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骨盆稳定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33719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瘫患儿骨盆稳定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脑瘫患儿骨盆稳定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脑瘫患儿骨盆稳定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瘫患儿骨盆稳定性(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瘫患儿骨盆稳定性骨盆运动异常对脑瘫患儿的影响一、导致步态异常二、增加能量消耗骨盆运动的特点一、骨盆上下移动波幅大正常人的重心在骨盆内、第二骶骨前面, 行走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移动,骨盆移动可以认为是重心的移动。步行时骨盆上下移动可以看成是身体垂直重心的移动。二、骨盆前倾过度骨盆前倾是指骨盆在矢状面、前后轴的运动。 正常人在静止站立及步行时骨盆微向体前倾斜,倾斜角度为10左右,且变化幅度很小。脑瘫患儿在这方面的异常表现尤其突出,表现为骨盆前倾过度,高达20左右。三、骨盆旋转左右不对称骨盆旋转是指骨盆在横断面水平上的运动,可分为内旋和外旋。以垂直于前进方向的水平线为 0,内旋指0旋向体前,外旋指0

2、旋向体后。骨盆旋转可增加步长,并有助于减小人体步行中重心的上下移动。骨盆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步行,步行时基本保持与前进方向垂直。如果骨盆在横断面上左右两侧旋转不对称,那么步行时, 就不能使骨盆保持与前进方向垂直,而是形成骨盆一侧在前、一侧在后的异常状态。研究表明68%脑瘫患儿存在骨盆旋转不对称,在痉挛型双瘫型患儿中骨盆旋转左右不对称的比例更高达76%. 骨盆上下移动波幅大产生原因1、 膝踝关节的异常脑瘫患儿在双足支撑期的屈膝过度是造成波幅的主要原因,过度足跖曲也是原因之一因为双足支撑期的屈膝过度使身体垂直重心显著下降,迫使患儿在单足支撑期需额外用力俩升高它, 以实现摆动肢的地面廓清。并且, 单足支

3、撑期出现的过度足跖屈也使得支撑足跟上移,因而使身体垂直重心随之进一步上移。2、 髋关节的异常步行周期中支撑肢的髋关节外展与骨盆上下移动有密切关系。步行过程中由于支撑终末期的髋关节外展, 有助于身体重量转移到支撑肢,因此摆动肢的运动阻力减小,顺利实现摆动肢的地面廓清。 痉挛型脑瘫患儿大多存在过度的髋关节内收内旋,在支撑终末期缺少髋关节外展,因而身体重量不能充分转移到支撑肢,使摆动肢的运动阻力增加,需要显著的躯干代偿来升高骨盆,才能实现摆动肢的地面廓清。3、 股骨颈干角异常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由于大腿内收肌痉挛及下肢缺乏负重,常导致股骨发育异常,颈干角角度加大或呈平直状态。股骨颈干角的异常直接影响

4、髋关节的运动,包括髋关节的外展受限,因此步行时需要显著的躯干代偿来升高骨盆,促使骨盆上下移动波幅加大。骨盆前倾过度原因1、 腰大肌挛缩腰大肌起于腰椎体侧面,往下经过腹腔到达腹股沟,并与髂肌共同组成髂腰肌。止于股骨小转子。2、 腘绳肌延长术副作用 腘绳肌有很强的向后伸展骨盆和伸髋作用。曾有研究表明, 在腘绳肌局部注射肉毒毒素,治疗后出现了骨盆前倾加大的副作用3、 选择性脊神经离断术后副作用骨盆左右不对称原因1、 小腿三头肌痉挛与过度踝跖屈2、 髋关节内部的异常旋转髋内旋肌痉挛(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髋外旋肌收缩(臀大肌,梨状肌,闭孔内肌,上下孖肌,股方肌,缝匠肌)3、 胫骨的异常旋转脑瘫

5、患儿骨盆的异常运动模式主要是后天因素(继发性、代偿性因素)所致,如异常肌力、肌张力、感觉运动发育、平衡协调等多种因素。 骨盆控制能力训练。 训练的具体内容如下 : 仰卧位的骨盆旋转、 倾斜、 侧向移动控制训练。坐位时骨盆的前后、左右倾斜、屈曲训练。站位时骨盆 的水平旋转 , 侧方旋转和前后旋转控制训练。1 次/日, 每次 45 min, 其余时间由 患者家属帮助进行训练。15 天为一个疗程 , 连续训练 3 个疗程。 人体站立时 , 身体的重心正好处于骨盆上, 要维持稳定的站立平衡 , 除了要有充 分的躯干肌及下肢肌的肌力外, 还应有骨盆的稳定性。而独立的步行需要负重、 迈步及平衡三要素的有机结合 6 。稳定骨盆能力是为下肢的功能动作做准备, 近端稳定性一旦形成 , 四肢的分离运动就容易完成。因此, 对患者进行骨盆稳定 性控制能力方面的训练 , 可提高步行能力 5 在骶髂关节后侧韧带损伤,/骨盆向对侧扭转变形 . 骶髂关节前面韧带损伤 , 骨盆 向伤侧扭转变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