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救治与液体复苏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405877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伤救治与液体复苏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创伤救治与液体复苏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创伤救治与液体复苏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创伤救治与液体复苏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创伤救治与液体复苏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伤救治与液体复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救治与液体复苏(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伤救治与液体复苏,扬州洪泉医院 急诊科 陈国清,创伤的流行病学,创伤流行病学(美国):居死亡患者第三位;45岁以下死亡患者第一位;脑外伤患者占52%;全球150万人/年因创伤住院治疗;全年消耗医疗费用以20%的速度增长,创伤的死亡,死亡分三个阶段:1. 未脱离现场即死亡(50%)2. 24小时内死亡(30%)3. 病程中、后期死亡(20%),重要的死亡原因是之一:严重的失血(3040%) 改进失血性休克的复苏有望改善第1、2期患者的死亡率。,前 言,江都意外伤害事件多发特点: -江都交通发达,事故频发; -建筑业发达,钢结构作业多; -安全意识差,高空作业意外多;我院急诊外伤特点: -与交通

2、事故关联性大; -与意外伤害事件关联性大;,回顾历史,医院急诊创伤的救治能力: -脑外伤:脑疝救治(幕上镰切开减压、微创穿刺引流术) -胸外伤:气道修补、肋骨骨折内固定、肺修补、巨大膈疝手术 -骨科:脊柱外科(颈椎骨折、脱位、胸椎弓根内固定、脊柱侧弯、椎管内血肿清除);四肢(骨盆骨折内固定、肩胛骨骨折内固定、外固定支具);关节(关节镜下交叉韧带修复、全膝关节置换、髋关节翻新) -普外科:肝修补、止血、十二指肠修补 -泌尿外科:肾止血、输尿管镜手术 -五官科:外伤的止血、术后修复、矫形 -手术室:全麻、双腔插管 -ICU:术后呼吸支持、危重监护,回顾历史,救治现状: -纠纷不断(占医院医疗纠纷的

3、50%以上); -低级错误屡现; -各自为阵、配合协调能力差(缺乏团队精神); -创新能力不强,学科影响力不够; -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救治模式的转变,院前急救、医院急诊与各专科一体化 急诊复苏、确定性专科手术、术后处理模式 急诊复苏、急救手术、ICU复苏、确定性手术模式的转变(损害控制模式,damage control),大大提高了创伤救治能力、降低了病死率(3050%) 病理生理、休克机制的明确,液体复苏的开展是决定性因素,严重创伤-需要损害控制!,创伤表现: -低血压 -休克 -治疗无反应 -贫血(失血) -低体温 -酸中毒 -凝血功能异常(出血),损害控制:“手术+复苏+手术”DCS

4、 、DCR -迅速控制出血和污染; -重建生理状态,维系生命; -防治“死亡三联症”; -分期计划性手术与修复,创伤的“死亡三角-Triad”,Triad 实际上是严重创伤患者生理潜能耗竭达到极限的一种状态,表现为酸中毒、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创伤的酸中毒,创伤失血、休克 -组织缺血、缺氧(有氧代谢 无氧代谢) -乳酸堆积 -代谢性酸中毒(低氧、低灌注、微循环障碍)实际上所有能导致组织缺氧的因素都包括在内,其中包括医源性因素: -头(颈)外伤、胸外伤-气道问题 -出血、休克-过度液体、血液稀释 -基础性疾病-心肺肾功能不全,酸中毒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心脏收缩能力下降 CO 血管扩张 Bp

5、 心脑肝肾血液下降 灌注 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心律失常,PH7.2之前很难发现,酸中毒对凝血功能影响,PH7.2 凝血功能 随着PH下降 血小板功能 各种凝血因子活性被抑制,机制不是非常明确,但临床实践依据充分! PH没有得到有效纠正,血压不升(休克不能纠正)、 灌注不足(循环不能改善)、对药物的反应不良!,酸中毒对呼吸功能影响,较长时间的酸中毒-红细胞内的2,3-DPG含量下降 -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严重酸中毒 抑制呼吸中枢,结果:组织缺氧进一步加重!,纠正酸中毒的策略,积极补液、输血:(红细胞压积22%、平均血压70mmHg)心脏射血分数 组织氧供 乳酸产生 碳酸氢钠的作用不确定,副作用有多位

6、专家阐明。 PH50% 麻醉后体温可持续下降 术中胸(腹)腔暴露,特别是肠管暴露,体温丢失250%,低体温防治策略,外周、外部保温:1.提高室温;2.减少通风、关闭门窗;3.减少暴露;4.缩短就诊、检查时间;5.及时更换血、湿衣服、敷料;6.电热毯加温;7.覆盖头部;8.术中覆盖肠管,低体温防治策略,内部升温:1.气道加热;2.体腹腔加热;3.加热输液;4.呼吸机湿化加热;5.持续A-V血流加热;6.施行DCSDCO(damage contorl surgery/operation),损害控制外科手术,DCS(damage contorl surgery): -目的:救命;保全肢体;控制污染;

7、避免生理性潜能耗竭;为下一步治疗(计划、确定性手术)创造条件和时机。-迅速止血、尽快关腹,入ICU进行有效液体复苏和复温治疗。,凝血功能障碍,创伤出血可分:机械性出血(外科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非外科出血) 体温下降和大量输液,共同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是手术室、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50%) 凝血功能障碍与受伤程度无关系,与体温、液体复苏密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早期预警,长期转运 输血15U ISS2535 PH70min(sBp70mmHg) 体温3435 BE100mg/dl,液体复苏,经典的液体复苏:-一旦休克,2条通路补液 -大量补液,目标SBP100mmHg -复苏持

