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64057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2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遗传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遗传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遗传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遗传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遗传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学》试题及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普通遗传学试题一、名词解释(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1 连锁遗传图 : 描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和相对距离的数轴图叫连锁遗传图,又称遗传图谱。2 二价体与二倍体 : 联会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二价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称为二倍体3 颠换与转换 : 指 DNA分子中一种嘌呤被另一种嘌呤替换,或一种嘧啶被另一种嘧啶替换的突变方式;颠换: 指 DNA分子中的嘌呤碱基被嘧啶碱基替换,或嘧啶碱基被嘌呤碱基替换的突变方式4 异固缩 : 同一染色体上异染色质与常染色质的不同步的螺旋现象。5 重叠作用5 重叠作用:两对独立的基因对表现型产生相同的影响,它们中若有一对基因是纯合

2、显性或杂合状态,表现一种性状 ( 显性 );都为纯合隐性时,则表现另一种性状( 隐性) ,从而使F2呈现15:1 的表现型比例。6 操纵子:功能上相关的成簇的基因,加上它的调控的部分定义为操纵子。2 7 转座因子: 又称移动基因,跳跃基因,它可以从染色体基因组上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甚至在不同的染色体之间跃迁。8 无融合生殖:指不经过雌雄性细胞结合,但由性器官产生后代的生殖行为,它是介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之间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或者说是有性生殖的一种特殊方式或变态9 母体遗传即细胞质遗传,由于细胞质基因所决定性状的遗传现象与规律,有性生殖生物细胞质遗传物质通常来自于母本;母性影响属于细胞

3、核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由于后代个体的性状表现由母本基本型决定,因而在某些方面类似于母体遗传。10 杂种优势:两个遗传型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F1)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二、选择题(共14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14 分)1 栽培大麦 (2n=14)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具有的染色单体数目为(C ) 3 A. 14 条B. 7 条C. 28 条D. 42 条 2 遗传学上把同一植株上的自花授粉或同株上的异花授粉称为 ( D ) A.杂交B.回交C.测交D.自交 3 在下列各种基因型中,哪一种能产生8 种类型配子 (B)。 A. DdHhe

4、e B. AaBBDdEe C. aaBbEe D. AABbddEe 4 小麦高秆 (D)对矮秆 (d)为显性,抗锈病 (R)对感锈病 (r)为显性, 现以高秆抗锈 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 株高秆抗锈, 17 株高秆感锈, 14 株矮秆抗锈, 16 株矮秆感锈,可知其亲 本基因型为 (C)。 A. DdrrddRr B. DdRR ddrr C. DdRr ddrr D. DDRr ddrr 5 如果 A-B 两显性基因相引相的重组率为20,那么A-b 相 斥相的重组率为 ( A ) A. 20% B. 30% C. 40% D. 80% 6 如果用三点测验法对三对连锁基因定位,必须进

5、行(A)。 A. 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B. 两次杂交和两次测交 C. 三次杂交和三次测交D. 杂交、自交和回交各一 次 7 染色体的某一部位增加了自己的某一区段的染色体结构变异 称为(D)。 A. 缺失B. 易位C. 倒位D. 重复 8 对一生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制片观察,发现后期I 出 现染色体桥,表明该个体可能是(C)。 A. 臂间倒位杂合体B. 相互易位杂合体 C. 臂内倒位杂合体D. 顶端缺失杂合体 9 同源四倍体往往比其二倍体原始种(D)。 A.开花早而多B.生长发育快 C.结实率高D.气孔大 10 香蕉是一个同源三倍体(2n=33),其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4 可能出现的配对形式

6、包括(B)。A. 三价体和四价体B. 三价体、二价体和单价 体 C. 二价体和单价体D. 三价体和单价体 11 以 5-A-A-T-C-C-G-C-A-T-3 为模板转录合成的RNA 链的序 列为(D ) 。 A 5-A-T-G-C-G-G-A-T-T-3 B 5-U-U-A-G-G-C-G-T-A-3 C 5-T-T-A-G-G-C-G-T-A-3 D 5-A-U-G-C-G-G-A-U-U-3 A. 1/12 B. 2/12 C. 3/12 D. 4/12 12 一个小麦杂交组合的F2,B1,B2三个世代的粒重方差分别为 500,400 和 450,则该杂交组合粒重的狭义遗传率为(C)。

7、A. 85% B. 60% C. 30% D. 15% 13 要使两对基因杂合体自交后代群体纯合率达到96%以上,至 少应该连续自交 (C)。 A. 4 代B. 5 代C. 6 代D. 7 代 14 隐性致死突变的特点是(A)。 A. 致死基因纯合时才产生致死效应 B. 杂合状态时即产生致死效应 C. 纯合体和杂合体都表现致死效应 D. 当代不致死,后代表现致死效应三、判断正误(共1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10 分)1; 2 ; 3 ; 4; 5;6;7;8;9;101多线染色体的形成是由于细胞发生多次内源有丝分裂形成。 ( ) 2无性生殖 (也称为无性繁殖 )过程中几乎不发生遗传重组,是

8、 由于所产生的后代是体细胞(组织或器官 )无丝分裂产生的。5 ( ) 3性状的完全显性是指该性状的所有相对性状都是显性的,在 杂种 F1的共同表现,所以又称为共显性。( ) 4 DNA 分子杂交的方法判断两种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若熔解 温度越高,则亲缘关系越远。 () 5 设一对相对性状由n 对杂合基因控制,则自交r 代后群体中 纯合体几率为 (1-1/2r)n。( )6 染色体计数的最好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减数分裂的终变 期和中期。() 7 选择是生物物种进化的源泉和动力。() 8 O 型血的孩子不可能是血型分别为A 型和 B 型的夫妇所生。 () 9 性影响遗传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决定

