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应注重

上传人:lcm****801 文档编号:54024304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应注重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小学教师应注重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小学教师应注重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小学教师应注重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小学教师应注重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应注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应注重(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师应注重 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张嘉玮,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这个目标明确地指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领域掀起了一个新的浪潮,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称做积极心理学,以研究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为主要内容,首次对病态心理为重点的研究范式进行挑战。小学教师无论

2、开展发展性还是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都要以积极心理学的精神为指导,应注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一、教育多数小学生自觉的发展积极心理品质,认知发展,认知发展,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观 察,记 忆,思 维,观察搜索的目标性增强(无风枝叶摆动),利用语言刻画观察对象,根据期望观察对象,善于发现记忆材料规则,提高记忆效果,自发地复述材料,通过联想帮助记忆,按照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 逐个尝试,搜索所有途径,手段目的分析法,向前探索法,穷尽搜索,限制性搜索,小学生学习策略,注意策略,编码策略,提取信息策略,让小学生学会自己提问,自己回答问题,从外部控制转化为自我控制。,按小学生熟悉或习惯的方式组织信息,以

3、便于提取,精细阐述:为更好的记住学习材料而进行充实意义的添加。(加强意义和逻辑联系),组织策略:指把一组信息划分成若干较小的单元,并且表明它们之间的联系。(分成多层次意义结构),按需索取贮存信息的方法,分类提取(分类回忆),社会性发展,小学生初步形 成了用道德认 识来评价和调 节道德行为的 能力,小学生的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向分化发展。,小学生的自觉自律初步形成。,小学阶段是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 (9岁左右),品德发展,小学生品德发展特点,2.低年级学生道德言行直接反应家长和教师的要求,表面上言行一致,但水平较低。高年级学生开始学会掩饰自己的行为,出现言行脱节现象。,(1)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

4、。让他们正确掌握道德观念,培养道德判断能力,形成道德信念。 (2)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教育作用。让他们通过自我调节消除不良道德情感。 (3)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意志。重视榜样的作用,通过实践活动锻炼道德意志,通过集体作用,提高道德意志水平。 (4)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制定小学生行为规范,有目的地重复训练,小学生品德的培养,同伴交往的发展,小学阶段,同伴间友谊的发展,处于双向帮助,但不能同患难的合作阶段。他们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小学生的同伴团体小学生的同伴团体,又称同辈团体,是指他们中关系密切的同伴自愿结合而形成的群

5、体。,地域型,相似型,互补型,小学低年级学生是在游戏中结成的团体的,很不稳定,是多变的松散的联合体。到了中高年级,才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同伴团体。,是小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媒介,他们在团体中会潜移默化的学到领导、服从、同情与合作等社会技能。同伴间能得到对自身成长变化与体验的交流,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但同伴团体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影响还不占重要地位。,小学生同伴交往指导,二、引导少数小学生积极主动解决心理问题,小学生的心理和身体一样,有健康的一面,也有不健康的一面,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是正常现象。小学班主任的责任是激发小学生自助动机,看到自己心理中的积极方面和健康的功能,有信心战胜不健康的因素,恢复心理健康。,

6、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干预,1.对立违抗性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是指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顽固、敌意和挑衅行为。这是在学前或学龄初期发现的儿童反社会和攻击行为。它对父母和子女的互动有着极端不利的影响。,诊断标准,(1)经常发脾气 (2)经常与成人争吵 (3)经常主动对抗或拒绝听从成人的要求和规定 (4)经常故意激怒他人 (5)经常因自己的过失或错误指责他人 (6)经常易怒或容易被他人激怒 (7)经常生气和愤慨 (8)经常怀恨或报复至少有上述症状4个以上者并持续存在6个月以上才能诊断为对立违抗性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和品德障碍的区别,对立违抗性障碍比品德障碍的症状早出现2-3年。,对立违抗性障碍大约在6

7、岁左右出现,品德障碍大约在9岁左右出现,大部分是男孩,多表现为攻击性症状。,从症状出现的年龄区分,青春期的品德障碍男女都有,行为表现没有早期出现者严重,很少有暴力行为犯罪,反社会行为不会延续到成年。,大约有一半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不会转 化为品德障碍,25%的儿童症状会完全消失 几乎所有的品德障碍儿童都具有对立违抗性 障碍的症状,对立违抗性障碍的干预,(1)家长管理培训 (2)认知问题解决技能训练 (3)强化干预训练要注意调动本人的积极因素,2.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也称多动症。指儿童智力正常,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分散,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以及 情绪冲动的一组症候群

8、。,诊断标准,(1)不专注 (2)行为抑制困难或冲动 (3)多动 (4)适应行为习得缺陷(缺乏秩序感、责任感) (5)成就表现不稳定(作业、考试等不能用习得经验规范自己)。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是先天的,由个体因素造成的。,儿童的多动行为,除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外,还有两种情况: 多动行为指不恰当而又不能控制活动的行为。多动行为问题儿童约半数以上属于一般多动行为。它是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下习得的后天形成的。假性多动症指有些儿童表现看似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也出现一、两项诊断表准,但实际上不是ADHD。如抑郁症、焦虑症、自闭症、抽动症等。,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和多动行为的区别,发生率占儿童总数的4%5

9、%男孩多于女孩,发生率之比约6:1发生率有年龄差异,男孩的年龄差异比较明显,4-11岁男孩发生率为10%以上,12-16岁男孩发生率为7%。女孩发生率的年龄差异不明显。,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的发生率,(1)认知能力缺陷ADHD儿童的智商要比正常儿童低7-15分。他们的视动协调能力比普通儿童低,信息加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记忆力等也略低于普通儿童。 (2)学习成就低(成绩差),约9%的ADHD儿童阅读理解困难。 (3)身体健康问题。出现轻微生理异常现象,比一般儿童多,如小指弯曲等。在婴儿期容易出现尿床、睡眠不好以及骨折等。 (4)情绪困扰。自卑、焦虑、抑郁等。 (5)社会适应不良。攻击行为,违规

10、行为和人际关系问题。 (6)动作障碍。精细动作差,视力协调差,手脚协调差。,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的适应问题,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的干预,(1)药物干预目前常用的药有利他林和匹莫林等,主要通过促使大脑神经细胞间的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增加,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灭活。利他林的疗效可达70-80%匹莫林的疗效可达60%左右,(2)家长管理培训让家长了解ADHD知识。学会用奖惩法强化孩子行为,建立记录卡。家长与孩子进行趣味游戏,把任务分成不同部分,鼓励孩子完成。对矫治孩子冲动行为更有效。,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的干预,(3)强化干预暑假治疗计划 对象:515岁ADHD儿童训练营上课和娱乐活动共8周360小时问题严重性减弱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均有提高,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的干预,(4)教育干预教师和小学生制定目标,建立奖惩制度,达到目标予以奖励,否则受到惩罚,剥夺一些权利。对小学生提供期望行为暗示,运用口头或书面指令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教师可把ADHD小学生安排在自己身边,随时监督,建立明文规定的纪律制度,经常提示他们。(5)个别心理咨询,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的干预,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