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第四章 语法学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3483785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  第四章  语法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课件  第四章  语法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课件  第四章  语法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课件  第四章  语法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课件  第四章  语法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 第四章 语法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 第四章 语法学(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学,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词语能否搭配、怎样搭配,句式之间能否转换、怎样转换,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学,一、语法的性质 语法就是语言的结构规则,即词语的组合规则。 (一)语法的规约性 首先是指语法对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有制约性。 语法的规约性的另一个含义,是指语法规则的社会约定性。,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学,(二)语法的抽象性 语法是不能直接感知的抽象存在物,它潜存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 如“动词宾语”这种结构方式及其结构规则,抽象性(最基本的特征)语法是从无数具体的结构组合中概括、抽象出来规则。例:吃了 写了 看了 红了 亮了 (动/形+了)表示动

2、作或性状的实现,-李冰把花瓶打破了。 -猫把老鼠赶跑了。 -小妹把衣服弄脏了。 -老师把作业本发下来了。 -他们把侵略者打败了。 -太阳将花儿晒蔫了。 这类结构内在的规则只有一个:主语(名词性)+状语由介词“把”(将)+名词+动词+补语,(三)语法的生成性 语言具有生成性。然而语言的生成性主要体现为语法的生成性。 语法的生成性主要体现为类推性和递归性。,生成性根据语法规则可以产生出无限合法的结构组合 动/形+了 做了 放了 进来了 黑了 人称代词/指人名词+们 他们 同学们 朋友们 校友们A、组合关系:是指词语与词语之间发生的横向的结构关系。吃+了 吃了 吃了+西瓜 吃了西瓜 他+吃了西瓜 他

3、吃了西瓜,B、聚合关系:是指词语之间相互替换的纵向关系。他吃了西瓜。他买了西瓜。他吃了橘子。那个人卖了橘子。聚合关系,组合关系,递归性指在语言单位的组合过程中,各种语法规则可以反复地无限地使用。例如:木头房子一所木头房子老师的一所木头房子他的老师的一所木头房子 他的小学老师的一所木头房子他的丈夫的小学老师的一所木头房子,鸦鹊鹊,肚下白,打下请老伯,老伯耳朵聋;请裁缝,裁缝手脚慢;请老板,老板心肠黑;请菩萨,菩萨心眼偏;请神仙,神仙要猜拳;请和尚,和尚不睁眼,类推性即可以用同类词语替换。 老王,老李,老张,买西瓜,卖西瓜,买冬瓜,买笔,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是语法学的核心内容

4、,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没有不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也没有无语法形式的语法意义。 “慢慢、高高” “猩猩、哥哥” “很慢”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又不是一一对应的,一种语法形式可以表示多种语法意义,不同语法形式又可表示相同语法意义。“研究工作” “我的朋友”与“我朋友”,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一)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志,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又称语法手段。 语法形式可分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语法形式可以直接感知,主要包括语序、虚词、词缀、重叠以及各种语音形式。 隐性语法形式不能直接感知,但可通过能否组合、替换、扩展、变换等方式分析抽象出来。 有些

5、语言主要通过不同的词形变化来体现名词和动词的区别,但有些语言主要通过不同的组合功能来体现。 “鸭蛋大”,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主要的显性语法形式 1语序 语序就是词语排列的先后顺序,是区别不同语法意义的重要语法形式。 (辣不怕) 2辅助词 辅助词是专门或主要表示语法意义的词,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法形式,主要是虚词和助动词。 虚词如前置词(介词)、后置词、连词、助词、冠词、语气词等,主要有四种作用:一是标明词语的结构关系。如汉语连词“和”是并列结构的标志。 二是表示某种语法范畴。如汉语助词“着、了、过”就是表示时体范畴的标志。 三是标明某种功能类型。如汉语助词“的”附在其他词语后面,构成名词性短语

6、,如“买菜的”。 四是表示某种语气。如各种语言的语气词都是表示语气的。,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3词缀 词缀是定位粘着语素,其作用是附着在词根上构成派生词,或构成词的形态变化。 4内部屈折 内部屈折是通过改变词中语素的部分语音形式来表示语法意义的一种方式,又称语音交替或音位交替。 5重叠 重叠是用重复整个词或词的一部分的方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重叠部分的语音形式有时会发生一些变化。汉语动词、形容词、量词和少数名词,都用重叠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动词重叠表示短暂、尝试等,如“问问、散散心、推敲推敲”。形容词重叠表示程度高或适中,如“大大、高高兴兴、笔直笔直、慌里慌张”。量词和少数名词重叠表示遍指,如“

7、个个、年年、人人、村村、山山”。,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6语调和重音 语调是句子的音高及音强、音长形式,又称句调。语调的主要作用是区别不同句类,表示各种语气和情态,如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 重音是指多音节词中的重读位置,又称词重音。重音的变化常常会引起音位的改变。有些语言用不同的重音位置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7异根式和零形式 异根式是用不同的词根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异根式实际上是用不同语汇形式表示不同语法意义, 零形式是不改变词形,直接用词的原形表示与变化形式不同的语法意义。,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二)语法意义 1语法意义的性质 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示的

8、、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和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 语法意义必须是由某种语法形式(包括显性形式和隐性形式)表示的,如果没有相应的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就不能成立。 语法意义是从各种具体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中进一步抽象出来的高度抽象的意义。,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2语法意义的类型 语法意义大致可以分为结构意义、功能意义、范畴意义和情态意义四类。 结构意义反映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偏正关系等等。 功能意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等等,都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 范畴意义反映语法类别与所指事物现象的关系,是从词语的语汇意义中进一步

