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因素对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影响及转化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73857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因素对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影响及转化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校因素对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影响及转化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校因素对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影响及转化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校因素对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影响及转化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校因素对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影响及转化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因素对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影响及转化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因素对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影响及转化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因素对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影响及转化对策单 位:宜春市洪江中学作 者:易绍勇联系电话:13576579126学校因素对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影响及转化对策内容摘要:我们通常把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称为“学困生”。造成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自身因素所致,有的是由学校因素所致,有的是由社会因素所致,有的是由家庭因素造成的。根据我校市课题农村初中“学困生”现状及对策研究的实施方案,研究组成员通过以上的调查、统计、分析认为:学困生的形成,学校是关键因素。为了了解学校因素对产生“学困生”的影响,为探寻农村初中“学困生”的教育教学对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特做调查报告,根据报告分析其成因,找出对策.调查报告调

2、查时间:2011 年 6 月 20 日调查方式:学生无记名填写被调查的学生:初二年级 82 名学困生、初三年级 83 名学困生一、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如下:1、学生年龄:14-16 岁2、性别:男生 79 人女生 86 人3、户籍类别:城市 3 人农村 162 人4、家庭所在地环境:集镇 23 人、农村 162 人5、独生子女:7 人是,158 人不是6、学校的课程是否安排太多:106 人认为过多,59 人认为能承受7、学校课外活动安排太少:127 人认为过少,38 人不认为。8、学业繁重、自由支配时间少:164 人认为是, 1 人不认为。9、教师要求太高太严格:113 人认为是,52 人不认为。

3、10、学校生活太枯燥:117 人认为是,48 人不认为。11、教师授课枯燥无趣味:136 人认为是,29 人不认为。12、老师不关心学生:23 人认为是,142 人不认为。13、学校设施不齐全,生活与活动不便:133 人认为是,32 人不认为。14、老师讲课听不懂,讲的过快:155 人认为是,10 人不认为。15、学校安排的学习时间太长:145 人认为是,20 人不认为。二、由学校因素导致学困生的成因分析我们通常把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称为“学困生”。造成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自身因素所致,有的是由学校因素所致,有的是由社会因素所致,有的是由家庭因素造成的。根据我校市课题农村初中“学困生

4、”现状及对策研究的实施方案,研究组成员通过以上的调查、统计、分析认为:学困生的形成,学校是关键因素。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所说: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教学失误积累所致。现就由学校因素导致学困生成因分析如下。1 、经调查数据统计表明:有 47.9的学生认为是教师原因造成他们厌学。亲其师信其道,厌其师则厌其所学,因教师原因形成学困生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的教育方法失当造成学困生任何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鼓励,尤其是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鼓励。可我们常常忽视学生的心里感受,过多的批评,过多的责备,甚至讽刺挖苦或体罚与变相体罚,让学生的心里蒙上阴影,产生逆反心里,导致

5、厌师厌学的局面。这些面临学困生边缘的相当一部学生,由于心里承受能力差,自暴自弃就沦为了学困生。如,有的老师,经常批评学生,还经常大发脾气,时过一个学期,该学生真的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学困生了。(2)、教学节奏过快造成学困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赶进度,超进度,生怕学生学不了,考不好。因此,讲课速度过快,常常是拉着学生跑,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太短,一部分学生由于跟不上节奏就只能当听众或观众了。常此以往,它们思维闭塞,就沦为学困生。经过长期的观察了解,大多两极分化的班级,或多或少有一点这方面的原因。(3)、教师要求偏高造成学困生教师希望自己教的每一位学生都聪明,都勤奋,都优秀。常常忽

6、视每一位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而制定同一教学目标,提同样的要求,布置同样的作业,视线偏高,那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相对较弱的一部分学生,由于常常达不到目标对学习失去信心,在学习上表现出懒散、不认真,从而沦为学困生。(4)、教师缺乏耐心造成学困生 根据前一阶段现状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困生人数逐年增加,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难度加大,知识面增广所致,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放弃所致。一些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往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教师经过长时间教育与辅导,收效甚微,于是心灰意冷,干脆弃之不管。(5)、学业负担过重造成学困生据调查:有 81.2的学

7、生认为学业繁重原因会造成他们厌学。目前,学生的各种学习资料丰富多彩,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学好学牢,广泛收集信息加大作业量,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写得手疼,记得脑胀,累得喘不过气。一部分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渐渐放弃了竞争,沦为学困生。还有一些教师布置作业欠科学,常让学生机械的抄写,一个词语抄写一行或十遍,一首古诗抄写五遍或十遍,写错一个罚抄一百遍,连数学题做错了,也得抄十遍,也不管效果如何,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抄试卷三遍。可见,学业负担过重,让学生感到累,一部分学生由累变懒,沦为学困生。2 经调查数据统计表明:有 72.1的学生认为是学校设施不全原因造成他们厌学形成学困生的在大多数的农村中学

8、,由于教育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各种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缺乏不配套。从而影响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地有效进行,影响到学生的正常生活秩序。体育设施与器材地缺乏,使很多的体育课无法开展,教学设施的缺乏使许多充满趣味的演示探究课无法进行,只能用语言讲述代替演示实验,生活设施的缺乏,给学生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不便,使他们感到在学校生活很不习惯。这些都会让学校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使他们感到学校生活枯燥,教师授课枯燥无趣味,从而厌倦学校生活,厌倦学习,沦为学困生。总之,因学校因素导致学困生形成,造成了学困生队伍的壮大。三 学困生的转化对策为了改变此现状, 根据以上对学困生成因的分析,针对学校因素对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影响,

