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学 课件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3779821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5.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养生保健学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中医养生保健学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中医养生保健学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中医养生保健学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中医养生保健学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保健学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保健学 课件(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课件,1,中医养生保健学 (三),医学课件,2,内容提要: 第一节 精神养生保健 第二节 环境养生保健 第三节 起居作息与养生保健,中医养生保健学,医学课件,3,(一)概念: 指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济生活等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高度统一、提高健康水平。 健康含义: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当今社会: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已是当代社会中人类普遍存在的多发病和流行病。 (二)情志变化: 情志又称情感,它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精神心理活动的综合反映。 1)情志变化的养生保健:不良的情绪是使人短命夭亡的

2、最重要因素。 (1)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在一般情况下,属于正常的精神生理现象。 (2)若能恰当而有目的、合理地使用感情,则有益于健康。 (3)情志波动过于持久,过于剧烈,超越了常度,则将引起机体多种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 (4)精神、心理保健不仅直接涉及到健康、寿命,还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第一节:精神养生保健,医学课件,4,2)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 人的情志变化是由外源性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和内源性因素(病理因素)刺激引起。 (1)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可以影响人的心理,而人的心理变化又能影响健康。 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的变迁,可引起情志变化而生病。 男女之间的婚恋纠葛、家庭生活不协调,或家庭成

3、员的生离死别等精神创伤,均可引起强烈的 情志变化。 (2)环境因素 非特异性刺激因素作用于人体,就可使情绪发生相应变化,进而影响了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 如四时更迭、月廓圆缺、声音、气味、颜色、食物等,都可影响情绪的变化。 安静幽雅协调的生活环境,愉悦的气味,动听乐曲,可使人清爽舒畅、精神振奋。 喧嚣吵闹、杂乱无章、气味腥臭环境,可使人心情不舒畅,压抑、沉闷,或厌倦、烦躁。 (3)病理因素 机体脏腑气血病变,也会引起情志的异常变化。“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五脏精气乘脏之虚而相并后引起的情志变化。 “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第一节:精神养生保健,医学课件

4、,5,3)情志对健康的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但若七情太过,超过人体自身调节的范围,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 (1)情志刺激的性质与程度差异 七情之中,有六情属恶性刺激,唯有喜属于良性刺激。 情志致病还与其刺激的程度强弱有关。 暴发性刺激:多指突如其来的情志刺激,多发病急、病情重、甚或天亡。 渐进性刺激:多是指某些问题在长一段时间内未获得解决或实现,而保持着持续性 的异常精神状态,引起气机失调,致人疾病。 (2)情志变化的个体差异 体质差异:体质强弱不同,对情志刺激的耐受力也有一定的差异。 性格差异:性格开朗乐观之人,不易为病;性格抑郁之人,易酿成疾患。

5、 年龄差异:儿童:惊、恐致病;成人:怒、思为病;老年人:忧郁、悲伤、思虑所致病。 性别差异:男性:属阳,以气为主,性多刚悍,多为狂喜、大怒致病,气郁致病者少。 女性:属阴,以血为先,性多柔弱,一般比男性更易因情志为患,以忧悲、 哀思致病为多见。,第一节:精神养生保健,医学课件,6,(三)调神养生保健 历代养生家把调养精神作为养生寿老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药。 “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性之末也”。不懂得养神之重要,单靠饮食营养、药物滋补,是难以达到健康长寿目的。 调神之法概括起来可有:清静养神、立志养德、开朗乐观、调畅情志、心理平衡等方面。 1)清静养神 清静,

6、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因神气清净而无杂念,可达真气内存,心神平安的目的。 (1)养心神是养生之本: “万法唯心,万道唯心。心为人之主宰,亦为精气神之主宰。炼精炼气炼神,均须先 自炼心始”。 凡事皆有根本,养心养神乃养生之根本,心神清明,则血气和平,有益健康。 社会实践证实,经常保持思想清静,调神养生,多练气功,可以有效地增强抗病能 力,减少疾病发生,有益身心健康。 (2)清静养神的方法: 少私寡欲:少私,是指减少私心杂念;寡欲,是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欲。 注意:一是明确私欲之害,以理收心。 二是要正确对待个人利害得失。,第一节:精神养生保健,医学课件,7, 养心敛思:养心,即保养心神

