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口号内涵总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779854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旅游口号内涵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城市旅游口号内涵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城市旅游口号内涵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城市旅游口号内涵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城市旅游口号内涵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旅游口号内涵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旅游口号内涵总结(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口号文化名片 李颖珠 杨文彩,城市口号的盲从、趋同化,城市口号的变迁,城市口号既要“画龙”又要“点睛”,1,2,3,城市口号,城市口号的盲从、趋同化,城市口号的变迁,城市口号既要“画龙”又要“点睛”,1,2,3,城市口号,城市口号,城市口号,如同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勾连起人们对城市的记忆和想象,帮助人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城市。它理应是不断传承的城市基因和未来发展的定位坐标,而不应是脱离城市性格、特质的营销噱头,充当苍白的代言。,复制的纽约,“你随时可以启程而去,不过,你会抵达另外一座特鲁德,绝对一模一样:世界被唯一的一个特鲁德覆盖着,她无始无终,只是飞机场的名字在更换而已。”伊塔洛卡尔维诺看

2、不见的城市,北京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上海中国的金融中心 广州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不同的功能、区位,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都注定了它们不可能在城市建设上走得太近,但就整体而言,中国的一线城市建设相似度明显。不只是一线城市,急于求成的中小城市更是如此,城市口号的盲从、趋同化,江西宜春旅游政务网一座叫春的城市 一座春的城市远逊于“四季如春”的昆明安徽合肥两个胖胖欢迎您 引发当地市民的强烈反感河北衡水一座老白干的城市 可谓与宜春南北呼应,海南海口娱乐之都; 广东珠海浪漫之都; 大连浪漫之都 ; 江苏南京博爱之都,依托当地产业或资源,称之为“某某之都”或“某某之城”;过低渲染城

3、市环境,以“天堂”、“仙境”、“伊甸园”为标签,比如“焦作山水,人间仙境”;借用西方名城概念。冠以“东方”称呼,如“东方威尼斯”苏州时下国内的城市口号,总脱不了这些模式和俗套,记忆中的形象一旦被词语固定住,就给抹掉了。,城市口号的盲从、趋同化,维也纳音乐之都(音乐天才的圣地) 米兰时尚之都 巴黎浪漫之都 新加坡花园城市 罗马永恒之都,抓住了城市最核心的特质,享誉世界 反观中国城市口号,鲜有成功,试问,海口的娱乐在哪?南京的博爱又如何体现?珠海的浪漫又从何而起?,海南海口娱乐之都 ;广东珠海浪漫之都; 大连浪漫之都 ; 江苏南京博爱之都,城市浮躁的文化心态和过于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焦虑感,主流意识

4、形态过虚;市场利益诉求过实,广州一日读懂两千年 两千年的文化假如一日能读完,将是和等浅薄的文化?即便是走马观花,也不可一日观完整座广州城,石家庄现代化魅力型区域中心城市和沿海强省会城市,城市口号,城市口号的盲从、趋同化,城市口号的变迁,城市口号既要“画龙”又要“点睛”,1,2,3,城市口号,安徽合肥,合肥自上个世纪年代大力发展旅游以来,也曾对本地旅游形象进行定位,并提出过不少旅游宣传口号。,1,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科教基地、滨湖新城。,合肥在三国时期是魏吴逐鹿的地方;包拯出生地、包公文化园;李鸿章创立的淮军发源地;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滨湖新城是合肥 “”战略规划的组成部分。合肥

5、这“五大名片”各具特色,但作为宣传口号的话,亮点太多则不免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哪个才是重点,才是个性所在,在进一步的开发推广、旅游营销上存在困难。,全国有三国烙印的城市很多,打“三国牌”的城市也很多,想要超过其他城市有一定的难度;包公虽是合肥人,但因其建功立业均在开封,开封在旅游开发方面早已抢先;淮军文化独一无二且保存了大量资料和遗存,但由于开发起步较晚,发展需要过程;科教基地的形象是当之无愧的,但如何将科教基地打造成科教旅游产品,还需要多部门配合进行深度挖掘;至于滨湖新城,这是一个“未来之城”,不过从建设到开发到聚集人气,还需要一段时间。,安徽合肥,2,日出黄山、绿染合肥,这个口号是在省政府

6、确立了将合肥建成全省旅游中心城市的思路后,合肥市适时对合肥旅游提出了全新定位,合肥利用多种交通方式可便利通达黄山,“借景”黄山,成为中国北方城市前往黄山旅游的旅游中心城市。,这一口号中“日出黄山”很难让人联想到合肥,关联度太低。而“绿染合肥”,合肥是生态园林城市,但这不是合肥旅游资源的突出吸引力所在,只是合肥发展旅游的良好背景,把背景当卖点,必然浪费了合肥原有的资源价值。,3,包公桑梓地,黄山北大门,这一口号是合肥市旅游局在和年编制的相关旅游规划中提出的旅游口号,同样是为了将合肥打造为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借景”黄山、加大整合省内旅游资源,当然也更能发挥出黄山对全省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一个省的旅

7、游业发展必须有中心城市作为依托,才能更好的集聚人气与财气。另外,合肥名片虽多,包公牌是最有力的,包公知名度很高,但很少有人知道合肥是包公出生地和归葬地。因此合肥应该通过对包公文化园提升改造、提升其文化内涵、改善景区环境等措施打好包公牌。,安徽合肥,4,上善水都、微笑合肥,从以上口号可以看出,合肥旅游发展是以资源为导向,是最基本层次的旅游开发,旅游发展质量不高,且发展潜力有限,因此合肥抛开对现有要素的依赖,从游客的需求着手,提出符合城市发展趋势的城市品牌形象及旅游宣传口号。合肥对未来旅游定位从“旅游集散地、旅游中转地”角色向“旅游目的地”转变。,5,创新之都,滨湖新城,2011年推出,这一旅游宣

