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纱标准(5月20日修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69967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4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麻纱标准(5月20日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亚麻纱标准(5月20日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亚麻纱标准(5月20日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亚麻纱标准(5月20日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亚麻纱标准(5月20日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亚麻纱标准(5月20日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麻纱标准(5月20日修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Z 纺织行业标准FZ/T 32001-2010 亚 麻 纱Flax yarn FZ/T320012010FZ/T32001-2010 目次前言1 1范围1 2引用标准1 3产品品种、规格1 4技术要求3 5试验方法4 6检验规则8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9 FZ/T32001-2010 前言本标准是对FZ/T32001-1998亚麻纱的修订。本标准与FZ/T32001-1998的主要差异为: -修订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修订了产品类别; -修订了产品的等别:由原标准的优、一、二修订为4A、 3A、2A、A。-调整了品等评定项数和试验程序,评定项目分为主要和一般指标。; -修订了断裂强力变异

2、系数和黑板麻粒等相关考核指标; -修订了断裂强度考核指标,将原断裂长度修订为断裂强度; -修订了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考核指标; -修订了产品规格,将原公制支数修订为线密度和公制支数两类; -删除了附录A。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金元亚麻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纺织行业标准FZ/T32001-2010 亚 麻 纱Wet-spun flax yarn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湿纺纯亚麻纱线的产品品种、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运输和储存。本标准适用于评定湿纺纯亚麻纱线的品质和作为交接验收的统一规定。2引用标准2.1 GB/T250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2.2 GB/

3、T3916 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2.3 GB/8170 2008 数值修约规则3产品品种、规格2.1 亚麻纱的品种分为湿纺长、短麻纱。2.1.1亚麻纱的粗细程度以公制支数表示,即在公定回潮率时以1g 重量纱的长度米数表示,见式(1) :N = (1)式中: N公制支数,单位为支( Nm ) ;L长度,单位为米( m ) ;G 重量,单位为克(g) 。2.1.2亚麻纱的粗细程度亦可用特(tex)表示,即以 1000m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表示,见式 (2) :T = 1 000 (2) 式中: T特克斯数,单位为特克斯( tex ) ;G 重量,单位为克( g) 。

4、L长度,单位为米( m ) ;2.2 亚麻纱的公定回潮率标准:12% 。2.3 亚麻纱的标准重量2.3.1 100m亚麻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标准重量 (g/100m)=100/支数(3) 2.3.2 100m亚麻纱的标准干燥重量:标准干燥重量 (g/100m)=标准重量 /(1+公定回潮率 ) (4) 4亚麻纱线等级、规格3.1 纱线的等级评定,根据亚麻纱线各规格技术评定表中测试结果,共分为4A、 3A、2A、 A 四个等级。4 亚麻纱线等级评定方法4.1 亚麻纱的等级评定以相同规格的纱线检验数据为标准,通常以原料配料为一批,超过 10 吨,则同一批次须测试两次。试验样品平衡回潮24

5、小时,公定回潮率标准为12%,按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年 月 日实施GLLGFZ/T32001-2010按测试结果评定纱线的等级,原则上以一次试验为准。4.2 纱线品质主要物理指标:断裂强度(cN/tex) 、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V(%) 、条干均匀度CVm(%) , 主要指标中有二项指标达到标准的前提下,允许另一项检验指标低于标准的5%。4.3纱线品质一般指标:最小断裂强力(cN)、细节 -50%(/km) 、麻结 +200%(/km) 、麻结 +400%(/km) 、百米重量偏差 (%),黑板条干均匀度这六项指标中允许有一项低于标准指标。4.4 AAAA级评定方法:主要指标中有二项指标达到

6、且高于标准的前提下,允许另一项检验指标低于标准的 5%,六项一般指标中允许有一项低于标准指标。4.5 AAA级与AA 级评定方法:主要指标中有二项指标达到且高于标准的前提下,允许另一项检验指标低于标准的5%,六项一般指标中允许有二项低于标准指标。4.6 A 级评定方法:主要指标中有二项指标达到且高于标准的前提下,允许另一项检验指标低于标准的 5%,一般指标可不作要求。4.7 低于 A 级品指标的,判定为等外品。年 月 日实施FZ/T32001-20104.4 湿纺长麻纱技术要求见表1. 表 1 公制支数Nm (tex) 等别主要物理指标一般指标断裂强度cN/tex 条干CVm(%) 不大于断裂

7、强力变异系数 CV% 不大于最小断裂强力 cN 不小于细节-50%/km 不大于麻结+200%/km 不大于麻结+400%/km 不大于百米重量偏差% 不大于黑板条干均匀度 10块板,分不低于55 以上(18.2 )4A 25 32 19 300 5000 8000 900 3 90 3A 23 33 21 250 6000 9000 1000 380 2A 20 34 23 230 7000 10000 1200 370 A 19 35 25 200 8000 12000 1400 360 40-54 (25-18.5) 4A 26 30 19 350 4000 6000 700 3 90

