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发声教学大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09504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播音发声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播音发声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播音发声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播音发声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播音发声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播音发声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播音发声教学大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宜春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08 级教学档案1 播音发声训练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播音发声 英文名称: Phonation of Broadcasting 学时:16(理论) +64(实践) 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一、课程教学目标播音发声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合格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必修课。通过讲授及有针对性的训练,应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播音发声学的理论知识,逐渐掌握、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以适应接下来语言表达基础学习的需要。本课程分别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及共鸣控制、声音的弹性和情、声、气的结合等部分讲述发声的原理和艺术语言发声的要求及需要掌握的要领,并配有较充分

2、的练习材料。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发声的基本理论,运用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方法逐步改变、纠正不正确的、不科学的发声习惯,从而达到气息通畅,有一定控制能力,声音清晰、集中、圆润、明朗、朴实、大方,运用声音弹性的变化能够做到情、声、气结合以适应不同语言环境语言表达的需要。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单元播音发声概说一、学习播音发声的意义与方法播音员和主持人(尤其是电台播音员)主要是用声音进行工作的,有声语言是播音创作的重要手段,播音创作必须通过声音来体现。我们要求播音员和主持人有一幅好嗓子,声音应讲究艺术性,讲究美感。二、播音对声音的基本要求1、清晰纯净,自然流畅; 2 、宽松通畅,圆润明朗; 3

3、、色调丰富,运用自如。三、发声基础1、发声的生理基础动力系统由肺、气管、胸廓以及隔肌、腹肌等器官和相关肌肉组成。声源系统主要指喉和声带。成音系统即共鸣系统,声道在喉以上主要有喉腔、咽腔、口腔与鼻腔;喉以下有胸腔。2、发声的物理基础江西宜春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08 级教学档案2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的振动幅度大小决定的。音长:指声音的长短,他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持续时间。音色:指声音的特色和本质。音色决定于声波的含量。3、发声的心理基础播音发声不同于一般的言语发声过程,它涉及到听觉机制产生的一系列信息在神经、大脑中的反应和感知,这是发声的心理基础

4、四、播音发声的特点播音员和主持人发音吐字的综合感觉:声音像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下腹拉出,垂直向上,至口咽腔,沿上腭中纵线前行,受口腔的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像被“吸着”而“挂”在硬腭前部,由上门齿处弹出,流动向前。第二单元呼吸控制一、呼吸的重要意义气息控制能力的强弱对播音员和主持人来说十分重要。人们日常的呼吸比较平稳,比较浅。播音的气息变化很多,日常呼吸是远远不能满足播音工作需要的,播音员必须通过学习锻炼,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气息控制能力。二、播音对气息的要求:稳劲、节省、持久、自如、协调。三、播音发声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胸腹联合式呼吸总的感觉:随着气流从口鼻同时吸入,两肋向两

5、侧扩张,同时腰带感觉渐紧,小腹控制渐强。呼气时,保持住腹肌的收缩感,以牵制隔肌与两肋使其不能回弹。随着气流的缓缓呼出,小腹逐渐放松,但最后仍然要有控制的感觉。而隔肌和两肋则在这种控制下,逐渐恢复自然状态。四、呼吸控制的训练1、呼吸肌的训练腹肌的锻炼:a. 腹肌爆发力的锻炼;b. 腹肌各部分肌肉灵活配合的锻炼;c. 腹肌与呼吸、发声主动配合感觉的锻炼。控制膈肌能力的锻炼:a. 膈肌弹发; b. 膈肌弹发喊操口令。2、胸腹联合式呼吸基本状态的训练体会日常生活中呼吸肌的运动配合;以慢吸慢呼方式体会胸腹联合式呼吸控制的基本状态;延长呼气控制时间的练习。3、扩展胸腹联合式呼吸控制能力的训练慢吸慢呼的训练

6、:快吸快呼的训练;快吸慢呼的训练。4、呼吸控制运动状态的训练结合声调训练;结合绕口令训练;结合格律诗训练。5、换气训练换气的要领;换气的基本方法;结合播报名单、新三字经、家政四字歌做换气练习;新闻性稿件中一些长句子播读时的换气训练。江西宜春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08 级教学档案3 第三单元口腔控制一、加强口腔控制是保证播音发声质量的关键吐字含混不清不仅会造成听众理解上的困难,有时甚至还会造成误解,产生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作为播音的一项基本功,掌握正确的吐字方法,达到吐字准确清晰、圆润集中和富于变化,更完美地表达出有声语言中所蕴含的大量的信息和丰富的思想感情,使每一位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不懈追

