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诗的空白结构及其意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509717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商隐无题诗的空白结构及其意蕴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李商隐无题诗的空白结构及其意蕴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李商隐无题诗的空白结构及其意蕴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李商隐无题诗的空白结构及其意蕴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李商隐无题诗的空白结构及其意蕴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商隐无题诗的空白结构及其意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商隐无题诗的空白结构及其意蕴(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李商隐无题诗的空白结构及其意蕴赵忠山李商隐的传世诗作中, 无题诗就有百余首, 其中有的直接用 “无题”标其目,有的以诗句中的字词拟为题目这些诗作和“准无题诗”占其传世诗作的六分之一强在解读这些诗篇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表情主情大都含隐蓄秀, 婉曲朦胧,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也是李商隐的无题诗千百年来成为不破“诗谜”的重要原因冯浩说:“自来解无题诸诗者,或谓其皆属寓言或谓其尽赋本事,各有偏见,互持莫决余细读全集,乃知实有寄托者多、直作艳情者少夹杂不分,令人迷乱耳”明朝诗论家高棅在唐诗品汇总序中称其为“李商隐这隐僻”, “隐僻”二字极准确地概括了李商隐诗歌的风格叶燮也称李商隐的诗“寄托深

2、而措辞婉”,张采田又称其诗“隐词诡寄”李商隐无题诗情调缠绵,音韵悠扬,徘徊沉吟,一唱三叹,以及婉转曲折,含而不露,缠绵缱绻,一波三折的特征,使诗作具有柔曲相融、扑朔迷离的模糊特征导致李商隐无题诗的模糊特征的缘由有许多,其中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空白结构的设置不失为一个重要因素一、 不确定性的“空白”设置李商隐的无题诗景物描写大都挽着“月”字,造成一种“不确定性”的美月色空灵而迷茫,古往今来,月色、月光、月景成了无数诗人所讴歌、赞美、咏唱的对象,李商隐也不例外他笔下的月色写成青而淡,明而暗月光下的景物如池塘、小溪、河流、山川、树木、花草、庭阁往往都被披上一层朦胧的面纱在李商隐的笔下,月光有时象青纱帐,

3、笼罩着沉睡的大地;有时恍如浮动的烟,飘在水面上;有时象迷蒙的雾,半明半暗;迷漫的树木、花丛中,依稀仿佛,如梦如幻,若即若离,若有若无它恍惚迷离, 可望而不可及当你用手捕捉时,它却从你手中飘走了花若明若暗, 参差沃若,悠悠忽忽,影影绰绰,笼罩万物时而显示出一种错落美、稀疏美,时而它的光辉照在树干上,造成一种倾斜美、婆娑美在李商隐的笔下,月色的美是充满柔情的它的性格上的文静美,姿容上的婀娜美,情态上的娴淑美,妆扮上的朴素美, 情调上的蕴藉美, 氛围上的迷蒙美, 形态上的残缺美、 阴柔美,使其诗作虚实相生,留有空白,弥漫着“月不明貌”的模糊特征如:2 如何云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无题 )待得郎

4、来月已低,寒暄不道醉为泥( 无题二首)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无题 )此夜西亭月正圆,疏窜相伴宿风烟( 西亭 )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昨夜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无题 )二、虚实相生的“空白”意境李商隐无题诗的朦胧美还体现在意境的创置上,诗人在创作中追求景物的朦胧美,作为表现诗人规定的情境的外壳但这种情境外壳较多地是注意形象的造型,诗中的意境是十分地明朗的换言之,也就是在意境明确的基础上, 把景物描写得残缺朦胧而李商隐的无题诗,不仅在景物的描写上模糊朦胧, 而且这种景色有朦胧旨在烘托诗的情境的模糊,即景色与意境双重朦胧我们来看李商隐的无题诗:想见时难别亦难,

5、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此诗以意为主,用象辅之,画面之间空白较多,像是写爱情,但诗中并没有表白,而是恍惚朦胧,委婉曲折由于景象的稀疏连缀,形成了空白耗散结构,在景象的朦胧之中, 创置了意境的朦胧是怀念情人, 还是触目伤怀?此中滋味只有细细揣摩才能领悟再如:“扇裁月魄羞难掩, 车走雷声语未通”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等无题诗的绝唱, 无不是写爱情的, 然意象重叠的空白结构进而引起的多层的模糊体验,其“象外之象”“言外之意”的韵味,只有在反复咀嚼吟咏中才能体味,这就使得意境重迭,情境模糊,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6、李商隐的诗, 把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朦胧特征发展到了极至其遣词用典,可谓精细至切他善于选用内容丰富的词语造境,引起人们情感的驰想和余地的回荡他力求寄意的深隐与情味的隽永,表情达意婉转曲折,大有“橄榄回味”的妙处处于当时“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的环境,再加上诗人自身的蓄意曲深的艺术风格,诗人在创作中舍弃了传统写实的手段,揉合了“言在此而意在彼”3 的寄托手法, 写出了丽密深曲、 寓意深刻的作品例如他的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这题目和内容分明是怀人之作,但诗人却不说雨夜思念、 怀想、不能入寐之意,却说枯荷听雨、托寄相思之意诗人运用了婉转