9、我们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找出了相关对策如下;1 . 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素养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教师业务的精湛与否,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授业解惑,在知识的传授中,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一个好的老师,首先都要有一套自己独特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其次,做为为学生解惑的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所以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 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和知识水平. 2教师要乐于投入全身心的爱。每一位“学困生”都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真诚的爱,尤其学困生中的留守儿童,教师对“学困生”的爱,可以使他们的自尊和情感得到满足,爱心得到点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关心、爱

10、护“学困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告诉他们除了学习知识,方法外,最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会做人的道理,做“真人”,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好的信心和热情。师生关系融洽就会促使学生把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由喜欢教师,到喜欢学习,因此爱的投入是转化 “学困生”的内在动力。同时,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充分挖掘家长和社会教育的潜力,帮助孩子补习知识上的漏洞,共同帮助学生最终提高学习成绩。3教师要善于排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有的学困生在性格上内向、自卑,认为自己反正是“学困生”,破罐子破摔,常常是消极、自卑地看待学习、看待问题,要使他们重新抬起头来,教师的任务就是消除他们心理上

11、的障碍。从生理的角度看,当一个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时往往会不同程度地产生负面心理影响,而负面心理影响会使学生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生理状态:一方面使自己处于孤独、空虚、怨恨、失望的状态;另一方面又非常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学困生”由于屡遭挫折,容易产生失败的心理,自卑感重、自尊心强,但又较脆弱,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隐私权,不宜公开把好差成绩放在一起对比,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沟通,多给一些机会让他们去表现,去尝试,让他们去尝试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给不满意自己第一次成绩的学生再次考试的机会,孩子通过两次,甚至三次的努力终于弄懂了,也就达到了考试的预

12、期目的。另外,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妨将检测手段多样化,可以将知识划块,分阶段检测,重视平时训练。帮助学困生摆脱心理阴影,建立信心,步入正常的学习轨道,取得了较好的成绩。4教师要善于激励发现闪光点。信心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一个没有足够的信心的人,什么事都难办成。“学困生”主要是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与教学目标和要求相差较大的学生。成绩差并不见得其他方面也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学困生”也不例外,比如,我以前的一位学生,虽然成绩比较差,但却是学校的“长跑冠军”。成绩不好的学生心理因素并非全是消极的,也有积极的方面。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入到“学困生”中去,善于捕捉信息,发现他

13、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弊病,树立起自信心;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多给一些鼓励,让他们体会到你行,他行,我也行,增强他们进步的动力促进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艺术地对考试结果的评价,教师要从一刀切的僵化局面中走出来,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以激励方式为主,鼓励学生的成绩和进步,以关怀的态度指出缺点和不足,并且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5. 科学指导,做“学困生”的良师。(1)教师要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 预习习惯。提高“学困生”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以保证预习的落实。“学困生”往往没有认真看书的习惯,甚至不会看书。因此,教师必须指导他们学会预习方法:熟读内容,理解意思,看懂例题,列出疑点,再做

14、练习。经历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 听说习惯。教师必须教育“学困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述说自己的想法,做到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在课堂中,教师应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注在这些孩子身上,听听他们的想法。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肯定的话语会使他们在犹豫中受到鼓舞,自信得到增强。教师应把创设相互尊重、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落实到教学的每一环节,让“学困生”也真正地放松心情,学有所获。 作业习惯。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训练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通过作业的信息反馈,了解“学困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一般说来,“学困生”往往对新知识理解不透彻,马虎粗心,作业格式不规范,甚至抄袭。因此,教师应对他们提出

15、作业“三步曲”:第一,温习;第二,订正;第三,建立错题集。抓住知识理解的关键,适时点拨,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掌握“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并避免今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复习习惯。复习可以巩固记忆,使知识保持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师应教会“学困生”掌握复习的方法。针对他们的特点,教师要根据实际列出提纲,在提纲中对复习时间、复习内容作出细致的安排,让他们带着问题,按提纲有针对性地复习基础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2)及时进行学法指导,弥补知识缺陷,在心理上,“学困生”其实也迫切希望自己能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但由于知识缺陷多,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为解决这一矛盾,作为教师要注意了解两点:一是“学困生”对在学习新知识

16、上可能存在哪些障碍;二是“学困生”对哪些知识可能产生困难。在学习探究之前,有针对性的复习,使他们明白做题的道理。这样,“学困生”的障碍和困难就得到了很好地解决。(3)加强个别辅导。要使“学困生”在认知上不矛盾,就得使他们前后的知识有机的衔接起来。个别辅导是有效的方法,教师必须帮助他们分析错误,进行个别辅导,让其理解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个别辅导后,学生的成绩就有了一定的提高。6 努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校园是每一位师生都向往的地方,每个学校都应该积极地努力去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给学生提供一个优良地学习环境,免除学生的后顾之忧,再也不让学生去为食堂的饭菜不可口担忧,因运动后无热水洗浴而操心,因学习之余无活动场所放松而倍感枯燥.学困生的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学校间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这部分同学的预防与矫治的研究工作的成功与否,对某一个学困生而言将是能否改变他一生命运的终生大事,因此,不仅直接影响到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影响这个学校在家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