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070488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 20182018 届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届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还考时务策等。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通称为举人。唐人常说“举进士” ,例如韩愈讳辩说“

2、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 ,意思是应举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这种人在唐代就称为进士。韩愈送孟秀才序说“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 ,就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说的。唐 初设有秀才科,不久即废,但是唐人后来仍通称应进士科考试的人为秀才。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考官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于曲江边的亭子内,称为曲江会。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 ,探采名花。唐人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称为前进士,还要参加吏部“博学宏词”或“拔萃”的考选,取中后才授予官职。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柳宗元“虽少

3、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 , “其后以博学宏辞,授集贤殿正字” 。白居易进士及第后,因为取中“拔萃” ,所以授秘书省校书郎。韩愈虽然进士及第,但是由于应吏部考选未中,未能得官。为此,韩愈以“前乡贡进士” 的名义三次上书宰相求仕。以上所说的进士、明经等科通常每年都举行考试。此外唐代还有所谓制举,这是由皇帝特诏举行的考 试,据说是要选拔特殊的人才。无论取中进士、明经等科与否,都可以应制举。考期不固定,科目由皇帝临时决定,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秀逸科,风雅古调科等等,前后达百十种。这些称为制科。唐代博学宏词科本来也是制科,开元十九年(公元 731 年)以后改为吏部选人的科

4、目,每年举行考试。宋代制举恢复博学宏词科。宋代最初也以进士、明经等科取士。宋神宗时王安石建议废明经等科,只保留进士科。进士科不考诗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论策(后来也间或兼考诗赋)。礼部考试合格后,再由皇帝殿试复审,然后分五甲(五等)放榜,授予官职。(选自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隋代以前,统治者曾创设九品中正制品评人才,选人授官,至隋代设进士、明经二科,以科举取士代替。B. 在唐代,科举进一步发展,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秀才诸科都先后成为取士科目。C. 从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科目屡有变化,但进士一科始终得到保留,而且在各代都一直

5、最受重视。D. 隋唐进士科考查诗赋和时务策,宋代常考的只有经义,诗赋只是间或入选的兼考科目。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第一段介绍了进士、明经二科的区别,以及后来参考进士科成为选拔人才、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B. 文章第二段举例说明何为唐人常说的“举进士” , 送孟秀才序中的“进士”为后文提到的“前进士” 。C. 文章第三段唐代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 ,后世科举中的“探花”等称谓可能与唐代有关。D. 文章最后一段主要介绍了宋代明经、进士科的发展变化,神宗时王安石建议废明经等科,保留进士科。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制举是唐代科举考试的组

6、成部分,但从考期和考试科目不固定等特点看,只能算是进士、明经等常科考试的补充。B. 博学宏词科在唐代本是制举科目,后来改作吏部考选科目,宋代又在制举中恢复,可见唐宋制举也在发生演变。C. 地方举送,礼部考试,至宋代又增加皇帝主持的殿试,科举制度得以完善,跟后来的明清科举已无区别。D. 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的资格、科目、内容和及第后的授官制度等在继承中变化,这应与各朝代的时代需要和人才观念有关。【答案】1. A 2. B 3. C【解析】1.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 项“先后成为取士科目”中“先后”二字于文无据

7、。C 项“进士一科在各代都一直最受重视”错误。隋代无介绍,唐代唐高宗、武则天以后,才“最为社会所重” ,宋至王安石才独留进士科。D 项隋代无介绍,宋代除经义外常考的还有论策。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代词与代词内容之间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推理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仔细阅读文章,找到有效的答题区间,比对备选答案。B 项送孟秀才序中所称进士,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

8、而非及第的“前进士” 。3.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C 项“跟后来的明清科举已无区别”错。三级考试形式虽然基本具备,但考试内容、时间、内容及取中后授官的制度等还有明显区别。明清科举文中未论及,但作为文化常识,学生应有基本了解。(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414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流浪的名著蒋新中午的文化市场已经退去沸腾和热闹,人头攒动与淘宝捡漏的各色眼神终于渐渐收场。冷风重新凝聚,换挡提速,自由鼓荡,在人们身边进行新一轮穿梭。冷风里的阳光十分

9、柔和,暖暖灿灿的,宛如尼采的纤细之手,移动着抚摸着地上那些还没有撤走的物品,当然还有我的感觉。那些醒目的枣红色,宛如一群被冷落被流浪的红鹤,倔强在那个杂乱的地摊上,无奈而又高贵。蹲下。捡起。端看。眼睛一碰触精装书面上的烫金书名,周身像被灌了一瓶六十二度二锅头似的,顿时热乎起来原来是群诺贝尔文学奖书籍悄无声息地集结在这冬季里!封面:诺贝尔文学奖全集41 ,主编:陈映真。获奖年度:1966 年。获得者:以色列作家约瑟夫阿格农;瑞典作家、诗人奈丽沙克丝我呆了,瞬间把自己雕塑在冷风里。书籍之“书龄”已经超越而立之年,开始在不惑之路上行走,可书们为什么会来到这里?我蹲在为阳光抚摸、为冷风扫射的地摊边,迅