7、;敛思,即专心致志,志向专一,排除杂念,驱逐烦恼。 神贵凝而恶乱,思贵敛而恶散。凝神敛思是保持思想清静的良方。 2)立志养德: 只有对生活充满信心,有目标、有追求的人,才能很好地进行道德风貌的修养和精神调摄,更好地促进身心健康。 (1)立志修养: 理想和信念是健康成才的精神保障。 理想和信念是生活的主宰和战胜疾病的动力。 现代研究证明,坚强的意志和信念,能够影响内分泌的变化,改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故有益于健康长寿。 (2)道德修养: “大德必得其寿”;讲道德的人,待人宽厚大度,才能心旷神怡,体内安详舒泰得以高寿。 古代养生家把道德修养视作养生之根,养生和养德是密不可分的。 注意道德修养,塑

8、造美好的心灵,助人为乐,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第一节:精神养生保健,医学课件,8,3)开朗乐观: 性格开朗,精神乐观是健身的要素、长寿的法宝 (1)性格开朗 性格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人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上。 性格开朗,活泼乐观,精神健康者,不易患精神病,即使患了病也易治愈,易康复。 培养良好性格原则:从大处着眼,从具体事情入手,通过自己美好的行为,塑造开朗 的性格。 (2)情绪乐观 情绪乐观既是人体生理功能的需要,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调利” 4)保持心理平衡: 当代社会容易产生焦虑、心力疲劳、神经质等心理现象。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心理健康。为了保证健康

9、的体魄,就必须培养在竞争中保持心理平衡的能力。 (1)培养竞争的意识和心理素质 竞争社会需要顽强的毅力,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竞争的社会更易产生嫉妒心理,会降低人体生理功能而导致身心疾病。,第一节:精神养生保健,医学课件,9,(三)调摄情绪法 历代养生保健家都非常重视七情调摄。 1)节制法 (1)定义:节制法就是调和、节制情感,防止七情过极,达到心理平衡。 (2)方法: 遇事戒怒:怒不仅伤肝,还伤心、伤胃、伤脑等,导致各种疾病。 制怒之法,首先, 以理制怒, 其次, 提醒法制怒(提醒标识), 再次, 怒后反省。 宠辱不惊:人世沧桑,诸事纷繁;喜怒哀乐,此起彼伏。 2)疏泄法 (1)定义:把积聚、

10、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达、发泄出会,以尽快恢复 心理平衡,称之为疏泄法。 (2)方法: 直接发泄:用直接的方法把心中的不良情绪发泄出去。大哭,大喊。 学会正当的途径和渠道来发泄和排遣,决不可采用不理智的冲动性的行为方式。 疏导宣散:出现不良情绪时,借助于别人的疏导,可以把闷在心里的郁闷宣散出来。,第一节:精神养生保健,医学课件,10,3)转移法 (1)定义:又称移情法。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变人的思想焦点,或改变其周围环境,使其与不良刺激因素脱离接触,从而从情感纠葛中解放出来,或转移到另外事物上去。 (2)方法: 升华超脱: 升华:就是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不良情绪的干扰,用理智战

11、胜生活中的不幸,并把理智 和情感化作行为的动力。 超脱:思想上把事情看得淡一些,行动上脱离导致不良情绪的环境。 移情易性: 移情:即排遣情思,改变内心情绪的指向性。 易性:即改易心志,进过排除内心杂念和抑郁,改变其不良情绪和习惯。 运动移情: 运动不仅可以增强生命的活力,而且能改善不良情绪,使人精神愉快。 当情绪苦闷、烦恼,或情绪激动与别人争吵时,最好的方法是转移一下注意力,去参加 体育锻炼。如打球、散步、爬山等活动。,第一节:精神养生保健,医学课件,11,4)情志制约法: 情志制约法,又称以情胜情法。它是根据情志及五脏间存在的阴阳五行生克原理,用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的情志,来转移和干扰原来对机

