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TTC:2 , 3 , 5 -三苯基氯化四唑2 . R/ T: 根冠比3 . Pr、Pfr :光敏色素的两种形式Pr 是红光吸收型; Pfr 是远红光吸收型4 . PhyⅠ : 光不稳定光敏色素5 . PhyⅡ : 光稳定光敏色素6 . R: 红光 7 . FR: 远红光8 . UV - B: 紫外光 B 9 . BL: 蓝光10 . AGR: 绝对生长速率11 . RGR: 相对生长速率12 . LAR: 叶面积比13 . LAI : 叶面积系数14 . GI : 发芽指数 15 . RH: 相对湿度1 . LD: 长日照 2 . LDP : 长日植物3 . SD: 短日照 4 . SDP: 短日植物5 . DNP : 日中性植物6 . LSDP : 长- 短日植物7 . SLDP: 短- 长日植 8 . IDP: 中日性植物9 . SI : 自交不亲和性10 . MGU: 雄性生殖单位11 . FGU: 雌性生殖单位12 . GSI : 配子体型不亲和性13 . SSI : 孢子体型不亲和性14 . C/ N: 碳氮比15 . HPGMR : 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1 . LOX: 脂氧合酶2 . PCD: 程序性细胞死亡3 . GR : 谷胱甘肽还原酶4 . LEA: 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5 . GPX: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6 . S SGS : 衰老特定基因7 . IPT: 编码异戊烯基转移酶8 . PME: 果胶甲酯酶9 . PG: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10 . STS: 硫代硫酸银1 . CAT: 过氧化氢酶2 . MDA: 丙二醛3 . O -.2 : 超氧自由基4 . 1O2 : 单线态氧5 .· OH: 羟基自由基6 . POD: 过氧化物酶7 . P·: 蛋白质自由基8 . RO·: 烷氧自由基9 . UFAI : 不饱和脂肪酸指数10 . RuFA: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1 .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12 . ROO· : 脂质过氧化物13 . HSPs: 热激蛋白14 . PRs: 病程相关蛋白15 . HF : 氟化氢 1 . ATPase : 腺苷三磷酸酶2 . THRGP : 富含苏氨酸和羟脯氨酸的糖蛋白3 . HHRGP : 富含组氨酸和羟脯氨酸的糖蛋白4 . GRP: 富含甘氨酸的糖蛋白5 . HRGP : 富含羟脯氨酸的糖蛋白6 . DNase:脱氧核糖核酸酶7 . RNase :核糖核酸酶8 . ER : 内质网 9 . RER: 粗糙型内质网10 . SER: 光滑型内质网11 . PCD: 细胞程序化死亡12 . CaM: 钙调素 13 . mRNA: 信使核糖核酸14 . tRNA: 转移核糖核酸15 . rRNA: 核糖体核糖核酸2 . Cyt : 细胞色素3 . CoQ: 辅酶 Q 1 . C1/ C6 比:用 1 4C 标记的 C1- 葡萄糖和C6- 葡萄糖分别饲喂植物组织后所释放的1 4CO2 之比值4 . DNP : 2 , 4- 二硝基苯酚5 . EMP: 糖酵解 6 . FAD: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7 . FMN: 黄素单核苷酸8 . FP : 黄素蛋白9 . GSSG: 氧化态谷胱甘肽10 . PAL: 苯丙氨酸解氨酶11 . PPP: 戊糖磷酸途径12 . HMP : 己糖磷酸途径13 . RQ: 呼吸系数 , 呼吸商 14 . TCAC: 三羧酸循环15 . UQ: 泛醌1 . Fe- S: 铁硫蛋白2 . Mal: 苹果酸 3 . 