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问题复习提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24006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1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管理问题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城市管理问题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城市管理问题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城市管理问题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城市管理问题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管理问题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管理问题复习提纲(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社會問題URBAN SOCIOLOGY 第四講城市二元社會和戶籍改革第一讲:1、 城市社会学的概念城市社会学 (urban sociology ) ,又称都市社会学,以城市的区位、 社会结构、 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2、 城市的概念以及特征概念:(1)城市的外在形态:人口规模、人口密度、人口构成、空间地域构成。(2)城市的内部与功能:(3)城市的内在关系:城市内部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人际心理等。城市现像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现实: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 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地说,也可能是一种气氛,

2、一种特殊或者一个灵魂。 潘什梅尔大量异质性居民聚民,以非农职业为主,具有综合功能的社会共同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城市的特征:(1)集中性:指城市相对于乡村而言,在人口、物质、功能上的聚集趋势和状态。( 2)分割性:城市组织功能与城市居民社会角色的分化趋势和状态。城市组织和单位功能的进一步分化和专业化。既高度分割又深度依赖(3)异质性:指城市人口、生活方式、组织功能的多样化差别趋势和状态。(4)法理性:城市主要以法律、法规等社会契约为交往和调控基础的趋势与特征。城市是不同于乡村社会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物质空间和社会现象,它是建立在非农业活动基础上、功能分化并以法理等契约作为主导的人类生活方式与聚集

3、地。3、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过程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和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与扩大,居民的就业方式逐步城市化4、中国和西方城市化的特点?5、中国在城市化中遇到的问题(1)城市化水平虚高且同质性强(2)城市化发展的地域结构不均衡(3)城乡关系不平等(4)城市化过程中社会矛盾突出6、城市问题的分析视角*5 1、社会病理学观点(Theory of Social Pathology )观点来源于有机体模拟法。比如有的人把政府描绘为是社会的头部,邮政服务是精神系统,警察则是法律的长手臂。斯宾塞认为,社会就像是一个有机体,这个有机体是由一个可以凌驾

4、任何一部分活力的生命组成的。持有机体模拟法观点的学者认为,凡是城市社會問題URBAN SOCIOLOGY 第四講城市二元社會和戶籍改革妨害到正常社会机能的人们或情况,皆可视为社会问题。社会病理学的主要观点:( 1)定义:一般认为良好的社会状况和妥善的安排是健康的,而脱离道德期望的个人与情况则被视为“ 有毛病的 ” ,因此它是坏的,所谓的社会问题就是脱离了道德期望。( 2)原因:造成社会问题的最大原因即是社会化过程的失败。社会有责任通过社会化的媒介,而将道德规范传递给下一代,然而,有时社会化却缺乏效率,早期的社会病理学将有缺点者(精神不健全)、依赖者、犯过失者看成是一种属于“ 犯罪类型 ” 的人

5、,是社会问题的来源。而晚期的病理学家认为社会问题的原由是因为人们学习了错误的价值观念。社会环境是构成社会病态的一个主要条件。(3)解决方法:早期社会学者认为,所有的麻烦都是遗传上具有缺点的个人所带来的,比如精神不健全者是因近亲联姻造成的,故把优生学运动看作是一个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晚期的社会学者则认为,社会本身是有毛病的,治疗有毛病的制度,便可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2、社会解组观点(Theory of Social Disorganization )1920 年间,出现了社会解组概念。该概念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其支部皆以井然有序的结构和关系并列在一起,而每一个支部又都能够与其它支部脱离。(1

6、)定义:社会解组被看成是失去规则。解组有三种形式:无规范、文化冲突、崩溃。(2)原因:社会变迁,致使社会系统中的支部产生了和谐。(3)结果:给个人带来紧张:如心理疾病、酒精中毒等等。给系统带来三种结果:其一系统内会发生变化;其二系统持续操作;其三系统也许会崩溃(解组造成了极度的混乱甚而毁灭了整个系统)。(4)解决方法:适当诊断,减少解组,使脱离系统的支部引会平衡局面。3、价值冲突观点(Theory of Value Conflict )价值冲突的观点:( 1)定义:社会问题是与某些群体的价值不能兼容并存的社会状况,而且这些状况令群体中的成员认为有必要唤起大众来采取行动。( 2)原因:造成社会问

