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3838 上传时间:2017-08-07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8.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大学-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武汉大学-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武汉大学-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武汉大学-下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武汉大学-下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大学-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大学-下(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珞珈山上最早的人工建筑物彤云阁(曹操庙)。八十年代在此修建天空电离层观测站。,任凯南,李剑农,缪恩钊,“石屋二老”,基建处负责人监造工程师,半山庐为两层砖木结构住宅建筑,1932年开工,1933年竣工,建筑面积507平方米,工程造价2.03万元,由胡道生合记营造厂中标承建。半山庐高约7米,由两个阳台将三栋两层的楼房连缀而成,中间一楼伸出一个装饰性屋檐为入口,八个飞檐毫无雕饰讲究,整栋楼用色简拙,皆青砖墨瓦,外表极显质朴无华之能事,与珞珈山的苍秀山势混为一体。据说,半山庐的选址与建筑,是武大一位研究易经的教授所设计,虽依山而建,但庭前却异常开阔平坦。,郭斌佳,另一位青年教授郭斌佳,是留学英国的史

2、学博士,风格和汤先生截然不同。汤先生坦率活泼开朗,他庄静寡言矜持,十足的英国绅士派头。论长相,他是我所见过的最优美的中国男子。二十八岁,风度翩翩,博士、教授、未婚,他的到来,在武大群芳中引起的无声轰动,可以想见。不知是否择偶眼光太高,尽管许多热心朋友为他张罗,他都一直保持单身。他和我母亲很谈得来,把她当作一位知心老姐姐,两人坐在壁炉前,促膝而谈,话题多是历史、文学、英国风情等等,大概也包括他的众多罗曼史。直到四十多岁,他才和过去的美国女教师结婚,定居纽约。一九四八年夏,我随雪华去海边一座幽静的别墅拜访他和夫人,夫人已年过五十,看来他们感情甚笃,但和风华依旧的郭先生相比,她更像一位慈祥体贴的姨母

3、。杨静远:一个小女孩眼中的珞珈山,抗战爆发前,赵师梅、陈恭禄、郭斌佳、缪培基、李先闻、朱利安贝尔等年轻有为的教授先后在半山庐居住多年,他们在此挑灯夜战,禀烛神思,许多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使国立武汉大学声誉日隆。 这是一幢两层洋楼,专供单身教授居住的宿舍,踞山腰,深隐松林中,蝉唱虫吟,萤火点点,饶有诗意。我与陈恭禄教授住楼上,郭斌佳教授住楼下,另有其他二位教授。每日三餐同席用膳。汉口市长吴国桢常来访斌佳谈天,得与相识。半山庐面对图书馆、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和学生宿舍。工学院正在施工。兼采宫殿式与西洋式之长的建筑,典雅堂皇。蓝色琉璃瓦掩盖浅黄色的高墙,在晴空一碧下显得和谐悦目。东湖在侧。

4、微波荡漾,水色山光益增艳丽。每当黑夜岑寂,湖面一平如镜,反映高悬的明月,闪烁的繁星,漫步沙滩,有如置身仙境,忘却世事的烦嚣。 缪培基:王世杰、武汉大学与我1938年春夏,武大西迁四川乐山,国民政府在珞珈山开办军官训练团两期,由蒋介石亲任团长。其间,蒋介石、宋美龄及其心腹要员们都曾寓居于半山庐,李宗仁等九大战区长官在珞珈山军官训练团集训,促进了全国抗日力量的团结和统一。,国立武汉大学第一教职员住宅区,号称“一区十八栋”,大部分建筑于1930年11月开工,1931年9月竣工,每栋楼均为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为一两百平方米,工程造价约为1.5万元左右,由汉协盛营造厂中标承建。“一区十八栋”最初共有

