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凉:此在之境的诗性启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36853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苍凉:此在之境的诗性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苍凉:此在之境的诗性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苍凉:此在之境的诗性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苍凉:此在之境的诗性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苍凉:此在之境的诗性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苍凉:此在之境的诗性启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苍凉: 此在之境的诗性启示论张爱玲小说苍凉美的哲学意义范 伟在“壮烈”、 “悲壮”和“苍凉”三种审美形态之中,张爱玲选择了“苍凉”,在解释这一选择的原因时,张爱玲指出:“壮烈只有力,没有美”, “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则是一种启示”。这个解释,突出了“苍凉”美所具有的表达功能“启示”,而正是这个功能,成为张爱玲决定审美选择的依据。“启示”对理解“苍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研究界在对张爱玲小说进行审美阐释时,往往从“苍凉”开始到“苍凉”结束,对于“启示”则避而不谈,这其实是忽略了问题的真正要害,而离开“启示”论“苍凉”,论来论去,也还是不得要领。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以自己的方式

2、开启存在者之存在。这种开启,也即解蔽(Entbergen ) ” ,P259 因此, “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276这里, “美” 、 “开启”或“解蔽” 、 “真理”,构成了一个完整陈述,也构成了存在主义美学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为阐释张爱玲“苍凉”“是一种启示”提供了一个思路,也应该在这里寻找,即:苍凉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启示了人存在之境的真实本质。为了说明,究竟指什么呢 ? 循着这个思路,作为一个完整陈述,是缺项的,单从字面意思来看, “启示”首先,我认为,要了解张爱玲所谓“启示”究竟指什么,可以先了解它究竟不指什么。在上面所罗列的张爱玲对“壮烈”、 “悲壮”和“苍凉”的比较

3、中,张爱玲排除了“壮烈”和“悲壮”,与之相对应,她也排除了不是“启示”的“力”和“完成”,这样,如果说“苍凉”不是“壮烈”和“悲壮”,那么也就等于说“启示”不是一种力, “启示”是一种不完成。在申明自己审美选择的时候,张爱玲谈到了Michael Angelo的一个题名“黎明”的未完成的雕塑,对这个雕塑她描述到:“只是一个粗糙的人形,面目都不清楚, 正是大气磅礴的,象征着一个将要到来的时代。”她说: “倘若现在也有那样的作品,自然是使人神往的,可是没有,也不可能有,因为人们还不能挣脱时代的梦魇。”她能从这个雕塑领略“象征着一个将要到来的时代”,可见她和希望、未来等含有积极意图的字眼并没绝缘,但是

4、,也仅此而已,因为,时代不允许、而她自己也根本不相信有这样的希望和未来。联系到当时的历史语境,张爱玲这番话可谓意味深长。如果说“力”和“完成”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指的是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正面力量,是一种有着明确价值诉求的努力,那么,她对“力”和“完成”的拒绝,也就意味着对这种努力的怀疑,也就是拒绝对彼岸世界的关怀,也因此可以推定,她的所谓“苍凉”、所谓“启示”都不属于彼岸。既然不属于彼岸,那就是属于此岸。事实正是这样,在谈到她对自己此在的体认时她说,“为要证实自己的存在”,就要“抓住一点真实的、最基本的东西”,具体而言,这点“真实的、最基本的东西”在空间上指“周围的现实”,时态上指非将来的时间存

5、在,首先是共时性:“人是生活于一个时代里的” ,其次是历时性中的过去: “人类在一切时代之中生活过的记忆,这比嘹望将来要更明晰、亲切。 ”至此我们就清楚了,张爱玲所谓“苍凉”是她在此岸世界的存在体验,而她要借“苍凉”的审美体验传达的“启示”,就是人在此岸世界的存在状态。将张爱玲的“启示”定位在此在,将它“启示”的内容确定为此岸的存在状态,我们发现,在自己的文章中,张爱玲借申辩之机,描绘了大量个人的存在体验和感受,这些正是她在自己的存在情境中的“启示”。她说: “这时代,旧的东西在崩坏,新的在滋长中。但在时代的高潮到来之前,斩钉截铁的事物不过是例外。人们只是感觉日常的一切都有点儿不对,不对到恐怖