9、抽象出来的意义。 情态意义反映语法形式与说话人的感情态度及表述意图的关系。句子的各种语气及语式、语态范畴,都属于这种情态意义。,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上述几种意义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如名词短语这一语法类别,既含结构意义偏正结构或联合结构,也含功能意义具有名词性短语的组合功能,还有范畴意义表示事物。 关系:语法意义中的范畴意义与语汇意义有相通之处,有时同一种意义,用语法形式表示就属语法意义,用语汇形式表示就属语汇意义。如汉语量词重叠表示“每”,如“个个”表示每个,这属于语法意义;用“每”这个词也可表示同样的意义,如“每个”,而这就属于“每”的语汇意义了。,三、语法学,(一)语法学的任务 语法学

10、是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则的学科。其核心任务是研究词语的组合规则,研究怎样由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即研究怎样由语素构成词,由词构成短语,由词或短语构成句子,由句子构成语段等。 语法学并不研究词语的具体形式和具体意义,而只研究与词语的组合规则相关的抽象的形式和意义,即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词语的组合规则,就是指什么样的词语和什么样的词语能够组合,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组合。,三、语法学,(二)语法学的分支 语法学内部又可分词法、句法和超句法三部分。词法研究词的结构和功能,词的形态变化和语法范畴。句法研究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功能以及句法变换。超句法研究语段(或称语篇、句群、篇章等)的结构,研究句

11、子之间的语义关联、关联手段等。 词法和句法两部分是传统语法学的两大分支,词法又称形态学,包括构词法、构形法和词类问题。 此外,语法学也可分为普通语法学和具体语法学、共时语法学和历时语法学、理论语法学和应用语法学等分支。,第二节 词法,一、语法范畴,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广义语法范畴,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如结构范畴: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等;功能范畴:名词、动词等词类范畴;情态范畴:如陈述、疑问等语气范畴。 狭义语法范畴是由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

12、形态语法范畴或形态范畴。词的形态变化是用附加词缀、内部屈折、重叠、重音等方式构成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变体,简称词形变化。一般来说,确定一种语言中是否有某种狭义语法范畴,就是看这种语言是否用词形变化表示这种语法意义。,一、语法范畴,几种常见的语法范畴。 1性 性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是把名词分成阴性、阳性、中性或阴性、阳性,并用不同的形式标志表示。有些语言形容词和冠词也有性的分别。 俄语名词分阴性、阳性、中性三类,分别用不同的词缀表示,但每个名词只有其中一种形式,没有词形变化。俄语形容词则用词形变化表示阴性、阳性和中性,每个形容词有三种不同的词形,并与名词的性保持一致。 不管是用什么方式

13、区别名词的性,名词的性都只是一种语法类别。作为语法类别的性,与事物的自然性别有一定的联系,表示动物的名词的性与动物的自然性别大体上相应,但也有不相应的。,汉语、英语等没有性范畴,一、语法范畴,2数 数也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词(或代词)的词形变化区别单数和复数或单数、双数和复数(大于二的数)。有些语言中动词、形容词或冠词也有数的形态变化,与名词的数在形式上保持一致。俄语的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都有单数与复数的词形变化,并相互保持一致。 汉语的人称代词和指人的名词后面可以加“们”表示复数,但表示复数时也可不加“们”,有时甚至不能加“们”。,一、语法范畴,3格 格是表示词语之间结构

14、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词和代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各种不同的格,有些语言中形容词和数词也有与名词相应的格。如俄语名词、代词、形容词和数词都有格变化,共有六种格:主格(作主语)、宾格(作直接宾语)、与格(作间接宾语)、属格(作定语,表示领属)、工具格(作状语,表示工具材料)、前置格(作状语,表示方位处所)。,英语: 名词:1、属格(加后缀-s) 2、通格(不加后缀) 人称代词:主格、宾格、属格,一、语法范畴,4时和体 时和体都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事件的时间关系和过程状态。 时(tense)表示事件时间、参照时间、说话时间之间的时序关系, 一般分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体(aspe

15、ct)表示事件的各种阶段和状态, 最常见的是完成体和未完成体(或持续体、进行体),此外还有起始体、继续体、中断体、反复体、短时体(或瞬间体)等等。 时和体的关系非常密切,往往互相配合,甚至融为一体。,英语: 三种时: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和三种体:一般体进行体完成体 可以配合成十六种格式,如所谓过去完成式,就是过去时和完成体。 汉语助词“着、了、过、起来、下去、来着”等也可表示时和体,动词本身还可以用重叠方式表示短时体。,一、语法范畴,5态 态又称语态,是表示主语与动词的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主动态和被动态。主动态表示主语是动词的施事,即行为动作的主体,被动态表示主语是动

16、词的受事,即行为动作的对象。 英语就有主动态和被动态之分,主动态的动词形式不变,被动态则用助动词be和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表示。,如 The dog bits the cat.(狗咬猫。) The cat was bitten by the dog.(猫被狗咬了。) 有些语言中还有反身态(主语既是施事又是受事,如自杀、自责)、相互态(行为动作是由主语相互实施的,如相爱、相遇)。汉语可用虚词“被”表示被动,但动词没有形态变化,一般不看成态范畴。,一、语法范畴,6式 式又称语式或语气、情态,是表示句子的语气或情态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陈述式、命令式、虚拟式、愿望式等。如俄语有陈述式、命令式和虚拟式之分,希腊语则分陈述式、命令式和愿望式。英语有虚拟式。如果只是通过句子的语调或虚词等表示语气或情态,一般不看成式范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