、降低原料水分含量(高低水分玉米搭配使用等) 2、降低车间空气湿度(增加生产过程水分散失) 3、提高原料粉碎细度(增加粉碎时水分散失) 4、提高半成品调质前温度(待制粒仓下加装暖气盘管),1.2、调质和制粒过程,1、调质蒸汽压力(提高蒸汽压力) 2、调质蒸汽温度 3、调质蒸汽含水量(锅炉水位) 4、调制时间(调制器转速) 5、制粒环模(环模孔径、压缩比,颗粒直径和松散度) 6、制粒速度(降低转速),1.3、冷却过程,1、冷却器环境(降低空气湿度) 2、冷却过程温度保持(提高水分散失速度) 3、冷却时间(提高料位器,延长冷却时间) 4、冷却器风速(风门大小),1.4、成品保存,1、成品保存湿度(成品库通风状况) 2、成品保存温度(成品库保温) 3、成品保存时间(水分散失与吸收),二、成品粉化率过高:,原料的制粒特性,表达制粒性能的方法 1.单一原料的颗粒质量标准系数(用0—5六个数字表达) 0—不能制粒(50%以上的细粉)1—很差(20%以上的细粉) 2—差(6%以上的细粉) 3—中等(3%以上的细粉) 4—好(1%以上的细粉) 5——很好(1%以下的细粉),2.单一原料的制粒生产能力系数(也用0—5六个数字表达)0—无(0—12.5kg/kwh) 1—很小(12.5—25kg/kwh)2—小(25—50kg/kwh) 3—中等(50—75kg/kwh)4—大(75—125kg/kwh) 5—很大(>125kg/kwh),3)常用原料制粒性能表组份 质量系数 生产能力系数 组份 质量系数 生产能力系数大麦 3 3—4 玉米 2—3 4棉饼 3 4 菜粕 3 3棉粕 4 3 菜饼 2—3 3—4小麦 4 3—4 燕麦 2—3 4麦麸 2—3 2 次粉 3 3—4肉骨粉 2—3 2—3 鱼粉 2—3 2—3草粉 3 1—2 酒糟 4 2奶粉 5 1 糖 5 1矿物质 1—2 1 稻谷 3 2—3米糠 1—2 1—2 稻草粉 1—2 1,2.1、原料方面:,1、使用东北烘干玉米; 2、使用1%以上的玉米蛋白粉; 3、使用玉米蛋白饲料; 4、使用油脂较多,3%以上; 5、使用沸石粉。

一般来说,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较高,使其制粒后不易成型,颗粒松散,粉化率偏高 2.2、生产方面:,1、饲料粉碎粒度:颗粒越小,其单位重量物料表面积越大,造粒时粘结性越好,造粒质量越高;但粉碎粒度过小则造成粉碎工序成本增加; 2、调质:调质时间、蒸汽压力、蒸汽温度等;过低均会使饲料颗粒造粒不紧密,颗粒破损率和粉化率增高 3、制粒:根据不同品种选择不同规格环模,某些蛋白、脂肪含量高的品种要求选用加厚型环模 4、切刀:很多公司不使用切刀,这样饲料的横截面比较粗造,运输过程中已造成粉化率偏高 5、冷却:冷却不均匀或冷却时间过快均会造成颗粒爆腰,造成饲料表面不规则、易断裂,从而加大粉化率 6、振动分级筛:料层过厚,或分布不均匀,易造成筛分不完全,从而使成品中粉料增加 7、打包:成品仓落差大,则要求打包工应在连续生产过程中,成品仓至少将成品储至1/3以上才开始打包,以避免饲料从高处落下摔碎造成成品中粉料增加2.3、改善方法:,1、在设计配方时考虑颗粒粉化的影响适当减少脂肪、纤维的含量,增加淀粉含量; 2、提高粉碎细度; 3、根据原料的特性和颗粒要求选择合适的环模开孔面积、压缩比和喂料量; 4、通过延长调质时间、增加调质水分和温度等措施提高调质质量,提高饲料熟化度; 5、调整或修磨切刀使颗粒切口整齐; 6、及时清理或检修分级筛。

