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践标准的二重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834926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实践标准的二重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实践标准的二重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实践标准的二重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实践标准的二重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实践标准的二重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实践标准的二重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实践标准的二重性毛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有其确定性即 绝对性 ,又有其不确定性即 相对性。这是实践标准自身所具有的不可分割的两重性,是我们把握实践标准的两种界限,这就是作为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的辩证法。?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它必然地耍到达唯物主义,而把大学教授的烦琐哲学的无限妄想抛在一边。当然,在这里不可忘记: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确证或驳倒人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同样是这样地不确定,以便不致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 ,可是同时它又是这样地确定,以便和一切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与不可知主义进行无情的斗争。?1所谓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它含有这样三层意思:其一,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是说凡属思想、理论、路线、政策、计划或方案等一切主观的东西,都要经由实践的检验,才能鉴别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才能区别其是真理还是谬误,舍此别无其它的检验办法。一切主观世界的东西,在它自身的范围内是无法验证和确认其真伪的,而客观事物本身也不能作出直接地回答。只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才能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加以比照、验证,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唯一性是确定的、绝对的。其二,经过实践所证实了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是客观真理,必然包含着不可推翻的绝对真理的因素或颗粒。这个真理尽管在以后的实践中被证明其适应范围时而扩大或缩小

3、;真理本身应补充、修改、发展或突破,但在它已被证实的范围内和条件下,则是正确的,是确定无1( 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56 年版第 135 一 136 页。 )疑的客观真理。这个真理的客观性、科学性是确定的、绝对的。其三,实践作为证实真理、纠正谬误、发现真理的能力是无限的,至上的,因而实践标准是确定的、绝对的。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无限的,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的发展也是无限的,因而,作为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也必然是发展的。尽管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由于实践的深度和广度所局限,由于实践手段还没有能够达到应有的高度,它暂时还不能全部的对一切表象、观念、设想和假说都进行

4、检验 ,作出必要的判断,但随着实践的发展,终究会进行检验和作出判断。所谓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它含有这样三层意思:其一,从纵向来看,实践是历史的、具体的。一定历史范围和条件下的实践所证实的真理性认识,只是在这个历史范围内和条件下,才是正确的和有效的。随着实践的发展条件的变化,应当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使认识得到新的补充、丰富和发展。这就是说,实践标准是有条件的,不确定的、相对的。比如比如古人一直认为太阳围绕地球转,托勒密据此提出了?地心说?,由于当时的技术落后,人们普遍信奉 ?地心说? 。经过一段时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当时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其的正确性,布鲁诺还因追崇?日心说 ?而被教皇

5、活活烧死。直到300年后的实践才证明了?日心说 ?的正确性。其二,从横向来看,客观世界的范围极其广阔,而人们的实践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的。由于实践总是具体的,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任何表象,只能证实或驳倒当时的部分理论、观点和学说。正如恩格斯所说: ?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实践活动的局限性使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是不完全的、不确定的、相对的。比如牛顿的?经典力学?,在 18世纪时应用于宏观低速的物体时能够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而随着实践的发展,将其应用于高速的物体时,则散失了其作为真理的正确性。其三,已被实践所证实的真理性认识,只是

6、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地反映,并没有穷尽真理。列宁说认识?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全的反映,而是一系列抽象的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等的构成、形成过程,这些概念和规律等等一有条件地近似地把握永恒运动着的和发展着的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性。?这即是说,客观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变化的,人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和发展的,作为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也是变化的发展的。实践能够无限地检验一切认识,而这种无限又是在一定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逐步实现的,因而是不确定的、相对的。实践标准具有不确定性与确定性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有区别的, 不容彼此混淆,不能互相代替。如上所述,就时过境迁与条件变化而言,实践标准有其相对的、不确定性的一面,

7、如果以确定性来代替不确定性,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僵化死板的观点,从而使认识不能进一步发展。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都是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给绝对化,经验主义是将个人的、局部的、短暂的实践给绝对化,把其作为真理;而教条主义是把过去的实践给绝对化了作为永恒的真理。这两者都犯了将实践标准绝对化的错误。亦如上述,实践标准就其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言,就其履行真理标准的职能本身而言,它有其绝对的、确定性的一面。如果以不确定性来代替确定性,就会陷入相对主义的泥坑;否认实践是唯一的、可能的和现实的具体标准,从而导致唯心主义和不可知主义。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与确定性两方面,同时共处于实践标准的统一体中,绝非此时只有不确

8、定性, 而彼时则只有确定性。 这里,我们值得回味列宁这句话,?这个标准也是这样地不确定 ,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 ,同时它又是这样地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认的一切变各进行无情的斗争。?1列宁这里说?同时? ,就是指示我们,不确定性与确定性不是存在于两个不同的时候。当我们说 ?是这样地确定?之时,我们就不要将确定性的这一面加以绝对化,而忽视其同时具有不确定性的一面。当我们说?是这样地不确定?之时,我们也不要将不确定性的这一面加以绝对化,而忽视其同时具有确定性的另一面。只有对统一物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加以全面的认识,才合乎辩证法原则。列宁说:?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

9、,是辩证法的实质。?所以,我们必须对实践标准这个统一物的两个方面(不确定性与确定性)加以全面认识,不能将其一方面加以夸大,而将其另一方面加以排斥,这显然违背了辩证法的实质。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与确定性是同时具备的,但这两方面的地位往往不是均衡的,在一定条件下其主导地位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一旦时过境迁,条件改变,当新的实践形式使人们发觉旧理论的局限性之后,当发觉?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确证或驳倒人的任何表象?之后,这时,不确定性一面就占了主导的地位,而确定性的一面就转化为次耍的地位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除了应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一面之外,同时应更多地看到其不确定性的一面。2013-12-18 1( 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56 年版第 39 页。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