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310137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7-20182017-2018 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对仗都是律诗的核心。对仗这一形式有一个从无心插柳到有意栽花,由古朴浑厚到典丽细致的漫长的演变过程。谢榛曾指出:“古诗十九首云:“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属对虽切,亦自古老。六朝惟渊明得之,若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是也。 ”但陶句声律还不对仗。只有经过沈宋声韵理论的建立,以及初唐人的创作实践,律诗才把平仄和对仗结合在一起。所以,王世贞说:“五言至沈

2、宋,始可称律。律为音律法律,天下无严于是者。 ”对仗是汉字的特产,举世公认。但这一形式的产生,根本上还是在于客观世界本来就具有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现象。刘勰说“造物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所以,人们在创作过程中,也就“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 ”所谓“自然成对” ,正是客观世界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客观反映的结果。而以包含矛盾的形式一一对立统一的对仗反映对立统一的事物,就体现着朴素的辩证法。世界充满着矛盾,每一个正视现实的作家必然会发现这些现象并反映它们,尽管是在有意无意之间。而对仗又是如此明显地提出了这种要求和提供了这种形式。可以认为,对仗是修辞上的对立统一的表现手法

3、。它既可以对立形式统一对立的双方,也能以矛盾的形式反映同一的事物,从而产生强烈的修辞效果。刘勰所谓“正对为劣,反对为优” ,就是因为反对揭示了矛盾,因而容易把握本质。而反对,在“造物赋形,支体必双”的客观基础上,更有着辨证思维的依据。可见,对反对应提高到哲学范畴来认识。我国古代哲学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 老子第二章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就充满了辩证的观点。 周易中的乾坤、阴阳、尊卑,以及天人、形神、名实、本末、体用、刚未、善恶等,无不是对立统一的范畴。以辩证思维指导文学创作,无疑是艺术辩证法的体现。当然,艺术辩证法不仅表现于对仗这一特殊形式,而且广

4、泛存在于文艺创作的各个方面。然而,对仗或对偶在初期更多是纯形式的产物。它要求的是句式的整齐、节奏的铿锵、音律的和谐,着重形式美。骈文是对偶极端化的产物,对偶成了粉饰现实的工具,而2不是揭露矛盾的武器。对仗到唐人手中方显出战斗性和深刻性。盛唐诗人常常运用对仗这一形式来概括或揭露大千世界的矛盾,揭示事物的本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唐人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艺术辩证法,才使以近体诗为代表的唐诗的艺术成就达到空前的高度。(节选自刘明华论杜诗的对仗)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讲究句式、节奏、音律的对仗是汉字的特产,也是古代诗歌的核心。B正对和反对都属对仗,但只有反对才能把握事

5、物的本质、体现辩证思维。C作家“心生文辞,自然成对” ,其本质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客观现实在文学作品中得到的反映。D对仗和对偶在初期都是纯形式的产物,只是后来对偶成了粉饰现实的工具,而对仗则成了战斗工具。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第一段引用谢榛的论述,是为了证明对仗有一个由古朴浑厚向典丽细致演变的过程。B最后一段通过骈文与唐诗的对比,指出艺术辩证法才是近体诗成就达到空前高度的根本原因。C文章以哲学的思想来剖析文学创作中所具有的艺术辩证法现象,高屋建瓴,深刻透辟。D文章从对仗的演变、产生、表现形式谈到其与艺术辩证法的关系,条理清楚,思维缜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

6、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如果没有沈宋建立的声韵理论及初唐人的创作实践,对仗可能就不会与平仄结合在一起。B以对仗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中对立统一的事物,就是一种朴素辩证法的体现。C唐诗拥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跟唐人运用对仗来揭示事物的本质不无关系。D如果骈文能够运用对仗来概括和揭露大千世界的矛盾,就能创造出跟唐诗一样的艺术成就。(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沙漠里的陪伴3余显斌沙漠里,不只有浩浩黄沙,有硕大的夕阳,有如血的晚霞。这儿还有干旱,有酷寒,有寸步不离的死亡,步步紧逼。 他,此时就被死亡纠缠者。 陪伴着他的,只有一匹识途的老马。 夕阳将