7、题的根本原因是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因为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兴趣(利益) ,他们发觉彼此是相互对立的,一旦对立具体化变成了冲突,社会问题便因而滋生。社会问题包含了一个客观的情况和一个主观的定义。客观的情况即接触与竞争;主观的定义即反映在接触、竞争和物质、权力分配方面的不同的定义和评价。( 3)解决方法:价值冲突观点建议以三种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中利益与价值的分裂情形。其一,交涉(讨价还价);其二,协议;其三,使用权力。4、偏差行为观点(Theory of Deviant Behavior )偏差行为观点的特性(1)定义:社会问题违反规范期望,其行为或准概况脱离规范者即是偏差。( 2)原因:偏差行为产

8、生的原因,是由于不恰当的社会化。这种社会化被视为是发生在初级群体关系的情况中。( 3)解决方法:解决偏差行为的主要办法是重新社会化。而重新社会化的最好方法是增加有意义的初级团体与合法行为模式间的联系,同时减少有意义的初级团体与非法行城市社會問題URBAN SOCIOLOGY 第四講城市二元社會和戶籍改革为模式间的联系。一旦合法的机会增加,社会性问题的行为变会减少。5、标示论观点(Theory of Labeling )( 1)定义:社会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问题,是因受到大众或社会控制机构的注意,被定义为有问题的或是偏差行为。( 2)结果个人或状况被认定是有社会性的问题或偏差的,将会导致人类关系的

9、重组,而促成更多的“ 偏差 ” 。比如一个曾经犯法的人,可能无法获得一般的工作机会,而必须再去犯罪来维持他的生活。这种因其它人的反应所造成的偏差角色可称为“ 次级偏差 ”(secondary deviance) 。( 3)解决方法:改变定义 :即要更加容忍,停止将某些人或状况指称为“ 有问题 ”.消除指称所能带来的利益,即减少人们指称自己和别人的机会,并且减少因指标所带来的问题。7、城市管理的概念 城市管理是指以城市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为对象,以城市基本信息流为基础,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等一系列机制,采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互动,围绕城市运行和发展进行的

10、决策引导、规范协调、服务和经营行为。(广义的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一切活动进行管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市政的管理。狭义的城市管理通常就是指市政管理,即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运行相关联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 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一般城市管理所研究的对象主要针对狭义的城市管理,即市政管理。 )第二讲:1、 韦伯城市社会思想?马克斯 韦伯 Max Weber,1864 年 1920 年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被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1)城市的共同点:(1)城市是个密集的“ 聚落 ”(2)市场是城市的经济中心。2)城市的类型(1)消费城市(2)生产城市

11、(3)商业城市(4)农耕城市3)城市共同体的特征较强的工商业性格;防御设施;市场;自己的法庭以及至少部门的 自己的法律;团体性格及与此相关的;至少要有部分的自律性与自主性。?4)东西方城市的差异?(1)东方的城市并没像西方城市那样有一套特殊的、适用于市场的实体法或诉城市社會問題URBAN SOCIOLOGY 第四講城市二元社會和戶籍改革讼法,也没有由市场自律性任命的法庭。?(2)东方的城市基本上没有自律性的行政,一般而言,东方的城市在行政上从属于中央集权制度,西方城市的权力是分散的。?(3)东方城市的社会组织以亲属、氏族为基础,西方城市的社会组织则以个人为基础。?(4)东方的城市居民没有具备类

