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之城乡区域规划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3663572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4.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之城乡区域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城市规划之城乡区域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城市规划之城乡区域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城市规划之城乡区域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城市规划之城乡区域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之城乡区域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之城乡区域规划(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章 城乡区域规划,第一节 区域 第二节 区域规划的发展 第三节 区域规划的内容 第四节 区域规划的新类型,第一节 区域,1.区域的概念 2.区域的特征 3.区域与城市,第一节 区域,1.区域的概念 政治学区域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 社会学区域是具有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 经济学由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地理学地球表壳的地域单元,认为是区域特点的地理空间范围,整个地球是由不同地域层次和范围的区域组成的。,第一节 区域,按照分类指标,区域可以分为各种类型: 按照区域的物质内容划分自然区域和社会经济区域 按照区域的内在结构特征均质区和枢纽区 美

2、国地理学家惠特尔西根据区域功能和内在联系程度的不同,将区域划分为三大类单一特征的区域、多种特征的综合区域、总体区域,我国几种区域划分方案,第一层,将全国分为北方(东北和正北、西北)、南方和西部等三大片;其中,西部地区是将北方的西北、南方的西南地区集合在一起。 第二层,将北方分为三个区域:东北地区、华北沿海和黄河中游地区;将南方分为三个区域:华东沿海、华南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将西部分成两个区域:西北和西南地区。 第三层次的划分,也是参考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的划分进行的。其中,将中国东部地区分为四大区域:东北地区(包括东部的辽宁、中部的吉林和黑龙江)、华北沿海、华东沿海和华南沿海地区;将中

3、国中部地区分为两大区域: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将中国西部分为两大区域:西南和西北地区。,第一节 区域,2.区域的特征区域的可度量性和空间性区域的系统性区域的动态性区域的不重复性,第一节 区域,3.区域与城市城市和其所在的区域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城市是区域增长、发展的核心,区域是城市存在与支撑其发展的基础。,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城市的发展要对周边的地域产生物质、能量、信息、社会关系等交换作用,而一个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也要受到相关区域的资源与其他发展条件的制约; 城市和区域共同构成了统一、开放的巨系统,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越高,它们之间的相

4、互作用就越强;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区域的角色与作用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区域一体化; 一些中心城市与其所在的区域共同构成了参与全球竞争的基本控件单元大都市区、都市圈等。,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城市不能脱离开区域而孤立存在,是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生长极理论、核心边缘模式、中心地理论等以城市为依托的区域增长理论无一不证实着城市与区域的紧密依存关系; 城市对其所在区域发挥着辐射和吸引作用; 城市发展带动区域增长,区域发展支撑城市进步。,3.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经济基础理论认为,一个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根据其服务对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基本活动和非基本活动两部分。,经济活动的基

5、本与非基本部分,1.基本活动: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经济活动。可分为:离心型基本活动;向心型基本活动; 2.非基本活动: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经济部门。可分为:为了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的生产所派生的需要;为了满足本市居民正常生活所派生的需要;,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的基本经济部类与非基本经济部类 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空间载体 区域经济发展总是首先集中在一些条件较为优越的城市,有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效应,这些城市的发展呈现循环和不断积累的过程,逐渐成为中心城市。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城市在世界经济、政治体系中所起的控制和指挥中心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

6、使得中心控制功能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世界城市。,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城市是社会生活与矛盾的集合体 由于人口的密集,社会问题就呈现出集中发生的现象,并且复杂多样。 城市社会问题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产生不同的社会问题。 城市社会问题可以成为城市发展的桎梏,又反过来成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和现实动力。 旧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总是会伴随着新的社会问题的产生,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也总是在不断地寻求解决城市问题的过程中取得的。,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健康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健康的社会环境使资源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和利用,使城市各项社会资源的效益最大化,推动城市文明的

7、继续发展。 一个宽容的城市社会需要政府制定与此目标相一致的政策,保证基本的物质资源供给、社会安全与公平,需要政府政策更大程度代表公民的意志。 城市规划既是一项技术性工程,更是一项社会工程,因而具有明确的公共政策属性。,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资源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与约束条件 健康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资源环境集约利用,3.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区域自然地理和自然资源区域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区域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都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自然地理要素通过影响人口分布来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 大城市对自然环境的依存比小城市更要紧密,因此,大城市地域分

8、布上的规律性更典型。 世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具有在中纬度范围内向低纬度方向缓慢移动的趋势。,世界百万级城市的维度分布(19201970),我国城市数量已达655个 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达到122个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60周年系列报告之十指出,60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纬度与城市分布,大城市在中纬度范围内向低纬方向缓慢移动, 气候区与城市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少,湿润半湿润地区城市多, 地形与城市分布,我国三级地形阶梯与城市分布,我国不同地形类型与城市,1.滨海城市