5、8个单栋和10个双栋,可住28户人家;抗战期间,有1个单栋被侵华日军拆毁;抗战胜利后又加盖了3单1双4栋房子,“十八栋”也就最终演变为21栋32户,但习惯上仍称作“十八栋”。,第一期竣工的教职员住宅区位于珞珈山之阳。熊总务主任在我半年前到校时预留双并式的洋房一幢,与刘笃生教授夫妇分住,各有大门进出。楼下有客厅饭厅。楼上有卧室书房浴室,底下层有厨房和工人房。新自欧洲回国,得此住宅,甚感满意。洋房高踞山顶水塔下面,俯瞰东湖碧水,远眺前方山峦。湖滨的广袤田野铺着金黄色的油菜花,迎风摇曳,白鹤飞翔,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晴天我循小径步行越山顶而下,绕过半山庐去法学院上课。下雨天则乘校方所备小轮车往返,交

6、通称便。缪培基:王世杰、武汉大学与我,珞珈山水塔,又叫八角亭,是一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两层八面建筑,由萨克瑟设计,高16.5米,1931年4月开工,9月建成,10月投入使用,造价3万元,由汉协盛营造厂承建并赠送给武大。由于汉协盛在珞珈山新校舍一期工程中亏损严重,经武大建委会研究,决定将建水塔的3万元大洋如数付给汉协盛。水塔的下层是水池,可以储存400吨生活用水,日平均供水量7001000吨;上层是阁楼,可以观光,上下层有旋梯相通;屋面是两层八角飞檐,铺孔雀蓝琉璃瓦,建筑风格与校园中心区的早期建筑一致。珞珈山水塔的建成,成为武大新校舍能够投入使用的一个重要保障条件。当时,武昌城内还没有自来水,珞珈

7、山水塔建成后,武汉大学也由此成为武昌地区第一家用上自来水的单位。,武昌城外的武汉大学区域,应该算得是武汉三镇的物外桃源吧。 宏敞的校舍在珞珈山上,全部是西式建筑的白垩宫殿。山上有葱茏的林木,遍地有畅茂的花草,山下更有一个浩渺的东湖,湖水清深,山气凉爽,而临湖又还有浴场的设备。离城也不远,坐汽车只消二十分钟左右。太平时分在这里读书,尤其教书的人,是有福了。 在校舍之外,有不少的教员宿舍,点散在山上,大都是三层楼的小洋房,有良好的卫生设备,冷热水管,电气电话,一应俱全。这些都是由学校自备发电机或总站来供应的。有人说,中国人在生活享受上不如外国人。但如到过武汉大学,你可以改正你的观念:在这个地方,在

8、生活享受这一点上,那些擘画者们,至少是把外国人学到了。 武汉成为了抗战司令台之后,武汉大学疏散到四川我的家乡乐山县城(旧时嘉定府城)去了。剩下的校舍成为了军官训练团的团部。于是这儿便成为警戒区,或者也可以说是紫禁城了。“最高”兼任着团长,陈诚任副团长,较大的几座教员宿舍便成了他们的官邸。戒备是很森严的,没有“特别通行证”或各种交通工具的方便的人,根本便无法进出。 我自己很幸运。因为范寿康原是武大教授的关系上,由于他的斡旋,让我把张有桐教授的宿舍顶下来住了。(应该声明,并没有顶费。)我的“特别通行证”,凑巧还保留在手边,那是“珞字第二一八号”,是四月廿六日填发的。有“军事委员会军官训练团团长”的

9、官章,填发员是熊鸿,这人倒不知道是何许人了。 这宿舍在大学区的深处,背山面湖,汽车可以直达。一共是三层,底层是地下室,那儿有佣人室和厨房。其上的两层都有客厅,有书房,有寝室,有浴室,有可以眺望湖山的月楼。假如你要游水,再下一个坡,你便达到那细沙平铺的湖岸。假如你要登山,再上一个坡,你便达到了珞珈山的山顶。大约在前一定有什么诗人在这儿留连过吧,山名“珞珈”不也就可以想见了吗?,我们我和立群是四月底由汉口的太和街搬到这里来的。不久黄琪翔搬来了,做了我们的邻居。那是一栋比翼建筑,站在月台上的两家便可以打话。更不久,周公和邓大姐也住到靠近山顶的一栋,在我们的直上一层,上去的路正打从我们的书房窗下走过。

