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9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练习教科版必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629268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9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练习教科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9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练习教科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9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练习教科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9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练习教科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9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练习教科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9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练习教科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9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练习教科版必修(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答题时间:(答题时间:1515 分钟)分钟)1. 一质点沿直线 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 O 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 (m) ,它的速度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为 v6t2(m/s) ,该质点在 t0 到 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 t2 s到 t3 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A. 12 m/s,39 m/s B. 8 m/s,38 m/sC. 12 m/s,19.5 m/s D. 8 m/s,12 m/s2. 自由下落的物体,自起始点开始依次下落三段相同的位移所需要的时间比为( )A. 135 B. 149 C. 1 D. 1(1)

2、()232323. (泰安模拟)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知(g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 5 m/sB. 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 3 m/sC. 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 0.45 mD. 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 1.25 m4.(皖南八校联考)一物体从某一行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设抛出时t0,得到物体上升高度随时间变化的 ht 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与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分别为( )A. 8 m/s2,20 m/s B. 10 m/s2,25 m/sC.

3、8 m/s2,25 m/s D. 10 m/s2,20 m/s5. 竖直上抛的物体,又落回抛出点,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时间相等、位移相同B. 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C. 整个过程中,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均相同D. 不管竖直上抛的初速度有多大(v010 m/s) ,物体上升过程的最后 1s时间内的位移总是不变的6. (上海交大东方学校模拟)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 1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2A. 保持不变 B. 不断增大C. 不断减小 D. 有时增大,有时减小7. (济南质

4、检)小芳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乡村女孩,她在学过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后,对自家房上下落的雨滴产生了兴趣,她坐在窗前发现每隔相等时间从屋檐滴下一滴水,当第 5滴正欲滴下时,第 1 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 3 滴与第 2 滴分别位于高 1 m的窗子的上、下沿,小芳同学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雨滴下落同自家房子尺寸的关系图,其中 2 点和 3 点之间的小矩形表示小芳正对的窗子,请问:(1)此屋檐离地面有多高?(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8. 2010 年冰岛火山喷发,火山灰尘给欧洲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假设一灰尘颗粒开始以 4 m/s2的加速度从地面竖直上升,10 s末,忽然失去所有向上的推动力,

5、灰尘颗粒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则该颗粒最高可上升到距地面多高处?此颗粒失去推动力后经多长时间落回地面?(g 取 10 m/s2)31. B 解析:平均速度 ,t0 时,x05 m;t2 s时,x221 m;t3 s时,vx tx359 m。故18 m/s,238 m/s。vx2x0 2 svx3x2 1 s2. D 3. ABC 解析:由 vt 图象可知,t0.5s时,小球下落至地面,速度为 5m/s,小球与地面作用的时间不计,小球刚被地面弹起时,速度为3m/s,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hm0.45m。故选项A、B、C对,D错。v2 2g32 204. A 解析:根据图象可知物体在 t2.5s时上升到

6、最大高度,为 25 m,由运动学公式可求得A项正确。5. CD 解析:上升和下落过程时间相等,而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物体到最高点加速度仍为 g,故A、B均错,在任意相等时间 t 内,速度变化量均为 gt,C正确,根据逆向思维知,物体上升过程最后 1s内位移和自由下落第 1s内位移大小是相等的,都为g12 g,D也正确。1 21 26. B 解析:设第 1 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 t s,则第 2 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1)s,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为 h gt2 g(t1)2gt g,可见,两粒石1 21 21 2子间的距离随 t 的增大而增大,故B正确。7. (1)3.2 m (2

7、)0.2 s 解:设屋檐离地面高为 h,滴水的时间间隔为 T由22gth 得第 2 滴水的位移为 h22(3 ) 2gT第 3 滴水的位移为 h32(2 ) 2gT且 h2h31 m由得 T0.2 s则屋檐高 h2(4 ) 2gT3.2 m。答:此屋檐离地面有 3.2m 高。滴水的时间间隔是 0.2s。8. 280 m 11.48 s 解:向上加速阶段H1 a1t 4102 m200 m1 22 11 2失去向上的推动力时,灰尘颗粒的速度大小为:v1a1t1410 m/s40 m/s此后,灰尘颗粒做竖直上抛运动,竖直上抛上升阶段:H280 mv2 1 2g4t24 sv1 g自由下落阶段:H1

