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依恋引导幼儿健康的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68911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的依恋引导幼儿健康的社会性发展(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正确的依恋引导幼儿健康的社会性发展(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正确的依恋引导幼儿健康的社会性发展(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确的依恋引导幼儿健康的社会性发展(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的依恋引导幼儿健康的社会性发展(心理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确的依恋引导幼儿健康的社会性发展学前教育 11 班 裘俞欢 E1005353718论文依恋的心理学定义可以表述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这个定义有四个点要阐述:一、个体这指任何年龄的人,因此依恋是成年人或老年人都有的一种感情现象。但是本论文再此用“个体”,主要指儿童;二、庇护人因为依恋者可以是任何年龄的人,所以庇护人也是如此,重要的是他被依恋者认可;三、靠近首先的意思是个体通过身体运动而缩短同依恋对象的空间距离,而在无法做到的条件下,个体有其他行为表现出欲缩短这种空间距离的意向;四、心理安全这是依恋概念的最重要定义项,指出了依恋的目的,点出了依恋的社会性实质;在儿童发展过程中,

2、能否理解他人的观点、思想、态度和情绪,并应用这种认识去推断他人的行为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篇论文从对儿童心理知识发展研究的视角,探讨“心理理论”在儿童社会性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和怎样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儿童是怎样知道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不同,怎样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怎样获得别人关于自己的想法和这些想法是如何发展的?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有关儿童的心理知识是怎样的。有关这个问题, 心理学家很早就开始了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皮亚杰通过临床法对于儿童“观点采择”的研究;第二个阶段是20 世纪 70 年代关于儿童“元认知”的研究;

3、第三个阶段1 是 20 世纪 80 年代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在中国,父母会要求儿童放弃勺子使用筷子等独特的社会化过程并且会根据自己的一些需求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如:在我在职的幼儿园中,很多家长会给幼儿去报很多的兴趣班,所谓“兴趣”班,理论上面我们理解的是这个班活动的内容必定是幼儿感兴趣的东西,但是往往我们了解下来的却不是这样,很多幼儿画图不好父母就给报美术绘画班, 但幼儿本人却对绘画没有兴趣,才导致的图画不好,色无耐心涂,但是家长却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因此,中国的孩子社会化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孩子本身所处在的那个文化里的成人要求或那样的行为。因

4、此儿童的社会化首先是父母、家庭:1、亲情的满足与体现,英国精神分析学家鲍尔毕说:“婴儿对母亲的早期依恋和亲热,正是婴儿心理健康的表现。”他在母亲照看与心理健康一文中写道:“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是婴儿和年幼儿童应该与母亲建立一种温馨、亲密而又持久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 婴儿和年幼儿童既获得满足,也能感到愉悦。 ”另一位美国心理专家埃里克森也认为,早期婴儿用嘴吮吸母亲的乳汁时,不仅获得了生理的需要,也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和心理上的信赖感。因此,母亲对宝宝愈亲近、关怀备至,宝宝对她的归属感和信赖感也就越强烈。为此, 宝宝对这样的母亲所产生的依恋强度、亲热的力度也具有超常的表现,这正是他情感智能敏感

5、性强烈的表现,也是他生存能力强烈的体现。2、分离时的啼哭是爱的渴望,婴儿早期与自己亲人分离时的啼哭是依恋缺失的焦虑,婴儿心理学上称为“分离性焦虑”,这在本书焦虑行为中已有阐述。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儿童的早期分离焦虑,这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的恐惧经验通过基因遗传下来的表现,它带有防御性的功能。 在婴儿早期生活中,宝宝离开母亲就会产生恐惧并啼哭,这是他们对安全的渴望和对爱的呼唤,是宝宝心理健康的另一种表现。如果宝宝对自己亲人的离开无动于衷,反而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3、依恋滋养之光在成长中生辉,英国人文科学教授亚当库柏和杰西卡库珀在他们主编的 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论述,由于母亲们照顾婴儿方面实际活动不同

