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与皮肤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3701156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妆品与皮肤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化妆品与皮肤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化妆品与皮肤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化妆品与皮肤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化妆品与皮肤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妆品与皮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妆品与皮肤(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化妆品与皮肤生理, 概述 1、化妆品是以化妆为目的的物品之总和. 2、化妆品对人体的作用必须安全、无毒、无副作用. 3、化妆品使用不当或质量不好,将引起皮炎或其他疾病., 成人皮肤面积1.22m2, 厚度14mm 脸颊眼睑乳房等部位皮肤较薄. 背部颈部手掌等部位皮肤较厚,脚跟最厚(25mm). 人体皮肤质量达体重的16%. 女性皮肤较男性薄. 皮肤是人体最大器官.,一、皮肤的结构与生理,(一) 皮肤的组织结构特点,表皮(epidermis) 真皮(dermis) 皮下组织(subepidermis) 皮肤附属器(skin appendages) 毛囊、皮脂腺、汗腺、指甲 皮肤内其它组织

2、结构: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等,1、表皮,(1)皮肤最外层组织,直接与外界接触(0.1mm). (2)表皮主要由角朊细胞组成. (3)表皮具有抗摩擦和抗损伤的作用,表皮层内没有血管,但有许多神经末梢. 神经末梢:神经纤维的末端部分.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4)表皮:根据角朊细胞的形态,由里到外表皮分为五个层次.,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基底层,黑素细胞, 基底层:也叫生发层,是表皮的最下层,与真皮相接., 基底层由一列呈栅形排列的圆柱状细胞构成,基底层中含有黑素细胞。黑素细胞能分泌黑素.黑素细胞的多少决定人类皮肤的颜色. 黑素细胞不能过多(出现雀斑、黄褐斑、黑变病等),

3、但黑素细胞消失则得白癜风.,呈栅形排列的圆柱状基底细胞,melanin: 黑色素, 由510层多角形、有棘突的细胞组成.里层棘细胞有分裂功能,参与创伤的修复。 棘层中有许多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知外界各种刺激。 使用化妆品发生过敏反应与棘细胞层有关. 过敏反应:如皮肤发痒、丘疹、红肿等., 棘细胞层:表皮中最厚的一层组织, 颗粒层, 位于棘层的浅面,由24层扁平细胞组成 是表皮内层向表皮角质层过渡的细胞层. 可防止水分渗透,对储存水分有重要作用, 并对化妆品的有效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颗粒层细胞内含有角质颗粒,有折射光线、防止紫外线深入皮内的作用。, 颗粒层细胞:其排列与皮肤表面平行, 细胞呈梭

4、形,细胞核为椭圆形。, 位于颗粒层与角质层之间,呈波浪带状排列. 透明层细胞稍具细胞结构,但界限不明显,无细胞核、无色透明。 只有手掌、脚掌的表皮才有透明层存在。 透明层可防止水及电解质透过皮肤,起生理屏障作用。, 透明层, 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组织, 由48层已经死亡的扁平、无核细胞所组成的保护层。角质层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器已完全消失。角质层细胞内充满了角蛋白纤维. 角蛋白吸水能力很强,不仅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发,还能从外界环境中获得一定的水。, 角质层细胞一般脂肪含量约7%,水分含量 约1020%,使皮肤保持柔润。如果水分降到 10%以下,皮肤就会干燥发皱,产生肉眼可见 的裂纹甚至鳞片。

5、成片脱落的角质层细胞称为皮屑。 角质层过厚则皮肤看上去发黄、没有光泽等。,2、真皮:在表皮的下方(厚12mm),(1)真皮与表皮交界不平。 (2)真皮层一般分为两层,即乳头层与网状层。 (3)真皮结缔组织中主要成分为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和弹力纤维。 (4)真皮中含水量的下降可影响弹力纤维的弹性,胶原纤维也易于断裂。,(5)纤维间基质主要成分是多种粘多糖和蛋白质复合体,在皮肤中分布广泛。 (6)人体皮肤含水量为体重的1820%,皮肤内75%的水在细胞外,主要存储在真皮内。 (7)真皮里有血管、神经、毛、立毛肌、汗腺、皮脂腺。,3、皮下组织,(1)是皮肤的第三层组织,位于皮肤最深层。其厚度约为真皮的

6、5倍。 (2)主要由大量脂肪和松散的结缔组织构成. (3)皮下脂肪层既是热的绝缘体,又是储藏 热能的仓库,还能缓冲外来的冲击,保护内脏器官。,(4)适度的皮下脂肪可使人显得丰满,皮肤细腻柔软,富有弹性。 (5)人体的脂肪大约有2/3贮存在皮下组织。皮脂就是贮存于皮下的脂肪组织。 (6)人体的脂肪细胞数目相对稳定,脂肪细胞 通常只增大体积,不显著增加数目。但当其体积 增大4倍后,脂肪细胞数目就将增加,结果引起 脂肪总量的增加。皮下脂肪的堆积会造成肥胖, 影响身材。,(1)毛发 有长发(如头发)与短发(如眉毛、汗毛等). 每根毛分为毛干(露在皮肤外)与毛根(藏在皮肤内)两部分. 毛发的颜色因人种而

