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81664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6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5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5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5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5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5 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1、 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

2、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说:愠:三:信:传: 故:罔:殆 :女:是: 知:善:弘毅:凋:恕: 2、翻译下列句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翻译: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翻译: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翻译:3、本文所选十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想品德修养。请分别就这几个方面各举两则。学习态度:2 学习方法:品德修养:4、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3、(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5、 “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么做的好处。这是一种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只有这样,人才能净化自己的思想,才能在做人与求学方面得到提高。7、谈谈你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 “学”与“思”二者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必 然,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会学有所成。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请结合 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己所不欲,勿

4、施于人”? 比如自己不愿意被别人嘲笑,那么就不要嘲笑别人,而要尊重别人。俗话说就 是“拿人心比己心”,就是从自己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替别人考虑一下,这是一 种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10、归纳本文成语2、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 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5、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 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一、解释加点字词3 缘:鲜美:英:缤纷:穷:良:属:阡 陌: 交通:要:咸:妻子:绝境:间隔:乃:无论:延:扶:向:志:诣:规: 寻:津: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6、翻译: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翻译: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 7、此中人语云: “ 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 8、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翻译:9、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翻译: 10、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 三、简答1、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他的含义 是什么? 答: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2、第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 答:这段景物

7、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 奇境” ,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 了气氛,也为桃源美好作了铺垫。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答: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 绝的地方。4、为什么桃源中人嘱咐渔人“ 不足为外人道也 ” ? 答:桃源中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 绝境” ,避免战乱,不愿让外人知道。4 5、渔人离桃花源, “ 便扶向路 ” ,又“ 处处志之 ” ,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 寻向 所志” ,却“ 不复得路 ”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 暗示“ 桃源” 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

8、存在的。6、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 “ 叹惋 ” ? 答:外界变化大;战乱频繁;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7、“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答:(1)发现桃源村的经过; (2)村中的生活情况; (3)归途中做标记的事。8、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的美好境 界? 答: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 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9、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平;生活富足,热情好客。3、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 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

9、来无 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 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一、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名:斯:惟:馨:鸿儒:白丁: 之:劳形:之: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翻译: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翻译: 3、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 劳形。 翻译: 4、孔子云: “ 何陋之有?” 翻译: 三、课文理解 1、课文开头写山、水运用了什么手法,作用是什么? 答:运用了类比的手法。用有仙之山和有龙之水与陋室类比,表明陋室也 具有“名”与“灵”的性质。2、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从居住环境、交往人物、日

10、常生活来写,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5 和安贫乐道的情趣。3、作者结尾写 “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这两句有什么作用? 答: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 陋室” ,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 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4、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 ,有什么含义? 答:上文作者用诸葛庐、子云亭作类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 和抱负。再引用孔子的话结尾,更具有雄辩的力量,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 吾德馨” ,又发人深思。5、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 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 “惟吾德馨” 的道德情操? 答:这种安贫乐道的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 样我

11、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6、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的例子数不胜数,请你试举一例。 答:例如“杜甫草堂”,因为杜甫是伟大的诗人,所以他的草堂也就有名并 流传千古。4、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蕃:之:濯:妖:亭亭:植: 亵:鲜:宜清涟: 二、翻译下列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

12、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翻译:3、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 三、课文理解。 1、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莲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三方面来写,表达了作者不慕名 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6 2、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你认为文中 “菊、牡丹、莲”各象征什么? 答: “菊”象征隐士,“牡丹”象征富贵,“莲”象征君子。3、作者在文中写菊、牡丹的作用是什么? 用菊、牡丹衬托对莲的喜爱,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4、 、根据上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

13、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答: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正直、表里如一、行为端正;美名远 扬;端庄、清高、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5、作者在文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用“ 莲” 自比,又用“ 菊” 和“ 牡丹 ” 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概括 喜爱的原因。 答:梅花。梅花凌雪傲霜,展示了在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5、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囐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

14、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阙:自:曦:襄:沿:溯: 或:虽:奔:以:疾:湍:良: 属:引:绝: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翻译: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翻译: 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7 翻译: 7、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翻译:三、课文理解 1、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景

15、综合表现了三峡怎样 的特点?山的“ 连”“高”“窄” 。2、写 “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 李白的哪首诗? 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 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3、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 夏水” 。4、结尾引用“ 渔者歌 ” 有什么作用? 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三峡秋天凄凉、肃杀的气氛。 5、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6、 三峡一文,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物的

16、? 答:文章总写了三峡的山势,突出三峡两岸山岭绵延峻峭,再写夏季江水迅 猛,水流湍急,春冬山高水清、草木茂盛的特点,最后写“ 林寒涧肃 ” 的秋季景 色,而此时的 “ 高猿长啸 ” 从侧面衬托了冷清萧瑟的秋色。6、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欣然: 念: 遂: 相与 : 于: 但 二、翻译下列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 翻译: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翻译: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三、课文理解。1、结尾惋惜无人赏月,暗示了什么? 答: 世人大多热衷名利,为俗务所累。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