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章末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317106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章末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章末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章末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章末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章末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章末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章末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3(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4 4 章章 种群和群落种群和群落章末检测卷章末检测卷( (四四)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答案 C解析 标志重捕法常用于动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使用范围是活动能力强和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

2、栖类、鱼类等。样方法常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但也可用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蚜虫、跳蝻、昆虫卵等。2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答案 D解析 达乌尔黄鼠是一个种群,用标志重捕法可调查该种群的密度;采用给海龟安装示踪器、给大雁佩戴标志环的方法,可对其移动路线进行调查;样方法研究的对象为相对固定的生物,如固着在岩礁上的贝类。3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

3、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2答案 D解析 解题时,要抓住图示中决定种群密度这一信息。由于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性别比例,可以推知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中的分别是指死亡率、出生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4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B “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点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D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与环境容纳量无关答案 D解析 d

4、处波动可能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波动造成的。 “涸泽而渔”使鱼的种群数量过少,小于 ,增长速率慢;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灭鼠时杀死一半的老鼠,即剩余 ,鼠K 2K 2群增长速率快,很快能恢复到原状。环境容纳量限制了c处种群个体数量的上升。5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K 2A种群数量最大B种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相对稳定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答案 B解析 种群数量在 时,增长速率最大,即单位时间内的增长量最多。K 26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方法与注意事

5、项中,不正确的是( )A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法B该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不需要做重复实验C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时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D在显微镜下统计酵母菌数量时视野不能太亮答案 B解析 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一般用抽样检测法,A 项正确;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3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自身对照,无需设置对照组,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重复实验,求平均值,B 项错误;为了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和计数准确,取样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C 项正确;因酵母菌和培养液的折光率比较低,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不能太亮,D 项正确。7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 年时经调

6、查该种群数量为 200 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 A100 只 B200 只 C300 只 D400 只答案 D解析 第 10 年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即 200,因此该种群K 2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为 400 只。8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B在K值之前,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才能开始捕捞答案 D解析 K值代表的是环境容纳量,即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在达到K值前,种群

7、数量逐渐增大;达到K值后,种群增长率为 0,若不考虑迁入与迁出,则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当;根据相关原理,要获得最大的产量,捕鱼应在K值前,而保持种群数量在 左右。K 29外来新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 )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等外界因素的制约 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 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A BC D答案 D解析 若有天敌存在,任何种群数量的变化都会受到天敌的制约,即不会出现,而都是有可能出现的。10高密度混养的大、小鲈鱼,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是( )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B捕食、捕食、捕食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

8、D捕食、寄生、捕食答案 C4解析 大、小鲈鱼混养时,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这属于种内斗争,而不是种间关系;蚜虫具有刺吸式口器,靠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属于寄生关系;蝗虫具有咀嚼式口器,可嚼碎食物,故蝗虫与草应属于捕食关系。11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某课外小组对某地区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豚草0.30.61.11.52.3狗尾草10.09.286.85.5龙葵3.02.00.400A.可以推测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增加B调查豚草的种群密度应该采取样方法C豚草入侵不会改变

9、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D该区域豚草的种群数量将保持“J”型增长答案 B解析 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豚草种群密度增大,狗尾草种群密度降低,龙葵被淘汰,因而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降低;由于豚草入侵,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发生了改变;豚草的种群密度不断增大,种内斗争激烈,最终呈“S”型增长。12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衣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D物种组成及比例答案 A解析 信息中可以看出,森林群落中垂直方向上

10、分布着不同的植被,水平方向上植物种类也有差别,这体现了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3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以及相邻两边及其夹角的菌体答案 C解析 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会使计算出的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5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在较大的人群中进行,如果在患者家系中调查会使所得发病率偏大;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以及

11、相邻两边及其夹角的菌体,这样得到的数值基本上与实际相符;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要随机取样,如果选择个体较少的区域作为样方,则计算的数值小于实际数值。14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答案 D解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过程叫群落的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初生演替,初生演替速度较慢,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光照条件影响着动物的分布、生理、繁殖等,故影响动

12、物群落的演替。故选 D。1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 C解析 A 项,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一个种群。B 项,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密度,调查壁虎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C 项,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相对稳定,但并非不再变化。D项,近岸区和湖心区属于不同地段,因水分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往往分布着

13、不同的生物种类,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16对某地区新引入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 17 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 )年份第 1 年第 2 年第 3 年第 4 年第 5 年第 6 年第 7 年增长速率0.661.242.813.672.941.650.03A.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C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6D第 34 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答案 C解析 从表中知,增长速率是先增大后减少,符合“S”型曲线的特征,种群个体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故 A、B 错误;生物的生存空间是有限的,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

14、斗争的加大,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种群增长速率变慢,故 C 正确;种内斗争最激烈时候应该是种内数量最大,种群密度最高时,由表可知是第 7 年,故 D 错误。17如图中曲线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曲线表示其死亡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在C点之前呈“J”型曲线增长,C点之后呈“S”型曲线增长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点对应的时期CC点时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答案 C解析 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变化,种群死亡率逐渐升高,出生率逐渐下降;C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说明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在C点之前呈现增长趋势,C点之后呈现下降趋势,

15、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位于A点之前;从曲线中不能得出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影响的结论。18如图表示某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强弱B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乙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甲种群在t1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在t2t3时间内种群数量减少Dt4时间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答案 A解析 注意坐标的纵轴为“种群增长速率” ,分析甲、乙两种群的数量变化可以看出,它们的关系属于竞争力悬殊较大的竞争。从结果看,乙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如果坐标的纵轴改为“种群中个体的数量” ,

16、则类似于课本中讲的“S”型增长曲线;t2和t4相当于“S”型曲线7中的 值,t3和t5相当于“S”型曲线中的K值,此时对应的甲、乙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K 2据此我们可以得出t1t2时间段内甲、乙种群数量都增长,在t2t3时间内,甲、乙种群数量还是增加。19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蜘蛛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A期间,若对害虫施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B在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C在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期间和B期间中发生的两个种群的相互作用没有关系D图中所示的蜘蛛和害虫的关系是竞争答案 B解析 施用农药后害虫大量死亡,蜘蛛的食物不足,另外农药对蜘蛛也有毒害作用,所以蜘蛛的数量将会减少。C期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