7、异.,4、(皮肤上的)附属器, 毛囊的密度是先天性的.头发约有10万根., 皮脂腺大多位于毛囊和立毛肌之间,为泡状腺,由一个或几个囊状的腺泡与一个共同的短导管构成。 除手掌、脚底等,全身均有分布,且以头部、面部、胸部及背部较多。 皮脂腺分泌皮脂,皮脂能保护皮肤与毛发。,(2)皮脂腺, 幼儿时皮脂分泌量较少;青春发育期分泌活动旺盛., 35岁以后皮脂分泌量逐渐减少,皮肤变得比较干燥粗糙,出现皱纹。, 皮脂腺的发育和分泌受性激素的调节., 皮脂是甘油三酸酯(50%)、角鲨烯(11.8%)、 蜡(15.7%)、游离脂肪酸(12.8%)等的混合物 。,(3)汗腺, 是哺乳类动物皮肤腺的一种,可分泌汗液

8、. 汗腺分布全身,以手掌、脚底最丰富。分为大汗腺(顶泌汗腺)与小汗腺. 有三种主要功能:控制与调节体温、排泄废 物、有助于保持皮肤酸度,防止细菌进入体内。 汗液主要是盐和水,且含少量乳酸及尿酸等。, 是人和猿猴类指(趾)端背面扁平的甲状结构(属结缔组织),主要成分是角蛋白。 指甲有“盾牌”作用,能保护末节指腹免受损伤,维护其稳定性 指甲能增强手指触觉的敏感性,协助手抓、挟、捏、挤等。,(4)指甲,1、保护功能 (1)对机械性刺激的保护 柔软的皮下脂肪对外来的碰撞、挤压起一定缓冲作用。 (2)对物理性损害的保护,(二) 皮肤的生理功能, 皮脂与汗液、水分形成一层乳化脂类薄膜.,(3)对化学物质的

9、防护 主要在于角质层的存在. (4)对微生物的防御作用 角质层对微生物有良好的屏障作用; 皮肤表面偏酸性,不利于多数病菌的生存与繁殖; 表皮角质层的不断脱落,汗液的分泌可将粘附在皮肤上的细菌清除掉。, 皮肤角质层能反射大部分日光. 表皮细胞对紫外线有吸收能力,表皮 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颗粒对 紫外线的吸收作用最强。,(5)防紫外线伤害,(1)出汗有散热、润滑皮肤与酸化作用,同时在排泄废物和保持水与电解质平衡上更为重要。 汗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水分占99%,另外是盐分、乳酸、氨基酸等。 汗液通常呈弱酸性,pH=4.55.0.,2、分泌与排泄作用,(2)皮脂主要是由皮脂腺分泌的,小部分是

10、表皮角化过程中角质层细胞供给的角质脂肪。 (3)分泌的皮脂在腺体内存积,使排泄导管内 的压力增加,而从毛囊口排出。皮脂排出到皮肤 表面与该处的汗液和水乳化后可形成一层乳化 薄膜,根据此膜的厚度及皮脂的粘稠度而产生 一种抵抗皮脂排出的反压力。 (4)皮脂排泄受年龄与性别的影响.,(1)皮肤不是绝对严密的无通透性的屏障,某些物质可以通过表皮而被真皮吸收,影响全身。 完整的皮肤能吸收脂溶性物质,而对水溶性 物质吸收力很小。 若皮肤损伤或发炎时,其吸收力显著增强。,3、吸收作用, 软化角质层,经角质层细胞膜渗透进入角质层细胞,继而可能再透过表皮进入真皮层。 少量超细分子经角质层细胞间隙渗透进入. 少量

11、大分子与不易透过的水溶性物质,可以通过皮肤毛囊,经皮脂腺及毛囊管壁进入皮肤深层真皮内,再从真皮向四处扩散。,(2)物质可能进入皮肤的途径, 一般角质层越厚,吸收作用越小。 皮肤有破损时,可使吸收作用增强。 化妆品基质一般难于被吸收。 各种激素、脂溶性维生素易被吸收。 角质层细胞含水量增加,有利皮肤吸收。,(3)影响皮肤吸收的几个因素, 皮肤有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其神经 末梢和特殊感受器广泛地分布在表皮、真皮 和皮下组织内。 (1)感觉分为触觉、痛觉、冷觉与热觉. (2)痛觉最敏锐,热觉较迟钝. (3)感觉最敏感的是手指和舌尖.,4、感觉作用,(1)皮肤是热的不良导体,既可防止过多的体内热外散,

