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治疗护理安全相关知识培训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528851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相关知识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相关知识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相关知识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相关知识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相关知识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相关知识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治疗护理安全相关知识培训(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脉治疗护理安全相关知识培训,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ICU 2014-08,,Contents,针刺伤-安全防护,,,P 122,,,血液pH值为7.35-7.45 pH9.0为强碱性,,PH值 例举部分药物PH值,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酸,碱,生理pH,血液PH,环丙沙星,多巴胺,强力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吗啡,氨苄青霉素,环吡嘧啶,大仑丁,5-Fu,钾盐,溶 液,顺铂,阿 霉 素,,渗透压,,药物沉淀,,常见的药物配伍分类,物理配伍禁忌,氯化钠注射液+安定注射液,可配伍,白色浑浊,氯化钠注射液用量60ml,氯化钠注射液用量60ml,安定与5

2、%的GS或0.9%氯化钠或乳酸钠注射液配伍时会析出沉淀,原因是安定在水中溶液度低。,,常见的药物配伍分类,化学配伍禁忌,ATP注射液 PH=811,维生素B6注射液 (酸性),+,酸碱沉淀,,常见的药物配伍分类,化学配伍禁忌,庆大霉素,维生素K1,维生素C注射液,不可配伍,+,+,维生素K1与维生素C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致维生素K1疗效降低,其次维生素K1中含有聚山梨酯-80,可使庆大霉素抗菌能力下降,,静脉治疗考虑因素,,外周留置针分类,开放式(导管、针座),密闭式(导管、延长管、直型Y型肝素帽),普通型BD Insyte/Angicocath,药壶型BD VeflonTM,防针刺伤型,普

3、通型BD 競玛TM,防针刺伤型BD 赢玛TM , BD飞玛TM,,输液穿刺工具的种类及应用细则 留置针,适用范围: 输液时间长、输液量较多的患者 老人、儿童、躁动不安的患者 输全血或血液制品的患者 需做糖耐量试验以及连续多次采集血标本的患者 禁用范围:输入发疱剂及刺激性药物、胃肠外营养液、pH值低于5高于9的液体或药物,以及渗透压大于600mOsm/L的液体时禁用,P 93,,1.输液穿刺工具的种类及应用 外周静脉导管,证据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使用聚氨酯(万珑)材料制成的外周静脉导管引发的炎症的危险度似乎和特氟纶制成的导管相同,但万珑制成的导管使用时间较长且引发静脉炎和渗出概率相对小。 研

4、究显示,外周短导管置入时间72h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和导管细菌定植的发生率会增加 推荐 导管材质首选聚氨酯和聚亚氨脂材质的导管(A) 导管材质应为不透X射线(A) 选择工具和输液设备最好为螺口连接(B) 成人外周短导管保留时间72-96小时(A) 建议穿刺工具需具有放针刺伤的保护装置(B) 建议穿刺工具最好为密闭设计,以防止血液暴露(B),P 17-19,,2.输液穿刺工具的种类及应用 中心静脉导管,证据 锁骨下静脉置管比股静脉置管发生感染少 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方法主要为缝合 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应放于上腔静脉的下1/3到右心房的连接处推荐 中心静脉置管应由经专门培训的医生完成,置管后护理应由具有资质

5、的医务人员进行(A) 根据患者的治疗需要选用最少管腔或通路的中心静脉导管(B) 中心静脉置管时可首选锁骨下静脉(C),P 26-28,,3.输液治疗的维护和管理,证据 穿刺点透明辅料部需要经常更换,对成人和青少年来说每周更换1次辅料 附加装置包括三通、延长管、肝素帽、无针接头及过滤器等,所有附加装置应为螺旋口设计,可防止使用过程中连接处断开推荐 应使用无菌纱布或无菌透明、半透明的敷料持续地覆盖在输液工具上(A) 对接头进行消毒时强调要有一定的擦拭力量,即摩擦力,这样才能将附着在接头粗糙表面的微生物去除(A) 输全血或成分血时,输血装置和附加过滤器应在每一个单位全血或成分血输入后更换1次,或每4

6、h更换1次,如怀疑被污染或系统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C),P 37-39,,4.输液治疗的维护和管理 冲管、封管,证据 使用肝素盐水冲洗导管,可致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0.5%,所以选择冲管、封管液应根据导管的类型、患者的过敏史、输液液体的不同进行。推荐 对血管内导管应按有关规定定期冲管,以促进和保持血管通路的通畅,防止不相容药物和液体的混合(A) 护士应具备有关药物和(或)溶液不相容性的知识(A) 冲管液的最小量应为导管和附加装置容量的2倍(C),P 44,,5.输液治疗的维护和管理 相关并发症,证据 从静脉导管采血会增加导管相关性感染和导管堵塞。静脉炎主要有机械性、化学性、感染性以及血栓

