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633006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单元测评第一单元测评(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 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 态问题的治理,形成全社会协同效应,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逐步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生态治理被提 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生态治理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内在认同与积 极参与。 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实践者,其环保认知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生态治理 能

2、否顺利推进。不可否认,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尤其对 于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现实中人们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 足。生态文明价值观整体呈积极良好态势,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而且有相当 一部分人对于国家、社会和他人一般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对于 一些“环境不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已习以为常,这些都是当前提升人民群众生态 环保认知不可回避的问题。 人民群众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环保事业。但调查中发现,人们在一些行 为习惯性方面,仍然表现为生态行为能力较弱的状况,个体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多与自我 需求相

3、关,虽认知面广但参与程度较低,行为跟进的广度不够,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环境监督 的意愿不强,环保自觉性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强化人民群众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需 要注意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的奖惩机制,通过各种积极的政策鼓励并培育绿色 生活方式,努力提高个体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 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合力作用。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 是发挥人们合力的必要保证。这就需要积极拓宽群众的参与渠道,不断健全举报、听证、舆 论监督等制度,引导环保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提供 更多的组织依托,提高人们参与的组织化、规范化水平。同时,还要在其组织性、

4、行动力、 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需要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积极支持各类民间环保组织的运 营和发展,使它们凝聚更多的民众力量,对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发挥更多作用。 总之,持续、有效地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形成社会协同效应,是 化解生态危机的关键所在。只有每个个体从自身做起,提升生态认知水平,积极参与环保行 动,才能促进生态治理各项重要任务的完成,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摘编自郭倩倩生态治理亟须引导全民参与) 1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就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来看,只有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B.人们对

5、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环保期望越来越高,这体现出令人满意的环保认知度。 C.只有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奖惩机制,才能强化全民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 D.建立各类民间环保组织比其他形式能更有效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出社会合力作用。 解析 B 项,“体现出令人满意的环保认知度”错误,从文中看,“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但“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足” “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 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可见,人们对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环保期望越来越高,并 不能体现出令人满意的环保认知度。C 项,“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奖惩机制” 与“强化全民生态行为

6、的主体自觉”没有必然关系,前者只是后者的条件之一,如文中还提2出“各种积极的政策鼓励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等内容。D 项,“比其他形式能更有效地调 动群众的积极性”错误,文中没有将这种形式和其他形式进行比较。 答案 A2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第一段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谈起,提出了引导全民积极参与生态治理的观点。 B.文章对生态问题进行辩证论证,在看到人们环保认知增强的同时,也不忽视存在的问题。 C.文中用大量篇幅阐述生态理论,使论点建立在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上,更准确可靠。 D.围绕着生态治理问题,文章从三个角度逐层深入地论述全民参与的必要性和可

7、行性。 解析 C 项,“用大量篇幅阐述生态理论”错误。文中更多的是紧密结合现实问题展开论述。答案 C3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要澄清对生态治理的错误观点,认识到治理不会一蹴而就,同时也不只是政府的责任。 B.提升环保认知,要关注正面环境议题,多做建设性工作,而不是去关注负面环保问题。 C.生态治理上,个人是责任主体,不仅仅要有认知,还要积极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监督。 D.引导全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政策、治理能力等诸多方面。 解析 B 项,“而不是去关注负面环保问题”错误。文中“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意为在对待负面环保问题与

8、正面环境议题上,不应该只关注负面环保问题。 答案 B(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46 题。 一窗如画 翁文秀 有屋必有窗,窗,是房屋的眼睛。忆起老屋,堂屋顶靠烟囱处有个四方形的天窗,天窗每天 最早预告晨曦的到来;夜晚,一屋黑暗,天窗外,有云絮一二片,星星三两颗,还有月光的温柔。小小的天窗早成记忆。而今,坐在宽大的窗台前,极目而望,山色葱茏,有云环绕其上, 如轻纱遮了半面,极美。读王维的“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李白的“檐飞宛溪 水,窗落敬亭云”,景又是不同,诗人笔下的一框诗画,正从天外飞来。 李渔闲情偶记里说:“若能实具一段闲情、一双慧

9、眼,则过目之物尽是画图。 ”譬 如我坐窗内,人行窗外,无论见少年女子是一幅美人图,或见老妪白叟拄杖而来,亦是名人画 幅中必不可无之物;见婴儿群戏是一幅百子图;或见牛羊并牧、鸡犬交哗,亦是词客文情内未 尝偶缺之资。 确实如此,若用心感受,处处可见佳景。火车车窗、飞机舷窗外的风景如一幅连续不 断的长卷。行走之时,目光所及,自行框成一扇窗,自由取景,近处杨柳低垂,鸟儿高飞;远处 山野,树木,水田,村庄,自然有序,人慢慢地走,画悠悠地入眼来。 有的窗本身就是一幅画,如园林中的窗,清悠雅致。苏州拙政园有扇面形的亭叫“与 谁同坐轩”,亭背面墙上有扇形窗,有框,框内无窗扇无棂条,称为空窗,引人入胜。漏窗更为

10、 优美,外形有方有圆,有八角、六角、扇面、叶片等,漏空花格用瓦片搭成金钱、鱼鳞、海棠 等式样,用砖制作成竹节、绦环、万字、冰裂纹,光影斑驳中,花香鸟语,意态万千。 走进有年代的小镇、古村,平滑的青石板,高而窄的小巷,迈入高高的门槛,便有一股 厚重的气息旋绕在身边。窗子很古老了,繁复精细的木雕工艺,雕出戏曲人物、民间传说、 历史故事。看这边的竹林七贤、草船借箭,那边的八仙过海、断桥相会。用去匠人多少时日,多 少心思,又在多少年月里漂泊流转,久了,风一片片打出裂纹,雨一寸寸磨掉颜色,依然姿态不3改。面对老去的窗,能觉到它缓慢的呼吸,听到它在耳边轻轻地述说当年。 长长的老街,古色古香,一窗一画本,一

