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成语过关检测题(答案详解)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527598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成语过关检测题(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7成语过关检测题(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7成语过关检测题(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7成语过关检测题(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7成语过关检测题(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成语过关检测题(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成语过关检测题(答案详解)(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语过关检测题,1,A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B海誓山盟:用在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 C打退堂鼓:比喻做事中途退缩; D执牛耳者: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D,2,A持平之论:持平,主持公道,没有偏向。指公正的意见,也指折中、调和的话。【例句】:这篇评论对作品既有褒,又有贬,并无偏颇之处,可以算是持平之论了。 B珠圆玉润: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滑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C高山仰止:高山, 喻高尚的德行。品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 后比喻对有气质、有修养或有崇高品德之人的崇敬、仰慕之情。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

2、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D白头如新: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A,3,A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令人信服。此处属于褒贬误用。 B一文不名:连一文钱也没有。形容极为穷困。一文:一枚铜钱。名:占有。 C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使人们心里感到非常痛快。此处属于对象不当。 D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此处属于望文生义。,B,4,A久假不归:指长久借用而不归还。“假”在这里并非指请假的意思。 B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C具体而微:指内容大体具备,只是形状或规模较小,此处应改为“具体细致”。 D擢发难数:形容

3、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B,5,A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B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C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D天有不测风云:比喻人将会遇到什么糟糕情况无法预知。,C,6,A始作俑者: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与句意不符。 B移樽就教: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泛指主动前去向人请教。 C声情并茂: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使用对象不当。 D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合语境。,B,7,A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此

4、外可用“不学无术”。 B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应改为“骇人听闻”。 C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贬义词,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D光风霁月: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符合语境。,D,8,A评头品足:原指评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现泛指对人对事等多方的议论、挑剔。 B众矢之的:比喻大家玫击的对象。 C一马当先:形容领先或带头,不合语境。 D屡试不爽: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答案 B,9,A项,积羽沉舟:比喻小患不及时清除,发展下去也会酿成大祸害。战国张仪用“积羽沉舟”作比喻,指出魏国如果忽

5、视不利因素,就会像轻的羽毛大量堆积能压沉大船一样,遭到覆亡的危险。魏哀王终于听从了张仪的劝议,背离“合纵”协议,请求和秦国“连横”。 B项,悬崖勒马: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C项,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含贬义。不能作“热门”解。 D项,琴瑟失调:比喻夫妇不和。也比喻政令不当,失去调节。不能用于其它人物关系。 答案 B,10,A项,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换“不堪卒读”) 项,穿云裂石:指(声音)穿过云层,震裂石头,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 C项,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避免冲突。 D项,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矛盾和纠纷

6、不是单方面引起的。望文生义。 答案 B,11,A项,老成持重:指人经验丰富,办事老练稳重,不轻举妄动。此处应为“酣畅淋漓” B项,按图索骥: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C项,相形见绌: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D项,拍案叫绝:形容称赞。 答案 A,12,A项,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情)。 B项,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 C项,闻所未闻: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见。此处用错对象。应改为“默默无闻”,意思是: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D项,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不能直

7、接带宾语。 答案 B,13,A项,一日千里: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 B项,“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不能带宾语。 C项,“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修饰对象错误,“情节”应是“波澜起伏”。 D项,“一得之见“,自谦之语,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 答案 A,14,A项,如履薄冰,意思是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B项,翻云覆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C项,流金铄石: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要熔化。 D项,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长物:原指多余的东西,后也指像样儿的东西

8、。 答案 B,15,A项,“相濡以沫”,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多用于夫妻、朋友、亲戚之间,此处属对象用错。 B项,“匪夷所思”,是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其含义已经包含“(让)人”,不需要再加“让人(令人)”。 C项,“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D项,“形影相吊”,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此处对象用错。 答案 C,16.D,三个成语均含贬义色彩。 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固步自封:固步:走老步子;封:限制。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胶柱鼓瑟:柱:

9、瑟上调节声音的短木。瑟:一种古乐器。是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扬雄法言先知:“以往圣人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17.,答案:C 明察秋毫:明,眼力;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东西。形容眼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也指视力很好。 了如指掌: 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别人看。 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18.答案:D,“茫然无存”是指原来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付之东流”强调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像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10、 “化为乌有”形容一下子丧失或全部落空。),19 C,此题重在词义的侧重、感情色彩和搭配习惯上会存在些许差异,需要我们细加辨析。 “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费尽心机。 “惨淡经营”是指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殚精竭虑”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20.C,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烟消云散:形容事物消失净尽。 风流云散:形容四散消失。 “烟消云散”和“风流云散”都含有分散的意思。 “烟消云散”侧重于消失,多用于物; “风流云散”侧重于离散,多用于人。 句指银行家群体的离散,故选“风流云散”; 句指隐藏

11、起来,故选“销声匿迹”; 句指物的消失或散失,故选“烟消云散”。,21.B,袖手旁观: 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多指看到别人有困难,不帮助别人。 作壁上观:壁:壁垒。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也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隔岸观火: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坐山观虎斗: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22.D,徇私舞弊:徇,曲从;舞,舞弄,耍花样。曲从私情,照顾私人关系而做违法乱纪的事。 营私舞弊:营,谋求;舞,玩弄;弊,指坏事。指为自己谋求私利而做犯法的事。 假公济私:假

12、,借;济,帮助。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徇私舞弊”与“营私舞弊”词义重,所做之事均触犯法律; “假公济私”词义轻,所做之事不一定触犯法律。,23.D,当务之急:当,当前;务,应该做的事。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 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燃眉之急:燃,烧。火烧眉毛那样紧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24.,发聋振聩: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25. A,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侧重于行动。 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按部就班: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人云亦云:形容只会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 一以贯之: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 水到渠成:意指水流到之处便有渠道,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