12、又可防止过高的体外热传入。 (2)如果外界温度与体温差异过大,皮肤就无法达到完全绝缘作用。若温差不大时,则由真皮中血管的血液以其流动的大小来加以调节. (3)人体皮肤对于热的调节作用远较动物差.,5、调节体温作用,1、皮肤的pH=4.56.5,平均5.75,呈弱酸性。 (1)测试皮肤pH值的简单方法:PH试纸法. 撕下一条pH试纸,在清水中浸湿; 洗净脸; 将pH试纸贴在脸上,5秒钟后取下; 与试纸本上的色条对比(pH5.5),(三)皮肤的pH值和中和作用, PH=5-6,说明皮肤比较健康。可选索芙特木瓜白肤洗面奶(PH=6.5)等。 PH 6,是碱性皮肤可选 Nnskin洁肤霸(pH=5.5

13、)等来平衡。, 根据皮肤PH值选择适合的护肤品, 皮肤会感觉紧绷,甚至脱皮干裂,皮肤变粗糙. 不易吸收护肤品. 对细菌抵抗力减退., 碱性状态下的皮肤, 干性皮肤常处碱性状态, 过酸状态下的皮肤, 易长粉刺、痤疮、湿疹; 容易长色斑; 容易被晒黑晒伤。, 油性皮肤常处酸性状态,(2)影响皮肤表面pH值的因素, 年龄:幼儿/老年人成年人,18-60岁稳定。 性别:女性皮肤pH值男性稍高 种族:非洲人皮肤pH值欧美人。 皮脂分泌量越多,皮肤pH值越低。 无论是短暂还是长期的皮肤冲洗,都会使皮肤pH值升高。,2、皮肤表面的pH值主要由皮脂与汗的混合物所组成的皮脂膜决定 (1)每个人都有丰富的皮脂腺,

14、每1cm2有100900个不等的皮脂腺。 皮脂的分泌量因人差别很大。, 当皮脂排出达到一定量,且在表皮扩展到一定厚度时,皮脂分泌停止.,3、具有弱酸性的化妆品通常对皮肤是适宜的. 4、使用碱性香皂或化妆品后,皮肤表面呈碱性,但皮肤有本能的生理保护作用,1-2h后,皮肤又恢复成弱酸性。,(2)汗腺分泌汗液是在不断进行之中的.并可 分为温热性出汗、精神性出汗和味觉性出汗。,(四)皮肤的分类及其鉴别,1、皮肤的类型:依皮肤皮脂分泌量的多少来分 (1)油性皮肤(pH=4.0) 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脂分泌量较多)、毛孔 粗大、油腻感重、外观暗黄、皮肤偏酸性。 易长粉刺或唑疮. 不易起皱纹和衰老.,(2)干

15、性皮肤(pH=7.0), 皮脂分泌量不足,皮肤缺乏水分或油分; 皮肤干燥紧绷,皮肤较薄,毛孔不明显,表面没有光泽。 可分为缺油性干性皮肤与缺水性干性皮肤 容易过敏. 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和衰老。, 水分与油分含量适中; 毛孔细致,富有光泽,弹性良好,皮肤厚度中等. 比较耐晒,不容易过敏; 夏天偏油,冬天偏干.,(3)中性皮肤 (理想的皮肤类型), 毛孔分布不均,通常额部、鼻部、口周皮肤较油(“T”区),面颊较为干燥或中性; 混合型皮肤应按油性皮肤对待. 女性70-80%属于混合型皮肤.,(4)混合性皮肤:面部皮肤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皮肤类型., 混合性皮肤又可细分为三种, A型:仅鼻部为油性,

16、面部其余部位均为干性者. T型:鼻、额两个部位为油性,面部其余部位均为干性者. O型:仅腮部位为干性,面部其余部位均为油性者.,(5)过敏性皮肤:又称“敏感性”皮肤, 过敏性皮肤不是按照皮脂分泌皮脂分泌量的多少来确定的,在化妆品学中是指易对化妆品过敏的皮肤。 过敏:是一种机体的变态反应,是人对正常物质(过敏源)的一种不正常的反应。, 过敏源:有花粉、粉尘、异体蛋白、油漆、化妆品中的添加剂、紫外线等几百种。 多数过敏性皮肤毛孔粗大,皮脂分泌量偏多,皮肤较薄,毛细血管浅。 干性皮肤较容易成为过敏性皮肤。 敏感性肌肤可以说是一种不安定的肌肤,是一种随时处在高度警戒中的皮肤。 过敏性皮肤可以归入“问题性皮肤”范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