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感控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483401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14.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习生感控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实习生感控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实习生感控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实习生感控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实习生感控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习生感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习生感控(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感染管理办公室2015年6月18日,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由韩国MERS暴发说起,据韩媒报道,韩国卫生部门17日通报称,韩国新增8例MERS确诊病例,确诊患者增至162人,死亡人数增至19人。在新增患者中,有一人是医生,由此,受MERS感染的韩国医生人数增至5人。,影响,此外,被隔离者在一天内骤增922人,总人数达到6508人。 自从韩国在5月20日确诊第一个MERS病例以来,已经有超过10万外国人取消了赴韩行程,国内的人也不愿出门。 有关专家预测,外国游客迅速减少给韩国经济带来的损失,可能高达20万亿韩元(约1100亿元人民币)。,疫情为什么会失控?,韩国疫情扩散严重的原因首先

2、在于,该病毒不易检测,韩方确诊首个病例的过程花费时间较长; 此外,韩国急诊室和医院病房中人员比较密集,加之有大量家属探视患者等传统,这些都是促使疫情扩散的原因。,内容提要,一、医院感染定义 二、医院感染典型案例回顾 三、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 四、预防与控制措施 五、多重耐药菌管理 六、职业暴露处理 七、医疗废物管理 八、医院感染监测及传染病上报管理,一、医院感染的定义,6,何谓感染?,感染是微生物对宿主的异常侵染所致的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生物现象。 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何谓医院感染?,医院感染(Heal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 HAI

3、)是指患者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亦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获得、在出院后发病的感染。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在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8,医院感染也是感染。,按病原体来源分类,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医院感染,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s)也称交叉感染,指病原体来源于病人体外,如:其他病人、病原携带者、污染的医疗器械、血液制品、病房用物、医院环境等。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s)指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内或者体表的正常菌群或者条件致病菌。如:人体的肠道、口腔、呼

4、吸道、皮肤等部位常常成为内源性感染微生物的“贮藏库”。,外源性感染的责任在您!,医院医疗职能:,治病,而非致病!,为什么要进行医院感染管理?,二、医院感染典型案例简要回顾,1998年,某市妇儿医院发生166名产妇手术切口的结核分支杆菌感染,46人索赔2000多万!,结论: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分枝杆菌污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染(0.137% vs 2%),安徽宿州“眼球事件”,2005年12月11日,宿州市立医院眼科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12日上午,10名患者相继出现眼部肿疼等感染表现。全部患者被急送上海一家医院治疗,至17日,9名患者相继实施单眼眼球摘除手术。,16,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科

5、手术的基本条件,手术室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均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本要求。,手术床下的地漏,手术室墙壁一角 漏雨、纱窗破损,2008年西安“新生儿事件” 致8名新生儿死亡,事件直接经济损失估算达3000万!,2009年3月18日天津蓟县医院感染事件,5名新生儿因院内感染死亡; 距西安交大新生儿事件仅半年不到。,辽宁百人感染丙肝:针头重复使用,2013年2月,辽宁省丹东东港市社会保险医疗门诊部发生疑似医源性感染事件,导致120名患者疑似集体感染丙肝; 该门诊部内部管理混乱,在利益驱使下,违反基本操作要求,在未消毒情况下,用同一注射器给不同患者注射药物导致交叉传染。,19,【事件回放】 201

6、0年8月29日,北京平谷中医院一王姓妇女为治疗胆囊炎,因肺部感染在医院死亡。 【双方观点】1、家属:隔离措施不到位;消毒不规范。2、医院:承认王氏死亡原因确实是肺部感染(院内感染)。在正常情况下,准许医院内感染、交叉感染发生率在10%以内。 【法院判决】1、死亡与诊疗行为存在因果关系。2、“准许院内感染有一定发生率”的说法,不予采纳。3、判决医院赔偿损失20万余元。,胆囊炎患者住院感染肺炎死亡,因内镜污染,美国发生耐药大肠杆菌感染暴发事件,2015年3月30日,美国华盛顿州某医院发生了耐药大肠杆菌感染暴发事件,32名进行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患者发生严重胰腺或胆道感染性疾病,其中30%患者死亡,7例

7、死亡发生于分离出大肠杆菌30天内。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本次暴发事件与内镜污染有关。,SARS,起因是社区感染,但疫情的发展、失控多数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国际劳工组织艾滋病防治项目负责人索菲亚基斯汀当天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会上指出,医护人员处在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最前线,极易在工作中感染艾滋病病毒和结核病病菌。例如,医护人员在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注射、输血时,可能会被针头扎破皮肤而感染艾滋病病毒。此外,实验室工作人员、医科学生,甚至保洁员和保安都有可能在工作中感染艾滋病病毒和结核病病菌,而他们有时却不能对这些疾病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危害,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导致抗菌药物大量使用; 导致医

