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53482497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题目是编者加的,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告子下。题目是编者加的,标题即为本文的主旨,全文的结论。,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重点) 2.反复诵读,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理解文章的观点。(难点) 3.体会“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气节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从而培养个人的道德修养。,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

2、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它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总计二百六十一章,约三万五千字,内容涉及孟子一生的政治活动、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个人修养等方面。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一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生难字公孙衍(yn) 丈夫之冠(gun)畎亩(qun) 傅说(yu)胶鬲(g) 百里奚(x)拂士(b) 通假字往之女家(同“汝”,你)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衡于虑(同“横”,梗塞

3、、不顺)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词类活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使改变;使屈服)居天下之广居(动词作名词,居所,住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使贫困)人恒过,然后能改(名词作动词,犯错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动词作状语,指在国内;指在国外),一词多义戒之曰(告诫)必敬必戒(谨慎)居天下之广居(居住)居天下之广居(居所,住宅)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能够)得志(实现)舜发于畎亩之中(动词,兴起,指被任用)发于声(动词,显露、流露),戒,居,得,发,而后作(连词,表承接) 而死于

4、安乐也(连词,表并列) 行拂乱其所为(动词,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动词,同“弼”,辅佐) 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介词,给) 征于色(介词,在) 生于忧患(介词,由于),而,拂,于,古今异义安居而天下熄(古义:太平;今义:熄灭)无违夫子古义:文中指丈夫;今义: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富贵不能淫(古义:惑乱,迷惑;今义:过多或过甚)舜发于畎亩之中(古义:兴起,指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建) 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士兵) 征于色(古义:征验、表现;今义:征收) 入则无法家拂士(古义:守法度的大臣;

5、今义: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古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今义:敌对的国家),特殊句式倒装句舜发于畎亩之中(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舜于畎亩之中发”)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傅说于版筑之间举”),原文精解析,01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翻译:大丈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太平。”段解: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02 孟子曰:“是焉焉:怎么,哪里。得为大丈夫乎?翻译:孟子说:“这怎么能够叫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

6、男子呢?精析:精析:以反问语气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鲜明。,子未学礼乎?你没有学过礼仪吗?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 送 之 门, 戒之 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妾妇之道也。翻译:你没有学过礼仪吗?男子成年的时候,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能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准则,是妾妇之道。精析: 孟子的说法含蓄而幽默,通过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观点。,居 天 下 之 广 居,立 天 下 之 正 位,行 天 下 之 大 道。得 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

7、其道。翻译:(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志向,独自走自己的道路。精析: 这是大丈夫之道的具体做法。,富 贵 不 能 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翻译: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才叫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精析:指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段解:作者通过讲“礼”,反驳景春的观点,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0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

8、夷吾 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翻译:舜在历山耕田,后被尧启用,成为尧的继承人。傅说原在傅岩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胶鬲原以贩卖鱼盐为生,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管夷吾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百里奚被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赎出来,用为大夫。精析: 【精析:连用六个排比,列举事例,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翻译: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是人也,这样的人,精析:“故”字领起下文,表明由前面六例归纳出后面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9、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翻译: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所以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因而使他的动心忍性,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没有拥有的才能。,精析:这句话指出了艰苦磨炼的益处:一是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二是增长了才干,即担当大任的能力。段解:举例论证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先在身体、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的道理。,01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 发于声,而后喻。翻译: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想法)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精

10、析:以上几句承接上文,由古贤人引申至一般人,从正面论证忧困、挫折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入则无法家拂士、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翻译: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国家往往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患,而死于安乐也。精析: 由个人到国家,从反面论证国家无忧患就会灭亡的道理。与上文进行对比,从而归纳出中心论点。段解:从正反两方面,由个人到国家,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并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变式问,1.孟子是如何反驳景春的观点的?孟子通过举“礼”的例子,说

11、明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不能违背她的丈夫,得出以顺从为准则是“妾妇之道”的结论,以此来说明公孙衍、张仪并非是大丈夫。,2.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3.(江苏无锡中考,T17)文中的“大丈夫”内涵丰富,你如何理解?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心怀仁德,践行礼义;通达时施仁政,困窘时独善其身;不因外界因素(富贵、贫贱、强权)改变自己的追求。,4.(浙江杭州中考,T10)第1段作者为什么

12、列举舜、傅说等六位历史人物?联系全文分析其作用。这六位历史人物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以他们为例,摆出典型、有力的论据,再据此得出结论,使本文的论点更具说服力。 5.(辽宁丹东中考,T27)“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短促有力,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担当大任的人所经历的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从而表明作者的观点:只有经过一番艰苦磨炼,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论述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这句话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这句话针对国君提出,意思是如果国内没

13、有执法严格、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国君就会安于安乐。这样下去,国家常常会灭亡。 7.(湖北黄石中考,T17)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列出来,并加以说明。本文运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相类比,列举六位历史人物在逆境中成才的事例等。,富贵不能淫本文借“妾妇之道”表现了作者对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认同和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之道的追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本文通过列举六个出身低微但历经艰苦磨炼终担当重任的名人事例,阐述了逆境成才的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心论点。,1.请对比

14、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没有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礼、义的坚守。2.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对我们有什么启发?,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困境出人才”,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事业;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二是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而言是

15、极为重要的。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臣弄权,君主沉湎于享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富贵不能淫语言含蓄幽默,讽刺深刻尖锐。孟子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结论,讽刺公孙衍、张仪之流不以正义为标准,而是以顺从为原则,是“妾妇之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多样的论证方式。,将中心论点置于篇末,作者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论证“死于安乐”,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述,这是对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

16、度概括。,类文欣赏谈 骨 气吴晗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