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段称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25924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年龄段称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代年龄段称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代年龄段称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年龄段称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年龄段称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古代各年龄段的称谓关于古代年龄段的称谓, 最有名的算是孔夫子的名言了: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其意义是为人生做出了明确了规划: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有一种没有选择和后退的心理)五十知命五十岁就不得不认命了,已经无法抗拒了。六十花甲六十在阴历来算,已经天支地干一个轮回了,要认老了。七十古稀七十就已经是糟老头了,人生快到头了。古人对于年龄有着丰富的称谓, 以对童年和老年的指称较多, 性别区分主要在青少年时期。(注:未注明男女即为

2、男女通用)1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2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如后汉书桓郁传:“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3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赵岐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亦作“孩抱”。4龆龀( ti ochan):儿童换齿。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5垂髫( ti o):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

3、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7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礼记内则:“拂髦,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2 8(女)豆蔻年华: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谓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9(男)舞勺之年:男孩子13-15 岁期间。根据礼记的记载: 勺,一种乐舞,古未成年者习之。舞勺指未成年者学习勺舞。10(女)及笄( j ):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11(男)束发:男子十五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 大戴礼记保傅:“束

4、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12(女)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13(男)弱冠:男子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14而立:三十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15不惑:四十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用作四十岁的代称。16知命:五十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谓到五十岁才懂得天命。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17耳顺:六十岁。论语为政: “六十而耳顺。”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后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六十岁也叫花甲。花甲即一

5、甲子。由天干、地支组合,每一干支代表一年 ,六十年为一循环。因干支名号错综参互 ,故称花甲子。后称年满六十为花甲。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 (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 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 ”18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19耋(di? ):七十至八十岁。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3 20耄(m o):八十至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21耄耋( m odi ?) :八九十岁。语出汉曹操对酒歌 : “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22鲐 t i 背之年:九十岁。尔雅释诂: “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鲐是一种鱼, 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如: 鲐文(鲐鱼样的斑纹) 代称老年人。23期颐:也叫人瑞。一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后因称百岁为“期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