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写作期末考试必备资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501989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采访写作期末考试必备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闻采访写作期末考试必备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闻采访写作期末考试必备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闻采访写作期末考试必备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闻采访写作期末考试必备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闻采访写作期末考试必备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采访写作期末考试必备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闻采访写作期末考试必备资料王宰相一、新闻采访: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1、新闻与事实的关系: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真实记录与再现,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即新闻的本源是事实。2、新闻传播活动的特点: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大众传播,影响广泛;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职业传播活动3、新闻的特点:真实新鲜二、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1. 新闻本源为事实,但又不同于事实2. 新闻写作可以决定新闻的传播效果3. 新闻写作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活动第二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一、两者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正确认识报道对象,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二、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决定作用:1.

2、 只有认识事实,才能反映事实2. 抓新闻就是抓事实,写新闻就是写事实,3. 采访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深度和广度。4.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三、新闻写作对新闻采访的升华作用1. 通过对材料整理加工,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2. 对材料整体把握,做到对材料的本质认识正确,理解深刻3. 对材料进行理性认识,做对材料的深度挖掘第一章: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第一节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一、新闻采访的概念三类定义:1. 素材搜集说:主题有局限性,外延规定不准确2. 调查研究说:新闻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3. 互动行为说新闻采访:是有关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受到广泛关注

3、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二、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1. 新闻采访以大众传播为目的2. 新闻采访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3. 新闻采访关注事实的新闻价值(社会价值)第二节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一、新闻采访是一种信息互动活动二、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第三节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一、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记者的社会角色:1、社会守望者角色2、信息传播者角色3、文化传承者的角色采访对象的特点:1、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准备充分)2、与新闻事实有一定的关联(以听为主)3、出于利益考虑与采访者进行博弈(采访技巧)第二章:新闻线索和报道策划第一节新闻敏感与新闻思维一、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又称为“ 新闻嗅觉 ”

4、,“ 新闻鼻 ” 。是记者对社会生活中新的事实,新的信息的发现和辨别能力。主要体现为四种能力:1. 判断某个事件能否引起受众兴趣的能力2. 判断同一个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哪个为最重要的能力3. 判断某些看来无关紧要的线索,是否可能发现新闻的能力4. 判断在已发表的新闻中,有哪些重要线索和信息被遗漏了,从而发现更重要新闻的能力。二、新闻敏感的作用:1. 可以更加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2. 可以迅速判断某个新闻事实有没有新闻价值3. 可以迅速辨明新闻事实或线索的真伪与疑点三、新闻采访思维:1. 联想思维:在重要时段中发现“ 即时 ” 新闻2. 答疑思维法:从公众疑问中探寻“ 焦点 ” 新闻3. 超常

5、思维法:在常见现象中发掘“ 热点 ” 新闻4. 逆向思维法:在常规活动中发现“ 非常 ” 新闻5. 求异思维法:在社会热点中寻求“ 独家 ” 新闻采访与新闻报道策划一、报道策划的含义:指新闻媒体遵循新闻规律,利用现有的新闻线索和背景资料,设计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材料挖掘方法,达到对新闻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从而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依据: 1、可供传播的客体2、读者的获知需求3、实现传播的条件a、内部条件:资金、人力、技术、设备、版面b、外部条件:政策、法律、道德规范第三章:新闻采访前的准备拟定采访计划:明确采访目的、对象;确定采访的时间、地点;确定采访内容设计问题:与采访目的相关;问题要有针对性,有

6、意义,使读者关心的;问题的顺序,采访的时间长,从不重要的开始,时间短,从最重要的开始;问题的语言:不要太长,尽量用短句,不要太复杂,不能太模糊,太抽象,要具体,问题不能带个人偏见第四章: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1、可供传播的客体2、读者的获知需求3、实现传播的条件a、内部条件:资金、人力、技术、设备、版面b、外部条件:政策、法律、道德规范明确采访目的、对象;确定采访的时间、地点;确定采访内容不能太模糊,太抽象,要具体,问题不能带个人偏见倾听的重要性:1. 倾听可以获取新闻线索2. 倾听是获取新闻事实的主要途径3. 倾听可以获取采访对象的个性语言二、倾听的障碍:客观因素:1. 说话速度与思维速度不匹配

