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高二文言小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46023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高二文言小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高二文言小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高二文言小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高二文言小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高二文言小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高二文言小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高二文言小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必修一)文言知识小结文言实词(一)词类活用1名次作状语规律:名词 +动词,名词如果不作动词的主语,即作状语夜缒而出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进兵北略地函封之秦兵旦暮渡易水箕踞以骂曰头发上指持剑盾步走常以身翼蔽沛公2名词作动词规律:名词 +名词(代词) ,前一名词若非定语或前有副词,即活用作动词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且贰于楚也 ( 数词作动词 ) 与郑人盟函梁君臣之首皆白衣冠以送之秦王闻之 , 大喜。乃朝服籍吏民,封府库沛公军霸上沛公欲王关中范增数目项王道芷阳间行3形容词作动词规律:形容词+动词,动词(介) +形容词因人之力而敝之邻之厚 , 君之薄也其人居远未来刑人如恐不胜 (用尽酷刑 ) 素善留

2、侯张良4形容词作名词越国以鄙远供其乏困此其志不在小沛公今事有急5动词作名词此亡秦之续耳6使动用法规律: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带了宾语,该词译作“使, 做, ”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阙秦以利晋拔剑撞而破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项伯杀人,臣活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7意动用法越国以鄙远太子迟之群臣怪之8. 被动用法父母宗族 ,皆为戮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二)通假字1. 失其所与,不知。 2. 秦伯说 , 与郑人盟。3.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4. 无能为也已5秦王必说见臣 6. 日以尽矣7. 今日往而不反者, 竖子也 8.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9. 图穷而匕首见 10. 秦王还柱而

3、走11. 卒起不意 , 尽失其度 12. 秦武阳奉地图匣13距关 ,毋内诸侯 1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15张良出,要项伯 16言臣之不敢倍德也17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18令将军与臣有郤19因击沛公于坐 20. 皆为龙虎 , 成五采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三)古今异义词1. 行李之往来 2. 舍郑以为东道主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4.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5. 持千金之资币物 6.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7.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8. 诸郎中执兵9.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10. 断其左股11. 约为婚姻 12. 所以遣将守关者1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14. 再拜献大王足下( 古: 两次 ) 1

4、5.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古 : 鱼和肉 , 指被欺凌 ) 16. 将军战河北 , 臣战河南文言虚词而夜缒而出:而,修饰连词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而、顺承连词今急而求子 : 而 , 才, 表顺承朝济而夕设版焉: 而, 表转折 , 连词以敢以(之)烦执事:以、介词、用、拿越国以鄙远:以、表顺承连词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把, 作为之邻之厚 , 君之薄也 : 主谓之间 , 取消句子独立性夫晋 , 何厌之有 ?: 提宾标志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结构助词 , 的将焉取之 : 代词 , 指代土地焉然郑亡 , 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不译)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

5、为什么)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介词,表被动)为之奈何(对,介词)乃为装谴荆轲(整理,动词)乃令秦武阳为副(做,担任)为变徵之声(发出,动词)又前而为歌曰(作,动词)嘉为先言于秦王曰(替)愿举国为内臣(做,动词)使子婴为相(动词,任,做)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介词,被)军中无以为乐(动词,作为)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表判断,是)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因蒙故业,因遗策(动词,继承、沿袭)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副词,就、于是)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副词,趁势,趁机)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呢,也可不译,助词)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用在时间名词之后表示停顿,助词) 亚父者,范增也 (

6、 用在名词之后表示提顿,并判断作用,助词) 相关成语危在旦夕切齿拊心怒发冲冠图穷匕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秋毫无犯劳苦功高特殊句式(一)省略句晋军 ( 于) 函陵,秦军 ( 于) 汜南。(烛之武)夜缒而出。(烛之武)辞曰: “臣之壮也,尤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荆轲有所待 , 欲与俱使毕使于前沛公军(于)霸上。为(吾)击破沛公军。具告(之)以事。竖子不足与(之)谋!( 汝)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将军战 ( 于) 河北则与 ( 樊哙 ) 斗卮酒项王则受璧 , 置之 ( 于) 坐上(二)定语后置群臣侍殿上者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三)介宾短语后置以其无理于晋。沛公欲王关中若亡郑而

