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72110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例 执笔:范新宇近年来,我们为了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三农问题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国情考察活动,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当务之急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连续出台了7 个 1 号文件,要求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是以我们的国情考察

2、报告为基础,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例,谈谈对于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会。一、遵循世界农业发展一般规律实践科学发展观,发展现代农业,就要遵循世界农业发展一般规律。2007 年中央 1 号文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一般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 20 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也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如美

3、国、加拿大等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二是如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等措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三是如法国、德国等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快于二类国家,而低于一类国家,土地生产率则相反。尽管各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

4、道路选择上有所不同,但是都走过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路线。传统农业以小生产为特征,手工操作,规模小,商品率低,科技含量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农经济”;而现代农业是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由多种经营方式(合作社与私营经济)相竞争,有完善的市场体系相配套,用科学的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传统农业追求粮食,追求颗粒,也叫做籽实农业,目标是吃饱肚子,属于自给自足的非商品经济,没有成本概念;现代农业也叫营养体农业,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农业赋有了新的内涵、功能和定位。现代农业突出的是“一体化”。它不仅包括传统农业的种植业、

5、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等,还包括产前的农业机械、农药、化肥、水利和地膜,产后的加工、储藏、运输、营销以及进出口贸易等,实际上贯穿了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群体。西方把它称作农业与食品业经济,或叫农业一体化。现代农业依托的是高科技投入。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现代农业则日益依赖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将是应用最广阔、最活跃、最具挑战性的领域,节水灌溉技术则是旱作农业亟需推广的。新技术的应用,使现代农业的增长方式由单纯地依靠资源,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降耗和可持续发

6、展能力的方向上来。现代农业依靠的是市场导向。必须建立起购买、销售等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尤其要建立农业流通领域合作社,使农民在现代农业的大市场中有一席之地。与传统农业的自给为主的取向和相对封闭的环境不同,现代农业的大部分经济活动都纳入市场交易之中,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具有高度的规模化、计划化和一体化。现代农业提倡的是多功能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农业的农产品供给功能,其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了。比如,通过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功能和就业增收功能明显增强;通过开发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农

7、业开始承担起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化传承等功能,由此也形成了生态保护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循环农业、服务型农业等多种新型农业形态。基于此,2007 年中央 1 号文件对于发展现代农业提出新思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践科学发展观,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其经验教训值得

8、借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先后在 20 世纪的 50-70 年代,韩国、巴西等国在 20 世纪 80-90 年代,步入现代农业的行列。在现代农业国家,其产业结构是:种植业的主导产业是人工牧草,畜牧业的主导产业是奶牛业,农业的主导产业是畜牧业,而以畜牧业为基础的食品加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植物通过生物加工变为动物产品后,再进入食品加工业,拉长了生物链和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和就业机会,构成现代农业的一大特点。现代农业国家通过上述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农业现代化的本质。农业劳动力转移就是资本替代劳动,其过程主要体现为:资本有

9、机构成提高,农业人均固定资产超过工业;土地规模经营;农产品主要为了销售,而且销售的是按照市场需要进行加工的产品,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产加销一体化。在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大体分四步:第一步是农业内部的转移。首先改变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把大量搞种植业的农民,尤其是种粮食的农民转移出来,去发展畜牧业,尤其是发展养牛业。这样,一是可以实现谷物的规模经营,以便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实行以奶牛为主的多种经营,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和资本收益率。第二步是向农村的食品工业、建筑业和其他第三产业转移。发达国家的食品工业大都建立在农村,构成了乡镇企业的主体,无论是乳品业,还是屠宰和肉类加工业,

10、都建立在原料产地,就地吸收农业劳动力。食品工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农业基础设施、乡村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使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这样小城镇也就发展起来了。第三步是进城,向工业和城市第三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大都是在这一步大量转移农业劳动力,工业化浪潮使大批农业劳动力自发地转向非农产业。第四步是回流,回到农村的食品工业、建筑业和由此引起的银行、交通、电讯、学校、商业、旅游等第三产业,吸引劳动力从城市向农村回流。目前世界公认的现代农业标准主要有两个: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到 20%以下,农业中间消费(投入物)占农业净产值的比重上升到 40%以上。用这两个标准来衡量,我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以至于

