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知识梳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62788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莲说知识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爱莲说知识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爱莲说知识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爱莲说知识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莲说知识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知识梳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爱莲说知识梳理一、文学常识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人称濂溪先生,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2、其它作品:太极图说、通书。3、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也称杂说,这种文体一般讲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二、解释加点字的含义【1】蕃( f n):多。【 2】染:沾染(污秽)。【3】濯:洗涤。【4】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5】涟:微波。【6】妖:美丽而不端庄。【7】通:贯通。【8】直:挺直。【9】不蔓 (m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10】蔓:生枝蔓。【

2、11】枝:长枝节。【12】香远益清:益:更,更加。【13】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14】亭亭:耸立的样子。【15】植:立。【16】亵 (xi )玩:轻慢而随便地玩弄。【17】亵:轻慢。【18】隐逸:隐居的人。【19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20】噫 (y ):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唉” 。【 21】菊之爱:对菊花的喜爱。【22】鲜 (xi n) 有闻:很少听到。鲜:少。【23】同:相同、一样。【24】宜乎:宜:应当。【25 】众:多。【 26】宜乎众矣:应当人很多了。三、理解性默写1、 爱莲说中咏莲名句(予独爱莲的原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陶渊明独爱菊的原因的句子是:菊,花之隐逸者也。3、世人甚爱牡丹的原因的句子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4、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爱莲说中描写莲花庄重、质朴,洁身自好,不落尘俗的高贵品质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7、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8、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9、爱莲说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比喻句子的正直不苟、豁达大度。10、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香远益清 。11、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13、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4、文中最能概括(高度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15、点明本文中心(主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16、作者慨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太多,暗示作者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暗讽不明说,意味深长的句子是: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7、用感叹语气写出作者对当时不正当世风的批判态度的句子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四、文章内

5、容填空2 1、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正衬和反衬;三种类型, 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2、 作者在第一段中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品质。3、 文章前后照应, “予独爱莲”和(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和(世人盛爱牡丹)一句形成照应。“众“和(独)相照应。4、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对偶)和(拟人)。5、从句子种类看,第2 段“ 菊之爱,陶后

6、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第一句属(陈述)句,第二句属(反问句),第三句是(感叹句) 。6、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7、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叫做骈句。在爱莲说中找出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8、中心概括:文章借花喻人,通过对莲花的赞美,表明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婉曲地批判了(追名逐利)的世风。9、 “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陶渊明),课本中学过他的作品(桃花源记 ) ,与“鲜有闻”的“鲜”字构成反义词的是(众)。五、简答题1、文中的“水陆草木之花可爱

7、者甚蕃”一句有什么作用?答:开头作者从所有的花写起,由面到点,作总的一般性映衬,自然过渡到要写的花。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作者用了衬托的写法,用“菊”作正衬、“牡丹”作反衬,突出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3、“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4、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突出了莲的美好品质?答:三方面。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5、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

8、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6、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7、 第二段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和上一段关系怎样?答:议论、抒情。第一段描写“莲”的形象,第二段点明“莲”的象征意义,揭示中心。8、举例说明第二段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答: (1)反问:同予者何人?(2)排比:菊,花之君子者也。 (3)比喻: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4)对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本文用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菊、牡丹各比拟怎样的生活态度?答:莲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菊比拟追求

9、恬淡自然、隐逸的生活态度;牡丹比拟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生活态度。10、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答: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11、你怎样理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句话的含义。答:这句话说爱牡丹的人多,言外之意是说世上追求富贵的人多。这里隐含着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的世风的批判,感情强烈。12、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作者对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庸俗世风的鄙弃。13、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慕富贵,那么他所追慕的是什么?答:追求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正直的操守。14、 在文中作者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10、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目的何在? (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答: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予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节操。15、文中作者对“牡丹”与“菊花”的态度是否相同?谈谈你的理解。答:不同,文中“菊”是正衬,尽管作者不愿意隐逸,但也不反对。文中的“牡丹”是反衬,因为它是追求名利,贪图富贵的象征,所以作者对它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反对。16、文中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说明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答:贪图富贵、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社会现象。17、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答: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不慕名利,保持坚贞气节的高

11、尚品质。19、写出下列句子的比喻意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答: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尊重,不敢轻侮。三 发挥题:1、 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来鞭策自己,谈谈做人的道理。答:做人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正直积极向上。不滋生私欲的枝杈,做益于人民的人。2、 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答:提示,可答“品德高尚的人”,或具体答出君子的品格。3、作者借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志趣?你认为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12、?答:洁身自好,不慕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对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高洁而庄重, 可让我们的人生之路上多一些高尚之举。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简述理由。答: (1)同意周敦颐: 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气节。只要一个人有明确的目标和良好的心态, 外界的不良因素就不会阻挠其发展。越是复杂的环境越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 ,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2)同意孟子:人通常都会随着周边的环境而改变。与一种人接触的时间久了我们就会被4

13、 同化成为其中一样言行、品格的人, 与一种社会接触久了就会变成符合这个社会生活节奏和规律的人。正如所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样的事物会在一起。即使一开始有差别,最后也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5、 “陶后鲜有闻”中“陶”指谁?你赞同他的人生态度还是赞同周敦颐的人生态度?答: “陶”指陶渊明。赞同谁的都可以,只要能自圆其说。(1)赞同周敦颐的人生态度:他既不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更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直面世间污浊,却不逃避现实,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2)赞同陶:他愤世嫉俗,不受管行黑暗的腐蚀,辞官归隐,过着恬淡安静的生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把在自己

14、置身于自然之间,让大自然的灵性净化自己的心灵。他热爱自然, 在淳朴的自然之中追求思想上的=慰藉,在文章中抒发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5、 你认为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需具备哪些条件?答: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不受引诱,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心中有远大的目标并有为之努力的行动,约束自己。咏荷诗四首赏析:采莲曲王昌龄王昌龄的 采莲曲 写的是采莲女, 但作者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在田田荷叶、艳咽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画面中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 首小诗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

15、青春的欢乐。莲叶郑谷诗中不仅描写莲叶的色彩、香味、形象,还特别写了莲叶在风中的动态美;诗中不仅从侧面写了人们对莲叶的喜爱,还进一步写了莲叶的高贵品质。这首小诗,意境优美,句句是画, 它由舟行荷塘图、荷塘浣纱图、风摇荷叶图、鸳鸯戏莲图组成,这组画面生机盎然,充满诗情画意赠荷花李商隐这首诗, 却咏了荷叶 “ 任天真 ” 的品质, 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寓意明显,表现直露,节奏明快,与李商隐很多诗歌的含蓄婉曲不同,体现了他诗歌风格的多样性。这首诗歌颂荷花能荣衰相依,实则表达了自己渴求知己、寻觅政治依托的心声。白莲陆龟蒙借吟咏白莲,全力着意于白莲的精神之美,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抒写白莲内心的幽恨,流露出诗人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