7、有益于君。得复见将军于此言于郑伯曰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王曰良曰:“长于臣。”俱告以事(四)宾语前置夫晋 , 何厌之有?不然,籍何以至此? 沛公安在?客何为者?大王来何操?今日之事何如沛公安在(五)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事所以不成者, 乃欲以生劫之 ,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此天子气也。群臣侍殿上者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所以谴将守关者,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此亡秦之续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梳理(2) 兰亭集序王羲之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通“晤”:面对面 ) 虽趣舍万殊(趋:趋向,取向)2、词类活用(1)名词作

8、动词: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 )(2)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贤:贤才 ) 不知老之将至: (老:老年)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老者” )况修短随化(修、短:寿命长;寿命短) 死生亦大矣 (大:大事 ) (3)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齐:把, 看作相等)(4)数词意动用法: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 看作一样)3、一词多义修修禊事也 (动词,做,从事) 茂林修竹 (形容词,高 ) 况修短随化 (形容词,长 ) 之仰观宇宙之大(助词,的)不知老之将至(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及其所之即倦(V.向往,追求)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一一觞一咏(一边)若合一契(数词,一

9、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 , 看成一样,视为同等)其致一也(一样)夫夫人之相与(句首发语词)悲夫(语气助词)二、虚词1 以(1) 介词,把。引以为流觞曲水(2) 介词,因为。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 连词,用来。亦足以畅叙幽情2 于: (1) 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2)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当其欣于所遇(3) 介词,对或在。暂得于己(4) 介词,到。终期于尽3为: (1) 动词,作为,当作。引以为流觞曲水(2) 动词,成为。已为陈迹4之: (1) 结构助词,的。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2)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仰观宇宙之大(3) 助词,主谓之间取

10、消句子独立性。夫人之相与 /不知老之将至(4) 动词,到,往。及其所之既倦(5) 代词,它。感慨系之矣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5所: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或因寄所托 /当其欣于所遇 /及其所之既倦 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1)死生亦大矣 (直接表示判断 )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为”,表示判断 ) (3)齐彭殇为妄作 (动词“为”,表示判断 ) 2省略句(1)引 (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省略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列坐 (于)其次 (省略介词“于”) (3)悟言 (于)一室之内 (省略介词“于”) 3倒装句(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介宾短语后置)

11、(2)仰观宇宙之大(仰观大宇宙,定语后置) (3)俯察品类之盛(俯察盛品类,定语后置)(4)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喻之,介宾短语后置) 四、重要词释义引以为流觞曲水(引:疏导、引来)悟言一室之内(悟言:晤言,)虽趣舍万殊(趣:趋向,取向)终期于尽(期:至,及)未尝不临文嗟悼(临:面对)是日也(是:指代词“这”)茂林修竹(修:长)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信可乐也(信:指确定)向之所欢(向:指过去)列坐其次(次:指旁边)及其所之(及:指等到)赤壁赋苏轼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 ,乘 ) (2)山川相缪 (缪:通“缭”,环绕 ) (3)

12、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 ,劝人饮酒 ) (4)杯盘狼籍(籍:通藉,狼藉)2、古今异义词(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竞技方式)(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 (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内心所思慕的人今:美貌的人)(5)况吾与子渔櫵于江渚之上(古: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今:儿子)3、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状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 (2) 名词用作动词:歌窈窕之章(唱歌)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

13、下江陵 (攻占 ) 顺流而东 (向东进军 ) (3)名词的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糜鹿(以 , 为侣,以, 为友) (4) 动词的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使 , 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 (使 , 哭泣) (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 (整理 )/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4、一词多义 望七月既望 (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如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如诉如泣(副词,像)(3)虚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太空)(4)白白露横江(白色的,adj)盈虚者如彼(指月缺)不知东方之既白(发白,即天亮了)(5)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介词

14、)(6)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ady)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而卒莫消长也(增长,v)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连词)(7)然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8)歌歌窈窕之章(唱,v)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歌曰(歌词,n)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 n) 二、虚词1而:(1) 连词,表转折: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2) 连词,表修饰:倚歌而和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3) 连词,表承接:正襟危坐而问客(4) 连词,表并列:侣鱼虾而友麋鹿2之: (1) 助词,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2)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凌万顷之茫然(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苟非吾之所有 /吾与子之所共适(4) 代词,它、它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3 于:(1) 介词,在: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于是饮酒乐甚(2) 介词,从:月出于东山之上(3) 介词,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4乎: (1) 语气词,表示疑问: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又何羡乎(2) 介词,在:相与枕藉乎舟中(3) 形容词词尾:郁乎苍苍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三、句式l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