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在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746585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5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绘图在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绘图在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绘图在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绘图在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绘图在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绘图在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绘图在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绘图在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作用新课标要求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绘画被越来越多的老师运用于语文课堂, 并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阵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绘画教学手段的运用需要讲究教学策略。教师应遵循阅读文本特点,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寻找绘画的切入口,发挥绘画这一教学手段的最大作用。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初步探讨绘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目的是寻找创设绘画教学的最佳角度并让绘画立足文本,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因教师主导着绘画策略的运用,所以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是:我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我怎么使用绘画策略达成我的目标?笔者认为绘画的运用应有

2、其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可以此为绘画教学的创设角度。在运用绘画教学时,我们也要立足文本,根据阅读文本特点运用绘画教学策略。绘画作为一种教学策略运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为的是更好地辅助我们的教学。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对文本进行深刻的解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绘画教学策略的运用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促进我们的阅读教学。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个角度入手创设绘画教学。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绘画引导学生感受美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案例】鲁迅的散文诗雪中有这样一段优美的文字:“江南的雪

3、,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著名人文学者,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认为,“鲁迅语言里的色彩感展示了中国汉语的绘画美。” “对绘画的爱好,对色彩的敏感,其实是青少年的天性,这也是引导学生走近鲁迅的一个通道。”选段中的各种景物色彩鲜艳而丰富,具有很强的画面感。教师在教学中不妨让学生画一画。【教学案例】朱自清的春 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

4、文。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初春时节万物萌生的景象,赞美了春天。全文共描绘了春天的五幅图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有位老师给学生上朱自清的春时,就运用了绘画教学,要求学生用彩笔画出绚烂的春之美。2 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 画出了自己自己心中美丽的春天。如一位同学在画春草图时候,除绘出遍地的绿草外,还画出蓝天、白云,绽出新绿的柳树和衔泥筑巢燕子。在画春花图时,为了表现空气中的甜味,有一个学生画了一个小孩子闭着眼睛,张大嘴巴,伸展双臂,形象地表达了他被甜味陶醉的情景。这位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写到:“通过这种绘画练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画这几幅图画

5、的过程中, 不仅体会了文章词语的精妙,也被作者观察生活的细致入微而深深感动,深深地理解了观察与写作密不可分的关系。”二、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绘画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案例】伟大的悲剧 这篇课文选自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冰雪覆盖的南极, 吸引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家。1911 年底,挪威的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的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

6、令人辛酸的角逐。课文写的是这场角逐后,斯科特这位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笔者在执教伟大的悲剧教学时设计了这样“触动我心”的绘画环节,要求学生将文章中最感人的画面画下下来,并配上自己的文字解读。其用意一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二是帮助引导学生抓住震撼人心的细节,初步体会人物情感。这个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的创造力和才华得以体现,让笔者倍感意外和惊喜。现例举如下:画面1:对应原文“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南极点已被人发现了。学生解读画面: 一个人的成功失败并不取决于名次的先后,而在于

7、他是否努力完成自己的理想。斯科特一行人那么努力完成这一创举。他们不应该为阿蒙森的捷足先登而懊悔,应该为自己的创举而感到光荣和高兴。 尽管斯科特到死的那一刻还感到沮丧和失望,为自己的迟到而懊悔,但他在我们心中已经是一个比阿蒙森更伟大的南极探险家,一个真正的英雄。画面 2:对应原文“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 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女生版绘画作品的亮点是细心地用英文还原历史,学生将“我的妻子”翻译成“My wife ” ,并在日记末写着“ Please take this book to my d

8、ied wife” 。不究其语法是否正确,但可以看出学生是用了心思的。3 男生版绘画作品的亮点是斯科特将军最后则变成了天使升入天堂。画面传达出学生内心美好的心愿。学生解读画面: “悲伤”、 “坚决”表现了斯科特为即将永远地离开祖国,离开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而悲伤, 也为了献身于自己的热爱的事业和祖国的荣誉而骄傲和自豪。斯科特之所以坚决地划去“我的妻子”这几个字是因为他已经知道死神已向自己走来了,已经毫无希望了。 斯科特想让自己的坚决和悲伤,才坚决地划去“我的妻子”改为“我的遗孀”。画面 3:对应原文“ 11 月 12 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

