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管理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478830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管理(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区健康教育管理 食盐与慢性病,你知道您的血压值吗?,你一年量过几次血压? 你知道血压高低对身体有哪些影响吗? 相关检查你检查过没?如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尿酸等! 你知道高血压有哪些并发症吗? 哪些生活习惯与高血压发生相关联?,降压药种类,利尿剂(噻嗪类)。以氢氯噻嗪(双氢克尿赛)为主,新型制剂有吲达帕胺(比寿山)等。通过扩张血管等作用,降压效果达80%,是降压药的主力军。对于左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有肯定的治疗作用。利尿剂中的某些种类对糖代谢和脂代谢有不利影响,有些尚可增加血尿酸的浓度,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患者、痛风患者和高脂血症不能用,健康教育形式,1高血压的筛查,对35岁以上居民实行首诊测

2、血压一般需非同日测量3次血压值收缩压平均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1.2高血压相关知识宣传,通过定期下乡随访、发放宣传册、举办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咨询等形式向社区民居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从而提高人们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认识,有效控制血压,降低高血压发病率,预防并发症。 1.3个性化健康教育采取驻村医生一对一的个体化健康教育与指导,解决患者在治疗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钙离子拮抗剂CCB,钙离子拮抗剂CCB。主要有非洛地平(波一定)、氨氯地平(络活喜)、硝苯地平(心痛定)、拉西地平等。它通过阻滞钙通道,扩张血管,松弛

3、血管平滑肌,来达到降压效果,可同时降低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降低收缩压更明显,降压效果较强;它同时舒张冠状动脉血管,可以治疗心绞痛;还可逆转高血压所致的左心室肥厚;对糖、脂代谢和电解质无明显影响,长期使用无耐受性。第一代短效的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目前仅用于血压突然增高的含服用药。第二代的非洛地平缓蚀剂、第三代的氨氯地平当前应用比较广泛,效果也比较好,副作用也比较少,常见副作用有面红潮热、踝部浮肿。,受体阻滞剂(洛尔类),受体阻滞剂(洛尔类)。主要有比索洛尔(博苏)、阿替洛尔、美托洛尔、阿罗洛尔、普奈洛尔等。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强,可降低心肌的耗氧量,减少心肌梗死后面积的扩大,对于高血压伴有心

4、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时该药的治疗效果更好。它可大大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该药可降低患者对低血糖的反应,使用时要增加检测血糖的频率。该药还有降低心率的作用。现在有人认为该药在降低终点事件发生率方面次于其他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普利类)。主要有西拉普利(一平苏)、贝那普利(洛丁新)、卡托普利(开博通)、依那普利(怡那林)、倍朵普利(美施达)、福辛普利(蒙诺)等。该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1转换为血管紧张素2,不灭活缓激肽,产生降压效应。单药治疗60-70%都有降压效果,大多一小时内见效,但需几周才能达到最大降压效应。与利尿剂

5、、钙拮抗剂、可增加降压效应,与B受体阻滞剂合用,增效不明显。该药可减少左心室肥厚,其作用优于其它降压药;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能减少肾病的微量白蛋白尿,延缓肾损害的进展;能抗氧化抑制动脉硬化,改善心脏功能,治疗心力衰竭。它的主要副作用是容易引起干咳。,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沙坦类)。主要有氯沙坦、结沙坦(代文)等。ARB是一种与ACEI作用机理相近的新型降压药,ARB是完全阻断血管紧张素2的形成,产生治疗效应。该药的降压强度与幅度与其他标准降压药基本相同。该药可以防止左心室肥厚,对已肥厚的左心室可能会使其逆转;对动脉硬化血管有一定的重塑作用;能

6、够减少蛋白尿,对肾脏也有除降低血压外的保护作用,还可以治疗心力衰竭,它对于心脏病的死亡和猝死率的下降优于ACEI,两种药同时使用,可进一步增强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对血脂和血糖无不良影响,还有增加尿酸排泄的作用。该药副作用少,引起血钾升高的危险低于ACEI。,如何选择降压药,一般来讲,如果没有糖尿病,糖代谢、脂代谢正常,又没有痛风的高血压患者,可首选利尿剂;对于有轻度肾损害者,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对于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因干咳不能耐受者,可改用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对于有高血压又有前列腺肥大者,可选用肾上腺a1受体拮抗剂(特拉唑嗪);对高血压伴有心率衰竭和

