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诊断技能的基本框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3482471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诊断技能的基本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心理诊断技能的基本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心理诊断技能的基本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心理诊断技能的基本框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心理诊断技能的基本框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诊断技能的基本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诊断技能的基本框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诊断技能的基本框架,心理学院 沈永健 2018年9月1日,Page 2,心理咨询技术流程,一、建立关系 二、收集资料 三、评估诊断 四、帮助指导 五、结束关系,弗洛伊德,Page 3,心理评估程序:,1、求助者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2、自我体验、行为表现。 求助者自述、他人反映与咨询师观察 3、咨询师主观评定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 鉴别诊断(初步区分精神病、神经症和普通心理问题)4、采集相关资料,了解心理问题的个性原因。 成长资料、一般资料5、验证上述资料的可靠性。 6、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明确临床心理问题的个性原因) 7、求助者问题的性质。 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 8、原因分析。 求助者

2、心理问题的生理心理社会原因,Page 4,一、建立关系,Page 5,初诊接待工作程序与注意事项,(一)做好咨询前准备工作 (二)礼貌接待礼貌语言 (三)间接询问求助者,不可逼问 (四)询问结束,明确表态,能否提供帮助。(五)说明保密原则 (六)简要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性质,便于求助者了解什么是心理咨询?能解决什么问题?而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七)说明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八)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方式,Page 6,(一)避免紧张情绪 (二)语速适中,吐字清楚,使求助者听懂、理解。 (三)严格遵循保密原则。 (四)对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功能勿随意夸大。 (五)勿吸烟、勿做多余的“下意识”动作。

3、 (六)帮助来访者端正求助动机,Page 7,二、收集资料 核心板块知识: 摄入性会谈的工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临床资料采集模式 资料验证,Page 8,1、摄入性谈话工作程序与注意事项,工作程序 (一)确定谈话目标、内容、范围 (二)确定提问方式 (三)倾听 (四)控制谈话方向 (五)对谈话内容归类 (六)结束谈话,Page 9,2、注意事项,(一)态度中性 (二)提问中避免失误 (三)不讲任何题外话 (四)不用指责、批判性语言 (五)不给绝对性结论 (六)诚恳、客气,结束会谈。,Page 10,3、摄入性会谈如何确定谈话内容、范围,求助者主动提出的内容 咨询师观察疑点 心理测评结果 上级心理咨

4、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 分清前后、主次,弄清关系,进行摄入性谈话。,Page 11,4、如何了解当事人思想和行为,(1)外表和行为。 (2)交谈过程中的语言特点。 (3)思维内容。 (4)认知过程和功能。 (5)灵感与判断。 (6)情绪。,Page 12,5、提问过多带来哪些消极作用,(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当事人的自我探索。 (4)不准确的信息。 (5)当事人被审 (6)影响概括与说明,Page 13,6、如何避免提问失误,(1)“为什么”的问题。 (2)多重选择性问题。 (3)多重问题。 (4)修饰性反问。 (5)责备性问题。 (6)解释性问题。,避免,Page 14,7

5、、谈话内容的选择原则,(1)适合、接受能力、兴趣。 (2)对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 (3)对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4)对探索深层病因有意义。 (5)对症状鉴别诊断有意义。 (6)对改变态度和认知有帮助。,Page 15,8、心理测验的工作程序与注意事项,(一)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 (二)依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 (三)测量结果如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不一致,不可轻易相信任一方。必须重新会谈,而后再进行测评。 (四)心理咨询员向上级咨询师提出使用心理测验手段的申请报告。必要时应填写书面报告。(报告格式),Page 16,1. 直接与临

6、床表现相关量表,2. 与临床表现密切关系的问卷和量表,3. 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4. 排他疾病使用的量表,抑郁 抑郁自评量表,寻远期原因: 生活事件量表,精神疾病,智力障碍,神经系统疾病,多项人格量表,智力量表,心理测评,Page 17,注意事项 (一)勿乱用测验 (二)不使用“地毯式轰炸”,Page 18,临床资料采集模式(3854),(人口学资料) (一)整理当前状况资料 (二)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 (三)整理归纳一般资料 (四)资料来源可靠性说明 (五)按资料性质分类整理,Page 19,9、当前状况资料采集模式,1、精神状态: 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 情绪、情感表现。 意志行

7、为 人格 2、身体状况:异常感觉、近期体检报告 3、社会功能与社会评价,Page 20,10、成长资料采集模式,1、婴幼儿期 家庭教养、学校教育、个人成长、躯体疾病、重大事件 2、童年生活(同婴幼期) 3、少年期生活:童年期特征+青春期性萌动意识、体验与对待, 4、青年期 求学史、就业史、交往史、婚恋史、疾病史 5、个人成长重大转化及其评价。 (病态人格形成的环境因素:童年的精神创伤,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合理的教养。),Page 21,11、一般资料采集模式,(人口学资料) 5外2内,Page 22,12、如何验证资料的可靠性,1、对中介资料验证;2、用问卷和心测验证;3、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

8、源;4、合理思维方法分析,Page 23,13、撰写个案记录原则,1、内容要简洁扼要 2、采用症状取向 3、避免将相关重要他人的资料写进去 4、适当地注明资料来源,Page 24,14、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1、过分随意地交谈。 2、同一咨询机构中,资料收集和决策者非同一人。 3、求助者阻抗 4、原始资料与后期资料不一致,Page 25,三、评估诊断 核心知识点: 临床心理问题关键点 临床心理问题性质与鉴别诊断 病因分析,Page 26,1、临床表现的关键点,1、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原因或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 2、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存在并随生活环境变化,而改变自身的形式,但其本质