7、迂回的方法,不直言怀人之情,反使怀人情调更重一筹纪昀评价说: “相思二字微露端倪,寄怀之意全在言外”指出了此诗以景托情,寄意深隐的朦胧特征再看他的日射诗: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鹋对红蔷薇这是一首写空闺少妇怨情的诗,但通篇无一“怨”字;只借助于环境气氛的铺写烘染,运用人世的孤寂寥落与自然环境的生趣盎然的鲜明对比,来烘托主人公对韶华流逝的伤感心理这种 “尽在不言中” 的表现方法, 正体现了李商隐婉曲达意,意在言外的独特诗风从李商隐的大量诗篇中, 都能看出诗人刻意追求寄托的深隐,表情达意的婉曲取意隐蔽,手法曲折给人一种“若隐若现”“如灯镜传影,了解月中,却捉摸不得”(刘文

8、彬模糊修辞与中国古代文学观的感觉,给读者的创造性想象以极大的诱发力, 人们可以尽情地根据他词中所提供的信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意象来尽情地玩味体验那难以言传的艺术境界三、 意象叠生的“空白”组合李商隐的无题诗大都由意象符号构成如他的重过圣女祠 中就运用了 “圣女” “上清” “梦雨” “灵风” “玉郎” “仙籍” “天阶” “紫茎” “萼绿华”“杜兰香”等多重含义繁杂交织的意象符号这此意象符号本身就是多义的,比附性强,悠久的中华文化, 几千年的民族文化积淀了一批意象符号,这些意象符号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按物理时空顺序组接起来,表象因素依然可以产生运动, 能够形成较为完整的艺术形象然而, 如果诗人将

9、这些意象符号按自己的心理时空进行组接,如电影中的“蒙太奇”式组接,其表象就无法运动,也自然无法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但这不等于说这些意象符号从此就独立静止,丧失了活力,当多重主体观照的这些意象符号按审美主体的各自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方式,在其空白结构之中辐射4 出各自的韵味,形成一个情感的心理“场”时,其意象符号就产生了意象运动,也可以产生各种艺术形象然这种艺术形象则是多义的,泛指的,模糊不定的不同的欣赏主体接受的感应不同, 加之欣赏主体按不同方式的重组建构活动,就使得诗的体验多义化, 寓寄多层综合起来说, 也就是由于李商隐无题诗的意象符号的介入及组合,产生了无题诗的空白结构,使其寓寄的意蕴呈现出模糊

10、的美感另外,诗人由于自身的生活经历, 社会体验的丰富, 常常内心充斥着诸如怕恐、迷惘、神秘、虚无、愤懑、渺茫、悲喜杂糅等模糊情感这些情感本身就是杂糅无向、捉摸不定的,写入诗中,自然将一团模糊的意识推给了读者,读者在欣赏中不自觉就接过了这层重负,在痴迷其中,玩味其中,百思不得其解中,得到了一种模糊的美感如他的锦瑟诗,写了空灵虚无的人魂化鸟,阴阳冷暖,美玉明珠, 表达了内心的悲感怨愤的模糊体验诗人托物传情,一往情深,究竟为谁?已成为历代争论的“锦瑟之谜” ,留下诸多意象空白诸如此类无题诗,我们欣赏起来正如冯浩所说:读李商隐的诗“爱其设系繁艳,吐韵铿锵,结体森密,而旨趣之遥深者未窥焉”( 玉溪生诗笺

11、)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都各有其时空顺序性,是有规律可循的但在许多具体情境中,却又是时空错综、情景杂糅、模糊不清的反映到意境的审美活动中,这种错综复杂的时空变化, 就具有明显的模糊朦胧性李商隐的诗,典型地具有这种时空变化造成的审美模糊性譬如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昨夜星晨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乍一看,诗中的时空顺序非常混乱, 给人一片模糊的感觉首联写昨夜,颔联却回到了今夕, 颈联又转入了对对方处境的想象,尾联则又回到了自身这样时空顺序紊乱,大幅度地跳跃,彼与此杂糅错综,使得整个诗歌显得断续无端,变幻迷离其实这