7、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常常由于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输入速度过快,超过血管的应激能力或长时间滴入血管,持续刺激血管导致内皮细胞破坏所致。导管材料的性质是影响输液致血栓性静脉炎发生和严重程度最重要的因素,使用万珑导管引起的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特氟纶导管。推荐 静脉治疗护士专业化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A) 尽量选用能满足治疗需要的最小型号导管,以减少导管对血管内壁的刺激(A) 向患者宣教保护留置针的方法。(B),P 47-51,,6.输液辅助工具的种类及应用,推荐 输液或输血时,需根据输入药物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过滤器(A) 为防止患者间的微生物交叉感染,止血带应一人一

8、带(A) 扎止血带的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止出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扎止血带40120s进行静脉穿刺为最佳的穿刺时间(C) 鉴于我国医院内药物使用的实际情况,建议在II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有潜在危害的药物配置,至少是细胞毒性药物、致敏性抗生素、免疫制剂等药物的配置(A) 药师应当对配制的最终产品进行检验(A),P 54-59,,7.其他输液治疗的护理,推荐 护士必须要掌握如何减少外渗的发生,减少患者疼痛及不舒适的相关知识(A) 避免使用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A) 含有脂质的输液(如三合一溶液)应在24h内输完(B) 使用真空采血管(A) 不能在输液的同侧手臂采血(B),P 64,WHO报告:,2002年

9、,全世界3500万医护人员共发生300万次针刺伤,护士 63%医生 14%化验/输液治疗师10%保洁员 3%呼吸治疗师 2%,注射器刺伤 80%切伤 8%接触开放伤口7%粘膜接触 5%,,针刺伤原因,,最具威胁的感染性疾病,,防止针刺伤的方法,1.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2.在手术中,使用消毒弯盘传递器械,1.禁止双手重新盖帽2.尖锐物收集箱应放在使用处3.禁止将针头放在 床边、治疗车顶部4.使用后应立即丢入尖锐物收集箱,1.洗手带手套 2.将输液导管与无针系统连接3.操作中应从容不迫4.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5.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注射器具有可包裹针头的滑动套,使用安

10、全的工具,,使用安全的工具,预充药液注射器,自动毁形注射器,针尖带有链接的保护套,安全型套管针,,针刺伤的应急处理,伤口的处理: 1.立即从伤口周边尽可能挤出伤口部位的血液 2.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伤口10min以上 3.用75%酒精、0.5%碘伏等消毒剂消毒,并用防水敷料包扎伤口。 暴露级别评估: 立即查患者有关HCV、 HBV 、HIV、梅毒的检验结果,必要时请专家对针刺伤程度进行评估。,,相关处理措施,患者为可疑或确定HbsAg(+): 1.受伤者HbsAg(+)或Anti-HBs(+)或Anti-HBc(+)不需注射疫苗或免疫球蛋白。 2.受伤者HbsAg(-)或HBsAb(-)未注射

11、疫苗或不确定时,应24h内注射疫苗;刺伤后6个月、一年监测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 患者为可疑或确定HCV(+):受伤者HCVanti(-),3个月后取血查HCVanti、肝功能。,,相关处理措施,患者为可疑或确定HIV(+): 1.受伤者HIVanti(-),经过专家评估后预防性用药(双汰芝/双汰芝和佳息患)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最好在意外事故发生后1-2h之内,连续服药28d. 2.医学观察一年:在暴露后的第4、8、12周、第6及12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 患者为可疑或确定梅毒(+):受伤者梅毒血清试验(-),经过专家评估后立即使用青霉素,3周后复查。,Thank You !,,试题,

12、1.对静脉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属于1级静脉炎 B、3级静脉炎的表现: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C、患者输液过程中自诉输液部位疼痛且伴有发红,无水肿,说明此患者出现了2级静脉炎的情况。 D、静脉炎按临床表现共分为1、2、3、4四个级别。,,试题,2.对静脉炎的分类描述正确的是:( ) A.机械性、感染性、刺激性、血栓性静脉炎 B.机械性、感染性、血栓性、化学性静脉炎 C.机械性、感染性、药物性、化学性静脉炎 D.药物性、刺激性、血栓性、化学性静脉炎,,试题,3.关于预防针刺伤的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B禁止将针头放在床边、治疗车顶部 C.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D.护士静脉穿刺之后,应用双手把锐器重新盖帽,以防止锐器刺伤别人和自己答案:1-3:D、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