11、农民增收和充分就业问题十分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在种植业结构中,饲料作物的不足,特别是蛋白饲料的紧缺,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产前领域和产后领域相对滞后、薄弱,尤其是食品加工业和农业市场体系不发达。从而导致农业比较利益差,农民收入低,农业劳动力充分就业难。可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十分重要和紧迫。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实践科学发展观,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理论认识不断深化,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是

12、不容否认,总体上还没有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高投入,我国农业经济的较快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高消耗,农业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必然带来资源的高强度消耗;高排放,农业资源的高消耗必然带来废弃物的高排放和高污染,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显;低效率,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结果必然是低效率,无论是劳动生产率,还是资本和资源产出率,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处于较低水平。为扭转这种被动局面,近年来党和国家做出一系列战略部署。2005 年 3 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

13、、环境友好型社会。2005 年 10 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将其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同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将其作为基本国策。2007 年 10 月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作为到 2020 年全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2010 年中央 1 号文件提出“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建立“资源节约型、环

14、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就是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发展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形态,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种草养牛可以说是最佳选择。因为牧草具备谷物无法比拟的优势,具体表现为:多年生长,适应性强。牧草可以生长 7 年至 25 年,且适应性非常强,在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适于种植的品种。生物量高,蛋白质多。牧草的光合效率最高,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都高出谷物数倍。例如篁竹草产量可达 25 吨,蛋白质含量是玉米的 5 倍;干苜蓿草粗蛋白为 24%,而干玉米粒仅 8%;1公顷黑麦草等于 1.44 公顷农田当量;1 公顷饲料玉米等于 1.

15、98 公顷农田当量。空气固氮,改良土壤。三叶草、百脉根、平托落花生、罗顿豆、大翼豆、合欢草等豆科牧草空气固氮和改良土壤的作用非常大,苜蓿草每亩每年可以固氮 30 千克。节水耐旱,保持水土。有的牧草在年降雨量 200 毫米的地方就可以高产,而且根部能长入地下 3 米-10 米深,以保持水土不流失。调查表明,在 5 度角的坡地上,什么都不种的白茬地每公顷每年流失土壤 7 吨,种谷物等一年生作物流失 3.5 吨,人工林流失 0.9 吨,而多年生牧草仅仅流失 0.02 吨。饲料谷物是在普通谷物基础上培育出来的特殊品种,有两大特点:一个是再生能力强,一年可以割几次;二是秸秆的蛋白质含量高,例如美国的饲料

16、高粱秸秆蛋白质高达 16%-22%,是高粱粒的 3 倍。发达国家培育出上千种优质牧草和饲料谷物,其畜产品的 60以上是由牧草转换来的。在所有的食草牲畜中,牛是维持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平衡的重要环节,且产业链最长,经济效益最佳。牛是最理想的生物加工厂。牛粪是最佳有机肥,还是制造沼气的重要原料,沼渣和沼液也是很好的有机肥料。牛粪取代化肥,可以保持土壤的有机质。养牛的产业链最长。养牛可以挤奶、割肉、扒皮、拔毛、取血等等,进行初加工、细加工,每增加一道工序就增加一道产业、一道就业和追加值,拉长了产业链,这是其他任何牲畜所无法比拟的。牛奶营养全面,被成为是“不可替代的食品”。发达国家食品工业原料的 80%来自以养牛为主的畜牧业,15%来自水果蔬菜,只有 5%来自谷物。可以说,没有畜牧业就没有食品加工业,也就没有农业的商品化和现代化。养牛的经济效益最佳。根据核算,同样投入,奶牛的效益是肉牛的 2 倍,是猪的 3 倍。世界正在大力发展乳肉兼用牛。德国人用 150 年培育出德系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母牛年均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