8、续至出血有效控制 -在休克控制后再转运或手术治疗,带来的质疑:-较高的血压加剧出血 -较高的血压冲开已形成的血栓 -高容量复苏,加重血液稀释,降低氧运输和稀释凝血因子 -高容量导致低体温,与酸中毒、出血构成”死亡三角”,液体复苏,新理念:是否复苏取决于失血程度。1.对少量的失血不进行液体复苏;2.对大出血并有休克患者进行有限的液体复苏,以维持较低的血压;3.边转动、边复苏。美国2003年推荐的复苏标准: 1.仅对有意识恶化,桡动脉脉搏微弱或摸不到的患者进行复苏; 2.用少量高渗液体复苏; 3.维持SBP 8085mmHg。,液体复苏(欧洲2007指南),缺乏支持在伤后早期相复苏和防止出血的证据

9、确实充分 几乎没有单就凝血病对预后进行研究; 伴的凝血异常的伤员较同样伤情但无凝血异常的伤员预后差; 伴有凝血异常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也差,但没有证据说明并有颅脑损伤更容易并发凝血功能异常; 没有关于失血程度与凝血病发生的证据,但有研究发现SBP70mmHg,具有预测意义;,液体复苏(欧洲2007指南),没有高质量的关于失血量与预后关系的研究,中、虽然医生的经验是:如出血不能被控制,则预后不良; 没有证据告诉我们,在开始复苏时控制酸碱平衡有利于改善预后; 证据支持对创伤患者采取临时性的救治措施; 没有研究评估对伤员送往不同的医院和失血量对预后的影响; 如果出血不能被压迫和夹或固定所控制,则必须立

10、即手术处理。,指南推荐:,1.尽可能缩短患者受伤与接受手术的时间间隔(1A) 2.使用美国外科医师学院(ACS)推荐的分级方法,评估伤员的失血程度,并以此作为下一步处理的参考(1C);,指南推荐:,3.在低血容量没有得到纠正的情况下,避免使用高通气或高的PEEP(2C); 4.除非复苏成功,对出血部位明确的休克伤员应立即手术(1B); 5.对尚未查明出血部位的休克伤员立即进行相关检查,如胸、腹、骨盆的B超和CT(1B); 6.如果腹部B超发现游离液体,且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紧急手术处理(1C); 7.对怀疑有出血但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伤员,应进行CT检查(1C);,指南推荐:,8.不主张使用HCT

11、来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推荐使用血乳酸、碱缺失进行评估(1B); 9.对骨盆骨折导致的失血性休克应立即进行骨盆闭合和稳定手术(1B); 10.对于接受了骨盆稳定处理后血流动力学仍处于进行性不稳定的伤员,推荐早期进行血管栓塞术,或进行手术填塞止血(1B); 11.止血方式可以是填塞、直接外科止血、局部凝血剂等,对于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可以使用主动脉夹(1C);,指南推荐:,12.对深度失血性休克并进行性出血和出现凝血病的伤员,推荐采用“损伤控制手术”,合并低体温、酸中毒,操作难以抵达解剖部位、耗时,以及污染重等也均可采用“损伤控制手术”(1C); 13.对非合并颅脑损伤的休克,复苏的目标是维持SBP

12、80100mmHg,直到出血被止制(2C); 14.用晶体液复苏,但可以有限地联合使用胶体液(2C); 15.从事发现场开始,便要在早期积极和连续地纠正伤员的低体温(对照1.5倍),使用冰冻血浆,初始剂量为1015ml/kg,随后可能需要追加(1C); 18.维持血小板计数50万/L,在多发伤、严重出血或创伤性脑损伤则建议100万/L(2C); 19.如果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1g/l并伴有明显出血,推荐给予纤维蛋白原制剂或冷沉淀物。纤维蛋白原初始剂量为34g,或冷沉淀物50mg/kg,后续剂量可由实验室对纤维蛋白原的检查结果决定(1C);,指南推荐:,20.给予抗纤溶药物,氨甲环酸负荷量1015

13、mg/kg,然后15mg/kg/hr持续输入;或氨基已酸100150mg/kg,然后15mg/kg/hr连续输入,等。一旦出血完全制止,应停止使用抗纤溶药物(2C); 21.对于钝性创伤的大出血,如果标准止血方法无效,建议使用重组活化因子,开始负荷量为200ug/kg,然后在1、3小时后再给2次100ug/kg的剂量(2C)。,指南提醒,1A 强烈推荐 1B 高强推荐 1C 一般推荐 2A 较弱推荐 2B 弱推荐 2C 极弱推荐,指南提醒,循证医学也有缺陷,受医学伦理的限制,某些推荐意见不可能获得高水平的RCT研究证据,但并非不可靠; 可允许性低血压只限于出血未被控制的休克,一旦出血被止制,应执行积极复苏; 限制性液体复苏不适合颅脑、脊髓损伤患者,对高血压患者要评估其基础血压; 应将损伤控制手术视作复苏治疗的一部分,而不是对经典手术的改良。,创伤救治原则,“先救命后治伤”; “挽救生命第一,保存脏器和肢体第二”。损害控制注重生命体征的稳定,但不能忽略了各部位伤的限期确定性治疗,与专科保持密切联系。骨关节损伤可行早期临时和确定性外固定或留待二次手术处理,控制手术时间在90min以内。,休克与手术,当伴休克病人在急诊(专科)抢救复苏过程中,血流动力学与手术救治矛盾(对立)时:1.积极手术止血,不能等待休克纠正;2.不能等待备血完成后再手术,边手术边等待,边手术边复苏。教训太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