7、心律失常者,可选用B受体阻滞剂,但对于心率过慢者,则不应选此药。如果用一种药已经不足以控制血压时,可以增加剂量或与另一种降压药联合应用,一般以与另一种要联合应用为好。,食盐与高血压关系,食盐-氯化钠: 食盐作用:调节体内水分, 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 维持酸碱平衡, 维护血压正常功能, 改善食物口感。,食盐与慢性病关系,盐与慢性病 肾脏疾病 肾脏是人体的一大重要代谢器官,人体的代谢废物很多是通过肾脏,最终以尿液排出体外。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是肾脏损伤、肾脏疾病的一个危险信号。 食盐也是经过肾脏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的。在动物实验中,人们发现高食盐摄入量会使得尿液中蛋白质的量升高;后来,在人体中的继续

8、研究也发现,高食盐摄入量也会升高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而这恰恰是肾脏功能发生问题的危险信号。 骨质疏松和肾结石 , 如果平时膳食食盐摄入过多,排钠增加的同时也会增加钙的排出,尿钙水平升高,可能导致骨骼变薄和骨质疏松症,也增加骨折的风险。另外,尿液中的钙离子增多,还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胃癌,多吃盐的人易患感冒。因为高浓度食盐能抑制呼吸道细胞的活性,抑制其抗病能力;同时还可减少唾液,使口腔内溶菌酶减少,增加病毒和病菌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盐吃多了为什么容易长皱纹呢?专家解释说,食盐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于人体血液和体液中,它们在保持人体渗透压、酸碱平衡和水分平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吃

9、盐过多,体内钠离子增加,就会导致面部细胞失水,从而造成皮肤老化,时间长了就会使皱纹增多。 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中风 。,食盐的摄入量与血压高低有联系。最早的动物实验中人们发现高食盐摄入量会升高血压。后来,在很多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中也发现,如果膳食中食盐摄入增加,会升高血压;但减少食盐摄入后血压就会有降低的趋势。血压升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大约62%的中风和49%的冠状动脉心脏病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每天的食盐摄入量超过4克(以钠的量计算),中风的几率明显高于每天吃食盐少于1.5克的人,而且,每天食盐摄入每增加0.5克,中风的风险就增加17%。,长期的高盐膳食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进而还会使

10、得人们更容易患中风和冠状动脉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 隐形盐”指的是什么? 1)调味品,包括酱油、醋、味精、鸡精、蚝油、豆瓣酱、辣酱、韭菜花、腐乳等都含有盐。 2)甜品,比如面包、饼干、蛋糕、点心、冰淇淋、奶酪等。 3)速食品、快餐类。如方便面、披萨、汉堡、油条、面条、早餐麦片、豆腐丝、素鸡、包子馒头等等。 4)加工肉制品。火腿、香肠、腌肉、扒鸡、午餐肉、松花蛋、肉松等。 5)连天然食物中都含有钠,包括肉类、鱼类、虾贝等水产品;许多蔬菜,如空心菜、豆芽、紫菜里,也都含有天然的盐。 隐形盐和食用盐对身体的作用是一样,,健康成年人一天正常的食盐(包括食盐、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盐量)摄入量不超过6克。但是

11、调查中中国居民的食盐实际摄入量12克,远远超过了建议摄入量。超市销售的盐袋中提供的小小控盐勺,如果您没有发现控盐勺,还可以借助普通啤酒瓶盖估算:平平一满盖的盐量约为5到6克;一袋500克装的食盐,一家三口起码得吃一个月,这样控盐才算合格,如果家里的“第三口人”是小宝宝,那就更要延长这袋盐的消耗时间了,一岁以内的宝宝,完全不需要在他们的食物中额外添加食盐及含盐调味品。幼儿也应该减少盐量,不能以成年人的味觉标准来给孩子食物,使孩子受到损害,诱发高血压和心肌衰弱。对给老人的烹调中尽量用醋、荠末、胡椒等香辣调料来代替盐分,减少食盐的数量。,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妙招可以限制食盐和“隐性食盐”的摄入? 第一

12、,少放盐,使用限盐勺。平时做饭时尽量用小盐勺,避免一次添加太多。 第二,尽量自己在家开伙,少吃快餐,少吃零食和包装食品。 第三,养成少吃或不吃咸菜、腊肉、腊鱼、卤水、烧鸡等食品的习惯。 第四、做菜时不用盐,而用葱、姜、蒜、辣椒、花椒、香菜等调味及味道浓郁的蔬菜为食物提味。 第五,一般不用酱油(含盐16%-18%),或改用低盐酱油(12%) 第六,晚放盐胜过早放盐。 第七,做菜时少放盐,把炒过的盐放在餐桌上,个人按口味自行添加。不管在家庭还是餐馆,如果实行这个办法,应该都能有效限盐。 第八,外出就餐时,可用开水涮一下菜再吃。应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尽量选择低盐菜品。 第九 调节你的味蕾,关注不同事物的自然风味。 第十 阅读营养标签 选择“低盐”、“少盐”或“无盐”包装食品 第十一 选择新鲜的肉类和蛋类,多吃蔬菜和水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