7、2. 倾听中的干扰3. 年龄 4. 话语本身主观因素:1. 选择性倾向2. 缺乏兴趣3. 倾听者的观念、态度、偏见、情绪观察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1. 通过观察,可以获得第一手材料,确保新闻的准确性。2. 通过观察,可以加深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增强新闻的深刻性。3. 通过观察,抓住反映新闻事实本质的细节,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观察的内容:1. 观察新闻发生地的现场情况2. 观察对象的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语言符号采访中的记录:采访记录过程是对新闻事实的理性思考与概括采访记录的内容:1、观察到的结果2、谈话内容3、读者的主观感受,判断第五章:新闻采访的特殊方法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为了全面地了解情况,亲自去体

8、验某一行业的工作或深入到报道对象的生活当中, 并在此基础上写出报道的采访方式,是记者了解社会, 反映社会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体验式采访的优点:1. 体验式采访能提高采访材料的可信度和说服力2. 体验式采访能更真切地了解事物真相3.体验式采访能写出更生动的报道4. 体验式采访有时能了解到其他采访方法了解不到的情况体验式采访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体验式采访的选题要有价值1. 做到指导性可读性的统一;2. 要做到大主题和小角度的统一;3. 要做到热点和冷点的统一(二)记者要有参与的意识只有参与到事件当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获得的信息才能深刻。(三)记者必须保持中立不要干预实事的走向隐性采访:指新闻记

9、者不暴露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以偷拍偷录等隐蔽手段对人物或事件进行采访,也就是说, 隐性采访是记者以特定的身份去观察和了解事物,以获取公开采访不易得到甚至不可能得到的新闻材料。第六章:采访素材的整理加工约翰 . 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1644 年新闻控制的内涵:媒介权力:就是新闻媒介运用法律赋予职责,本能地行使报道新闻事实、评价新闻事实的权力滥用媒介的情形:1、背离事实真相,有意无意地掩盖、歪曲事实真相,误导公众,侵犯公众的知晓权。2、侵犯公众的名誉权和隐私权,造成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和对社会秩序的破坏。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新闻作品已经发表;新闻作品有违法性;新闻作品有可指认的对象;新闻媒体和新闻作者的

10、过错。抗辩事由: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能;公正评论; 权威的消息来源; 公众人物和公共兴趣;合理使用;受害人同意新闻控制:是指国家、政党和社会集团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对新闻传播行为进行的强制性管理和约束。新闻规范的实质:是把新闻自由限制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防止新闻媒介权利的滥用。新闻控制的手段:政治控制、经济控制、法规控制、行政控制、伦理控制。新闻与政治的关系:1、采访自由与服从政治2、采访自由与服务政治第七章: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新闻的核心价值:1. 新闻价值: 新闻事件本身包含的能够引起公众共同兴趣的素质。2. 真实性是新闻的核心价值3. 损害新闻真实性的因素:a、新闻媒体为了追求利

11、益,为了追求公众注意力不择手段b、为了追求实效性,失去真实性 c、事实与意见部分新闻,最有效的写作是一事一报、一人一报。消息的演变: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为第一份中文报刊,其新闻表达方式以模仿中国古典文学表达之一的散文式文章为主。随着商业报刊申报、新闻报等新型报纸的创办,新闻写作模式有所突破。1881 年,天津上海的有线电报线路使用,新闻专电出现,议论和新闻逐渐分离,消息开始成熟。20 世纪 20 年代,上海的商报、新闻报、北京晨报开始使用新闻导语。20 世纪 30 年代,出现综合消息,到40 年代,成为消息写作的主要形式。消息的含义:迅速及时地反映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发现、变动的单一性新闻事实的报

