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病区高血压的护理查房专题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3364512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病区高血压的护理查房专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四病区高血压的护理查房专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四病区高血压的护理查房专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四病区高血压的护理查房专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四病区高血压的护理查房专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病区高血压的护理查房专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病区高血压的护理查房专题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血压病的护理查房,四病区,高血压病护理,疾病相关知识,护理措施,护理问题,病史,健康指导,定义,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两类: 1.原发性高血压 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 2.继发性高血压 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发病机制,1.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 2.肾性水钠储留。

2、 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4.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 5.胰岛素抵抗。,病因,1.遗传因素:大约40%的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所致,30%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2.精神和环境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3.年龄因素: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肥 胖,饮食,烟酒,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大多数病人起病缓慢,早期多无症状,偶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高血压分级,治疗要点,治疗目的:使血压下降到或接近正常水平,防止或减少并发症所致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治疗原则:一般需长期或终身服药

3、。 (一)非药物治疗:适合于各种高血压病人,尤其是对轻型者,单独非药物治疗可使血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1.限制钠盐的摄入:一般每天摄盐量小于4g为宜 2.减轻体重:尤其是肥胖的病人,方法主要为限制每日热量的摄入。 3.适当运动:以有氧运动为宜,适当运动有利于调整中枢系统功能。,治疗要点,(二)降压药物治疗 1.利尿剂 2.-受体阻滞剂 3.钙通道阻滞剂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5.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6. -受体阻滞剂,用药原则,1.尽早治疗 2.以非药物治疗为基础 3.选药个体化 4.单一药物开始,阶梯式加(减)药 5.缓慢平稳降压(有条件首选长效制剂) 6.联合用药 7.长期(终身)

4、治疗,可小剂量维持 8.不可骤然停药,高血压并发症,高血压急症急救流程,四病区40床:陈荣会,女,53岁,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视物变形,复视,睁眼时头晕加重,感恶心,无呕吐,双耳内似闷塞感,感胀痛。于2016年6月13日症状加重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测血压240/120mmHg, 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半卵圆区及左侧丘脑多发性脑梗死,血化验示:血糖14.24mmol/L 。急诊拟“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收住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2余年,糖尿病病史12余年。,病史汇报,病史汇报,诊断:1、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2、腔隙性脑梗死3、2型糖尿病,病史汇报,查体 T:3

5、6.7,P:74次/分,R:18次/分,BP:182/84mmHg,SPO2:99%。 入院时:神志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可见水平震颤,两侧鼻勾唇对称,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4次/分,律齐;心音有力,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病史汇报,入院后予一级护理、告病危,心电监护、必要时鼻导管吸氧、定期监测血糖、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医嘱予活血及改善循环,降压、降糖等对症支持治疗。,病史汇报,6-13 15:45心电监护示:BP:218/110mmHg,P:80次/分,患者诉偶感头晕,睁眼

6、时头晕加重,查体:视物变形,复视,双耳内似闷塞感,感胀痛,遵医嘱予生理盐水 25ml+乌拉地尔注射液 50mg以4ml/h微量泵泵入。22:30BP142/71mmHg,遵医嘱暂停乌拉地尔微量泵泵 入。 6-14 患者自诉头晕较前好转,视物变形,复视,双耳内仍有闷塞感,无胀痛;请眼科会诊,会诊结果示:1.双眼斜视。2.双眼视乳头水肿。3.恶性高血压。,病史汇报,6-15 患者仍感双眼视物不清,复视明显较前好转,无头晕,恶心等不适,诉易感饥饿,夜尿增多。 6-18患者夜尿明显减少,双眼视物较前清晰,复视消失。 6-20 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双眼视物清晰、无复视、斜视,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及肌张