10、有这样的湖山,有这样的好邻居,我生平寄迹过的地方不少,总要以这儿为最接近理想了。 当时的生活尽管是异常忙碌,差不多每天清早一早出去,要到晚上,甚至有时是深夜才能够回家,但在夜间月下的散步,星期日无须下山,或者有友来访的时候,可留下了不少的甜蜜的回忆。我们在东湖里游过水,划过船,在那岸上的菜馆里吃过鲜鱼。浓厚的友情,闲适的休憩,是永远也值得回味的。 而且,在这大学区域还有最好的防空设备,有因山凿成的防空洞,既深且大,也有高射炮阵地环列在四周。但却不曾遭受过一次轰炸。敌人是应该知道这儿是做着军官训练团的,有高级的人员集中着,但它却从不曾投过一次弹,尽管对于武昌城是炸得那样频繁,而每次敌机的航路又都

11、要经过这大学区的上空。 我们当时是作着这样的揣测:无疑敌人是爱惜这个地方,想完整地保留下来让自己来享福。 这揣测,后来是猜中了。敌人占领了武汉之后,把大学区作为了它的司令部。 实在一点也不错,武汉大学那个区域,的确是武汉三镇的一个物外桃源。 郭沫若:洪波曲,军参谋长指示(节选) (根据中支作命甲第一百二十五号),十一 设置如下的难民区,收容留下的市民,应避免和军队混在一起,设置后除指定场合外,军队不得进入。 汉口:玉皇祠、利济巷、大王庙巷一线以西地区。 汉阳:城墙内。 武昌:武昌门正街、粮道街和围绕城墙地区。 对以上的设置和收容由特务部负责。 另表第一 在武汉三镇需要保护的建筑物一览表 汉口:

12、园照寺(汉口市内)、古德寺(汉口市内)。 汉阳:晴川阁(汉阳江边)、伯牙台(汉阳月湖)、归元寺(汉阳龟山后)、文庙(汉阳市内)、商业学校(汉阳市内)。 武昌:武汉大学(武昌小东门外沙湖)、中华大学(省城内旧粮道街口)、武昌图书馆(武昌城内长街)、武汉大学图书馆(武昌东门外沙湖)、劝业场陈列馆(武昌城内长街)、长春观(武昌大东门外)、黄鹤楼(武昌西南蛇山上)、抱冰堂(武昌蛇山)、文庙(武昌平湖门内)、大观书院(武昌蛇山)、曾公祠(武昌蛇山)、宝通寺(武昌洪山)、卓刀泉(武昌洪山)、皇殿(武昌紫阳桥畔)。,台湾新竹市国立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系徐统教授提供,1939年2月22日,日本天皇的二弟高松

13、宫宣仁亲王等视察珞珈山。,一九二九年开尔斯绘制的武汉大学校园规划图,东宫(西宫)蝶宫月宫白宫,老武大女生宿舍的别名,忆女生宿舍蝶宫展翼扑苍崖,倚枕湖声拂面来。最忆小窗明月夜,青灯青史论清才。 (“珞珈杂忆”之一) 女生宿舍,在水之湄,两翼角张,形颇似蝶。是以有“蝶宫”之誉。楼高三层,室容二友。雕栏玉砌,水木清华。若论巍峨崇宏,诚然不如“天、地、玄、黄”等斋(男生宿舍,以千字文分区)。然而玲珑别致,则远过之。至其名气之大,更是遐迩皆知。这乃是因为“楼不在高,有仙则名;室不在大,有书则灵”之故也。小楼铭楼不在高,有仙则名;室不在大,有书则灵。斯是小楼,唯君德馨。湖光映阶绿,山色入帘青。谈笑皆学士,

