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区的开发 (1)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4054983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南地区的开发  (1)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南地区的开发  (1)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南地区的开发  (1)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南地区的开发  (1)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南地区的开发  (1)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南地区的开发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南地区的开发 (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想一想,三国鼎立局面能否长久?为什么?,不能 虽然 三国经济都得以恢复发展,但是不平衡。曹魏实力最大,蜀汉最弱,最终导致三国归一晋。,蜀,吴,魏,晋,西晋,266年 司马炎 洛阳,280年 统一南北,魏,蜀,吴,西晋,北:十六国(前秦),南:东晋,三国两晋南北朝更替表,魏,吴,魏,263年,266年,司马炎,280年,完成统一,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阅读史料:,材料一:,教材P123-124页第三自然段。,统治集团迅速腐朽(奢侈之风盛行,在位皇帝弱智),统治集团争夺帝位的八王之乱耗竭西晋国力;,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压迫)起兵反晋。,2、东晋的建立及

2、与前秦朝的对峙,仔细看书,回答问题:,1、说出淝水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实力对比和结果。2、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淝水之战的成语和典故。3、淝水之战后,南北方各又出现了 怎样的局势呢?(影响),383年;淝水;前秦军队和东晋军队;前秦强东晋弱;前秦败东晋胜。,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西晋灭亡后,北方地区陷入严重的战乱,内迁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前秦迅速强大起来,消灭了其他政权,统一了黄

3、河流域。,淝水之战(383年),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投鞭断流,3、淝水之战,背景:,前秦意图统一南北,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公元383年,东晋前秦,东晋以少胜多,对北方;对南方,动脑筋: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民族矛盾严重,军心离散。 符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 战线过长。,将相意见一致,坚决抵抗、士气高昂。 将领智足多谋,指挥得当。,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动脑筋:阅读教材P126页思考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有何表现和影响?,自然条件的优越(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北方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

4、术,统治者重视农业是生产,兴修水利,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中原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 战争破坏 少数民族内迁,畜牧业有所扩展 两汉时期的过度开垦导致环境恶化,魏,西 晋,蜀,十六国,北 朝,淝 水 之 战,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江 南 地 区 的 开 发,前秦,东 晋,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南朝,宋 齐 梁 陈,北朝,第一个时期西晋兴亡,第二个时期 东晋十六国,第三个时期南朝,西晋代魏和三国结束,八王之乱,少数民族内迁西晋灭亡,东晋的建立,前秦统一北方,淝水之战,南朝政权的更迭,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表现影响),本课小结,1.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统一全国的是 A魏国 B西晋 C东晋

5、 D蜀国 2.成语“草木皆兵”的源于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攻占长安,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鲜卑 C羌 D羯 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A西晋 B东晋 C宋 D前秦,B,C,A,D,前秦王符坚重用的汉人丞相是 A王莽 B王猛 C王导 D王敦 淝水之战的战争双方是 B.西晋 前秦 B.东晋 北魏 C.西晋 北魏 D.东晋 前秦 以下对淝水之战描述正确的是 A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4世纪前期 B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C、前秦军队上下一心,作战勇猛 D淝水之战后,南方陷入混乱状态,C,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南方的工具比北方先进 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A B C D,D,B,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中曹操胜利的原因是什么?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中曹操为什么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