9、,2.三角洲平原城市,3.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4.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5.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6.平原中腹的城市,7.高平原上的城市,8.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9.中山谷地城市,10.高山谷地城市,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等等都可以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城市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种服务。 区域能够向城市提供多少食物、原料、燃料、劳动力,区

10、域又能够吸收多少城市的产品和服务,城市与外界区域目标有什么样的交流手段,就成了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的缩影、中心和焦点,城市地理位置的概念,位置就是某一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的某些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城市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有利的结合即有利的地理位置,必然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亦然。,城市腹地,城市腹地是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其大小受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诸因素制约。 城市周围地区地形起伏、河流长度与流域范围、资源分布和开发程度、交通线网布局、商品货物流向、城镇网密度、人口分布,都对城市吸引范围和腹地大小产生影响。

11、城市性质、规模也与腹地大小和腹地经济特征有密切关系。如腹地农业发达,农产品商品率高,有利于城市发展为轻工业基地;腹地矿产资源得到开发,有助于城市重工业建设。一般腹地范围愈大;经济发展水平愈高,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也愈大。,根据社会经济联系疏密程度的不同,城市腹地可分成若干层次。 在中国,上海市的经济腹地,第一层次是长江三角洲,第二层次是包括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在内的华东区,第三层次将扩大到全国其他一些地区。城市腹地没有明确的地理界限。一个城市可以有多个腹地,而不同城市的腹地,又可以相互交叉和重叠。 城市与腹地在经济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要受腹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

12、件的影响和制约,而腹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也离不开城市在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援。,地理区位要素结构图示,城市区 位因素,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宗教中心,海拔较低的濒海、濒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带,地形,资源丰富之地,资源,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交 通,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气候,水运起点或终点、河流交汇处、过河点、河口,河 流,城市地理区位的类型,1.大、中、小位置,从不同空间尺度来考察城市地理位置 以上海为例: 大位置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口 中位置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 小位置黄浦江和吴淞江相汇的位置,城市地理区位的类型,2.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13、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捷克 (首都布拉格),西班牙,邻接位置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如矿业城市要求邻接矿区。 门户位置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常常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港口城市的最典型的门户位置。,第二节 区域规划的发展,区域规划的概念 国外区域规划发展 中国区域规划发展,第三节 区域规划的内容,1.区域规划的类型 2.区域规划的内容,1.区域规划的类型,早期的区域规划的类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规划;另一类是以整治落后地区和以开发资源为目标的区域规划。 1.1按规划地域的

14、结构特征来划分 1.2根据区域的行政管理属性来划分,2.区域规划的内容,2.1区域发展条件评价和发展定位 2.2区域发展战略 2.3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 2.4城镇化与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2.5区域基础设施布局规划 2.6区域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 2.7空间管制与协调规划 2.8区域政策与实施措施 2.9区域规划中其他内容的探索和创新,第四节 区域规划的新类型,1.国土规划 2.都市区规划 3.城市群规划,1.国土规划,1.1新国土规划的产生背景 1.2国土规划的主要内容 1.3国土规划的实践,2.都市区规划,2.1都市区规划的产生背景 2.2都市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2.3都市区规划的实践,3.城市

15、群规划,3.1城市群规划产生的背景 3.2城市群规划的主要内容 3.3城市群规划的实践,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48,5城市总体规划,5.1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求、内容和程序 5.1.1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求及内容 5.1.2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工作程序5.2 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研究 5.2.1 城市空间发展方向 5.2.2 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性质的内涵 5.2.3 城市规模预测方法 5.2.4 城市总体规划的其他专题研究5.3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5.3.1 城市用地评价 5.3.2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5.3.3 城市总体布局 5.3.4 我国城市总体布局类型,目 录,0,49,5城市

16、总体规划,5.4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5.4.1 城市功能 5.4.2 城市结构 5.4.3 城市形态 5.4.4 三者的关系5.5 城市主要组成要素的布局及原则 5.5.1 对外交通用地布局 5.5.2 城市道路与城市用地 5.5.3 居住用地布局 5.5.4 工业用地布局 5.5.5 仓储用地布局 5.5.6 公共设施布局5.6 城市总体布局方案评价,目 录,0,50,补充概念,1,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予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总称(p57)。包括: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列入规划区域范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城市规划区: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51,5.4.1 城市功能(p1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