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小国寡民思想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30883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小国寡民思想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老子小国寡民思想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子小国寡民思想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小国寡民思想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子“小国寡民”思想分析历史上对老子的“小国寡民”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和理解。学界的主流认为, “小国寡民”描绘了老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提倡的一种以农业自给为基础的的村落社会,是历史的倒退。笔者认为,“小国寡民”并不是和“大同社会”一样,在描绘自己的理想社会而是在阐述一种政治术,即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而已。这种结果也许并不是老子的理想社会,就如同现在的人们不可能想要倒退回几十年前的生活。不过为了稳定社会,不得不采用的一种手段而已,(一) “小国寡民”的理解关于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的论述原文如下: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2、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对于“小国寡民”的解释,按照语法来分的主要有两种,第一,把国和小当做形容词,国(这里的国指的是诸侯国)很小,民很少,表示的是国小民少的一种状态。第二,“小”和“寡” 动词, 理解为动词时又有两种解释。一把“小” 和“寡” 理解为 “使, 小”和“使,寡” , 意思就是要减少国的规模和减少民的数量以达到小国寡民的状态。二是把“小”和 “寡”理解为“以 , 小”和“以 , 少”,意为不管国的规模有多大,民的数量有多少,都要把国和民看得很小,都要当做一个小国来治理。如果取前两种解释,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都认

3、为“国家要小,民要少” ,代表着一种复古的历史观,代表着一种理想社会。但是如果取最后一种解释的话,即使不论邦国的规模有多大,都要把国和民当做很小。那么“小国寡民”就是一种统治术了。笔者认为,最后一种解释最为合理。理由如下。其一,对“使”字的理解,如果老子只是想表达一种社会理想的话,绝对可以把文中的“使”去掉,但是原文竟然用了三个“使”字。这已经能初步说明,原文并不是在表达一种社会理想。哲学家刘笑敢先生也看出了“使”字的不妥之处,他认为:这三句话的“使”字都有假设的意味, 可见本章内容并不是对既有事实的描述,也不是正式提出一个成熟的思想方案,所表达的不过是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愿望而已。这样一来,就

4、可以解决“使”和理想社会的矛盾了。但是这样理解还是有问题的。第一,如果理解成为“假如”“即使”的话,那“使”和“民复结绳而用之”就不是很搭配了,而且和“小国寡民”主题论述也有些偏差。第二,先秦秦汉一般很少用“使”表假设,一般用“向使”来表示。所以,笔者认为,“使”字应该解释为“奴役,使得”才比较合理。所以这里能进一步说明,“小国寡民”并不是在表达一种社会理想,而是在构建一种能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的方法。其二,老子的政治观念。道家的思想本身就有重统治术的特点,艺文志诸子略中就有说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

5、可以为治。” 笔者认为,“南面之术”指的应该是老子,而“及放者为之” 指的应该是庄子。从庄子, 道家思想从 “南面之术” 转向“独任清虚” ,即从治国之术转向治心之术。所以庄子等书里“小国寡民”并没有“使”这个动词,消解了统治术意味, “小国寡民”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社会理想。但是实际上“小国寡民”应该和老子论述过的 “治大国如烹小鲜”是异形同义的。 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这就是把国和民看得很小的一种做法,统治者不去劳烦人民, “使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不要求人民提高生产力,也无需对人民进行知识传授和道德教化。这样一来,人民便无知无欲,只是清心过着原始的生活,便达到了“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效果了。这样的一种思想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思想。综上所述,笔者认为, “小国寡民”表达的并不是一种社会理想,而是老子在“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下提出的一种“无为而治”的政治策略。这种政治策略用高明先生的话概括为“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