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__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745695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鸟的天堂__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鸟的天堂__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鸟的天堂__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鸟的天堂__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鸟的天堂__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鸟的天堂__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鸟的天堂__教学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语文运用能力、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更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高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 “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教学目标】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佳句,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3、边读边想像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对

2、大自然的热爱。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景象及众鸟纷飞的幸福场景。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之情。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设想】语文课程标准 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中,一方面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纯净的目光投向美丽的大自然,投向美好的生活。【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扣题质疑。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这是一株茂盛的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

3、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那么多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清晨薄雾中, 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这就是南国一大奇观- 鸟的天堂!2、齐读课题。3、鸟的天堂在哪儿?你对它有哪些了解?4、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5、质疑课题:你认为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得上是鸟的天堂呢?6、带着想象再读课题。二、预习反馈,整体感知,理清线索。1、出示会认的词语,指生读,评价交流。理解“应接不暇”。2、指导写字。3、学生提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不好写的字。4、 指导观察: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如何把它写得既正确又美观。5、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6、学生练写,注意姿势。7、评价学生的字,纠正练习。8、借助预习提示说说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顺序。预习提示: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每一次见到了什么景象?为什么两次所见所闻会不一样?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三、研习疑问,精读感悟。过渡:同学们读懂的真不少,我们已经知道作者去了两次“鸟的天堂”,第一次去鸟的天堂,他没有看到鸟,看到的是一株号称“鸟的天堂”的大榕树,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棵树呢?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近这株神奇的树!1、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中描写榕树的段落,看看作者给我们描写了一棵什么样的榕树?抓住重点词句,读悟感知。生

5、:这是一株非常大的树生:“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由不可计数这个词,感受到这是一株大榕树。课件出示: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生:形容非常多,数不清,在课文中指枝干多得数不清。师:为什么枝干这么多?生: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师:也就是说“枝上生根”与“枝干不可计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出示课件图片(师讲解):大榕树的枝上生出许多气根,这些气根直垂到地上,从泥土中吸收养分和水分,就形成了新的根,如此循环生长,是的榕树更加硕大、茂盛。师:知道它究竟有多大吗?生:摇头。师:和会场相比,相当于20 多个会场。生:

6、赞叹“哇” 师:人们常说:“独木不成林”,但是这棵树呢?生:独木成林师:所以作者说:课件出示:“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个“卧“字仿佛又让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 树卧在水面上, 这个“卧”字让我想到了我曾见过的巨大的“卧佛”。这棵树就像一个巨大的“卧佛”一样,很大,很安详。师:你能读出这样的安详吗?生:读。“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师:多么生动、巧妙的一个“卧”字啊,她静卧在水的中央,独立成一个小岛,是那么的安详、优雅,自然、宛若一个隔离尘世的人间仙境啊!师:让我们再次走近这榕树,课件配乐“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7、生齐读:“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师:你们的读再一次让我领略了榕树的大!继续交流,作者还写出了榕树的哪些特点?生:“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用展示生命力,来表现茂盛。师:它是怎么展示的?生:“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叶子密集到“一簇的一簇的堆起来” 生:从“不留一点缝隙”我感受到这树的茂盛,那么大的一棵树,居然不留一点缝隙。课件展示: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师:平时我们说绿叶是

8、“一片”,而这里说是“一簇”还“堆在另一簇上面,”请同学们再轻轻地读读这句话,看你能想象到那种景象吗?生:我想象到树叶层层叠叠的,很密很密的,一堆一堆的。师:好,带着你的想象再读读这句话。对啊,正因为树叶那么多,那么绿,所以给了作者什么样的感觉?课件出示:“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指名读,轻轻自读。指名读师:大家看,作者感到“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谁能试着谈一谈?生 1:这是生命涌动之美,因为这树的生命力很顽强,好像每一刻都有新的叶子在生长出来。生 2:我觉得树叶太绿了,在阳光的映照下,闪

9、耀着动人的光彩。师:这一句话写得多好啊! 把叶子都给写活了! 谁能把这句话读好?生:感情朗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你们看,我们深入读这句话,入情入境,边读边想想画面,就会对它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这是树叶在颤动,是生命在颤动,分明也是作者的心在颤动,所以他情不自禁地赞叹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这也是我们的心在赞叹生: (齐读):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 师:巴金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这株大榕树的勃勃生机,用我们的朗读去再现这文字的生命!课件出示:配乐第八自然段生:齐读第八自然段。师:内容理解了,读的

10、遍数多了,自然就能背诵,同学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熟读成诵”,给大家一段时间读一读7、8 两段,待会背给老师听好不好?学生展示背诵。2、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师: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为什么能如此的美丽,除了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以外,还有天马村的人们对它的爱护。多少年来天马河的人们就是以他们最纯朴的环保意识,保护着鸟,保护着树,所以,天马村的人们至今仍然拥有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正是由于有了这美丽善良的南国的人,才有了这神奇美丽的南国的树。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文学巨匠巴金先生又是怎样通过文字来展现百鸟出巢的生命之美的?请同学们自由地

11、、放声地、无拘无束地朗读课文12、13 自然段,这一次去鸟的天堂,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又听到了什么?生谈。师:读这两个段,你感受到什么?生:我感受到这儿非常热闹。生:大榕树上的鸟很多。师:对,鸟非常的多!(板书:鸟多)师:那鸟多到什么程度呢?谁来说一说?生: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生: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生: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师:两个“到处”又让你想象到什么?生:想象到鸟很多,哪儿都有。生:树枝上有。生:树叶上有。生:水面上有。生:天空中也有。生

12、:我们的小船上还有。师:对呀,真是鸟的海洋啊!你们看,有大的,也有生:小的。师:有花的,也有生:黑的。师:各种各样的鸟啊!它们在干什么呢?生: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师:同学们继续想象,还有的鸟会怎样呢?生:还有的鸟在梳理自己的羽毛。生:还有的鸟在水面上嬉戏。生:还有的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师:哎呀!你们的想象让大榕树上变得更热闹了!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到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所以作者感到眼睛生:应接不暇。师:望着这热闹欢腾的场面,小画眉心中也有许多的感慨!它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唱着,你们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会唱些什么呢?生:它会唱大榕树是我的家,我

13、生活在这里太幸福了。师:小画眉唱出了自己的心声啊!生:这里的农民太好了,一直保护着我们。师:是的,课文当中也写到了。生:大榕树有了我们会更美丽,会更显得充满生机和活力。师:对呀,树给鸟提供了幸福的家,鸟为树增添了生命的活力,两者相互依存, 共同孕育了无尽的生命力呀!再加上人们的刻意保护,终使这棵美丽的大榕树成了真正的生:鸟的天堂。师: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和谐的画面!也正是因为巴金先生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所以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课件出示)生:(齐读)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四、总结延伸,布置作业。1、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而第二个“鸟

14、的天堂”没有加呢?师生交流: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那棵大榕树,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被人们誉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所以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2、出示巴金先生的照片: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巴金先生- 一代文学巨匠。你们知道吗?2005 年 10 月 17 日,他已经逝世了。他人虽然走了,但是他的文章仍然像这株大榕树一样永远焕发着勃勃生机。由于他的描写,更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四海,目前“鸟的天堂”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写一篇导游词。【板书设计】鸟的天堂榕树大茂盛鸟多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