11、窗又历几人生。楼上的窗,让视线越过树梢,掠 过屋顶,远处青山绵延,流水如练,天高地阔,一望无边。 临街茶楼,或许是千年的等候。登木梯而上,拣窗边小坐,一壶茶,品茶中滋味,望窗下 人来人往,望久发呆,恍如见到多年以前,无数学子寒窗苦读,一朝赴试,或有蟾宫折桂者,也 该是在这样的长街上,敲锣报喜,跨马游街,怎样的春风得意、心花怒放!这时,两边楼上窗户 大开,羡慕、爱慕的眼光聚集此一人身上。若逢哪家小姐招亲,见其人品出众,那绣球就从窗 口飞落而下,天降一段好姻缘。 亦真亦幻中,千载风流的魏晋风骨、辉煌巍峨的盛唐气象、壮美的塞北风光、摇曳的 江南风情,一时间似近实远。历史如窗,轻推一小扇,于诗文书画间

12、,诸般美好款款而来,看李 商隐雨中怀人,表达“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情真意切,感聂胜琼“枕前泪共 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的别后相思。崔莺莺窗外听琴,一曲凤求凰,如醉如痴;宝玉探黛 玉,碧纱窗下幽香暗透,听窗内细细长叹,正是西厢记中的一句:“每日家情思睡昏昏。 ” 窗里窗外,并窗外之外者,皆动心忘情。 窗,在一推一掩之际,春花秋月,清景养眼。百岁光阴,只是弹指间,不如陪一窗幽静, 伴四季画卷,流过似水流年。 (选自文汇报,略有删改) 4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段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画面,形象地表现:无论是乘车匆匆而过,还是缓步

13、 徐行,都能处处收获生动美景。 B.文章第段描写苏州拙政园的窗。空窗简约清悠却也引人入胜,漏窗造型别致多样结构精 巧。窗与园中景相映衬,成为意态万千的图画。 C.本文既细致描写了眼前窗外的景物,也展开想象,遥想悠悠历史人文景象,虚实结合,相得 益彰。 D.文末一段既总结了全文,也照应了前文段的内容,表达了只要用心体会,生活中处处有 美景的真谛。 解析 A 项,没有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答案 A5 5.文章标题为“一窗如画”,请简要概括,作者透过“窗”感受到了哪些生动画面。(5 分) 解析作者这篇散文中,透过“一窗如画”为我们条理清晰地描绘出几幅生动的画面。作答时,要先分清文章的层次,然后逐段加

14、以概括。 参考答案透过记忆,描绘了老屋天窗外静谧温柔的夜景。透过如今的大窗,描绘了窗外轻远缥缈的山色云雾。透过闲情慧眼,领略悠然丰富的过眼风物。关注窗户本身,描绘 造型别致、意态万千的窗。透过古镇精雕细刻的窗户,咀嚼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沧桑岁月。 透过历史之窗,品味浓浓诗情画意、悠悠历史文化。 6 6.有读者说,“读其文,便能够洞见作者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作者的精神 追求和人生态度。(6 分) 解析对作者精神追求和人生态度的探究,要结合文中的意象和富有特色的词句来进行分析。答案示例(1)本文作者追求一种闲适清静的精神境界。文章无论是选择“杨柳” “山色”“园林” “古镇”等画面,还

15、是选择“慢慢” “悠悠” “缓慢” “诉说”等词语都透露出闲适清 静的情怀,正如文中所言,“若能实具一段闲情、一双慧眼,则过目之物尽是画图”,正是因 为作者拥有“闲情” “慧眼”,才处处见佳景。 (2)本文透露出作者超然脱俗的情怀,表达一种恬淡静雅的人生态度。 “百岁光阴,只是4弹指间,不如陪一窗幽静,伴四季画卷,流过似水流年。 ”人生光阴有限,只要保持素心闲情, 就能在红尘中细数春花秋月;只要有超凡脱俗的情怀,将喧嚣的诱惑关在门外,就能流年览胜,清 景无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79 题。 材料一 河南渑池县段村乡位于渑池县北部深山区,

16、是牛心柿的主产地。这里的牛心柿 个大且含糖量极高,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由牛心柿加工而成的牛心柿饼又称仰 韶柿饼,属“仰韶三宝”之一。据了解,段村乡是河南省级扶贫开发重点乡,今年确定以发展 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目前,段村乡种植的牛心柿已经超过 3 万亩,亩均纯 收入近 6 000 元。下一步,段村乡还将积极引进牛心柿深加工项目,使柿子产业链条日趋完 善,规模不断壮大。 材料二 把脉河南商丘市虞城,穷根在哪儿?120 万人口,年产 26 亿斤粮食。基础设施 差,群众等靠要,政府兜底弱。因病因残致贫就占三成,然后依次是因智、因老、因婚、因学 等。开发虞城,优势在哪儿?毗邻 5 条高速、3 条铁路,有 3 家上市公司,在全国钢卷尺市场 占 80%的份额。尤其是开放的虞城人,有看天下的眼光、走四方的精神、闯世界的勇气。牢 牢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日清周评马上办”制度紧紧抓住“三个人”部门负责人、 乡党委书记、村支书,紧紧围绕全县带头的 3.2 万名党员。每周末的“周评”会是一个增知 识、长本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