9、不变。 (临床表现、相关资料),Page 27,临床资料呈现模式,生理: 躯体异常感觉和躯体疾病 近期医疗和体检记录 心理: 认知: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 情绪情感:焦虑、抑郁 意志行为:攻击行为、退缩行为 人格:基本特征(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社会功能: 家庭、工作或学习、社会交往,Page 28,2、一般心理问题诊断的工作程序,(一)把握主导症状 (二)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有因,有度,有时,无泛化)(诊断标准),Page 29,3、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的工作程序,1、分析求助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 2、分析过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治的愿望。

10、 3、分析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4、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 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 5、综合以上分析、排查,与神经衰弱、神经症或其他精神病鉴别。 (有因,有度,有时,泛化)(诊断标准),Page 30,一般心理问题诊断理由,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排除精神病 2、根据神经症的症状标准排除神经症 3、求助者心理问题存在现实诱因 4、求助者心理问题已达一个月以上两个月以下 5、求助者个人感受痛苦且无法摆脱 6、求助者情绪反应没有泛化 7、求助者心理问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 8、求助者的心理、生理社会功能受到影响(严重),Page 31,严重心理问题诊断理由,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排

11、除精神病 2、根据神经症的症状标准排除神经症 3、求助者心理问题存在较为强烈的现实诱因 4、求助者心理问题已达两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5、求助者个人感受痛苦强烈且无法摆脱 6、求助者情绪反应已经泛化 7、求助者心理问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 8、求助者的心理、生理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Page 32,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协调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三级做) 2.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存在明显抑郁情绪,情绪低落,意向下降,兴趣下降,但皆因内心冲突引起,

12、且程度不严重(属常形冲突),也无自杀倾向和自我评价低等症状,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二级做) 3.与神经症相鉴别:求助者虽然存在抑郁,焦虑,猜疑等症状,但时间持续短,内容未充分泛化,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且求助者的心理冲突带有明显的现实性,与神经症性的心理冲突的变形不同(属常形冲突),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 (三级做),鉴别诊断,Page 33,5、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异常,(一)使用病与非病三条原则衡量临床资料中的可疑点。(精神分裂症除外) (二)完成上述工作后,再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初步区分一般心理问题或神经症。 (三)对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地

13、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 (四)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其为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 (五)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Page 34,6、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1)周期节律性;(2)意识水平;(3)暗示性;(4)心理活动强度;(5)心理活动耐受力;(6)心理康复能力;(7)心理自控能力;(8)自信心;(9)社会交往;(10)环境适应能力。,Page 35,7、病因分析,心理问题的心理原因 心理问题的生理原因 心理问题的社会原因,Page 36,提转介,咨询匹配:咨询不相适宜情况分为欠缺型、忌讳型、冲突型共三类。 答题技巧:1、如发现自己与求助者不匹配,应以高度责任感和良好职

14、业道德,明智地转介给合适的咨询师。 2、转介时要向新咨询师详细介绍情况,对新咨询师提供自己的分析。 3、向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 4、原则上不干涉新咨询师工作 5、注意适当保密,Page 37,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案例1 某女,32岁.与丈夫外出旅游时,丈夫失足坠崖死亡,经公安部门鉴定已排除他杀,但男方家人仍然诉诸法律.该女承受巨大压力,内心十分痛苦,情绪低沉.目前,一切后事及纠纷已经处理完毕,情绪稍微稳定.家人为了使其及早摆脱痛苦,为其介绍了一位对象,现在双方均有意发展关系,但自己不知如何把握,故来咨询求助,希望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恢复正常生活.,Page 38,练习题1 (多选) 对该案例特点正

15、确的描述是( ). A,情绪反应比较强烈 B,内心痛苦无法摆脱 C,问题内容尚未泛化 D,负性情绪尚严重 答案:ABC 练习题2 (单选) 该案例属于( ). A,一般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障碍 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D,重性精神病 答案:A,Page 39,练习题3 (多选) 对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做定性分析的依据是( ). A,有主动求治愿望 B,对症状有自知力 C,问题内容未泛化 D,社会功能已受损 答案:AB,Page 40,练习题4 (单选) 引发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最直接原因是( ). A,认知因素 B,生物学因素 C,社会性因素 D,跨文化因素 答案:C,Page 41,练

16、习题5 (单选) 求助者心理行为问题的改善应主要归功于( ). A,个人生活方式改变 B,自身自我调节作用 C,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D,社会支持系统作用 答案:B 练习题6 (单选) 该案例最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转介治疗 B,不必治疗 C,心理咨询 D,药物治疗 答案:C,Page 42,案例二 一,一般情况:李某,女,汉族,33岁,已婚,大学文化,某小学教师. 二,求助者自述近3个月来一直处于情绪低落状态,感到委屈,经常独自落泪,认为现实冷酷无情.对许多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觉得工作生活没有意思,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悲观失望,认为夫妻感情已经走到了尽头,终日生活在悔恨和痛苦之中.吃不下饭,睡眠也很差,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急躁,遇到一点小事就爱发脾气,多次想来咨询但又担心解决不了问题,在朋友的再三鼓励下,前来就诊.,Page 43,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从小性格较内向,听话,在大人眼中是个乖孩子,没有什么过错让父母担心.但父母要求较严格,从小到大学习和生活一帆风顺.24岁时与现在的丈夫自由恋爱结婚,婚后夫妻感情一直很融洽,感觉很幸福.3个月前她突然发现丈夫与一年轻女子有不正当关系,感觉天要塌下来,非常气愤,悔恨交加,与丈夫大吵了一场.虽然丈夫一直表示悔改,但自己就是不能原谅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