8、传口号雷同太多,没有个性。年起北京就在打造“创新之都”,上海也在借世博会打造“创新之都”,而无锡作为中国传统的设计名都,也想在新一轮工业设计创新大潮中乘风破浪成为梦想中的全球“创新之都”,灵位,还有“创新青岛品牌之都”的青岛等。,6,两个胖胖欢迎您,“两个胖胖欢迎您”作为合肥形象的宣传口号,突破原有名人代言的传统观念,既具有个性化特点,又隐含了合肥的名字。 但没有将合肥厚重的文化底蕴、旅游特色向游人表达出来,这一旅游宣传口号虽然短时间里名扬天下,但并没有高美誉度,而这样的口号又进一步降低了城市的美誉度,降低了人们对这个城市的评价。,特点,1,2,3,试图面面俱到,以资源为导向,盲从,缺少文化底

9、蕴,安徽合肥,合肥自大力发展旅游以来,随着政府对旅游定位的转变,合肥的城市形象定位也在转变,由刚开始单独发展合肥旅游,到后来借景黄山、打造安徽旅游中心城市,到现在要成为著名的滨湖旅游城市、转变角色为“旅游目的地”,因而合肥的旅游宣传口号不断变化,旧的口号尚未被人铭记,新的口号就沸沸扬扬的闪亮登场了,给游客留下的印象就是合肥的形象仍然是模糊混乱的。,深圳 口号,2,3,1,世纪新城,中华之窗,精彩深圳,欢乐之都,每天给你带来新的希望,广东深圳,20世纪末,深圳市旅游形象口号是“世纪新城,中华之窗”,在实旅游形象展示和旅游产品促销中起得了重要作用。从调查结果来看,旅游者对深圳过去的宣传主题“世纪新

10、城,中华之窗”认知度占36.8。,2003年,深圳市正式启用“精彩深圳,欢乐之都”为全新的旅游形象定位词深圳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移民”城市,作为南方经济发展的中心,它的迅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了一种年轻的、快节奏的、崇尚消费主义的商业文化特征,因此深圳旅游的特征不是历史文化游,不是自然生态游,而是以商业文化为基础、多元文化体系相交织的休闲娱乐游。它以持续不断、快速更迭的“精彩”来吸引人们的眼球,主旨就是借助各种现代休闲娱乐方式来创造“欢乐”。近年来,深圳一直以“精彩深圳,欢乐之都”作为整个城市旅游形象推广的传播主题,十分恰当和贴切。,最新的口号,改革开放圣地,“时间就是金钱”的发源地,但没

11、把深圳独一无二的特点体现出来。中国进入城市化发展的快车道,哪个城市不是每天带给你新希望,共性太大。,口号变迁,1,3,2,东方巴黎,中国上海,发现更多体验更多,让上海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上海,上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不但有夜上海、月圆花好等名曲来烘托这座城市的与众不同,更被世人赋予“东方巴黎”(Paris of the East)的昵称,这个口号至今在海内外都一直深入人心,再到90年代初,为了配合当年中央政府推动上海浦东新区建设的需要,上海也多次喊出“让上海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上海”的口号,一语中的地体现出当初的时代背景和上海人的心声,2008年11月17日,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201

12、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地上海。此口号在更广范围内、更高层次上放大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效应,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也是在演绎和诠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宁波,2,1,东方商埠,时尚之都,书藏古今,港通天下,浙江宁波,典型的资源的概括性,09年宁波通过征集城市口号活动,万里挑一,选中了“书藏古今,港通天下”。与前者相比,后者更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建于明代的天一书阁,是亚洲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书藏古今指代这座城市文化与历史:港通天下北仑港,指代这座城市的经济特点和现代性。,Text,Text,Text,Text,Text,Text,“追求”的改变,城市口号的变迁,

13、“言之无味,行而不远”。从城市口号的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城市“追求”的变迁。,城市的形象定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在变,城市的竞争环境在变,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需求在变,而城市自身也处在变化发展当中。品牌要想长盛不衰,就必须顺应变化需求适时作出科学的调整。,城市口号趋同化,城市口号的变迁,城市口号既要“画龙”又要“点睛”,1,2,3,城市口号,城市口号既要“画龙”又要“点睛”,坐标,噱头,真正的城市书写,不是历史不是理论,而是及时的城市体验与生活,或者说,城市笔记不是记出来的,先有生后,而后找到呈现的方式。李照兴,城市口号也许不需要容下一座城市的万千气象,但至少应融入这座城市的精神,人们通过它,可以嗅到这座城市气息,进而品尝到这座城市独特的味道。,画龙,点睛,3,城市口号不该一成不变 折射出一座城市未来发展的轨迹和思路,寻找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 而不是东施效颦,城市最独特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的正确提炼和生动传达,1,2,城市口号只是城市宣传自身的一种方式,经营一个城市的核心应该是努力发扬自身的文化底蕴和精神传承。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些句子千古流传,最大的原因是句子中蕴含的文化底蕴。 所以一个城市的名片能否真正流传,不是因为口号,而是其自身的文化底蕴和特色使其不因时间洪流而产生丝毫的斑驳褪色。,城市口号既要“画龙”又要“点睛”,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