12、种时空变化, 寓意渐深, 飘忽不定之中, 将爱情间隔的怅惘与诗人身世漂蓬的慨叹融合起来, 这样时空的跳跃转换, 以及因情摄景的手法, 扩大了诗的内涵,而且也深化了诗的意蕴,使读者在模糊的时空的“白”处自由地联想李商隐的诗,特别是那些抒写主人公心理活动的诗,事件与场景的描写常常打破一5 定的时空次序,随着诗人的意识流动的转迹来捕捉表情达意的景色与物体再如他的夜雨寄北,读起来其羁旅之愁溢出纸面,思念之情至真至切何以至此?让我们来看诗人巧妙的缘情布景, 时空转换的技巧诗一开始写出了思归之愁,然后取材其眼前的“巴山夜雨” ,其夜雨淅淅沥沥与思归之愁交织融合,弥漫了巴山夜空如此缘情布景,可谓一绝接下来又

13、用了“西窗烛”取意未来相聚的欢乐,其甜蜜、柔情、快乐不言而知从时空次序上,首句以回答的形式写归期无期,然后写眼前景“巴山夜雨”诗人独对残烛、孑然一身,郁闷孤寂足以见出然而作者却跨越了这郁郁切切,写出了幻想中的未来“共剪西窗烛”最后又回归现实“巴山夜雨”这一回旋的时空变化,就使未来之乐反衬出今宵之苦,而且苦上加苦;而今夜之苦又为将来 “共剪西窗烛” 之乐提供了材料、 强化了重聚之乐使之乐上增乐“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桂馥札朴卷六 )诗人不愧为大手笔,景随情转,情随笔发,时空安排,随意自如空间有此地(巴山 )彼地 (西窗 )此地 (巴山)的往复;时间有今宵他日今宵的回环,这一复一环的模糊

14、之中,强化了诗情诗旨李商隐作品的错综复杂的时空变化,灵活自如的缘情布景, 造成了明显的模糊性,使其作品更具审美的色彩他们的作品更能以最大的限度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使读者尽情地自由地领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四、 梦幻穿插的“空白”手法李商隐的诗大胆裁剪材料, 布局独特,常常以梦幻穿插梦幻与现实交织起来,构成完美的整体,朦胧模糊,意蕴无穷他的霜月诗: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但耐冷,月中霜里斗蝉娟诗中写了临水高楼观月的情景,月白霜清, 月冷秋浓, 然作者运用了虚幻的手法写霜月中耐冷的素娥、 青女、写出了超于秋月景象的清秋之魂霜月精神高标绝俗,耿介不随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处混浊

15、的现实而向往美好光明的愿望可谓“寄托深而措辞婉”诗人笔触点染空际,意境如海市蜃楼,幻化与现实交融在一起造成了美妙表象的摇篮由于梦境与现实之间具有着无以理性测定的距离,就使得梦与现实之间具有了巨大的想象的空间梦以华丽的外表,稍纵即逝的禀性, 为艺术家的创作和构思6 提供了灵感敏感的艺术家紧紧抓住梦想将对人生的感悟、困惑、命运、期望、苦恼和悲愤都写入梦中,在这昙花一现中完成形象的寄寓由于梦是一种极为自由、模糊不清的思维方式, 它示需要技巧, 飘渺不定, 因此成为艺术的想象手法之一诗人就是“白日做梦者” ,这评价一点也不过份!梦境介入文学创作中可以造成一种朦胧之美,可以启迪人们去思考、去想象瑞士心理

16、学家布洛(公元18801934 年)在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中说:“距离这一概念能够引起人们的一系列饶有兴味或者很富于思辨意义的思想活动”我们所说的李商隐无题诗的距离, 则主要指形象氛围的时空距离这种距离是一种不即不离的距离,正如 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 中所说: “创造和欣赏的成功与否,就看能否把 距离的矛盾 安排妥当, 距离太远了,结果是不可了解;距离太近了,结果又不免让实用的动机压倒美感, 不即不离 是艺术的最好的理想”这种距离的经营实是一种空白耗散结构的经营在这个距离之中,诗人象深山藏宝一样, 将自己情思感受隐藏在诗的朦胧的氛围之中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再创造”的无尽的时间和空间李商隐写作最早的一首无题八岁偷镜诗,表层含义只是写一个女子从八岁十岁十二岁十四岁十五岁成长,然而言在此意在彼,诗的深层内涵则远潜在诗的表象之下,如宝藏深山,所以读此诗,要挖掘其内在深层含义, 或是诗人的苦闷之情; 或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或是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