9、的遗传。() 10 普通小麦的某一单位性状的遗传常常由三对独立分配的基 因共同决定,用小麦属的二倍体种、异源四倍体种和异源六倍 体种进行电离辐射的诱变处理,二倍体种突变型出现频率最高。 ( )四、简答题(共9 小题,请从中任选5 小题回答每小题 4 分, 共 20 分) 1 生物界出现多样性的遗传原因有哪些? 2 试比较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异同。 3 何谓中心法则?其中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4 试比较 F、F+、F-和 Hfr 的关系。 5 简述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6 什么是测交?它作为一种方法时,测交法用来验证三大遗传 规律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7 什么是基因突变?简要回答它的一般

10、特征? 8 简述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类型。 9 简述独立分配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五、问答题(请从下列试题中任选2 小题作答。共2 小题,每6 小题 8 分,共 16 分) 1 试述分子遗传学及经典遗传学对基因概念的理解,有何异同? (8 分) 2 果蝇作为一种遗传学材料,在遗传学的发展中作出了巨大的 贡献。试列举并说明摩尔根研究小组的果蝇遗传研究都取得了 哪些方面的成就。 (8 分) 3 你如何理解“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并就其对生 物进化及育种的作用谈谈你的观点。(8 分) 4 简要说明下列几种不育现象的遗传机理( 每一小题用 1 句话回 答) 。 (1) 烟草自交不亲和; (

11、2) 三倍体西瓜无籽; (3) 小麦黑麦的杂种F1( 含 4 个染色体组 ABDR) 不育; (4) 玉米的雄性不育。(8 分) 六、计算题(共2 小题,共 20 分)1 在两亲本的杂交中, 获得杂合体, 杂合体基因型为 (+a+b+c) , 让其与纯隐性亲本测交,得到下列结果: + + + 74 + +c 382 + b + 3 + b c 98 a + + 106 a+c 5 ab+ 364 abc 66 问: (1)写出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3 分) (2)这三个基因是否连锁,为什么?(3 分) (3)如果是,这三个基因的排列顺序如何?遗传距 离是多少?作图表示。 (4 分) (4) 符合

12、系数是多少?(2 分)7 2已知一个地区人群的血型比例为:ABOAB=0.32 0.150.490.04,试计算该群体的各基因型频率。(假设为 平衡群体 )(8 分)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0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 15 分)2。3 转换。4 异固缩:二、选择题(共14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14 分)1C;2D;3B;4C;5A;6A;7D;8C;9D;10B;11D; 12C;13C;14A 三、判断正误(共1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10 分)1; 2 ; 3 ; 4; 5;6;7;8;9;10四、简答题(共 7 小题,请从中任选5 小题回答,每小题4 分,共 20 分)

13、8 1 生物界出现多样性的遗传原因有哪些?(4 分) 生物界出现多样性的遗传原因有: (1)基因突变 (2)染色体结构变异 (3)染色体数目变异 (4)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 (5)非等位基因间的连锁交换 2 试比较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异同。呈现不连续变异的 性状叫做质量性状;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叫做数量性状。其异 同见下表性 状 类 型不同之处相同之处遗 传 基 础变 异 分 布受 环 境 影 响遗传 规律表型 特点研究 对象数 量 性 状多基 因连 续 分 布大非孟 德尔 遗传定量 描述群体性状都受基9 质 量 性 状单基 因或 少数 几对 基因不 连 续 分 布小孟德 尔遗 传定性 描述

14、家系 (系 谱)因控制;控制性状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基因 都 有 分离、重组、突 变 等 特性,都遵循相关遗传规律。3 何谓中心法则?其中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包括:遗传信息从 DNA转录到 mRNA 再 翻译成蛋白质,以及遗传信息从DNA到 DNA 的复制过程,这就 是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RNA自我复制, RNA反转录成 DNA是 中心法则的发展。中心法则及其发展提示了基因的两个基本属 性自我复制和控制蛋白质合成。如图所示: 其中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基因时空表达的具体调控机理; RNA 加工修饰,内含子可变剪切的具体机理; RNA 翻译的调控机理; 影

15、响蛋白质翻译后高级结构形成的因素及机理; 图示虚线可否存在。4 试比较 F、F+、F-和 Hfr 的关系。蛋白质转录反转录翻译复制复制10 F+指含有 F 因子且 F因子游离于宿主染色体外的细菌;F指不 含有 F 因子的细菌; Hfr 指 F 因子已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的菌 株;F? 指带有宿主染色体基因的F 因子。 其中 F、F+和 Hfr 均可接合 F-菌株,只是F带有原来 宿主的染色体基因,可高效转移所带宿主的染色体基因,并使 F-菌株变为 F+菌株;Hfr 可高效转移宿主的染色体基因组,但很 难让 F-菌株变为 F+菌株; F+转移宿主的染色体基因的频率最低,但能使 F-菌株变为 F+菌

16、株。5 简述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答: (1)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这是因为:性母细胞( 2n)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雌雄配子(n) ,然后雌雄配子( n)通过受精结合又形成子一代染色体数目与亲本数目一样(2n)的个体。(2 分) (2)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的适应和进化,并为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变异表现在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产生的染色体的重组及同源染色体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产生的染色体内的基因重组(2 分)6 什么是测交?它作为一种方法时,测交法用来验证三大遗传规律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答:测交是指杂种F1与隐性亲本的再次交配;(2 分)11 测交法用来验证三大遗传规律的理论依据是测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 2 种)和比例 (1:1) 其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被测定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据此可推知被测定个体的基因型。 (2 分)7 什么是基因突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