7、求的目标之一。二、咬字器官和吐字归音1、咬字器官:双唇、舌(舌尖、舌叶、舌面、舌根)、上下齿、上下齿龈、上腭(硬腭、软腭)、下腭2、吐字归音出字:指吐字归音过程中对字头的处理。要求作到字头出字有力,叼住弹出。立字:指吐字归音过程中对字腹的处理。要求作到字腹立字饱满,拉开立起。归音:指吐字归音过程中对字尾的处理。要求作到字尾归音弱收到位,趋势鲜明。要求尾音轻短,完整自如。3、咬字器官互相配合的要领打开口腔“提起颧肌、打开牙关、挺起软鄂、放松下巴”。力量集中集中到唇的内缘,集中到中央三分之一处。明确声音发出的路线的字音着力位置。二、口腔控制训练1、口部操唇舌力量练习唇的练习。a、喷双唇打响。合口呼

8、、撮口户撮唇不好的人可以多练。b、咧将双唇闭紧尽力向前噘起,然后将嘴角用力向两边伸展,反复进行。c、撇双唇闭紧尽力向前噘起,然后向左歪、向右歪、向上抬、向下压。d、绕双唇闭紧尽力向前噘起,然后向左或向右做 360 度的转圈运动。舌的练习。 a、刮舌这一练习对于打开后声腔和纠正“尖音”、增加舌面隆起的力量很有效。 b、顶舌。 c、伸舌将舌伸出唇外,舌体集中、舌尖向前、向左右、向上下尽力伸展。这一练习主要练习使舌体集中、舌尖能集中用力。d、绕舌。 e、立舌这一练习对于改进边音发音有益。2、字头出字的口喉弹出的练习3、字腹立字拉开立起的练习4、字尾归音弱收到位的练习5、整个音节形成枣核形的练习第四单

9、元喉部控制一、喉头和声带喉头和声带是人类发音器官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声源。通常人们称之为“嗓子”。1、喉头:喉头上接咽部,下接气管。上部略成三角形,下部成圆形,由软骨作支架,通过骨关节韧带及喉部各肌肉互相联结,共同构成一个上下连通的活动小室,声带就长在这个小室江西宜春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08 级教学档案4 里。喉部软骨喉软骨主要有五块: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一对)及会厌软骨。喉部肌肉喉部肌肉是负责声门开合、松紧的。它包括:环甲肌、甲杓肌、环杓后肌、环杓侧肌和杓肌五部分。2、声带:声带是人体发声的振动体,是声源,它的振动状态直接影响发音的质量。声带位于喉室中央,是两条长短宽窄一致、左

10、右并列对称的富有弹性的纤维质薄膜,性质像韧带,正常情况下呈磁白色。“声门”就是声带中间的通道。二、喉部发音控制1、喉头相对稳定;2、喉头相对放松;3、喉部控制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配合;4、注意克服不良发声习惯和动作。三、喉部控制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配合要想使喉部得到有效控制,应该注意在发声过程中“抓两头,放松中间”,即加强呼吸控制和口腔控制,以求达到喉部发声状态的放松自如。四、嗓音训练1、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喉的发声能力;2、音高变化的训练;3、音强变化的训练;4、音色变化的训练。五、嗓音保护1、用声要科学;2、用声要适度;3、生活要规律。六、喉部控制训练1、音色练习;2、音高练习。第五单元共

11、鸣控制一、共鸣的作用1、对声音的扩大和美化。2、共鸣腔的调节直接参与语音材料的制作,在调节过程中形成不同的语言,形成表情达意的不同色彩的声音。二、共鸣器官1、胸腔不可调节共鸣腔。它对低频声波共鸣作用明显。胸腔共鸣可以扩大音量,增加低泛音,使声音听起来洪亮、浑厚、结实。2、喉腔可调节共鸣腔。位于声带与假声带之间的喉室和位于假声带之上的喉前庭。容积虽小,但是喉原音发出后经过的第一个共鸣腔,它的状态直接影响声音的质量。播音发声强调喉头的放松及位置相对稳定。3、咽腔可调节共鸣腔。分为三部分:软腭以上, 前通鼻腔, 称鼻咽部;中段前通口腔,称为口咽部;下段连接喉腔,称为喉咽部。播音发声强调后咽壁在发声过

