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789245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DF 页数:48 大小:23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案(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书报的习惯。能力目标:使学生逐步了解查字典的意义,逐步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情感目标: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的形式,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教学重点、难点: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背书姿势及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教法: 启发式学法: 讨论法教具学具准备:挂图、投影。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图画1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2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朗读的?二、小结要领身正肩平双

2、手拿书左右两臂自然平放目光课本保持距离眼睛课本距离一尺三、模仿评判1请几个学生模仿练习,并由大家给予评判。2评判中指出一些错误姿势的危害。四、集体训练1观察下图。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2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朗读时身子怎样,两臂怎样,怎样拿书,眼睛和课本的距离怎样。3复习要领,全体学生参与姿势训练。4指名几个学生摆正姿势,朗读一篇短文。5集体评判。6学生齐读已学过的课文,看学生是否达到要求。7小结。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图画1指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2简说图意。二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一、二幅)1提问: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么摆放?2这些同学怎样坐的,他的双肩

3、和双臂怎样?眼睛向着什么地方,态度神情怎样?小结:身正肩平交臂平放眼向前方态度认真3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 声音响亮边背边想正确流利富有感情4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教师检查评判。5图上的小朋友背诵的是哪篇课文,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要注意什么?(图中有文,文中有图,按序背诵)三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1观察左下方小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同学是怎样站立的?态度怎样?老师要他干什么?老师表情怎样,为什么高兴?指名学生模仿表演。2观察中间小图。让学生说说:这是在什么地方?家长要孩子干什么?孩子表情怎样,是怎么做的?3观察右边小图。让学生弄清:学生在什么地方,

4、干什么?态度怎样,姿势怎样?选取一段课文片段,然后交换检查同桌的背诵。四小结。第三课时一观察上边三幅图1从第一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2图上的一位小朋友借到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笑的多开心啊!阅读课外书的好处真多,意义真大啊!学习两条格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观察第二幅图。让学生先演示朗读时正确的姿势、态度、 表情, 然后告诉学生读课外书报与朗读的姿势一样,态度认真,神情专一,但是为了保护阅览室的安静,阅读时要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4观察第三幅图。5图上的几个同学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则怎样?6小结三幅图: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二观察下边三幅图1从第一幅上可以看出这是在

5、什么地方?同学们在干什么?2说说去阅览室看书的过程。3在阅览室看书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4观察第二、三幅图讲解。三小结。识字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7 个,两条绿线内3 个只识不写,认识2 个偏旁。能力目标: 认真观察图画, 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情感目标: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点、难点:识记本课生字,并会运用。教法: 以读代讲学法: 讨论法教具学具准备:挂图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画,(多媒体出示画面,船儿归来,音符跳跃)觉得美吗?你觉得哪儿美

6、?(学生自由发言)二. 学习课文,感受金秋水乡的美1. 小朋友猜猜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出示:枫叶、金秋(认读)过渡:这是一幅美丽的金秋水乡画,真让人陶醉!2. 出示:水乡(认读)你们知道“水乡”吗?(水乡就是湖泊、河流多的地方,我们无锡就是江南水乡。 )3. 我们来看看这幅美丽的图画上还有些什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教学)学生认读时把相应生词卡按顺序贴在黑板上。1) 烟波(江面上雾气很多)认读2) 芦苇(在图上指出来)认读你能来介绍一下吗?3) 荷塘认读4) 荷塘里开满了荷花,真漂亮!小朋友知道在荷叶的底下,在池塘的泥土里还有什么吗?(藕)小朋友们吃过藕吗?介绍一下过渡:藕的味道十分鲜美,今天

7、老师也带来了一样美味,(出示实物“菱” )认识吗?介绍一下出示:菱藕(认读)5) 归舟一条条渔船迎着夕阳回家了认读:夕阳归舟小朋友,你们想象一下,这是渔船上的渔夫在干什么?想什么?相机出示:渔歌渔民们满载而归,放声歌唱6) 过渡:夕阳西下,渔民们回家了,吃上了热气腾腾的晚饭,不知不觉,悦耳就挂上了天空。(课件出示:黑夜的水乡图)出示:灯火,月光(认读)4. 指导朗读过渡: (两幅图都出现)今天老师和你们共同游览了美丽的金秋水乡。你们喜欢这美丽的水乡吗?能把它读好吗?1) 那老师和你们一块儿来试试,好吗?(师生同读识字)2) 小朋友真了不起,已经能和老师一起把这么多的词语都读出来了,那一个一个小

8、朋友来读,敢吗?先练练。(同桌练读,互相纠正)3) 指名读,师生评议。5. 指导感情朗读1) 小朋友们读得那么棒,老师也想读一读(老师配乐朗读)2) 读得好吗?老师读的时候,仿佛真的来到了水乡,陶醉于水乡的美,边读边想象,就能读得美了,想试试老师的好办法吗?(学生自读)3) 指名读,师生评议4) 齐读真美!老师很感谢你们优美的朗读,把我带进了美丽的金秋水乡三. 教学写字芦苇夕1.读一读2.说说你记住了哪一个生字,用了什么好方法?3.自学字的笔顺,告诉朋友怎么把这个字写漂亮?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2朗读全文二、练习说话1以游水乡为题练说一段话叙述顺序