10、速将散放的枣红色书一本一本收集到跟前,一共十五本。从书的编码看,十五本只是这套诺贝尔文学全集的一部分,后边有无不敢断定,前面应该还有确凿的四十部因为摆在面前的最小截止书目号是“41” 。“那些书呢?”我抬头问那人,直言不讳。“哪些书?没有了,就这些。 ”黑瘦矮的摊主似乎有些不耐烦。地上那些落满一层尘土的书已被收集在无序的纸箱里。摊主准备走,把空间让给清冷的风。摊主见我还在翻看,便跺着脚催问买不买。他急着要走,因为冷,因为要吃饭,因为到了散摊的正午时光。于是询价,掏钱,打包,在柔和清冷的阳光抚摸中,我把那摞枣红色书籍带回了家。用白菜价格买来的那排枣红色,宛如钱塘江涌出的一线潮,整齐醒目地摆在书橱

11、中央。然而,望着捡漏得来的书籍和由它们簇成的风景,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文化和市场一接轨,就成为买卖文化的市场。书,自然是文化的,可是,除了古籍和稀有版本受到收藏者淘宝者的青睐外,其他都白菜萝卜般地拥挤在地摊上。一堆一堆任人翻,任人找,任人看的书,在这里成为真正的落魄者和流浪者,既失去了“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高贵价值,也失去了可以归属的身份证。它们的高贵去哪儿了呢?寻找被遗失被冷落的那些高贵书籍,常成为我周末的主题。在不同城市的文化市场和相同模样的地摊书摊上,我寻找到许多高贵的书籍。如四卷本柳宗元集 ,四卷本乐府诗集 ,三卷本白居易集等;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标着金圆券

12、价格的鲁迅的、巴金的、吕叔湘的书籍;六十年代山东师范学院研究老舍、夏衍、郭沫若的书籍,那些跳跃着细小草根显露的纸面,尽管造纸的师傅想用绿色黄色淡青色来掩饰,依然如劳作者的皮肤那样粗糙。凹凸不平的汉字们倔强地排在那里,一言不发地留着自然灾害年代的苦涩和艰辛。这些不同思想的高贵者,各自在书橱的上上下下站位,摇曳着厚重如山的独有风采。坚强人格让我敬仰,倔强书格让我生出无边的敬意。淘来的书群既有卓然自尊的高贵身份,又有正版合法的身份证和居住证。书中一枚枚不同模样不同规格的印章,还有不同方式的图书编码,都载着岁月痕迹与书一同存在,成为书无法分离的命运共同体。有的书中还有硬硬的或白或黄的借书卡,卡上还有借

13、书人书写的潦草姓名和时间。这一切都成为书的正统履历。好玩和好奇心曾促使我按图索骥,为书籍寻找曾经的家门,结果出奇一致,你寻找的单位不存在。书大概在破产、改组、或者拍卖过程中,被迫卖掉的,或者任意让人拿走的。我见过无数书们被秤钩子称过以后,被塞进麻袋的狼狈和无奈。书的高贵身份瞬间被秤钩子剥夺,从高高的书架沦为不值钱的“废品” ,然后到地摊上去流浪。名著,尽管流浪过,也是流浪者中的高贵者。每次抚摸,阅读这些血统正宗、出身名门的流浪书,感觉面对的似乎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书本,而是一位位经过生命体验的长者。当手指划过,眼光走过,书籍也默默收藏起你的体温、感知和眼神,就像收藏每天的阳光那样,把发生的一切悄

14、悄地融注在经过岁月沧桑洗礼的纸面里,成为你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出现的最好朋友与知己。每一部书,特别是那些经过书摊地摊流浪后的书,都会成为一座有秘密有故事的房子,无论横版竖版精装简装简体繁体。书的一个钤印,一个刻本,一个年份,一行字迹,都在文化字面的脊梁上,留下烧不掉、丢不了、碾不碎、化不去的文化记忆。(有删节)4.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蹲下。捡起。端看。 ”这三句描写了“我”发现那几本高贵的书时的动作,短促的句式表现了“我”内心的激动。B. 这几本名著已经出版了三十多年且已不成套,对于书贩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难怪他显得那么的不耐烦并急于出手。C.

15、 文中写了书的种种遭遇,比如“白菜萝卜般地拥挤在地摊上” “被秤钩子称过以后,被塞进麻袋” ,隐含着作者的痛心。D. 本文记述了“我”发现散落的名著进而收集名著并寻找这些名著“身份”的经历,表达了对名著经久不衰的价值的崇敬之情。5. 文章开头写出了环境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 文中写到:“坚强人格让我敬仰,倔强书格让我生出无边的敬意。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倔强书格”的理解。【答案】4. B 5. 环境特点:热闹退去,凉风清冷,阳光柔和。作用:为名著的处境及其出现营造背景。烘托名著出现时作者内心的激动以及名著的魅力。 6. 不因所处环境的不利而改变自己的高贵。用来印制书藉的纸张粗糙,

16、名著也有着厚重如山的独有风采。经历的磨难越多,越彰显出更高的价值。流浪过的名著成为经过生命体验的长者和读者最好的朋友与知己,成为内涵丰富而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解析】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先明确判断每个选项具体考查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本题中的 A 项考查手法,其余三项均考查的是文章的内容。B 项,根据原文第九段“摊主见我还在翻看,便跺着脚催问买不买。他急着要走,因为冷,因为要吃饭,因为到了散摊的正午时光” ,可知书贩不耐烦的原因,是因为他急着要走,而且文中并没有表达“急于出手”的意思。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要求概括环境的特点,然后分析作用。环境的特点要结合文章中具体的文句进行概括,环境描写的作用要结合文章的情节作答,答题时可根据第一段中的“退去沸腾和热闹” “冷风重新凝聚” “冷风里的阳光十分柔和”等重点词句概括出“热闹退去,凉风清冷,阳光柔和”的环境特征;然后结合语段的位置在文章的开头从结构上分析其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