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3554713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及寄生虫病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传染病及寄生虫病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传染病及寄生虫病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传染病及寄生虫病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传染病及寄生虫病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及寄生虫病(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第二十三章,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是由病原微生物入侵人体所引起的能传播给他人的一类感染性疾病,并在人群中引起局部或广泛的流行。引起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有朊病毒、病毒、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等,其中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称为寄生虫病(parasitosis)。,一.病原微生物的传播,第一节 传染病概论,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1.消化道传播2.呼吸道传播3.虫媒传播4.接触传播5.血液传播6.母婴传播,第二节 结核病,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

2、性传染病,其本质为肉芽肿性炎,可累及全身各种器官和组织,但以肺结核病多见。,1.渗出为主病变(exudation) 机体抵抗力低, 菌量多和毒力强, 变态反 应强时 浆液性和浆液纤维素性炎 早期为中性粒细胞,很快由巨噬细胞取代,渗出物和巨噬细胞内含结核杆菌 好发于肺, 胸膜, 滑膜, 脑膜 结局:渗出物完全吸收; 转变为以增生为主;或以坏死为主病变,(二)基本病理变化,2. 肉芽肿形成增生为主病变(proliferation) 在细胞免疫基础上形成 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反应较强, 细菌量少, 毒力较低时发生 结核结节(tubercle) 干酪样坏 死,上皮样细胞,郎罕巨细胞,淋巴细胞,少量成纤维细

3、胞 结核结节大小:0,1mm, 3-4个融合呈粟米状, 灰白, 灰黄,结核结节(结核肉芽肿),结核结节,3.以坏死为主的病变(necrosis) 结核杆菌数量多和毒 力强,机体抵抗力低或免疫反应强烈时 干酪样坏死(caseation) 肉眼: 灰黄, 均匀细腻, 状似奶酪. 镜下: 红染无结构, 颗粒状,坏死彻底 坏死物含大量结核杆菌,1.转向愈合(1) 吸收消散 为渗出性病变的主要愈合方式,渗出物通过淋巴道和血道吸收,使病灶消散或吸收。(2) 纤维化、纤维包裹和钙化 增生性病变、未完全吸收的渗出性病变或小灶性干酪样坏死可逐渐被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取代而纤维化。纤维化后,一般无细菌存活,称为完全痊

4、愈。 2. 转向恶化(1)浸润进展:结核病恶化时,病灶周围出现渗出性病变,病灶范围不断扩大,并继发干酪样坏死,结核病基本变化转化规律,(2)溶解播散:干酪样坏死物质溶解液化后, 经体内自然管道排出致局部形成空洞。坏死物中的大量结核杆菌,亦可播散到其他部位 形成新的病灶。,二、肺结核病,(一) 原发性肺结核病(Primary pulmonar tuberculosis)初次感染结核杆菌所致,多发生于儿童,偶见未感染过结核杆菌的青年和成人。 原发综合征(primary complex) 1.原发病灶(常为一个)多为于肺上叶下部,下叶上部近胸膜处;病灶中心干酪样坏死; 1-1.5cm灰白色病灶; 2

5、.缺乏免疫力, 细菌迅速进入淋巴管,随淋巴液引流到肺门淋巴结,引起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受累的淋巴结常为数个,肿大并可融合。,原发综合征转归 95%病灶纤维化和钙化(细胞免疫的建立) 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 肺门淋巴结病变继续发展(营养不良、其他传染病) 原发病灶扩大,干酪样坏死,空洞形成-播散(支气管, 淋巴道, 血道) - 肺内和全身性结核,原发综合征:哑铃状双极影,(二) 继发性肺结核病 (second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指机体再次感染结核杆菌所致的肺结核病。特点:对结核菌有免疫力病变始于肺尖 人体超敏反应干酪样坏死; 免疫反应-坏死病程长, 病

6、变复杂, 新旧病灶交杂,1.局灶性肺结核 (local TB) 为早期病变非活动性结核 无自觉症状部位: 肺尖下2-4cm处, 大小0,5-1cm, 境界清楚, 纤维包裹.以增生为主病变为主, 中心可以发生干酪样坏死x线检查 :单个结节阴影,局灶性肺结核 X线检查,2. 浸润性肺结核(infiltrative TB) 活动性病变, 多由局灶性肺结核发展而来以渗出为主病变, 中心干酪样坏死,临床 低热, 疲倦, 盗汗, 咳嗽, 咯血x线检查 锁骨下云絮状边缘模糊阴影转归 (1)及时治疗 渗出物吸收, 坏死和增生病变纤维化,钙化. (2)继续发展 干酪样坏死病灶扩大, 液化, 经支气管排出 急性空