12、体有害的情志,藉以达到协调情志的目的。 (1)五脏情志制约法: “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 肾,思胜恐”。 “怒伤,以忧胜之,以恐解之;喜伤,以恐胜之,以怒解之;忧伤,以喜胜之,以怒解 之;恐伤,以思胜之,以忧解之;惊伤,以忧胜之,以恐解之,此法惟贤者能之”。 医家对情志的调摄有时比药石祛疾还加重视,创造了许多有效的情志疗法。如,或逗之 以笑,或激之以怒,或惹之以哭,或引之以恐等,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畅遂情志。 运用“以情胜情”方法时,情志刺激总强度,超过或压倒致病情志因素,否则就难以奏效。 (2)阴阳情志制约法: 定义:运用情志

13、之间阴阳属性的对立制约关系,调节情志,协调阴阳。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喜可胜悲,悲也可胜喜;喜可胜恐,恐也可胜喜;怒可胜恐,恐也可胜怒等。 通过相反的情志变动,以调整整体气机,从而起到协调情志的作用。,第一节:精神养生保健,医学课件,12,本章主要探讨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闸明与环境有关的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改善环境质量的一些基本方法,指导人们选择和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使其与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协调一致,从而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保护人体健康。 (一)养生保健环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养生保健环境: (1)概念:指空气、水源、阳光、土地、植被、住宅

14、、社会人文等因素综合起来,所形成的有利于人类生活、 工作、学习的外部条件。 (2)人类疾病7090与环境有关。人类想健康长寿,就必须建立和保持同环境的和谐关系。 (3)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保证工作学习正常进行,促进人类健康长寿,有利于民族的繁衍兴旺。 2)环境的分类: (1)按环境的形成划分:自然环境: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等 人工环境:指人类为从事社会集居生活而建立的城乡生活居住环境。 (2)按环境的性质划分: 物理环境:主要包括气候(如空气中的温度、湿度、风速)、噪声、震动、电磁辐射和电高辐射等。 化学环境:化学环境因素种类很多,大气、水、土壤中含有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学成 分;其中许多成

15、分在含量适宜时为人类生存所必需。许多为有害污染物主要有硫化物、氮氧化物、 一氧化碳、烟尘、 光化学烟雾、重金属(如铅、汞)、农药、化学致癌物等。 生物环境:生物环境因素主要指环境中的细菌、病毒、微生物等。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人为形成的环境。如人口密度、职业、社会经济状况、居住条件、 饮食、 风俗、个人生活习惯等。,第二节:环境与养生保健,医学课件,13,甘肃徽县铅污染:368个生命的368幕悲剧 湖南岳阳砷污染:8万多居民饮水遭威胁 母亲河屡遭污染:前两次见红 这次泛白 黄河兰州段染白 东海废电池污染:500万电池误入海中 贵州遵义磷污染:60万市民饮水受威胁 松花江支流污染:造成5 km

16、污染带 泸州柴油泄漏污染:17 t柴油泄漏长江 国家森林公园垃圾成灾 我国家电和电子产品报废高峰来临 香格里拉圣湖美景遭遇无极“劫色”之痛,2006年发生在中国的环境污染事件,医学课件,14,湖南岳阳砷污染:8万多居民饮水遭威胁,2006年9月8日15时,岳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对岳阳县城饮用水源新墙河水质进行水质例行监测时,发现砷浓度为0.310.62 mg/L,超标10倍左右。新墙河是岳阳县城8万多居民的自来水取水口。,建在新墙河上的岳阳县自来水厂取水塔,医学课件,15,砷中毒症状及后果,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属无臭无味的白色粉末,高毒,为致癌物。 主要影响神经系统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中毒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四肢痛性痉挛,最后会昏迷、抽搐,呼吸麻痹而死亡。如果是慢性中毒,也会导致肝肾损害与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最终可致肺癌、皮肤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