8、3A 24 31 20 320 5000 7000 800 380 2A 22 33 21 290 6000 8000 900 370 A 20 34 23 250 7000 10000 1000 360 34-39 (29.4-25.6) 4A 27 29 18 380 3500 5500 500 3 90 3A 24 30 19 350 4500 6500 700 380 2A 22 32 20 320 6000 7500 800 370 A 21 33 21 290 7000 9000 1000 360 28-33 (35.7-30.3) 4A 28 28 16 480 2500 500

9、0 450 3 90 3A 25 30 18 460 3000 5700 600 380 2A 23 31 19 420 4000 7000 800 370 A 21 32 20 390 4800 8000 900 360 20-27 (50-37) 4A 29 26 16 650 1800 4300 500 390 3A 26 28 17 580 2500 5200 600 380 2A 24 29 18 550 3300 6000 800 370 A 22 30 19 500 4300 7500 900 360 15-19 (66.7-52.6) 4A 29 25 15 700 1100

10、4000 300 4 90 3A 27 27 16 650 1800 4500 500 4 80 2A 25 29 17 600 2500 6000 600 4 70 A 22 30 19 500 3500 7000 800 4 60 FZ/T32001-2010 表 1( 完)4.5 湿纺短麻纱技术要求见表2. 表 2 公制支数Nm (tex) 等别主要物理指标一般指标断裂强度cN/tex 条干CVm(%) 不大于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CV% 不大于最小断裂强力 cN 不小于细节-50%/km 不大于麻结+200%/km 不大于麻结+400%/km 不大于百米重量偏差% 不大于黑板条干均匀度 1

11、0 块板,分不低于14.5 以下(69) 4A 29 24 14 750 800 3000 200 490 3A 27 26 15 700 1200 4000 300 4 80 2A 25 27 16 650 1800 4000 350 4 70 A 23 29 18 600 2000 5500 400 4 60 公制支数Nm (tex) 等别主要物理指标一般指标断裂强度cN/tex 条干CVm(%) 不大于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CV% 不大于最小断裂强力 cN 不小于细节-50%/km 不大于麻结+200%/km 不大于麻结+400%/km 不大于百米重量偏差% 不大于黑板条干均匀度 10 块板

12、,分不低于26 以上(38.5) 4A 23 30 18 380 4000 5500 600 3 90 3A 21 32 20 350 5000 6500 700 3 80 2A 20 33 22 300 6000 7500 900 3 70 A 19 35 24 280 7000 9000 1000 3 60 20-25 (50-40) 4A 23 30 18 500 3300 6000 600 3 90 3A 21 32 19 450 4000 7000 700 3 80 2A 20 33 22 400 5000 8000 800 3 70 A 19 34 24 350 6000 9000

13、 1000 3 60 15-19 (66.7-52.6) 4A 24 29 16 600 2500 5500 550 4 90 3A 22 30 18 550 3500 6000 650 4 80 2A 21 31 20 500 4500 7000 850 4 70 A 19 33 22 450 6000 8000 900 4 60 8-14.5 (125-69) 4A 24 29 15 750 1500 5000 500 4.5 90 3A 23 30 18 700 2000 6000 650 4.5 80 2A 22 32 20 650 2500 7000 750 4.5 70 A 20

14、33 22 600 4000 8000 800 4.5 60 FZ/T32001-2010 表 2( 完)5 检验规则5.1 筒纱采样方法筒纱采样一般采用随机取样方法。5.1.1 从一批待检成品纱中,随机抽取每个品种20 个筒纱,作为批量样品。所采取的试验样品纱均具有整批纱线的质量代表性。5.1.2 在所取样纱中随机采样二份,每份抽取3 个筒纱,分别去除表层后,取 3050g,注明产品品种、批号,并装入塑料袋内密封留做回潮。每批以两份回潮率平均值表示。5.2 试验条件5.2.1各项检验应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实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5) %。5.2.2 试验室试样的制备:实验前

15、将试样纱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放置不少于24 小时,使其达到平衡回潮率(以相隔半小时连续两次称重的质量递变量不超过0.1% 为准)。5.3 试验仪器及要求5.3.1 全自动条干测试仪5.3.2 全自动强力测试仪5.3.3 烘箱:箱内温度控制在(105 2)之间5.3.4 电子天平:最小分度值0.1mg 5.3.5 缕纱测长仪:YG( B)086A 型5.4 回潮率检验5.4.1操作方法:从塑料袋中取出试样在天平上称重,精确到0.01g ,作为试样烘前重量。操作要求准确迅速,防止水分蒸发。将已称重的2 个试样在温度为105+2 的恒温烘箱内烘至恒重(恒重是前后两次质量差异不超过原称重量的0.05% ),作为试样的烘后重量。5.4.2 回潮率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