7、洞, 及时治疗 闭合; 经久不愈 慢性空洞 发展为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慢性空洞,3.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肺上叶一到多个厚壁空洞(壁厚可达1cm) . 空洞壁分三层: 外层 纤维结缔织,中层 结核性肉芽组织, 内层 干酪样坏死物, 含大量结核杆菌.肺下叶, 同侧和对侧新旧不一, 大小不 等, 病变类型不同病灶.越往下越新鲜.肺组织严重破坏, 广泛纤维化, 胸膜增 厚, 胸壁粘连, 严重影响肺功能,慢纤空转归 结核病传染源 空洞与支气管相 通 通过痰沫传播细菌 大咯血 干酪样坏死破坏空洞壁血管气胸, 脓气胸 空洞突破胸膜喉、 肠结核 咽下含菌痰液肺源性心脏病 肺纤维化 肺动脉高压,4. 干酪性肺

8、炎(caseous pneumonia) 病情危重 浸润性肺结核恶化进展; 急,慢性空洞内细菌经支气管播散 镜下:肺泡内大量浆液纤维素, 巨噬细胞渗出, 有干酪样坏死, 结核杆菌,5. 结 核 球 (结核瘤tuberculoma)多位于肺上叶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大小: 直径2-5cm, 单个或多个干酪样坏死物填充空洞,不能排出或者 多个干酪样坏死灶融合后纤维包裹抗痨药不易发生作用,多采取手术切除,6. 结核性胸膜炎 (tuberculous pleuritis) 青年人浆液纤维素性炎有少量胸水经治疗 可吸收; 渗出的纤维素多 - 机化 - 胸膜增厚粘连,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比较原发性 继发性

9、 TB菌感染 初 次 再 次 发病人群 儿 童 成 人 对TB菌免疫力 或过敏性 无, 病程中发生 有 病理改变 原发综合征 多样, 新旧病灶并存 起始病灶 上叶下部下叶 肺尖部上部 近胸膜处 病变性质 渗出和坏死为主 肉芽肿和坏死为主 主要播散途径 淋巴道 , 血道 多为支气管 病程 短, 大多自愈 长, 波动性,需治疗,(三)血源性结核病 1.急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acute systemic miliary tuberculosis) 2. 慢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chronic systemic miliary tuberculosis 3. 急性肺粟粒性结核(acute) 4. 慢

10、性肺粟粒性结核(chronic) 5. 肺外器官结核病(肠道、肾脏、脊椎),(四)肺外器官结核病 A.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 1. 溃疡型 多见(1) 环形溃疡,与肠腔长轴垂直;(2) 溃疡浅, 边缘不整齐, 底部为干酪样坏死,其下为结核性肉芽组织; (3) 溃疡愈合引起肠窄;(4) 肠浆膜面纤维素渗出和成串的结核结节或纤维粘连(5) 临床 腹痛, 腹泻, 营养障碍,2. 增生型 (1) 大量TB性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增生,(2) 肠壁肥厚, 肠腔狭窄(3) 肠粘膜有溃疡和息肉形成(4) 临床 慢性不完全性低位肠梗阻 B.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otis)青少年腹腔内溃疡型肠结核, 肠系膜淋巴结或输卵管结核病变直接蔓延腹膜上密布结核结节干性: 伴大量纤维素渗出物机化脏器广泛粘连. 湿性:湿性: 伴大量结核性渗出引起腹水,C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儿童多见结核杆菌经血道播散,全身粟粒一部分病变:脑底明显;蛛网膜下腔有灰黄,混浊,胶冻状渗出物,可见结核结节,呈灰黄粟米状渗出物机化 网膜粘连 脑积水 颅高压,D.泌尿生殖系统结核 1.肾结核病 (Tuberculosis of the kidney)2.生殖系统 结核病 E.骨与关节结核病 F.淋巴结结核病,谢谢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