8、疗费用显著增加和医疗资源严重消耗; 导致死亡率增高; 导致医患矛盾的进一步加剧,医院信誉遭受影响,医院感染需要预防和控制!,三、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25,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26,三级管理网络:职责明确, 责任清楚, 相互配合, 共同开展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工作。,四、预防与控制措施,27,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主要措施,手卫生 消毒与灭菌 隔离(标准预防) 无菌操作,(1)手卫生,手有多脏?,31,某位护士的手印 培养24小时后,Contamination of Environment,32,说明:代表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培养阳性的区域。,1846年维也纳妇产科医生Semmelweis(塞姆

9、尔韦斯)观察医院两个产科病房,产妇的死亡率有明显的区别(16% vs 7%) 第一产房产妇由医生接生,医生是在解剖室完成尸体解剖后就直接再为产妇接生 第二产房是由助产士接生。 推测医务人员的手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于是Semmelweis要求医生在为产妇接生之前用漂白水清洗双手,之后几年第一产房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手卫生的历史,手是病原菌播散的主要媒介和途径之一。 国内外文献报道: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直接导致的医院感染约占30%-40%; 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30的医院感染。,医务人员手上病原体特点,Gnter Kampf and Axel Kramer.Epidemiologic Bac

10、kground of Hand Hygiene and Evaluation of the Most Important Agents for Scrubs and Rubs. Clin. Microbiol. Rev. 2004, 17(4):863.,手卫生(hand hygiene)的定义,3个概念,一定是3个!,1、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2、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3、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11、。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问题一:洗手和卫生手消毒如何选择?,何时需要洗手?,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可以“卫生手消毒”(速干手消毒剂)替代“洗手”,43,速干手消毒剂的优点,比洗手有更高的依从性 比普通洗手和用抗菌产品洗手更有效 比洗手对手部皮肤伤害少 比洗手和戴手套浪费少 所用时间少,作用快 不需要水和毛巾,44,问题二:何时应该做手卫生呢?,WHO提出的手卫生的“五个重要时刻”:接触患者前 无菌操作前 接触体液后 接触患者后 接触患者环境后,“两”前“三”后!,问题三:手卫生步骤如何做呢?,七部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问

12、题四:手卫生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手卫生的依从性问题,依从性=做手卫生的时机/应该做手卫生的时机,总结通过近一年的手卫生明查情况来看,我院手卫生依从性与正确率逐月提高,近几月基本稳定在较高水平。安排实习同学对全院手卫生执行情况又进行了一次暗访,虽然比基线调查结果有所改观,但是与明查情况差距较大,暗访时手卫生依从性仅为45.5%,正确率仅为55.0%。 其中主要存在问题为: 1、医生的手卫生依从性与正确率都低于护士(两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2、门急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与正确率最低(分别为24.6%和26.7%);,(2)消毒与灭菌,清洁、消毒与灭菌,清洁:在消毒灭菌之前,用物理方法清

13、除污染物体表面的有机物、污迹和尘埃,减少微生物的过程; 消毒:杀灭或清除环境中和媒介物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媒介物携带的一切微生物的过程。,按照消毒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 (一)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二)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三)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手术器械锈迹斑斑,

14、58,(3)无菌操作,无菌技术原则: 环境要清洁; 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做好手卫生。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应注明名称、消毒灭菌日期,过期的无菌包必须重新灭菌后才能使用。 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老师带教对规范操作 至关重要!,(4)隔 离,定义: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技术措施。 原则:“标准预防”和“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标准预防(Stan

15、dard Precautions),时间:在 20世纪 90年代中期,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提出了“标准预防”。 对象:是针对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 目的: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 ,起到了双向防护的作用。,67,标准预防的3个基本概念,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68,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根据预期暴露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

16、、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安全注射; 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69,标准预防内容手套,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时应戴清洁手套; 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手部皮肤已有破损,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71,保护口和鼻的黏膜 医务人员在以下情况应考虑佩戴口罩: 接触呼吸道飞沫传染病病人 进行支气管镜、口腔诊疗操作时(佩戴具有过滤功能的高效口罩); 进行手术、无菌操作、护理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时; 自己患呼吸道疾病时。,标准预防内容口罩,口罩,口罩的类型:,纱布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外科口罩: 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佩戴的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 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um感染因子或近距离(1m)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