12、程中的积极、正直,保持一定的坚韧度,同时强调软腭抬起的积极状态。江西宜春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08 级教学档案5 4、口腔可调节共鸣腔。它是非常重要的共鸣腔。强调打开口腔,使之在发音过程中处于积极状态。同时要求各咬字器官的力量集中,尤其是唇、舌力量的集中,舌位要准确、鲜明,过程要流畅、完整。5、鼻腔不可调节共鸣腔。首先注意处理好鼻腔共鸣在区分鼻音与非鼻音,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次,使用鼻腔共鸣要适度,否则会降低语音清晰度,音色混浊,有堵、腻的感觉。6、头腔鼻腔以上的共鸣。不可调节共鸣腔。发声时, 在高音区会产生头面部的振动感。三、播音发声的共鸣方式播音发声的特点决定了它采取的共鸣方式:以口腔共

13、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的声道共鸣方式。四、控制共鸣的训练1、加强胸腔共鸣练习;2、改善口腔共鸣练习;3、音高变化训练;4、减小鼻音色彩。第六单元声音弹性的训练一、声音弹性及其表现特点1、表现为声音的可变性;2、声音的变化呈现出对比性;3、这种对比具有层次性;4、声音的弹性变化不是以单项对比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以多种对比项目的复合形式出现的。二、如何获得声音的弹性三、声音弹性训练声音弹性对比训练包括:强与弱、高与低、刚与柔、明与暗、虚与实、厚与薄、粗与细、前与后等。第七单元情声气的结合一、播音发声中的情声气1、“情”:播音员服务于播讲目的,由具体稿件或话题引发,并由有声语言表达出来,始终运动着的

14、情感。它是我们进行播音创作的依托。2、“声” :播音员依据稿件和话题,使用发声器官, 运用播音技巧所发出的表达思想感情,包容大量信息,并通过电声设备进行传播,经过科学训练的,规范化、艺术化的有声语言。3、“气”:在播音过程中,为使有声语言传情达意,播音员所控制自如使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所获得的发声动力。二、情声气之间的关系从内容出发,以情带气,以气托声,以声传情,情气声统一。三、播音发声对情气声有哪些要求?情,要具备最丰富的、并能随时调动起来的思想感情。声,能够充分表达各类不同稿件所确定的不同层次、不同色彩的情感,能清晰明确地传递稿件所载有的所有信息,并具有各自声音形象特点。江西宜春学院播音与主

15、持艺术专业2008 级教学档案6 气,能符合播音员进行播音创作要求,有一定力度,呼吸控制自如,完美地配合发声的气息。四、情声气结合训练第八单元综合练习本单元以小课辅导方式进行。播音发声综合训练,是相对前面各单元强调局部控制训练而言的,本单元强调综合能力,整体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播音发声综合训练离不开对稿件、话题的分析。情、声、气地完美结合,是我们进行播音发声训练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三、教学安排及方式播音发声课程注重实践。本课程采用大课与小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比例1:2。大课部分,课内学时为16 学时。教学安排如下表:内容讲课时数课内外学时比作业及批改要求第一单元播音发声概说1 11 根据各单元要

16、求布置口头练习作业,并随堂进行口头考试, 作为平时成绩。第二单元呼吸控制4 11 第三单元口腔控制4 11 第四单元喉部控制1 11 第五单元共鸣控制4 11 第六单元声音弹性1 11 第七单元情声气的结合1 11 第八单元综合练习11 江西宜春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08 级教学档案7 小课部分,根据练习需要在录音室或演播室上课,课内学时为64 学时。教学安排如下表:内容讲课时数课内外学时比作业及批改要求第一单元播音发声概说11 根据各单元要求布置口头练习作业,并随堂进行口头考试, 作为平时成绩。第二单元呼吸控制12 11 第三单元口腔控制12 11 第四单元喉部控制6 11 第五单元共鸣控制12 11 第六单元声音弹性6 11 第七单元情声气的结合4 11 第八单元综合练习12 11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