6、的程度”; “人是生活于一个时代里的,但是这时代却是影子似的沉没下去,人是觉得自己是被抛弃了”;“为要证实自己的存在 , 不能不求助于古老的记忆, 于是他对于周围的现实发生了一种奇异的感觉,疑心这是个荒唐的、古老的世界,阴暗而明亮的。回忆与现实之间时时发现尴尬的不和谐,因而产生了郑重而轻微的骚动,认真而未有名目的斗争。 ”从上述引文中可以发现,无论时间上的现在和过去,还是空间上的周围的现实,她都没有发现什么积极的苗头和可供努力的方向。“崩坏”、 “沉没”,这是状态; “古老”、 “阴暗” ,这是色调;“恐怖”、 “荒唐”,这是主观感受; “有点儿不对” 、 “尴尬的不和谐” 、 “被抛弃了”

7、,这是主体和此在的关系,而即便是要斗争,却也找不到名目,则又让人联想起鲁迅陷入无物之阵中的焦虑。这是张爱玲所感受到的存在之境,但是无疑, 这是一幅失序的、缺乏意义的存在之境。苍凉美, 是张爱玲对现代文学审美经验的重要贡献,也是张爱玲小说征服不同时代、 不同地域、 不同政治信仰读者群的主要因素。从主观上说, 苍凉美是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上的自觉追求,从客观上说, 苍凉美其实是张爱玲人生感受的自然呈现;从外面看,苍凉美存在于张爱玲的小说文本中,而内在地看, 苍凉美其实更深地隐含在张爱玲的生命文本中, 正是因为生命在生活体验里内蕴了这种苍凉,才形成审美感知和表达冲动,并凝聚为小说的审美形态。在这个意义上

8、,苍凉的生命体验,是张爱玲小说产生苍凉美的重要源泉,探寻张爱玲小说中苍凉美的产生,归根结底, 还在于张爱玲生命文本中苍凉的人生体验,其中,历史体验、文化体验和情感体验,构成张爱玲人生体验的三个维度。在她的小说中,张爱玲的上述体验,具体化为血缘无亲情、婚姻无爱情而时间又抓不住的孤独感、无助感, 对时空失去了信赖,生命也因找不到意义本源而变得虚无。所以,张爱玲以总结的语调说: “我写作的题材便是这么一个时代,我以为用参差的对照的手法是比较适宜的。我用这手法描写人类在一切时代之中生活下来的记忆。而以此给予周围现实一个启示。”但是, 为什么斩断了和未来的联系,没有彼岸救赎的此岸就是失序的、无意义的呢?

9、这还要回到中国特定的历史语境之中。近代以来, 中国社会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和西方列强的不断崛起相反,中国这个几千年的老大帝国却江河日下,后来, 列强的入侵和内部的混乱,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衰落,扩大了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但是,中国被西方侵略的开始,也就是中国人设计强国之梦的开始,从变法维新到辛亥革命,从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到共产主义运动, 这一个一个梦想既是改变现实的手段,也是抵消现实屈辱感的一种抵消。这些梦想,有人给它们了一个统一的名称,就是中国的现代化工程。这样, 中国和西方这种地域上的制度差别, 就在中国置换为现在和未来的历时性差异。在现代化逻辑的统摄下,如果承认现实是不合理的,是需要改变的

10、,那么,就必须承认中国的现代化梦想就是合理的,这样,意味着一种更合理制度的未来就成了中国现代社会意义发生的根源。这表现在文学上, 对未来的言说就成了文学发生意义的重要方式,像梁任公的小说新中国未来记、散文少年中国说,五四文学成为主潮的离家出走模式,以及新青年派随感等等,而即便是严格的带有批评性质的写实也被理解为对现实社会的否定、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像鲁迅的小说。这种差别, 最为典型地表现在巴金和张爱玲之问。巴金的小说大都以一些幼稚而大胆的青年叛逆者为主人公, 他们那种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般的刚烈会聚成一股热情汹涌的“激流”,和张爱玲的冷艳的“苍凉” 形成鲜明差别, 如果说张爱玲是参差的对照,

11、那么巴金的作品则是强烈的对比: 觉慧和觉新的对比、觉新和高老太爷的对比,杜大心和李冷的对比,周如水和陈真的对比等;如果说张爱玲的小说主人公是不彻底的,那么,巴金的主人公则强调“完成” ,无论是为了一次殉道式的阶级复仇还是为了一次宣言个性独立的离家出走,他的作品总是有一种完成使命的驱迫感;而无论是“对比”还是“完成”,目的都是要造成一种“刺激” ,以最大程度突显正义、忠诚、信仰等价值理性的正面意义和示范作用。巴金小说出现的上述特征,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把价值定位在了“彼岸”,把意义产生的本源定位在了“彼岸” ,这个“彼岸”,一个是政治层面上的安那其主义;一个是文化层面上的五四价值理性一一个性独立