8、H2 gt1 22 3得 t3 s7.48 s2H1H2 g56所以,此颗粒距地面最大高度HmaxH1H2280 m灰尘颗粒从失去推动力到落地的总时间 tt2t311.48 s答:该颗粒最高可上升到距离地面 280m 处。此颗粒失去推动力后经 11.48s 落回地面。5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一、考点突破:一、考点突破:考点考点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备注备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理解、会在考试中主要以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形式出现;试题难度中等。二、重难点提示: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难点:难点:过程分析及公式的选择。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及

9、其推论公式的应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推论公式的应用1. 两个基本公式(1)速度公式:vv0at(2)位移公式:xv0tat21 2两个公式中共有五个物理量,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确定了。原则上应用两个基本公式中的一个或两个联立列方程组,就可以解决任意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2. 常用的推论公式及特点(1)速度位移公式v2v2ax,此式中不含时间t;2 0(2)平均速度公式 v,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式中不含有时间tvt 2v0v 2和加速度a; ,可用于任何运动;vx t(3)中间位置的速度公式222 02t svvv,中间位置的速度大于中间时刻的速度;(4)位移差公式

10、xaT2,利用纸带法求解加速度即利用了此式;(5)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及适用条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式:物体在 1T末、2T末、3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123物体在第个T内、第个T内、第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xxxxn135(2n1)物体在 1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x1x2x3122232。物体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t1t2t3tn1(1)()()232nn1注意:上述公式只适用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 无论是基本公式还是推论公式,均为矢量式,公式中的v0、v、a、x都是矢量,解题6时应注意各量的正负,一般先选v0方

11、向为正方向,其他量与正方向相同取正值,相反取负值。二、用匀变速运动规律分析两类匀减速运动二、用匀变速运动规律分析两类匀减速运动1. 刹车类问题:即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速度为零后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先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2. 双向可逆类: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故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x、v、a等矢量的正、负号。3. 逆向思维法:对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可把该阶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运动。例题例题 1 1 (全国高考)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

12、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到A的距离。解析:解析:首先画出运动情况示意图:解法一解法一 基本公式法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v0,通过AB段和BC段所用的时间都为t,则有l1v0tat21 2l1l22v0ta(2t)21 2联立以上二式得l2l1at23l1l22v0t设O到A的距离为l,则有lv2 0 2a联立以上几式得l2 1221(3) 8()ll ll ;解法二解法二 利用推论法由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公式得:l2l1at2又由平均速度公式:vBl1l2 2tll1

13、v2B 2a由得:l2 1221(3) 8()ll ll 。答案:答案:2 1221(3) 8()ll ll 7思路分析:思路分析:(1)合理选用公式可简化解题过程,本题中解法二中利用位移差求加速度,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使解答过程简化了。(2)对于多过程问题,要注意x、v0、t等量的对应关系,不能“张冠李戴” 。例题例题 2 2 一辆汽车以 72 km/h 的速度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停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5 m/s2,则从开始刹车经过 5 s 后汽车通过的距离是多少?解析:解析:设汽车由刹车开始至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为t0,选v0的方向为正方向。v072 km/h

14、20 m/s,由vv0at0得t0s4 svtv0 a020 5可见,该汽车刹车后经过 4 s 就已经停止,最后 1 s 是静止的,由xv0tat2知刹车后 5 s 内通过的距离1 2xv0t0at02204 (5)42 m40 m。1 21 2答案:答案:40 m思路分析:思路分析:解答此题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将t5 s 直接代入位移公式得xv0tat2205 (5)52 m37.5 m,这样得出的位移实际上是汽车停止1 21 2后又反向加速运动 1s 的总位移,这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知识脉络知识脉络】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两个基本公式 (共几个物理量?) 重要推论 两两类类匀匀减减速速运

15、运动动的的分分析析 (切记结合实际物理情 景) 【技巧突破技巧突破】1.1. 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一般解题步骤:(1)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并判定物体的运动性质;(2)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要养成画物体运动示意(草)图的习惯;(3)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各段的纽带;(4)运用基本公式或推论等知识进行求解。2.2. 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应用推论分析说明平均速度法定义式 对任何性质的运动都适用,而 (v0v)只适用于匀vx tv1 2变速直线运动8中间时刻速度法利用“任一时间段t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即v ,适用于任何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些题目应用t 2v它可以避免常规解法中用位移公式列出的含有t2的复杂式子,从而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速度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