7、接料过程中注意检查饲料含粉率;将含粉率,超标的料重新筛分;必要时在成品仓下,接料秤前加一台震动筛,对饲料进行二次筛分; 8、添加面粉、次粉或膨润土等粘结剂三、料肉比高的原因分析,3.1、原料方面:,1、原料的质量是否合格(合格的原料使配方搭配更加优化,保证合格的饲料成品,减少畜禽疾病) 2、原料的质量是否稳定(稳定的原料减少配方改动,减少感官因素对采食量影响,同时保证饲料成品质量稳定),3.2、营养方面,1、配方结构的合理性(配方结构直接影响饲料营养指标和饲料适口性) 2、配方执行的准确性(配方执行不准确将造成营养指标的改变或不稳定),3.3、生产方面,1、配方的执行准确(生产应严格按照配方执行,保证成品质量稳定合理) 2、原料的粉碎细度(影响饲料混合均匀度、熟化度、粘合度、粉化率、适口性等) 3、混合均匀度(影响在批量生产条件下饲料成品的质量稳定性) 4、调制温度、蒸汽压力、调制时间(影响饲料原料熟化度、粘合度;成品粉化率、含粉量、水分) 5、冷却时间(冷却时间的长短影响饲料成品粉化率、含粉量、水分) 6、车间内环境(大环境温度、湿度影响粉碎、混合、制粒、冷却等生产过程工艺参数,影响成品品质),3.4、养殖方面,1、棚舍的环境(棚舍环境影响动物机体功能,影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同时也关系到饲料成品的保存) 2、饲养方式(饲养方式影响饲喂方法,同时影响动物采食量、消化吸收功能) 3、饲养密度(饲喂密度影响饲喂方法,饲料的利用率,动物采食量、消化吸收、疾病) 4、成活率(动物成活率及不同阶段动物疫病情况直接影响饲料用量与出栏只重的比例) 5、饲料更换(饲料更换方法及频率影响动物采食量,从而影响饲料效率),3.5、苗源与销售,1、鸭苗质量(不同品种鸭苗体质不同、环境需求不同、生产效果不同、各生长阶段营养需求不同、疫病情况不同;同品种不同体质鸭苗) 2、销售日龄(不同生长阶段的采食量不同、日增重不同、饲料转化率不同,相同生长阶段在不同季节不同化境下也不同,因此销售日龄不同影响肉鸭料肉比),料肉比:10~20日龄之间,每天增加0.02; 20~30日龄之间,每天增加0.03;30~40日龄之间,每天增加0.04。

日采食量:夏季:日龄×0.15 (两)冬季:日龄×0.16 (两),鸭的生产性能:,四、饲料外观颜色变化大,4.1、原料方面:,1、酒糟颜色变化差异大; 2、玉米蛋白粉颜色变化差异大; 3、本地玉米与东北玉米; 4、一次粕与二次粕; 5、棉粕和菜粕用量变化; 6、油脂用量变化; 7、使用面粉、小麦或者次粉4.2、生产方面:,1、串仓,如:棉粕用成菜粕;进口酒糟用成国产酒糟;玉米蛋白粉用成玉米蛋白饲料; 2、混入冲洗环模的油料; 3、混料,禽料中混入猪料;猪料中混入禽料;不同颗粒直径的混料; 4、少加或漏加原料; 5、筛网破损,进入大颗粒玉米;,4.3、改善措施:,为了避免禽料因棉菜粕价格变化而用量变化带来的颜色变化,可以添加腐植酸钠; 当菜粕价格较高不能使用时,腐植酸钠添加量为0.15%; 当菜粕价格适中正常用量时,腐植酸钠添加量为0.1%; 当菜粕价格比较便宜时,腐植酸钠添加量为0.05%、直至不加五、拉料粪、拉稀,5.1、原料方面:,1、油脂氧化变质; 2、鱼粉含盐量过高,配方没有调下来; 3、全脂米糠存放时间过长,导致氧化变质;,5.2、生产方面:,1、钙磷比例失调(多加石粉、少加氢钙),会导致拉稀; 2、多加食盐,导致饮水量增加,从而拉稀; 3、油脂添加量过多;,5.3、养殖方面:,1、水质碱性大了,会出现拉料粪、拉稀; 2、夏季温度较高,导致肉鸡饮水量增加,从而造成水便; 3、鸡群带病引起的拉稀;大肠杆菌或球虫会造成拉稀; 4、应激:鸡群在转群或者受到惊吓时,也会造成应激拉稀; 5、垫料卫生差; 6、季节性的,4月份开始,6、7、8比较严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