6、,婴儿对双亲的附着依恋在构筑与表现方式上也因人而异。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婴儿的附着依恋体系与其父母恋婴附着体系相互作用。他们各自之间如此微妙而互补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滋养之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原动力。专家们强调依恋,一是强调母亲及亲近幼儿的家人、教育人员对幼儿养育、照顾影响的重要性;二是强调“母亲对婴儿发育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婴儿最初的附着依恋对其人生具有基础性意义;三是强调亲子和依恋相互弥合、补充、发展,产生生存的动力。4、依恋状态与缺失之“苦”儿童依恋的对象主要是母亲或其他亲近的养育者。研究表明,儿童时期依恋是逐渐发展的。生后67 个月时较明显。一岁以后,小儿跟母亲会有更深的情感,母亲

7、一离开,他会十分苦恼,或啼哭不止。有的显得特乖,而实际上是心理不佳时间害怕表现。5、依恋亲情会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大量现象表明,婴儿所依恋人的出现会使儿童产生安全感。有了这种安全感, 婴儿就能在陌生的环境中克服焦虑和恐惧, 从而饶有兴趣地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 , 并尝试与陌生人接近, 扩大视野。 这样,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就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研究人员把这样的情形称为安全依恋感。然而调查发现, 我们现实中有大量的孩子是在没有安全感中度过童年的。当代中国, 改革开放大潮涤荡着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人民的物质生活有很大的改善,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家庭作为社会组成的最基本

8、单元,商品经济的影响会得到最充分的表现。在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今天,机遇与挑战共存,如果仅以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来教育孩子,以古板的方式,以居高临下的态度,以训斥的口吻来教育孩子,笔者认为成功的机率不会太高。如果更以一种毫无原则的迁就,满足其不合理要求的方式,期望他们在新世纪中的未来取得成功,那必将注定这种教育是失败的。雨果说过:“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更浩瀚的是人的心灵。”这充分说明了人类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多向性,多层次性。儿童是独立存在的人,是成长过程中的人, 是终将独立生存在社会上的人,而不是家庭的一件东西,一件玩具,更非由家长们支配的附属品。在儿童成长过程

9、中,每一特定的阶段均有其独特的发育规律,如身体的、心理的。父母双方各自的影响父母, 尤其是母亲, 作为儿童的依恋对象,对儿童的情绪、认知和社会性等的发展有着极深远而显著的引导影响。母亲对孩子发出的“尤其是心理上的”信号做出及时而正确的解释并给出积极地反映“将心比心”,则有助于促成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身理或心理变化反应迟钝、冷漠,甚至是愤怒,将会造成孩子内心难以弥补的创伤,形成紊乱型等其他类型的不安全依恋,最终导致亲子关系的崩溃和修复环路的缺失;另一种情况则是父母对孩子的需求过度敏感,父母情绪紧张、患得患失,也会造成孩子形成不安全依恋。另一方面, 如果说母亲在儿童依恋形成过程中扮

10、演的是温柔、知性的角色, 那么父亲则是理性、规范的化身。母亲照顾儿童,帮助其建立情绪、安全感等内部感知,父亲与儿童玩耍,满足儿童对刺激、兴奋活动和探索外部世界的需要。父亲对儿童形成独立、坚强、自信等意志品质起榜样作用,同时,父亲特有的角色示范和行为强化模式使儿童能够获得更多的性别角色行为。 在中国, 因传统思想影响,多数父亲为扮演好“当家人”的角色,建立其威信,而与子女的亲密度不足。所以现在关于儿童依恋研究的重点仍然放在母亲身上,可见父亲在依恋的角色扮演中,不仅要注意和改进对孩子的教育,更要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勇敢、领导能力等积极的人格品质的形成。需要理论的创始人马斯洛说过:“爱要的需要是贯穿全过程的。”我们呼唤所有的家长用爱来拥抱你的孩子:爱的目光, 爱的微笑,爱的语言爱的渴望和管教,以博大的胸怀给予孩子温暖,给予肯定和宽容,给予指导和纠正,让孩子充满自信地去接受挑战,我们也期望所有的家长在给予无穷尽的爱之外,更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以自身的榜样作用,以特有的人格魅力走进孩子的心灵,读懂他们的心理状况,讲究用良好的教育方法,引导他们,影响他们,调动他们内在的一功积极因素,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心身协调,性格完善的人。这就是成功的家庭教育,让幼儿有健康的社会性发展做好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