0AA: 草酰乙酸4 . BSC: 维管束鞘细胞5 . CF1- Fo: 偶联因子复合物6 . NAR: 净同化率7 . PC: 质体蓝素8 . CAM: 景天科植物酸代谢9 . NADP+ : 氧化态辅酶Ⅱ10 . Fd: 铁氧还蛋白11 . PEPCase: PEP 羧化酶 12 . RuBPO: RuBP 加氧酶 13 . P680 : 吸收峰波长为680nm 的叶绿素 a 14 . PQ: 质体醌 15 . PE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6 . PGA: 磷酸甘油酸17 . Pn: 净光合速率18 . Pheo: 去镁叶绿素19 . PSP : 光合磷酸化20 . RPPP: 还原戊糖磷酸途径21 . RuBP: l , 5 -二磷酸核酮糖22 . RubisC(RuBPC) : RuBP 羧化酶 23 . Rubisco(RuBPCO) : RuBP 羧化酶 / 加氧酶24 . LSP : 光饱和点25 . LCP : 光补偿点26 . DCMU: 二氯苯基二甲基脲, 敌草隆27 . FNR: 铁氧还蛋白 - NADP + 还原酶 28 . LHC: 聚光色素复合体29 . pmf : 质子动力30 . TP: 磷酸丙糖31 . PSI : 光系统Ⅰ 32 . PSI I : 光系统Ⅱ33 . SE- CC: 筛分子 - 伴胞1 . atm: 大气压 2 . bar : 巴 3 . MPa: 兆帕 4 . Pa: 帕(斯卡 )5 . PMA: 苯汞乙酸6 . RH: 空气相对湿度7 . RWC- 相对含水量8 . μ w : 化学势 9 . 珡 Vw : 偏摩尔体积10 . Ws: 水分饱和时的含水量11 . ψ w : 水势 12 . ψp : 压力势 13 . ψs : 溶质势 14 . ψ m : 衬质势 15 . ψπ: 渗透势16 . AQP : 水孔蛋白 17 . RDI : 调亏灌溉18 . SPAC: 土壤 - 植物 - 大气连续体1 . AFS: 表观自由空间2 . Fd: 铁氧还蛋白3 . Fe- EDTA: 乙二胺四乙酸铁盐4 . NiR: 亚硝酸 还原酶5 . NR: 硝酸还原酶6 . WFS : 水分自由空间7 . GOGAT: 谷氨酸合酶8 . GS: 谷氨酰胺合成酶9 . GDH: 谷氨酸脱氢酶10 . NFT : 营养膜技术11 . PCT: 膜片 - 钳技术 12 . FAD: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1 . IAA: 吲哚乙酸 2 . IBA: 吲哚丁酸3 . PAA: 苯乙酸 4 . TIBA: 2 , 3 , 5 - 三碘苯甲酸5 . NPA: 萘基邻氨甲酰苯甲酸6 . IP3 : 三磷酸肌醇7 . IPA: 吲哚丙酸8 . NAA: 萘乙酸 9 . NOA: 萘氧乙酸10 . 2 , 4 , 5- T: 2 , 4 , 5- 三氯苯氧乙酸11 . 2 , 4-D: 2 , 4 - 二氯苯氧乙酸12 . GA3 : 赤霉素13 . CTK: 细胞分裂素14 . [ diH]Z: 二氢玉米素15 . Z: 玉米素 16 . [9R] iP: 异戊烯基腺苷17 . [ 9R]Z: 玉米素核苷18 . 6- BA:6 - 苄基腺嘌呤19 . [ 7G]Z: 玉米素葡糖苷20 . [OX] : 木糖玉米素21 . KT : 激动素 22 . XET: 木葡聚糖内转糖基酶23 . PBA: 四氢吡喃苄基腺嘌呤24 . iPP: 异戊烯基焦磷酸25 . SAM: S- 腺苷蛋氨酸26 .ACC: 1 - 氨基环丙烷 -1- 羧酸 27 .MTR: 5 ′- 甲硫基核糖28 . MTA: 5 ′- 甲硫基腺苷29 . MACC: 丙二酰基ACC30 . A VG: 氨基乙氧基乙烯基甘氨酸31 . AOA: 氨基氧乙酸32 . ABA: 脱落酸 33 . PA: 红花菜豆酸34 . DPA: 二氢红花菜豆酸35 . BR : 油菜素内酯36 . JA: 茉莉酸 37 . MJ: 茉莉酸甲酯38 . VSP : 营养贮藏蛋白39 . SA: 水杨酸 40 . CCC: 氯化氯胆碱 (矮壮素 )41 . PP3 3 3 : 氯丁唑 ( 多效唑 ) 42 . MH: 马来酰肼43 . TIBA: 三碘苯甲酸44 . Pix: 1 , 1 -二甲基哌啶钅翁氯化物(缩节安 ) 45 . S- 3307: 烯效唑 46 . B9 : 二甲基氨基琥珀酰胺酸47 . Eth: 乙烯 48 . FC: 壳梭孢素协调最适温度 : 能使植株生长最健壮的温度。
