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高效学习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64099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两首高效学习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诗经》两首高效学习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诗经》两首高效学习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诗经》两首高效学习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诗经》两首高效学习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经》两首高效学习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两首高效学习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高升学校高中语文SLAE 高效学习案编号: 2.1 诗经两首编订人:曹恒刚审核人:韩兵高中语文 SLAE高效学习案 2.1 第一页预学案:自主学习预习案一、 诗经简介1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 年间的诗歌305 篇。先秦称为诗 ,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1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歌谣。诗是从周南、召南、邶等15 个地区采集 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 篇。大部分是民歌。 2 雅。即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即所谓正声雅

2、乐。 雅诗是宫廷宴乐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 篇, 小雅 74 篇,共105 篇。 3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为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 篇, 鲁颂 4 篇, 商颂 5 篇,共 40 篇。 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 “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

3、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2.关于赋、比、兴诗经中的诗篇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手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 “敷陈”指叙事, “直言”指照直说;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以引起所咏的内容。诗经“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体制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3、关于诵读节奏 郭沫若说,节奏是诗歌的生命。节奏又叫节拍、音步、音尺、音节

4、、顿,在诗歌中是由可以较量的语音单位在一定时值中有规律地重复形成的。四言诗的节奏,是“二二”节拍,读诗要读出句内的小停顿。五言诗,一般是“二二 一”或“二一 二”等三个节拍。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的,是随文意切分的。二、诗题解说“氓”,指外来的百姓,农民。古代“氓”没有“流氓”的意思,也不读“m ng”。 “薇”,野菜名,也名巢菜,嫩苗可食。“采薇”即采集野生的薇菜,粮草不续,士兵只好以它充饥。诗经中篇名多出自诗的第一句,本文所选的两篇即如此,另如: 伐檀 出自“坎坎伐檀兮” , 黍离出自“彼黍离离”等。 三、涉及成语1. 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夙,早。兴,起。夜寐:晚睡。2. 信誓旦旦:形容

5、誓言说得非常诚挚。旦旦:诚恳的样子。3. 二三其德:言其行为再三反复,三心二意,德行不专。二三: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德,品德、德行。四、整体感知1 氓这首诗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这首诗写了一名女子追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婚变的全过程。故事从“氓”来向她求婚写起,女子虽然对他求婚的方式有些不满,但还是答应了他;接下来写两人的恋爱生活,着重表现了女子对“氓”的痴情;两人很顺利地结婚了;婚后的生活贫困、辛苦,女子毫无怨言地操劳着家务, “氓”开始时还好,慢慢地,随着生活的好转,他的脾气变得粗暴起来,他的行为荒唐起来,并且没有回头的意思。女子只能自己伤心,不过,对于这种状况她不会无限期教学课题课型

6、主备教师把关教师课时使用时间诗经两首新授曹恒刚韩兵3 201212 学习目标1. 了解有关诗经的常识。2. 把握全文的情节和主题。3. 掌握比兴对比的手法。学法指导1、借助教材,从整体上理解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2、欣赏作品的美,要以作品的语言、蕴含的意蕴为着重点,要注意分析作品的写作手法,将作品的感情与时代背景结合起来。3、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表示出来,并写在后面的“我的疑问”处。4、限时15 分钟,独立完成。合肥高升学校高中语文SLAE 高效学习案编号: 2.1 诗经两首编订人:曹恒刚审核人:韩兵高中语文 SLAE高效学习案 2.

7、1 第二页地忍受下去的,她想:既然“氓”不念旧情,无情无义,那就算了吧!2氓具体情节结构如何?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比、兴)一个古老的、至今还在无数次重演的生活事件:痴心女子负心郎,诗人们曾千百次的用以作为创作的题材;然而今天我们读着这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诗章,却决不因时代的遥远、题材的习见而厌倦。诵读之中,仿佛能听见主人公催人泪下的悲怆呼声,仍能看到她那哀丽坚贞的感人形象。一首诗歌,何以能具有如此强大、不朽的生命力呢?3

8、、 采薇这首诗共六章,分哪几个层次?第一、二、三节为第一部分,“采薇”;第四、五两节为第二部分,“作战”;第六节为第三部分, “回家”。 . 预习自测 学习建议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检测下列重点文言现象,认真感悟古今异义、特殊 句式等的基本规律及判断方法。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 氓之蚩蚩(m ng ch)2 匪我愆期( qi n )3 将子无怒( qi ng )4 乘彼垝垣( gu) 5 尔卜尔筮( sh)6 于嗟鸠兮( x)7 犹可说也( tu)8 自我徂尔( c ) 9 其水汤汤( sh ng )10 渐车帷裳(ji n ch ng)11 靡室劳矣( m)12 咥其笑矣(x) 13