14、往来无白丁,可以研万象、阅群经。无市声之乱耳,无人事以劳形。华中道蕴舍,三楚易安庭。颜子云:“何小之有?”殷正慈:珞珈四忆,学府纪闻国立武汉大学,月 宫 我们称女生宿舍为“月宫”,是后来建筑的,位于往东湖路左边一座小山上,如月眉形,故名之,女同学亦引为荣,她们来上课,都要走一段路,对于她们倒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平常宫禁森严,没有从前在东厂口那么方便;不过每年开放一次,可公开参观,女同学毕竟善理家务,每间房都布置得雅洁秀美,各具巧思。当时女生只有三四十人,不像现在台大、师大等校,有阴盛阳衰之现象。那时,女生与男生比例,在百分十以下;而今,台大文学院的学生,男生竟只女生十分之一,风水之演变有如是者,

15、岂当年吾人所可预料者耶?刘定志:追怀珞珈山,其时,欧风来渐已久,男女社交,蔚为时代风尚,但在我们母校,虽得天独厚,拥湖光山色之胜,而男女同学之间,却好像有一道无形的鸿沟。双方宿舍分立,阡陌交通,鸡犬之声相闻,彼此殊少来往。 一九三五年四月初,学校放春假三天,假前一日,突传佳音,明日女生宿舍开放一天,欢迎男生前往参观,好事者喜形于色,奔走相告,平静的生活涟漪中,搅起片片浪花。次日晨光初上,不少男同学提前起床,有的刮胡子,有的擦皮鞋,有的哼唱着“几时归来呀!伊人呀!”的优美歌曲,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早餐后纷向“东宫”进发。 进到宫内一看,窗明几净,整整齐齐,每个房间的书桌上,书架上都各就各位,床铺

16、上的棉被、床单和枕头都朴素,有的房间还挂着有两张八开面大的地图,一张中国全图,一张世界全图,这说明我们女同学并非死啃书查讲义,也关心国事、天下事,书架上除专业书籍外,一般都有些文学作品,著名作家的小说、散文、诗集等。她们追求美的享受,并努力充实自我。最令人惊奇的是整个宿舍均人去房空,没有看见一个女同学。诸葛亮摆下了“空城计”,自己还坐在城楼观山景,如果是顾如老师有意重施故伎,她自己怎么也不见芳踪,看来这像是模仿军事演习,有计划地全部撤退、转移。等参观结束,再叫女同学回到防地,当然,这是一种猜测,事后也没有同学向顾老师追踪采访,解开谜底。施应霆:珞珈忆往,当时全舍同学,约共五六十人,在顾师友如的

17、领导之下,融融泄泄,同心合德,有如一个大家庭一般,和谐而愉快。顾师那时很是年轻,两位小世兄,似是尚在读初小的阶段。她以一身兼为人妻,为人母和为人师的重责,洞彻舆论,从容庶务,才思敏慧,风采翩翩。同学们心仪其人,对她十分倾倒(近悉顾师在台,偶染清恙,使我非常惦念,仅在此遥祝天佑吉人,早占勿药)。殷正慈:珞珈四忆,学府纪闻国立武汉大学一九三三年秋,当我考入武大时,母校女舍“东宫”佳丽约五十余人,占全校学生人口百分之十强。负责女生宿舍管理工作的是顾如(号友如)老师。她曾留学美国,有英语教学能力。据闻顾师是天津南开大学出身,在校攻读时,因姿容健美,仪态万方,荣获“南开皇后”之桂冠头衔。“女王陛下”来珞珈东宫掌政后,作风民主,从不干涉女同学的内政、外交,政通人和,确保女生学习生活的宁静与稳定。施应霆:珞珈忆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