12、似西方古代与中古城市的市民权力,也没有像西方城市那样的法人性格。?(5)东方城市居民对当代行政事务的自律权力及参与程度,远不及西方城市。?(6)尽管亚洲的行会及其它职业团体也体某种权限,但这些权限不过是一个特定团体对有关其团体具体利益的特定问题所拥有的权限或实际权力。2、 齐美尔城市社会思想?乔治 齐美尔( Simmel Georg ,1858 1918)德国 社会学 家、 哲学家 。?主要考察城市化对个人的社会心理的影响。?城市生活的理性化、精于计算、厌倦、彼此间缺乏真情实感。1)人口聚居规模对社会关系及人的个性、自由和心理的影响?两人群体与三人群体的区别?群体规模越大,社会交往关系的情感成

13、分和个性化程度就越低。“ 孤独地走在人群里 ” 。自由空间的增长。个性被扼杀,采用夸张的办法张扬个性。?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经受着高度的神经刺激。通过分隔和对象化应付潜在的不可预料的刺激。2)现代社会分工对城市社会关系及精神生活的影响?(1)极度的社会分工打碎和分割了社会生活的同一性,导致社会交往关系的暂时性、非个人化和片面化。?(2)增强了个体个性意识的觉醒,激发了个人主义的膨胀。?(3)劳动分工的发展促使个人与其所创造的文化世界的异化。3)货币经济与理性对城市社会关系的影响?在对人对事的态度上,理性和货币都显得务实,而且,这种务实态度在事实上呈现为一种形式上的公正与冷酷。?在金钱和利益的作用下

14、,城市人形成了一种较且理性、斤斤计较、复杂和老于世故的人格特征。3、 帕克社会生态过程?帕克将城市看作是一个社会有机体,将城市社会的生态过程概括为:竞争、冲突、适应、同化?帕克还关注与自然区现象紧密相联系的社会隔离现象,职业隔离、种族隔离、阶级隔离等。适应指固定和分配社会中成员的地位,以此限制竞争和冲突。同化指个体在相当固定的基础上共同分享价值、利益与态度。?麦肯齐在帕克的基础上,在竞争、冲突、适应、同化外,还补充了集中、离散、城市社會問題URBAN SOCIOLOGY 第四講城市二元社會和戶籍改革侵入、继替等概念。?集中: 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向某些地区聚集。?离散: 即人口向更广大的地区扩散。

15、?侵入 :指一种社会机构或人口群体逐步渗透到另一种机构或人口群体占据的区域内的过程。?继替 :即侵入的结果,即成功地排除了原有机构和人口群体,使人口群体或土地用途完全改变。4、 邓肯生态复合理论?邓肯认为社会是一个生态系统,由人口、组织、环境、技术这四个关系变量所组成的功能相互依赖的生态复合体,简称POET 生态复合体。5、 几个模型(例如扇形模型。 )6、 城市社会生态模型?探讨城市内部结构与变迁,即人口和社会机构在城市空间的分布,以及这种分布模式的形成过程研究。?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伯吉斯同心圆理论:这是由E W 伯吉斯于1923 年提出的。他以芝加哥为例,试图创立一个城市发展

16、和土地使用空间组织方式的模型。霍伊特扇形理论:城市不同土地使用区,都是沿交通线由中心向外放射出去,从中心到边缘形成一个扇形结构。多核心理论城市生态中满足某种需求的机构会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不同的核心或中心。城市并非是由单一中心而是由多个中心构成。7、 列菲弗尔空间生产理论?1974 年列斐伏尔出版了都市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空间的生产。?(1)城市空间是一种产物,要注重城市规划的政治性和社会性。?(2)城市空间被资本殖民化。城市革命,空间本身已被资本占有并从属于它的逻辑。?(3)城市空间生产中的社会矛盾。资本主义通过剥削空间来巩固自身时,也同时产生了一种威胁资本主义统治的矛盾。8、 集体消费的概念?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日益集中的资本主与日益集中的劳动力同步进行,劳动力越来越集中于城市这个特定的空间,与此同时,劳动再生产所需要的消费,越来越需要国家干预来满足。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消费越来越集体化,城市日益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集体消费空间单位。?消费过程就其性质和规模,其组织和管理只能是集中供给。9、 新韦伯主义(关注)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