9、 隰则有泮( x)14 岁亦莫止( m )15 猃狁之故(xi n y n )16 不遑启居(hu ng ) 17 王事靡盬( g )18小人所腓( f i )19 雨雪霏霏( y f i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将子无怒“无”通“毋” ,不要。于嗟鸠兮“于”通“吁” ,感叹词。匪我愆期“匪”通“非” ,不。犹可说也“说”通“脱” ,摆脱。隰则有泮“泮”通“畔” ,边。岁亦莫止“莫”通“暮” 。彼尔维何“尔”通“尓 ” ,花盛开的样子。彼路斯何“路”通“辂” ,大车。象弭鱼服“服”通“箙” ,盛箭的袋子。猃狁孔棘“棘”通“急”3.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表示另提一事。(1)送子涉淇,至

10、于顿丘古义:至,到;于,介词,引出处所。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古义:把 , 当作。今义:认为。(3)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古义:眼泪。今义:鼻涕。(4)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古义:多年。今义:三岁的年龄。(5)彼路斯何?君子之车古义:将帅。今义:品行高尚的人。(6)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古义:士兵。今义:人格卑鄙的人。(7)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古义:快乐。今义:请人喝酒、宴会。4.解释加点的词语。 将子无怒愿、请。以我贿迁财物载笑载言动词词头,无义。女也不爽过错 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 薇亦作止指薇菜冒出地面。不遑启居遑:闲暇。启居:跪、坐,指休息。启,跪。居,坐。 忧心烈烈炽烈,

11、形容忧心如焚。 载饥载渴又,且。王事靡盬休止。 忧心孔疚非常痛苦。孔,很。疚,痛苦。 四牡业业牧:驾车的雄马。业业:高大雄壮的样子。戎车既驾副词,已经。君子所依,小人所腓依:指将帅靠立在车上。岂不日戒日:天天,每天。戒 ,戒备。 雨雪霏霏雨,这里作动词。霏霏:大雪纷飞的样子。5.词类活用 士贰其行数词的使动用法,使 , 不专一。二三其德数词的使动用法,使 , 三心二意。夙兴夜寐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三岁食贫形容词做名词,贫苦的生活。其黄而陨形容词作动词,变黄。雨雪霏霏名词用作动词,下。岂不日戒名词作状语,天天、每天。6.文言句式 (1)氓之蚩蚩定语后置句合肥高升学校高中语文SLAE 高效

12、学习案编号: 2.1 诗经两首编订人:曹恒刚审核人:韩兵高中语文 SLAE高效学习案 2.1 第三页(2)匪来贸丝否定判断句(3)秋以为期宾语前置句(4)不遑启居,猃狁之故判断句 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信息链接1.四言诗。 四言诗是每句4 字或以 4 字为主的诗歌样式,盛行于西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所录 305 篇诗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诗,节奏为每句二拍,这显然是在原始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的状况。到了西汉时期,五言诗在民间悄然兴起,但文人诗仍以四言诗为主。东汉以后,五言诗占领了诗坛的主要地位,四言诗渐趋没落。能继承诗经遗风,

13、称得上四言诗的只有曹操、嵇康、陶渊明、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少数诗作。2重章叠唱的章法。重章叠唱,又叫重章叠句、复叠、复沓,是诗经章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各章的词句基本相同,中间只要换几个字,反复吟唱。这本是民歌在集体劳动中彼此唱和,便于记忆和传习而自然形成的。它的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题,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抒发。如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全诗三章,除每章第一句和第三句的第三个字外,余皆复叠。从采摘之物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中,表达出思念之情越来越强烈。通过反复叠唱,诗歌内容得到加深和扩展,“

14、一月不见”从“如三月”到“如三秋”“如三岁”,时间越长,感情越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绵绵无尽的情思。采薇用的是复叠的基本形式,还有只在部分章节换字更叠的,也有纯乎叠句而不换字的,其作用基本上是相同的。3.“杨柳”意象自诗经始,杨柳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歌咏的对象,开了借杨柳怀人的先河,在后世的诗词中,青青杨柳成为牵绊游子、离愁别绪的象征性植物。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每当古人送别离人时,杨柳便出现在渡口、驿站、城外,杨柳多情,似乎要挽留行人。每当古人怀人思亲时,杨柳出现在亭台楼榭,杨柳依依,似乎解人意。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

15、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其次,还因为“柳”与“留”谐音,“柳”者即“留”也,挽留之意。正是这些原因使得古人喜借柳来抒怀。例如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 “上马不提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李白忆秦娥 :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柳永雨霖铃 : “杨柳岸,晓风残月。 ”周邦彦兰陵王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记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柳条过千尺。”探究案:合作探究课时一课堂研讨重点文本理解探究案 .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 作探究 探究点一文本理解1.氓中“为什么作者能把女子的怨恨之情写得如此深刻,当中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女子 ) 婚前:“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婚后: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男子)婚前: “氓之蚩蚩” , “来即我媒” , “信誓旦旦” 。婚后: “言既遂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