9、:白天(湖面、荷塘)傍晚黑夜2练说填空: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先看到_, 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_。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了,听到了_。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_。3小组合作交流三、指导背诵四、教学写字烟归歌灯1.读一读,怎么记?2.教授偏旁 “ 火 ” 、“ 欠”3.按笔顺描红4.完成习字册识字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10 个生字,了解词义。两根绿线内的4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犭”旁。能力目标:诵读课文。情感目标:想像国庆大典的盛况,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难点:认识 14 个生字, 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 个生字,并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教法: 以读代讲学法:

10、 讨论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导入:同学们,一年中我们要过好多节日,请你说一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节日。1 月 1 日 3 月 8 日 5 月 1 日6 月 1 日 7 月 1 日 8 月 1 日10 月 1 日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新课文,一同欢度一个节日。请小朋友一边照拼音读课文,一边看课文插图,猜猜看: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节日?2.根据学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师生共同选定:国庆节。二、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1.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2.指名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3.启发学生对照画面认

11、识天安门“城楼”“红灯”“金水桥”“中国龙”“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三、细读课文,看图学词,理解词义1.指导学习第一行。(1)多媒体显示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2)出示:“城楼”“红灯”“金水桥”,学生朗读。2.指导学习第二行。(1)多媒体播放礼炮声和国歌及天安门升旗仪式片断。新中国成立50 周年国庆大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出示:“大典”,学生齐读词语。(2)播放录像:阅兵式片断,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图片。出示:“检阅” “海陆空”。3.指导学习第三行。(1)播放“狂欢夜”录像。(2)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

12、3)朗读:“礼炮”“焰火”“狂欢夜”。4.指导学习第四行。(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国庆五十大典的盛况,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2)教师小结。(3)出示词语,齐读: “神州”“腾飞”“中国龙”。四、复习阅读,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配以相应的乐曲和画面,引导学生诵读全文,读出情趣。2.指导写字。(1)学生找出相同偏旁的字:桥、检;炮、焰。说说左右结构比例。(2)教师范写“焰” ,重点提示“焰”字去掉“火”后剩余部分的笔顺。(或用多媒体显示)(3)教学“犭”旁。提示“礻”是示字旁。(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教室里播放适合的乐曲)第

13、二课时一、复习1(投影片显示 ) 城楼红灯金水桥大典检阅海陆空礼炮焰火狂欢夜神州腾飞中国龙2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 3抽读词语,齐读词语。 二、钢量曲直1、刚才我们已经读过这些词,现在你是不是已经懂得了这些词语的意思?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呢? 2训练朗读,自由读,指名读。3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好吗?为什么 ? 你们能不能比他读得更好? 4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跟你们比比,行吗?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词语。学生评价5知道老师为什么读这么好吗?教师介绍怎样有感情地朗读:我边读边想像天安门城楼、金水桥、 接受检阅的威武雄壮的陆海空三军,夜晚广场上的狂欢情景 6你们也学着老师的方法来试试。

14、这时挂插图或出示投影片。7指名读,评议,再读。8全班有感情地朗读韵文。三、指导书写1今天,我们把剩余的生字一齐学完。2读读这些词语。3,看看这些字,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学生互相交流。4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着重指导以下的生字:狂,新偏旁 “ g”(反犬旁 ),笔顺是:第二笔 “ ) ”像动物直立微微点头的样子。焰:右上方是“ * ”第二笔是不带钩的,下方的笔顺为:“ ,r 门 n 闩臼 ” ,其中第四、五的两笔短横等横且不相连。州:三点的第一点自右向左下点,其余两点自左向右下点。笔顺是广J:州丹州。5你觉得这些生字怎样写美观呢?好好观察一下。6重点指导;州:是 “ 川” 加三点,

15、“ 川” 的最后一竖应比其余两笔高,中间一竖略短些。7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写,放轻音乐。8出示写得好的生字,评议再写。四、指导说话1看过国庆节时,天安门广场那热闹的场面。回忆一下,我们这儿是怎么庆祝的呢? 2(放录像片 )你们看到了什么?人们穿着什么 ?脸上怎么样 ?街上有着什么? 3同座位互相听,互相纠正。4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教师还可提示:我们也能在说的时候把韵文中所学到的词语用进去。5说得这么好,写一定不会觉得困难的。学生写话,教师相机巡视。识字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9 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2 个只识不写,认识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力目标:能正确、 流利地朗

16、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儿歌内容, 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情感目标: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义, 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韵文。教法: 以读代讲学法: 讨论法教具学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引导自学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三。(板书)2引导自学。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六幅图和图旁的字有什么联系。(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二复习熟字,理解会意字的特点。出示“笔”图:这是什么?毛笔是用什么做的?所以人们把“竹”和“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出示“尖”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外形和它有点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看出来了么?所以人们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出示“看” :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所以人们把“手”放在“目”表示看“看”字。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