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上腹部疼痛不一定是胃病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25814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时候上腹部疼痛不一定是胃病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时候上腹部疼痛不一定是胃病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时候上腹部疼痛不一定是胃病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时候上腹部疼痛不一定是胃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时候上腹部疼痛不一定是胃病(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腹部疼痛不一定都是胃病今年 50 岁的柳先生因近半个月来进食后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而多次去多家医院看病。尽管看病的专家不一样, 给开的药也不尽相同,但是症状却丝毫没有减轻,体重也开始下降,后来还做过胃镜与肝胆 B超, 检查的结果也只是轻度的慢性胃炎与胆囊壁增厚,与他的症状不相符合。最后通过肝功能检查才发现是乙型肝炎,转氨酶高达 700 多(正常值为 55),立即住院治疗。柳先生住院后,经进一步的血液检查,发现他的乙肝病毒DNA含量已达到 2.55108IU/ML(参考值:小于 1000 IU/ML),还有好几项相关指标都显示超出正常。不过由于已诊断明确, 经过近 3 周的规范治疗

2、,他的各项指标都接近正常了,上腹部疼痛症状早已消失,食欲也明显好转,他那颗纠结的心也放下了。据柳先生自己回忆, 他发现自己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已有多年,因平时都没有任何不适,所以一直以为自己只是一位普通的健康带菌者,基本没有因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而做特别的保健以及定期的检查。这次出现上腹部不适也压根没想到会是乙肝发作,只是一味地认为是胃病,去医院看病就看消化内科,还暗示医师:我胃不好,医师有时也易被患者的主诉误导, 只是开了治胃病的药给他。 由于症状越来越重,他就辗转多家医院,看了不同的专家,但是他的主诉都是说自己有胃病,上腹部不适, 吃饭没胃口。 就这样,他辗转了多家医院,看了多位专家,症状还是越

3、来越重,到了近20 天才通过血液检查真正明确诊断。通过柳先生看病的经历,得到以下几点启示:1. 上腹部疼痛不适不一定都是胃病临床上,引发上腹部疼痛的最常见疾病就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但并非引发上腹部疼痛的都是胃病,有时肝胆系统的炎症与早期肿瘤、胰腺的早期肿瘤及心肌梗死等疾病也常以上腹部疼痛为最初症状出现。尤其是乙型肝炎, 由于其多数没有黄疸,所以早期常被误诊为胃炎或胃溃疡。 所以患者看病一定要讲明原有的病史,主诉时注重讲自己主要临床表现,而不要轻易给自己下诊断。2. 患者看门诊也要找专一的专家。由于门诊医生流动性很强,所以一般医院同一诊室内不同时间段的坐诊医生都是不同的, 很多患者看病就只认

4、诊室不任人。其实这是很不好的就医习惯, 因为很多疾病的发生原因及发病初期的临床表现都是相当复杂的, 一次性明确诊断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医生给患者看病,第一次也只是按自己的经验对患者的病情有个初步印象,若症状好转,他会按原来的思路对下一步的治疗做进一步的完善;若经过治疗疗效不明显,第二次就诊时会对调整思路,做进一步的诊断,同时调整用药。 若是患者每次看病选的都是新的医生,反而不利于疾病的及时诊断。 一般医院出诊门诊的医生疾病上都有固定的时间,而且一般疾病医生开给患者的药物也是一周为一疗程。因此特建议一些诊断没明确的患者要固定找专家,连续看 23 次,若实在不明确诊断,医生自己也会建议你到其他专科会

5、诊,这样就容易将一些早期易误诊的疾病及早诊断明确, 及时介入规范的治疗, 将身体的损害减低到最低程度。3.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要注重自我检查,及时发现病情波动, 及早介入治疗。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肝炎的发生率要比正常人高出好几倍,因此应每年至少检查 1 次肝功能、乙肝两对半和乙肝病毒DNA, 根据具体病情适时检查 B 超检查、肝纤维化指标和甲胎蛋白(AFP )等,若身体出现浑身乏力,肝区出现隐痛等,因警惕是乙肝进入活动期,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在门诊,像柳先生这样的“曲折”就诊经历不在少数,其主要原因是很多疾病的初期表现不典型,给及时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 而患者在就诊时的专家选择、 患者的病史汇报要点、 医患之间的沟通技巧等也对疾病的早期明确诊断起到一定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引导广大患者科学就诊, 及早明确诊断, 使疾病对身体产生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王卫康(作者系温州市二医副主任护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