12、、人道主义,从不合理的“此岸”泅渡到合理的“彼岸”,是他小说情节发展和人物行为模式的原生力。但是, 张爱玲不是这样,无论她在现实中面临多大的困境,她也没有把这种困境的解脱寄希望于未来。 比如离家出走。 这也就是说, 现实即便是荒凉的,但也比种种预许的将来更为坚实和可靠。这样,张爱玲就放弃了向未来寻求意义的努力,在“无意义”的“现在”和“过去”中体味苍凉的况味,并以这种苍凉“启示”人们体认“现代”人生场景的真正“现实” 。陈思和说张爱玲的小说是对五四情结的叛逆,2这个情结,其实就是对“彼岸”情结的叛逆。 王晓明说张爱玲是距离主流文学想象距离最远的一个作家,这个距离, 其实就是彼岸与此岸的距离。3

13、描写世俗生活而又缺乏意义关怀和价值升华,使张爱玲的小说一直被看作通俗小说。 但是, 在韦伯看来, 脱魅过程致使宗教性的世界图景崩塌,从而开始建构新的合理的世界图景和生活态度,一个凡俗的文化和社会由此成型4。这个社会就是“现存”的现代社会、 个人体验到的现代社会而不是想象到的现代社会,在这个意义上, 脱魅的过程就是现代性生成的过程。所以,张爱玲小说将新文学的“彼岸”诉求转向此岸,带动了“新文学”的转型,但依然还在“现代文学”的大传统之中,是文学现代性在更深层次的拓展。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张爱玲在“悲壮是一种完成,苍凉是一种启示”句中所说的“启示” ,是借“苍凉”的审美观照照亮此在的存

14、在之境,是海德格尔所谓“解蔽”的另一种表述。 海德格尔认为, 从希腊时期的哲学开始,存在的问题就被遗忘了,世界被分为主、客观二面,成为立身于我们面前让我们细细打量的对象,“存在一神一逻辑学”成为思想运行的机制。遗忘即是一种“遮蔽”。但有“遮蔽”就有“解蔽”。所以,“解蔽”就是“存在者从遮蔽处走出来成其本身”,5为此,他发起了哲学的转向,把“此在”之思、亦即现代人生存境况的思索,当作哲学的首要问题。由神返回到此在, 就是由彼岸返回到此岸,使哲学得以 “面向事情本身” ,成为此在的生存论分析,这和张爱玲拒绝以“力” 的形式 “完成”未来性、 理想性目标的诉求、返回到共时性的现在对人的现实景况进行体

15、验、思考的思路完全一致。 从主流文学对理想的激情喷发转到对存在之境的体验思考,张爱玲为自己的作品铸造了一种思想性品格,像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不论在环境上,思想上,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些,也是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上,就这上面略加点染成为一枝桃花”这样对人生带有总体性的思考,像沉香屑第二炉香中“整个的世界像一个蛀空了的牙齿,麻木木的,倒也不觉得什么,只是风来的时候,隐隐的有一些酸痛”这种世界性的生存感知,一直是她热衷表达的内容,这些带有格言警句色彩的语言在她的小说中俯拾皆是( 散文中也不少,如天才梦中那旬著名的“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 ”),成为张爱玲作品中最富有魅力的部分,也成为人们表达存在之

16、感乐于引用的句子。其实, 像张爱玲这样借文学艺术打通存在之境、传达生存感知的做法,也正是海德格尔的选择。由于存在之被 “遮蔽”的时代是形而上学哲学和科学技术占统治的时代,海德格尔一直把艺术创造作为“解蔽” 活动的根本途径。既然“解蔽”是一种此在之思,那么,海德格尔的“解蔽”是什么意思呢?它和张爱玲的“启示” 在什么层面上可以通约?为了阐释 “解蔽” 这个概念, 海德格尔详细分析了凡高不只一次画过的农鞋,指出,就内容来看,除了一个不确定的空间外,凡高所画的这双农鞋的用处和所属只能归于无,但是,“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 在这硬邦邦、 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陡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 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 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 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冥。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 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