7、力正常。血压控制在140180/80100mmhg之间,餐后血糖控制在7.510.9mmol/L之间,患者要求出院,遵医嘱予出院。,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头颅CT检查示:双侧基底节区、半卵圆区及左侧丘脑多 发腔隙梗塞。 心脏B超检查示:肾动脉、肾上腺区未见明显异常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7.7% 尿常规:葡萄糖4+,护理问题,P1、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视力模糊或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有关 P2、疼痛:头痛与血压升高有关 P3、睡眠形态紊乱与头晕、情绪有关 P4、焦虑与血压控制不理想,经济状况有关 P5、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过多,缺少运动有关 P6、知识缺乏缺乏疾病预防

8、、保健知识和高血压用药知识 P7、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脑血管意外、动脉粥样硬化,护理措施,1.避免受伤:定时测量血压做好记录。尽量消除可能导致病人受伤的隐患。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和处理: 让病人了解直立性低血压的表现; 指导病人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方法; 应对方法。 2. 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选择合适的运动,重症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料理;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声光刺激,限制探视;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剂;避免受伤,如避免迅速改变体位等危险因素。 3.消除或减轻紧张情绪的促进因素(家庭、社交、医院及病情),鼓励病人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告诉病人睡眠与血压的关系。,4. 护士应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

9、任心,安慰和体贴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认真讲解疾病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使其充分认识疾病的严重性,配合治疗和护理;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抑郁;指导病人学会自我调节,使用放松技术,如音乐治疗和缓慢呼吸等,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5.向患者讲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指导其进食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应少量多餐;补充钙和钾盐,多吃新鲜素菜,多饮牛奶;控制总入量,减少脂肪摄入;限制饮酒,每日不可超过相当于50g乙醇。 6. 向患者讲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指导其进食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应少量多餐;补充钙和钾盐,多吃新鲜素菜,多饮牛奶;控制总入量,减少脂肪摄入;限制

10、饮酒,每日不可超过相当于50g乙醇。,7. 高血压急症:避免情绪激动,按医嘱规范服用降压药;病情监测:定期检测血压,及时发现血压变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高血压急症发生时的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和不良刺激。做好生活护理。2)抬高床头,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3)安定情绪,必要时给予镇静剂。躁动者防止坠床,唇舌咬伤。4)持续心电监护。5)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严密观察用药 ,测血压/5-10min,使血压缓慢下降并保持在安全范围。脑水肿静滴甘露醇要快,防止外渗。 脑血管意外:1.限制探视,减少刺激因素,防止情绪激动或紧张。2.评估病人的活动耐力,指导自护活动范围。3.提供安

11、全的活动场所,外出时要人陪伴。4.洗澡水温不宜过冷、过热,时间不宜过长。5.若出现肢体麻木、头痛、偏瘫甚至昏迷,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措施。6.血压高时,绝对卧床休息。头稍抬高,保持安静,避免搬动病人,遵医嘱用降压药及脱水剂。 动脉粥样硬化:1.进行药物指导,监督用药情况。2.指导病人及家属安排每日饮食并督促执行、3.遵医嘱服用抗凝剂,如: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4.遵医嘱定时服药,不可随意停药。5.定时复查。,健康指导,生活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复诊指导,生活指导,指导病人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步行、打太极、气功等,避免竞技性、力量性运动。 注意劳逸结合,运动强度、时间

12、和频度以不出现不适反应为度。,饮食指导,(1)限制钠盐摄入,每天应低于6g。 (2)补充适量蛋白质,如蛋类、鱼类,牛奶等,多食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牛奶、酸牛奶、虾皮;多食绿色蔬菜、水果。每天吃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4两。 (3)减少脂肪摄入,烹调时选择植物油,应尽量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菜油、豆油等为宜。 (4)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预防便秘,因用力排便可使收缩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 (5)戒烟限酒。 (6)控制体重,控制总热量摄入。,用药指导,(1)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用降压药物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以保证血压相对未定。(2)告知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应,嘱病员必须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否则可导致血压波动。(3)不能擅自突然停药,经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可遵医嘱逐渐减少剂量,但不可突然停药,否则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复诊指导,根据病人的总危险分层及血压水平决定复诊时间。低危或中危者,可13个月随诊1次;若为高危者,则应至少每1个月随诊1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