9、搂着威尔逊。”学生绘画时,发挥想象地在科学家们的帐篷外的星空中画了一个死神,看后让人毛骨悚然。学生解读画面: 死神最后还是带走了他们,他他们却以一种坚韧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面对死神的到来。他们并不懊悔也不退缩。前行中的种种困难和绝望,他们都以非常人所拥有的顽强精神与它们对抗。他们的这种精神我非常钦佩。他们的肉体虽死,但他们坚强地命运斗争的精神永存。我们应向他们的这种精神学习。笔者在教学中强调了学生阅读的独特的个性体验,引导学生个体与文本的对话,使读者与作者、 读者与文本构成意义的心灵碰撞,产生思维的艺术之花。学生通过绘画加深对文章进一步的理解,引发了对文本更深入的思考,最终让学生的心灵与久远的故

10、事所蕴涵的精神品质获得有意义的联结、共鸣。三、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让绘画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语文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语文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并指出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新课标中反复出现了“创新”“创造”的字眼。创造力的核心是想象力。亚里士多德说:“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 ”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发

11、展学生的想象力为切入口,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如教授 共工怒触不周山时,教师教师可要求学生将这一神话故事画出来。神话本身就充满了想象。学生可发挥想象力表现“怒而触不周之山”中“怒”和“触”是怎么的状态;“天柱”“地维”是什么样子的;“日月星辰倾西北” “水潦尘埃归东南”是怎么的气势。【教学案例】浙江省建德市寿昌初中的唐正富老师在山市 教学中运用绘画策略。在其教学反思中他提到他以画幻景主图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他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比如画“危楼接天”,如果学4 生只是从黑板下方画到上方,不能见其高大, 这样画是缺乏想象力的。学生在评议中提出这样的修改意见:生 1:在“危楼”的下半截后景中

12、添画“太阳或月亮”来以衬其高。生 2:借“孤塔耸起,直插青冥”中以云彩衬塔高的“云彩”来截断“危楼”以映衬“危楼”之高耸入天。生 3:以“两三层云”来截“危楼”成三四段,使“危楼”高出九霄。将语言转化为绘画,是发展想象力的好办法。学生懂得用衬景的技巧展现“危楼”之高,表明学生想象力相当了得,学生的创造潜能在绘画中得以开发。4、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绘画帮助学生高效阅读。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中, 教师不是简单的核对阅读习题答案,而应传授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绘画能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升了阅读速度。如教授月亮上的足迹,教师可要求学生按照

13、时间顺序把宇航员登月及返回地球的过程画下来。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通过绘画能快速掌握了全文的写作顺序,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再如教故宫博物院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故宫的平面图。学生能在短时间内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并能找出说明重点。绘画能帮助学生化文字为生动具体的画面,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文言文愚公移山时,发现学生不能理解“山之阳,水之阴”中“阴、阳”的含义。于是采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座山,画一条河,画一个太阳。告诉学生能享受到太阳光的地界为“阳” ,相反为“阴” ,学生则对其含义一目了然了。【教学案例】笔者在教授核舟记时,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就是完成一副图画。对应文字如

14、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绘画的前提是理解,理解不了就画不出来,理解错误就会画错。学生要准确地画出这幅画必须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比如“峨冠” 是什么意思,“髯” 字怎么理解,“两膝相比” 是怎么的姿势。甚至学生还要了解北宋人服饰特点。绘画时, 学生要考虑三人的空间位置,衣着配饰, 神情姿势等诸多

15、因素,画出这幅画很不简单。绘画的过程促进了学生这段文字的理解,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 四、结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深感绘画带给语文课堂的改变。绘画让学生们更热情,更享受;让学习更轻松、更快乐; 让语文课堂更生动、更美丽。 对此问题的关注激发了我对绘画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思考,本文是我对绘画在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创设策略的初步思考。愿初中语文教师合理运用绘画这一教学手段,让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更具魅力!附录:伟大的悲剧学生绘画作品展示:6 参考文献1张秋玲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2杜萍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践者对话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 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张鸿苓语文教育学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7皮连生智育心理学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8彭聃龄主编 普通心理学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钱明辉 研究性创新 - 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原理与方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10周耀烈思维创新与创造力开发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