7、落,浮荡在地平线上,如一轮浑的车盖。他和那匹老马,踽踽而行,恍如两只小小的蚂蚁,粘在天边,在夕阳的昏黄中,愈行愈远。本来,还有一匹小马的,是老马才生不久的小马驹子。这个小家伙,不知道沙漠的凶险、艰难,它跳跃着,奔跑着,伸长脖子对着落日咴儿咴儿地鸣叫着,声音稚嫩如草。然后,又跑到老马跟前撒娇,用脑袋抵着自己妈妈的身子,在老马停下时,它会贪婪地吸着奶水,吃饱了,会狠狠打几个喷嚏。小家伙蓝蓝的眼睛如两汪水,千净得能照见人的影子。可是,一夜醒来,小马却死了,倒在那儿,鲜血淋漓的,显然是被狼咬死的。沙漠上,有一种狼,凶狠无比,常常深夜袭击行人,以及骆驼和马匹。他站在那儿,一动不动。老马围着小马,轻轻地嗅

8、着,不停地喷着鼻子。当它明白,小马再也难以站起来时,它的眼睛里,涌出大滴大滴的眼泪,浑浊的眼泪。这是他第一次看见马儿流泪,他的心沉沉的,如同压着一块石头。他轻轻拍拍老马,叹了一口气。老马仰起脖子,对着长空,咴儿咴儿叫着,声音苍凉,此伤,犹如那轮落日一样悲壮。然后,它低着头,伴着他上路了。它不再叫,沉默地走着,沉默得如一块白色的石头。夜晚,面对那轮如水的月亮,它会仰起头,久久地望着,眼眶里竟然滴出泪,湿湿地打湿了睫毛。他望着,再次叹口气。没水了,他拿着水壶,靠近老马,去挤出马奶来。老马回过头,望望他,没有动静。沙漠的夜晚,冷得直渗骨头。他喝罢马奶,卧在那儿,蜷着身子。月亮越升越高,将沙漠照射成一

9、片月光的湖,照成一片琉璃的世界。4突然,他感觉到有什么动静,忙抬起头,发现老马站起来,向他慢慢走近。他吓了一跳,不知道它想干什么。老马的眼睛里,一片清光,慢慢卧下来,卧在他的身边,就如过去卧在小马身边一样。他的身子,渐渐暖和起来。他轻轻摸摸老马的头,长叹一声。当又一个黄昏来临时,在老马的带领下,他找到了水-在一个沙丘的后面,有一片胡杨林,那里有一条水,沿着草地的中间缓缓流过,白亮得如银子一般。他流着泪惊叫着,扑了过去,俯下身子“咕咚咕咚”地喝起来。水进入喉咙,身体的每一个毛孔中,此时都仿佛有一种水意在清凉地弥漫着。他幸福地连打几个嗝,抬起头,却不见了那匹老马。他急了,跑上沙丘,看见老马跑了,一

10、直向来路跑去,在夕阳下越跑越远,最终跑成一个小小的点,消失在暮色里。他喊了几声,声音在暮色里扩散着,空空的。在林子里,有一个小村子,住着十几户人家。他找到几个人,掏了钱,组织一支队伍,重新进入沙漠。当时,为了逃出沙漠,他将所有的货物都藏在沙漠中,现在,必须找回来。几天后,队伍经过小马死去的地方,他惊呆了。小马的尸体旁,卧着一头老马,头垂着,长长的鬃毛纷披着,正是那匹老马。他大叫着,跑过去抚摸老马,老马却一动不动,依偎在小马的身边-已经死了。他这才明白,在小马死后,老马是带着怎样的痛苦和悲伤,一步步将他带出绝境,找到水源的。但是,强烈的思念,让它无心喝水,它带着一颗绝望的心,再次回到小马死去的地

11、方。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现在,它可以永远地守在自己孩子的身边了。这叫什么?这是人类常说的忠诚和爱吗?他垂着头,突然跪下。这一刻,他感觉到自己的良心受到沉重一击。原来,小马不是狼咬死的,是他杀死的。当时没水,他想,只有杀死小马,自己才能喝到属于小马的那份马奶,才能走出草原。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小说开头写到的“黄沙” “夕阳” “干旱” “死亡”等沙漠环境,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场所,而且营造了氛围,为情节的展开作好了准备。B文章善用细节描写来塑造形象,如用“它会仰起头,久久地望着,眼眶里竟然滴出5泪,湿湿地打湿了睫毛”的细节,来表现老马的痛苦。C