12、道。消息标题功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满足读者尽快获得信息;帮助读者尽快选择信息;帮助读者尽快理解消息题旨标题的类型:单一结构,又称单行题,以简明的文字表明新闻内容;要求简明,确切复合题,又称多行题,指由引题、正题、副题等三种标题组成的标题群消息的特征:以迅速简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新动态,内容集中单一,一事一报,简明扼要,时效性强。综合消息:对同类事物或一事物的多侧面的归纳综合报道。消息标题的功能:1、吸引读者的注意满足2、读者尽快获得信息3、帮助读者尽快选择信息4、帮助读者尽快理解消息题旨通讯的特点:1、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结合2、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结合3、个性特征与时代精神的

13、结合通讯与其它体裁的区别:1、以严格的真实性与文学相区别2、以报道的客观性与评论、调查报告相区别3、以较强的时间性与回忆录、人物传记相区别4、以叙述描写的形象性、故事性、细致性与消息相区别通讯的演变:起源于中国,开始称为“通信”20 世纪 20 年代,正式更名为“通讯”1870 年,王韬的普法观战记是我国最早的通讯。辛亥革命后, 以黄远生的 “北京通信” 为代表的政治通讯影响很大,正式奠定了通讯这一文体的地位。深度报道的含义:深度报道就是一种冷静、客观、富有思辨地阐释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报道形式。产生的因素:一战后及20 年代的经济恐慌;广播、电视的出现深度报道的类型:单篇式:解释性报道调

14、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多篇式: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问题讨论深度报道的特征:1. 题材重大与意旨深刻相统一现实生活中的强点信息:热点、难点、疑点和工作重点。2. 思维的系统性将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或重大新闻事件放进整个社会环境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3. 论理的思辨性记者在深度报道过程中,需要对事实进行一定的思考与分析硬新闻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正金字塔结构;沙漏型结构软新闻结构: 华尔街日报体倒金字塔结构的产生:倒金字塔结构产生于19 世纪 60 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技术因素:电报线路环境因素:战争影响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1、打破常规:按材料的重要程度安排结构2、非六要素式导语:突出最重要的新闻要素3

15、、逻辑连贯:段落、句子保持逻辑上的连贯4、简略,简洁:事件过程叙述简略,文字简洁倒金字塔结构的优点:1. 便于记者抢发新闻2. 便于编辑快速选稿、分稿、组版、删节3. 便于受众迅速掌握全篇精华缺点:1. 适用性差: 只适用于时效强、事件单一的突发性新闻的写作,对于非事件性新闻、富有人情味或故事性的新闻不太适合。2. 结构比较刻板,少有变化,读起来比较枯燥。华尔街日报体:也称为 DEE结构 Description Explanation Evaluation(描写、解释、评价)主要特征:从描写具体的事例入手(可以是小故事、小人物、 小场景、 小细节) ,然后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将所要传递

16、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再呼应开头,回归到开头的人物上,进行主题升华。从具体到一般,从小处落笔,想打出扩展,感性,生动,符合读者认识事件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结构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第二部分,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真正的新闻内容推到读者眼前;第三部分,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第四部分,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导语的历史:1861-1865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产生1865.4.14 ,美联社一名记者1“总统今晚在剧院遇刺重伤”标志着人类历史第一次有了导语。1882 年创办的纽约太阳报的美国著名报人查尔斯. 戴纳为导语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第一代导语: 六要素式导语, 即导语中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何事、为何、如何六个要素。第二代导语:从六要素中选出一两个最重要的、最能激起人们兴趣的要素写成导语。第三代导语为“一句话导语”,它以非一律化为特征。第四代导语: 流线型导语, 强调自由和吸引力,它不是对全部事实加以概括,而是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