协调最适温度通常要比生长最适温度低生长的相关性 : 植物各部分间在生长上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现象偏下性:叶片、花瓣或其他器官的下部生长比上部快, 而出现向上弯曲生长的现象黄化现象 : 植物黑暗中生长产生黄化苗的现象花熟状态 : 植物开花之前必须达到的生理状态称为花熟状态再春化作用 : 去春化的植物再度被低温恢复春化的现象称为再春化作用同源异型突变和同源异型基因: 有时花的某一重要器官位置发生了被另一器官替代的突变, 如花瓣部位被雄蕊替代, 这种遗传变异现象称为花发育的同源异型突变控制同源异型化的基因称为同源异型基因识别反应 : 是指花粉粒与柱头间的相互作用, 即花粉壁蛋白和柱头乳突细胞壁表层蛋白薄膜之间的辨认反应配子体型不亲和性( GSI ) : 受花粉本身的基因控制的自交不亲和性称为配子体型不亲和性孢子体型不亲和性(SSI ) : 受花粉亲本基因控制的自交不亲和性称为孢子体型不亲和性单性结实:有些植物的胚珠不经受精, 子房仍然能继续发育成为没有种子的果实, 称为单性结实抗性锻炼: 在生活周期中 , 植物的抗逆遗传特性需要特定环境因子的诱导才能表现出来, 这种诱导过程称为抗性锻炼避逆性 : 植物通过设置物理屏障或某些特殊的代谢反应和生长发育变化, 从而避免或减小逆境对植物组织施加的影响, 使其仍保持较正常的生理活动, 这种抵抗称为避逆性。
逆境逃避 : 指植物通过生育期的调整避开逆境胞间连丝: 穿越细胞壁、连接相邻细胞原生质体的管状通道被称为胞间连丝细胞骨架 : 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 称为细胞骨架伸展蛋白: 植物细胞初生壁富含羟脯氨酸的糖蛋白, 作为壁结构成分, 并具有防御、抗病的功能第二信使 : 又称次级信使, 由胞外刺激信号激活或抑制的、具有生理调节活性的细胞内因子第一信使 : 能引起胞内信号的胞间信号和环境刺激, 亦称为初级信使呼吸链: 呼吸代谢中间产物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轨道P/ O: 每吸收一个氧原子所酯化的无机磷分子数或形成ATP 的分子数无氧呼吸消失点: 使无氧呼吸完全停止时环境中最低的氧浓度称无氧呼吸熄灭点温度系数 ( Q1 0 ) : 温度每升高10℃ , 呼吸速率所增加的倍数伤呼吸 : 植物组织因受到伤害而增强的呼吸反馈调节 : 指整个反应体系中某些中间产物或终产物对其前面某一步反应速率所产生的影响PQ 循环 : 伴随 PQ 的氧化还原 , 可使 2H + 从间质移至类囊体膜内空间, 即质子横渡类囊体膜, 在搬运 2H+ 的同时也传递2e 至 Fe- S, PQ 的这种氧化还原往复变化称PQ 循环。
光合作用单位: 结合在类囊体膜上,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小结构单位作用中心色素: 指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分子P- 蛋白 : 亦称韧皮蛋白是在细胞质中存在的构成微管结构的蛋白质, 可以利用ATP 的能量 , 推动微管的收缩, 从而推动物质的长距离运输协同转移: 指质子促进糖穿过膜进入韧皮细胞的过程, 即在同化物的装载过程中, 质子与糖一同进入韧皮部细胞转移细胞: 在共质体与质外体的交替运输过程中, 起吸收和转运物质的某些特化薄壁细胞衬质势 : 由于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对自由水的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临界水势 : 气孔开始关闭的水势微量元素 : 植物体内含量甚微,占植物体干重达0 .01% 以下 , 稍多即会发生毒害的元素胞饮作用: 吸附在质膜上的物质, 通过膜的内折而转移到细胞内以攫取物质的过程还原氨基化作用: 还原氨直接使酮酸氨基化而形成相应氨基酸的过程易化扩散: 又称协助扩散 , 是小分子物质经膜转运蛋白顺化学势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跨膜运转的过程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又称最高生产效率期在作物生育期中施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