12、小说采用“第三人称”来叙事,使故事客观而真实,用客观的方式把一个悲惨的故事叙述出来,也自然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感。D小马之死是本篇小说的线索,文章通过写老马和“他”在小马死后的行为及心理,既表现老马的忠诚和爱又表现“他”的坚韧与抗争。5小说到最后才交代小马是“他”杀而非狼咬致死,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是什么?(5 分)6请根据小说的创作意图,简要分析作者所要表现的主体对象是老马还是“他”?(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这是一个技术变革的时代。智能手机正在井喷式“攻城略地” ,丰富及时的資讯、花样繁多的游戏、方便快捷的服务,将手机与

13、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而人们在畅快享受的同时,也遭受着某种情感“病毒”的入侵,有些“低头族”把孩子搞丢了都没有发觉。人们在手机上花费太多时间,已经影响到了家庭的功能、社会的交往。不只是孩子,还包括被撇在一旁的老人,乃至于同卧一床的另一半,更不要说饭桌旁边的朋友、办公桌对面的同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越来越多的“心酸”已经表明,这正在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成为某种亚健康的群体文化心理。手机玩到烫手,灼伤的是亲情与友情,尤其是最需要家长陪伴和呵护的孩子。对孩子来说,父母的关爱绝不只是提供物质的保障,缺乏父母关注和陪伴的孩子往往会患上“感情饥渴症” ,对他人冷

14、漠,对社会敌视,对自己厌弃。因此, “为了孩子,请放下手中的智能手机” ,已成为世界多国民众的共同呼声。“烫手的手机”只是一个拽走当下注意力的代名词。 “智能手机烫手”的本质命题,是我们的内心,怎样葆有爱的能力,怎样葆有爱的品质。人际相处需要时间,更需要质量。沉迷于手机是一种表象,更需警惕的,是我们正在丧失爱的热情、爱的能力。在虚拟络上的社交达人,却是真实生活里的冷漠者;每个人常常被圈在自己的世界里,众声喧哗中强化着孤独。更严峻的现实是,我们正在将这种基于技术进步催生的“新时代病” ,肆无忌惮地传递给下一代。手机再智能,终究只是人的工具,如果不能理性驾驭它,人就会沦为工具的奴隶。当一个又一个孩

15、子,用稚嫩的笔写下他们的困惑与控诉时,每一位成年人的内心,都应该有6一些刺痛、尴尬与检省,进而有改变的行动。这是智能科技时代必须有的“文化配件”与心理程序,也是一个健康心智的成年人,应有的责任与使命。-人民时评(有删节)材料二:据专家介绍,长期低头玩手机,容易使颈椎关节发生错位,患上腕管综合征、腱鞘炎等,除了视力受到影响,容易引发白内障外,还因长时间前倾盯着手机屏幕,缩短脖子肌肉,增加脸颊部位受到的地心引力,导致下颌松垂直至脸颊下垂。-百度百科材料三:从社会环境角度分析,快节奏生活、大城市通勤路线拉长等,客观上令私人时间碎片化,属于自己的“整块”时间越来越少,但一个人吃饭、赶路的机会却增多,导

16、致不少年轻人只能抓紧碎片时间,通过数字终端进行娱乐休闲。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和人的面对面交流减少,社交络的普及,也是“低头族”出现的重要原因。另外,业余生活贫乏也是中国人对手机着迷的主要原因。在我国,运动健身、旅游观光、艺术体验、读书学习等“线下”活动的普及程度差,与之相比,中国民却与日俱增。据统计,截至 2017 年 12 月,我国手机民规模达 7.53 亿,民中使用手机上人群的占比由2016 年的 95.1%提升至 97.5%。各式各样的游戏软件、抓人眼球的视频节目、一些不健康的内容、 “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的络购物人们用这些多姿多彩的络生活来消磨时光、填补内心的空虚。2017 年中国民手机上人口属性分析-艾瑞咨询7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平7A智能手机正在井喷式“攻城略地” 。人们在手机上看资讯、玩游戏、享受各种服务花费了大量时间,从而影响到了家庭的功能、社会的交往。B作为工具的手机,拽走了人们当下的注意力。沉迷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